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要求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方式,好的文章给学生信心,给老师美的体验。但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学生被文字所困,作文教学举步维艰。
关键词:作文教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措施
如今,作文教学变成了“老师忙于按照惯性思维套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写作应付老师和考试”。笔者充分利用文学院资料库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期刊网以及近十年相关语文教学期刊中(如《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以“中学作文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了近百篇期刊文献,根据“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描述”及其“对现今中学作文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对策的提出”这两个原则,再次进行整合之后,筛选出19篇相关期刊文献,并提取相关观点,形成这篇文献综述。
一、教师的“教”
1.四四方方转起“孤单芭蕾”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作文课堂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者发现有超过50%的被调查教师选择了为考试而作文,而对于作文教学的着眼点,70%的教师选择了着重技能训练,这说明现今教师对作文与考试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判断,更多的教师追求为应试而作文,在这种前提下,单纯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教师远远多于注重人文素养培养和创造性的教师。
众多实践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作文课堂都是在教室之内,很少有老师带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社会。学生观察外界、认识自我的通道很大程度上被切断了,他们的心灵相对被束缚,没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同时,作文训练为了最后的分数,过分重视技能训练,考试只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中进行应试题材的训练,将原本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文教学技术化,丢失了它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价值,其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显而易见。
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把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忽略了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课堂以外的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为低下。调查显示,中学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其中又包括文字、媒体、环境、活动等多种教学课程形式,而在这其中,倘若能够善于利用课堂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活中的语文教育,那么学生相对应的作文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2.“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首先,作文批改不及时。在100位中学生中,有52位学生选择作文批改讲评时间为“间隔两周”,仅有38位学生选择“间隔一周”讲评,更有几位学生选择了作文“很少被老师讲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可以看出,作文的批改频率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及时性原则,教师对作文批改不及时,往近处讲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反馈质量,往远处讲则可能降低学生对作文的讲评期待程度,打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其次,教师依然为作文批改的主体。在常用的批改方式中,经学者调查,教师抽改的占45%,指导学生合作批改的占28%,简单批改的作文占19%,全批改的只有8%,可以看出,教师依然是评价的主体,很少或根本不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教师评语针对性不强。很多教师在给学生的评语中出现了“套话”现象,例如“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作文进步大”“叙述不清,字迹缭草”等。这些评语不仅没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加不会引起学生对自己作文的重视,不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视和反思,一定程度上会直接抑制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
3.“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一位学者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某中学的一个班级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生可一人选择多个答案):71%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寻找乐趣”,50%的学生选择了“增加词汇和积累知识”,45%的学生认为最终目的是“陶冶情操”,更有5%的学生认为阅读纯粹是被家长所迫。这充分说明,在现行的教学中,尽管已经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仍然存在阅读与写作相互脱离的现象。
当前在“生命体作文教学”上主要表现为两点不足:首先,教师没有坚持以生命的方式把握作文,从不认为作文是依据生命要求的独创活动,一再将作文看作是再现性的记录和机械的操作;其次,教师没有用生命去教作文,在目标向度上忽视以培养语言能力和健全人格为旨归,在内容向度上忘记“学生真实的生活实践”这一纽带的重要性。作文离开了生命体,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实践,学生开始大规模地逃离作文,“编造”便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有效武器”,作文成了折磨学生的“凶手”。
二、学生的“学”
1.偏爱“秋意”文章
近年来,青春写手如狂风一样席卷文坛,一批批感伤时光流逝、哀叹人生苦短的文字纷纷涌现。调查显示,现如今约有50%以上的中学生喜欢读这些悲伤的文字,并可以模仿他們的文笔。很多中学生喜欢看这些朦胧的文字,喜欢模仿这些晦涩的语言,他们在无形中追求这样的美,毫不避讳地在文章中展现这样的“美”。对于这批写手,著名作家曹文轩认为他们的文笔过于“秋意”,一直在诉说人生的疼痛,一下笔就满纸苍凉、孤独、颓废、绝望。
学生喜欢这样的文章,有着难以回避的原因。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7~9年级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自我和人生已经有了相应的意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渴望自身独立和内心自由;但与此同时,他们基本的同一感意识非常混乱,对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如何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等问题处于严重的无方向感状态。另外,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宁愿选择自己内部消化也不愿意与老师、家长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缺失,经常感到生活的无奈,心灵极其脆弱无助。而此时,青春写手的文章恰恰也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时间的感叹、对悲伤的发泄,这些文字让学生在心灵上填补了空虚感,给予了学生无奈的生活以希望,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寄托。因而,学生愿意去读这些文字,也倾向于模仿他们的写作手法,作文中自然不免展现出这样的一种文风。 2.文章合为己而著
通过调查得知,现今中学生中不喜欢写作文的比例高达94%,这些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十有八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很多中学生意识不到写作其实是自我个性的书写,是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与真情进行对话。
