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女性犯罪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犯罪种类也呈现出多元性与新型性的特点。女性作为社會生活的重要成员,其犯罪的后果不仅会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甚至还会间接影响下一代的犯罪问题。因此,研究女性犯罪成因,分析女性特殊犯罪动机及针对性提出预防对策,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女性犯罪;数据分析;成因;预防对策
自从1972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24届会议上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节之后,全球各地莫不以妇女问题为当务之急。以妇女问题为主的国际性会议也日渐增多。可见,女性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日受重视,我国亦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渐繁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机。家庭与社会结构面临解组,价值体系产生混乱,男女在社会化过程中角色期望的差异渐趋模糊。当今中国的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渐增,在加上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解放的观念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女性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家庭束缚,就业机会也大大提升,当然女性犯罪也就渐增了。当今女性犯罪行为日益严重,并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除直接影响其家庭与子女的幸福外,更易造成其他社会问题的衍生,因此必须十分关注。尽管如此,在当今犯罪学领域中,女性犯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犯罪学理论及研究发展多以男性犯罪为研究主体,女性犯罪常被排除在外,以至于犯罪学无法对人类行为一窥全貌做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女性犯罪数量远远少于男性犯罪,所接触之罪名又多属非暴力性质,故而大众传播媒体更倾向于对男性犯罪活动进行渲染报道,导致女性犯罪问题并未受到社会应有之重视。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先分析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各地区女性犯罪之现状,以犯罪学理论为基础,阐述女性犯罪特点并解释女性从事犯罪的原因,最后则是对女性犯罪趋势的变化提出防治对策。
1 我国某省女性犯罪现状与分析
我国的女性犯罪率一直低于男性犯罪率,在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也非常低,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本文采取的数据是连春亮学者对我国某省在押女性罪犯总数的调查数据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女性犯罪的趋势。通过观察图表一二和相对应之折线图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数量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十年间在押女性罪犯的数量从1997年的1721人增长到2006年的3528人,增长了一倍之多。在图二折线图二报告中也曾现增长趋势,但相较1997-2006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或许与我国的经济水平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有很大关联。
表三是连春亮学者2017对某省女子监狱604名女性犯罪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有578份调查问卷被认定有效。在上述统计调查中,我们发现,该省的女性暴力犯罪所占的比率高于经济犯罪,故意杀人罪,拐卖儿童罪排名靠前,一些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犯罪在女性犯罪中也都有体现,诸如职务犯罪,涉毒犯罪,涉性犯罪,网络犯罪等,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犯罪中,犯罪类型和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将成为女性犯罪的常态。
2 犯罪学理论与女性犯罪
女性犯罪之成因在以往学界之偏见下 ,大多由传统之男性犯罪理论加以诠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以男性犯为导向之见解,并未充分考虑女性犯罪独特之生理、心理、教养与社会化过程因素 ,也因此依赖这些传统理论观点诠释女性犯罪并无法窥其堂奥,所幸近年逐渐增加之女性为犯罪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讯息,综合各家之观点女性犯之成因可摘要如下:
2.1 发展的理论
此派理论观点认为女性犯罪之成因乃其独特生理 、心理状况与环境互动之结果 。早期研究之观点认为由于早期女性犯罪甚为罕见 ,因此早期之研究大致认为女性犯罪行为乃天生的或生理不良适应之结果。 例如意大利精神科医师Lombroso发表女性犯罪人即指出,女性犯罪人乃在生理上较为低劣之人种,其演化比男性落后 ,更趋于原始动物的特性 。女性犯罪人之生理表征包括后头骨不规则,狭窄的前额,突出的额骨及男性的脸部 。其心智及生理方面拥有许多男性之特质 。此外 ,女性犯罪人善于嫉妒、缺乏同情心 、母爱 。
而后发展出适应不良少女之观点,1925 年社会心理者Thomas发表《适应不良之少女》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系以愿望实现为基础,愿望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追求新经验、安全感、求反应、求赞扬Thomas认为就女性罪犯而言,其常为追求其新经验 、刺激与生活享受而从事非法行为 。其关键在于部分女性缺乏道德教养且对于爱之施予与接受的需求甚大,因极易以性为诱饵诱惑男性为其利益而犯罪或沦为娼妓以获取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 。
后又发展出邪恶之女性犯观点学者Otto Pollak 出版女性之犯罪性一书,特别指出女性之犯罪率与男性相当 ,但女性犯罪因其社会角色而具有隐密特性,较不易被发现、起诉与判刑,其与一般社会人士含(刑事司法执法人员)对女性抱持关怀同情之社会期待密切相关。而女性文化期许及生理之特性 ,因而具有撒谎倾向,擅于掩饰其罪行 ,在社会对男女的双重标准下,更助长了其偏差与犯罪行为 。
而后又发展出心理动力之观点Klein (1 979) 认为,女性在儿童期成长期间,因恋父情结想成为男性而产生阳具嫉妒心理,倘不能克服而走向极端的路,极可能在日后发展成同性恋或朝男性化发展。因此就心理学派分析而言女性或少女犯罪乃被压抑性欲 、性别冲突及不良社会化之结果。
发展理论最后一个观点当代生物社会学之观点,当代生物社会学者Dalton(1978)则指出,女性内分泌腺控制之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影响其攻击行为之发生。其研究指出,在校女学生于月经期间之学业与行为陷入较差之表现 ,而一般女性在此期间亦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与心理疾病 。Dalton之研究突显了女性独特生理因素与犯罪行为之关联性,但该研究忽略了女性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产生之症状 ,较易引起发怒、兴奋、紧张、 焦虑之情绪,而此等象为导致其偏差与犯罪行为之重要因素。
