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教育改革的乐章,于三年前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开始奏起。三年来,全国教育改革在一些重要机制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中全会的决定,虽然有关教育改革的篇幅仅千余字,但却出现了20多个《纲要》中所没有的新词汇、新概念,如“不分文理科”“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等。这些新词汇、新概念,既标志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再发力、再推进,又昭示着全社会对教育改革有了新期盼,凝成了新共识。
一是在改革理念上,唱好教育公益性的先导曲。教育是一项教化育人的公益事业。不可否认,过去在处理教育与市场、规模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未能做到很好地平衡,出现了偏颇。比如,“校中校”的唯钱是图、高考招生的唯分是举、校园建设的唯大是好、质量评价的唯升学率等。对此,教育同仁有怨言,人民群众有不满。这次改革,虽然把市场的地位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教育领域,则强调“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政府的担当职责,强调教育的公益性。也诚有如此,我们才会以“震撼灵魂”的思想高度认识教育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态度推进教育改革,以“打破利益藩篱”的行动力度促成教育改革。
二是在改革主体上,唱好一切为了学生的主题曲。这次教育改革,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来部署的。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锻炼、美育教学,还是教育方法的创新,比如不分文理科、产教融合,或者是教育评价的变化,比如社会化考试、考试多次选择等,都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成为了改革受益的主角。学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教育改革的动力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都聚焦到学生身上的时候,教育改革才会有源头活水和深厚根基。
三是在改革对象上,唱好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协奏曲。过去的教育改革,强调了政府的简政放权、学校的微观搞活。但社会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却一直在探索当中。比如,由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招生考试改革难以推进;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管理、办学、评价、考试大都是由政府主导,“自说自话”,难以取得公众信任;民办学校的职能定位不清,致使民办教育遭受很多质疑等。而这次改革,在强调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举措。更引人注意的是,以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明确了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的职能定位。这些,都意味着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合作格局即将形成。
四是在改革路径上,唱好顶层基层互动的交响曲。正如袁贵仁所指出的:“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这次教育改革所波及的,横向上有规划、财政、人事、社保、编制等要素,纵向上有省市县各部门。特别是强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与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也诚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重心下移,防止领导高明论,回归群众本位论。既要顶层设计,又要承认群众的首创精神,将提高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老师和课堂上,反映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
一是在改革理念上,唱好教育公益性的先导曲。教育是一项教化育人的公益事业。不可否认,过去在处理教育与市场、规模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未能做到很好地平衡,出现了偏颇。比如,“校中校”的唯钱是图、高考招生的唯分是举、校园建设的唯大是好、质量评价的唯升学率等。对此,教育同仁有怨言,人民群众有不满。这次改革,虽然把市场的地位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教育领域,则强调“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政府的担当职责,强调教育的公益性。也诚有如此,我们才会以“震撼灵魂”的思想高度认识教育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态度推进教育改革,以“打破利益藩篱”的行动力度促成教育改革。
二是在改革主体上,唱好一切为了学生的主题曲。这次教育改革,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来部署的。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锻炼、美育教学,还是教育方法的创新,比如不分文理科、产教融合,或者是教育评价的变化,比如社会化考试、考试多次选择等,都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成为了改革受益的主角。学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教育改革的动力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评价主体都聚焦到学生身上的时候,教育改革才会有源头活水和深厚根基。
三是在改革对象上,唱好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协奏曲。过去的教育改革,强调了政府的简政放权、学校的微观搞活。但社会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却一直在探索当中。比如,由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招生考试改革难以推进;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管理、办学、评价、考试大都是由政府主导,“自说自话”,难以取得公众信任;民办学校的职能定位不清,致使民办教育遭受很多质疑等。而这次改革,在强调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举措。更引人注意的是,以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明确了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的职能定位。这些,都意味着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合作格局即将形成。
四是在改革路径上,唱好顶层基层互动的交响曲。正如袁贵仁所指出的:“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这次教育改革所波及的,横向上有规划、财政、人事、社保、编制等要素,纵向上有省市县各部门。特别是强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与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也诚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重心下移,防止领导高明论,回归群众本位论。既要顶层设计,又要承认群众的首创精神,将提高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老师和课堂上,反映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