写作是自我情感的表达,绝不只是一种知识、一种技巧,不要去刻意为之,更不要给写作扣上“强加与剥夺”的帽子,要把作文视作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文化品位、洗涤心灵的过程,学生应该勇于、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现自己对现实独特的感受;同时,写作是對生命的自我诠释,叶圣陶主张作文要“完全表现自己”“要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之自然”,作文原本就是源于生活的东西,而且“写作材料普遍来源于生活”,是自我生命意义的澄明,应该重视对自我的表白和诠释,让作文成为一种“自得”的东西。
三、作文教学的措施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将写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主体需求之中,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让学生做健全的人,写健全的文。而好的作文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周围到底有些什么,周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包括:
1.优化课堂阅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形象的艺术,文学作品饱含了作者的丰富情感。而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语言简朴、有的结构新颖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上的经典文章,把握这些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强化字词教学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字词的朗读培养达到目标。让学生重点对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理解朗读,体会文中美好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章,在读中培养读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不仅能够领悟到字词句的美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它们,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并培养审美情感。
3.创设文本情境
创设情境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再现文中的美景。教师可以运用构图绘画、让学生亲自表演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等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愉悦的审美情感,又让他们增强了对生活奥秘探索的求知欲,在能力和方法层次上都能够有所提高。
4.培养审美情感
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有创造美的能力,而这样的一种能力来自学生自我审美的提高。挖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去审美,并作用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审视其中的结构和语言,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提高。
人的情感根植于具体的生命处境和心境,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优美的文字,成熟的思想,严谨的结构。文章在学生的笔尖旋转、跳跃,教师因学生制宜,顺应他们的天性,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乐于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徐溪.“80后写手”的写作倾向及其影响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7):72-73.
[2]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0(4):103-106.
[3]赖祝新.作文因生活而精彩[J].海峡科学,2010(9):110-111.
[4]杜剑利.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0):146-148.
[5]蒋洪森.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J].中学语文教学,2011(5):26-29.
[6]章顺虹.写作与真情的对话[J].作文教学研究,2005(11):14-16.
作者简介:丁芸(1989.12—),女,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措施
如今,作文教学变成了“老师忙于按照惯性思维套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写作应付老师和考试”。笔者充分利用文学院资料库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期刊网以及近十年相关语文教学期刊中(如《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以“中学作文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了近百篇期刊文献,根据“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描述”及其“对现今中学作文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对策的提出”这两个原则,再次进行整合之后,筛选出19篇相关期刊文献,并提取相关观点,形成这篇文献综述。
一、教师的“教”
1.四四方方转起“孤单芭蕾”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作文课堂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者发现有超过50%的被调查教师选择了为考试而作文,而对于作文教学的着眼点,70%的教师选择了着重技能训练,这说明现今教师对作文与考试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判断,更多的教师追求为应试而作文,在这种前提下,单纯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教师远远多于注重人文素养培养和创造性的教师。
众多实践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作文课堂都是在教室之内,很少有老师带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社会。学生观察外界、认识自我的通道很大程度上被切断了,他们的心灵相对被束缚,没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同时,作文训练为了最后的分数,过分重视技能训练,考试只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中进行应试题材的训练,将原本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文教学技术化,丢失了它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价值,其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显而易见。
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把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忽略了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课堂以外的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为低下。调查显示,中学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其中又包括文字、媒体、环境、活动等多种教学课程形式,而在这其中,倘若能够善于利用课堂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活中的语文教育,那么学生相对应的作文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2.“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首先,作文批改不及时。在100位中学生中,有52位学生选择作文批改讲评时间为“间隔两周”,仅有38位学生选择“间隔一周”讲评,更有几位学生选择了作文“很少被老师讲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可以看出,作文的批改频率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及时性原则,教师对作文批改不及时,往近处讲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反馈质量,往远处讲则可能降低学生对作文的讲评期待程度,打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其次,教师依然为作文批改的主体。在常用的批改方式中,经学者调查,教师抽改的占45%,指导学生合作批改的占28%,简单批改的作文占19%,全批改的只有8%,可以看出,教师依然是评价的主体,很少或根本不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教师评语针对性不强。很多教师在给学生的评语中出现了“套话”现象,例如“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作文进步大”“叙述不清,字迹缭草”等。这些评语不仅没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加不会引起学生对自己作文的重视,不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视和反思,一定程度上会直接抑制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