关键词:女性犯罪;数据分析;成因;预防对策
自从1972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24届会议上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节之后,全球各地莫不以妇女问题为当务之急。以妇女问题为主的国际性会议也日渐增多。可见,女性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日受重视,我国亦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渐繁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机。家庭与社会结构面临解组,价值体系产生混乱,男女在社会化过程中角色期望的差异渐趋模糊。当今中国的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渐增,在加上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解放的观念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女性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家庭束缚,就业机会也大大提升,当然女性犯罪也就渐增了。当今女性犯罪行为日益严重,并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除直接影响其家庭与子女的幸福外,更易造成其他社会问题的衍生,因此必须十分关注。尽管如此,在当今犯罪学领域中,女性犯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犯罪学理论及研究发展多以男性犯罪为研究主体,女性犯罪常被排除在外,以至于犯罪学无法对人类行为一窥全貌做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女性犯罪数量远远少于男性犯罪,所接触之罪名又多属非暴力性质,故而大众传播媒体更倾向于对男性犯罪活动进行渲染报道,导致女性犯罪问题并未受到社会应有之重视。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先分析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各地区女性犯罪之现状,以犯罪学理论为基础,阐述女性犯罪特点并解释女性从事犯罪的原因,最后则是对女性犯罪趋势的变化提出防治对策。
1 我国某省女性犯罪现状与分析
我国的女性犯罪率一直低于男性犯罪率,在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也非常低,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本文采取的数据是连春亮学者对我国某省在押女性罪犯总数的调查数据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女性犯罪的趋势。通过观察图表一二和相对应之折线图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数量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十年间在押女性罪犯的数量从1997年的1721人增长到2006年的3528人,增长了一倍之多。在图二折线图二报告中也曾现增长趋势,但相较1997-2006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或许与我国的经济水平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有很大关联。
表三是连春亮学者2017对某省女子监狱604名女性犯罪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有578份调查问卷被认定有效。在上述统计调查中,我们发现,该省的女性暴力犯罪所占的比率高于经济犯罪,故意杀人罪,拐卖儿童罪排名靠前,一些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犯罪在女性犯罪中也都有体现,诸如职务犯罪,涉毒犯罪,涉性犯罪,网络犯罪等,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犯罪中,犯罪类型和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将成为女性犯罪的常态。
2 犯罪学理论与女性犯罪
女性犯罪之成因在以往学界之偏见下 ,大多由传统之男性犯罪理论加以诠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以男性犯为导向之见解,并未充分考虑女性犯罪独特之生理、心理、教养与社会化过程因素 ,也因此依赖这些传统理论观点诠释女性犯罪并无法窥其堂奥,所幸近年逐渐增加之女性为犯罪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讯息,综合各家之观点女性犯之成因可摘要如下:
2.1 发展的理论
此派理论观点认为女性犯罪之成因乃其独特生理 、心理状况与环境互动之结果 。早期研究之观点认为由于早期女性犯罪甚为罕见 ,因此早期之研究大致认为女性犯罪行为乃天生的或生理不良适应之结果。 例如意大利精神科医师Lombroso发表女性犯罪人即指出,女性犯罪人乃在生理上较为低劣之人种,其演化比男性落后 ,更趋于原始动物的特性 。女性犯罪人之生理表征包括后头骨不规则,狭窄的前额,突出的额骨及男性的脸部 。其心智及生理方面拥有许多男性之特质 。此外 ,女性犯罪人善于嫉妒、缺乏同情心 、母爱 。
而后发展出适应不良少女之观点,1925 年社会心理者Thomas发表《适应不良之少女》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系以愿望实现为基础,愿望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追求新经验、安全感、求反应、求赞扬Thomas认为就女性罪犯而言,其常为追求其新经验 、刺激与生活享受而从事非法行为 。其关键在于部分女性缺乏道德教养且对于爱之施予与接受的需求甚大,因极易以性为诱饵诱惑男性为其利益而犯罪或沦为娼妓以获取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 。
后又发展出邪恶之女性犯观点学者Otto Pollak 出版女性之犯罪性一书,特别指出女性之犯罪率与男性相当 ,但女性犯罪因其社会角色而具有隐密特性,较不易被发现、起诉与判刑,其与一般社会人士含(刑事司法执法人员)对女性抱持关怀同情之社会期待密切相关。而女性文化期许及生理之特性 ,因而具有撒谎倾向,擅于掩饰其罪行 ,在社会对男女的双重标准下,更助长了其偏差与犯罪行为 。
而后又发展出心理动力之观点Klein (1 979) 认为,女性在儿童期成长期间,因恋父情结想成为男性而产生阳具嫉妒心理,倘不能克服而走向极端的路,极可能在日后发展成同性恋或朝男性化发展。因此就心理学派分析而言女性或少女犯罪乃被压抑性欲 、性别冲突及不良社会化之结果。
发展理论最后一个观点当代生物社会学之观点,当代生物社会学者Dalton(1978)则指出,女性内分泌腺控制之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影响其攻击行为之发生。其研究指出,在校女学生于月经期间之学业与行为陷入较差之表现 ,而一般女性在此期间亦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与心理疾病 。Dalton之研究突显了女性独特生理因素与犯罪行为之关联性,但该研究忽略了女性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产生之症状 ,较易引起发怒、兴奋、紧张、 焦虑之情绪,而此等象为导致其偏差与犯罪行为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