3.“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一位学者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某中学的一个班级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生可一人选择多个答案):71%的学生认为阅读的目的是“寻找乐趣”,50%的学生选择了“增加词汇和积累知识”,45%的学生认为最终目的是“陶冶情操”,更有5%的学生认为阅读纯粹是被家长所迫。这充分说明,在现行的教学中,尽管已经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仍然存在阅读与写作相互脱离的现象。
当前在“生命体作文教学”上主要表现为两点不足:首先,教师没有坚持以生命的方式把握作文,从不认为作文是依据生命要求的独创活动,一再将作文看作是再现性的记录和机械的操作;其次,教师没有用生命去教作文,在目标向度上忽视以培养语言能力和健全人格为旨归,在内容向度上忘记“学生真实的生活实践”这一纽带的重要性。作文离开了生命体,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实践,学生开始大规模地逃离作文,“编造”便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有效武器”,作文成了折磨学生的“凶手”。
二、学生的“学”
1.偏爱“秋意”文章
近年来,青春写手如狂风一样席卷文坛,一批批感伤时光流逝、哀叹人生苦短的文字纷纷涌现。调查显示,现如今约有50%以上的中学生喜欢读这些悲伤的文字,并可以模仿他們的文笔。很多中学生喜欢看这些朦胧的文字,喜欢模仿这些晦涩的语言,他们在无形中追求这样的美,毫不避讳地在文章中展现这样的“美”。对于这批写手,著名作家曹文轩认为他们的文笔过于“秋意”,一直在诉说人生的疼痛,一下笔就满纸苍凉、孤独、颓废、绝望。
学生喜欢这样的文章,有着难以回避的原因。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7~9年级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自我和人生已经有了相应的意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渴望自身独立和内心自由;但与此同时,他们基本的同一感意识非常混乱,对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如何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等问题处于严重的无方向感状态。另外,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宁愿选择自己内部消化也不愿意与老师、家长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缺失,经常感到生活的无奈,心灵极其脆弱无助。而此时,青春写手的文章恰恰也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时间的感叹、对悲伤的发泄,这些文字让学生在心灵上填补了空虚感,给予了学生无奈的生活以希望,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寄托。因而,学生愿意去读这些文字,也倾向于模仿他们的写作手法,作文中自然不免展现出这样的一种文风。 2.文章合为己而著
通过调查得知,现今中学生中不喜欢写作文的比例高达94%,这些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十有八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很多中学生意识不到写作其实是自我个性的书写,是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与真情进行对话。
写作是自我情感的表达,绝不只是一种知识、一种技巧,不要去刻意为之,更不要给写作扣上“强加与剥夺”的帽子,要把作文视作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高文化品位、洗涤心灵的过程,学生应该勇于、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现自己对现实独特的感受;同时,写作是對生命的自我诠释,叶圣陶主张作文要“完全表现自己”“要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之自然”,作文原本就是源于生活的东西,而且“写作材料普遍来源于生活”,是自我生命意义的澄明,应该重视对自我的表白和诠释,让作文成为一种“自得”的东西。
三、作文教学的措施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将写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主体需求之中,融入生命的知、情、意、行的和谐成长之中,让学生做健全的人,写健全的文。而好的作文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周围到底有些什么,周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包括:
1.优化课堂阅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形象的艺术,文学作品饱含了作者的丰富情感。而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语言简朴、有的结构新颖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上的经典文章,把握这些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强化字词教学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字词的朗读培养达到目标。让学生重点对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理解朗读,体会文中美好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章,在读中培养读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不仅能够领悟到字词句的美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它们,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并培养审美情感。
3.创设文本情境
创设情境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再现文中的美景。教师可以运用构图绘画、让学生亲自表演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等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愉悦的审美情感,又让他们增强了对生活奥秘探索的求知欲,在能力和方法层次上都能够有所提高。
4.培养审美情感
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有创造美的能力,而这样的一种能力来自学生自我审美的提高。挖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去审美,并作用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审视其中的结构和语言,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提高。
人的情感根植于具体的生命处境和心境,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优美的文字,成熟的思想,严谨的结构。文章在学生的笔尖旋转、跳跃,教师因学生制宜,顺应他们的天性,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乐于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徐溪.“80后写手”的写作倾向及其影响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7):72-73.
[2]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0(4):103-106.
[3]赖祝新.作文因生活而精彩[J].海峡科学,2010(9):110-111.
[4]杜剑利.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0):146-148.
[5]蒋洪森.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J].中学语文教学,2011(5):26-29.
[6]章顺虹.写作与真情的对话[J].作文教学研究,2005(11):14-16.
作者简介:丁芸(1989.12—),女,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