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铺开后,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尤以七年级为甚,生物学科的课时量原本就不大,加上现在在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生物学科不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生物学科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所以对生物学科课时的削减就更加厉害。如何在极少的课时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许多生物教师都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深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呈现自己的一些做法,愿与广大同行共同切磋。
一、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备课不仅是常规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是教师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备课应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对每堂课都作出优化设计,并将自己的课堂设计融会于心,铭记于脑,让自己不仅是每一堂课的“演员”,更是每一堂课的“导演”。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成竹在胸,上课时才会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实施教学也才有可能。
二、精彩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欲将学生之心从课间松散的休息状态中拉回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导课组织好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重的特点,创设精彩情景激趣,让精彩情景成为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的磁石。如一次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我发现了一位长着一头卷发的彝族男生,我灵机一动,就请他到讲台上与我并肩站立着,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俩头发的卷曲程度。一阵哄堂大笑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俩头发的卷曲程度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在一阵七嘴八舌的回答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我俩身体内控制头发卷曲程度这一性状的基因不同所致。那么什么是性状,性状与基因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吧。”。这时,学生的眼神已经传达给我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已进入学习状态,正迫不及待地等着听我说下文。由此可见,精彩的导课能有效减少组织教学的时间消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授知识,突显教学核心
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堂课的核心任务。笔者认为教师授课的语言要精练,科学,准确,言简意赅,生动幽默;语调要抑扬顿挫,节奏明快,要让学生喜闻。
教师授课的板书应该规范优美,简洁适用,切忌书写潦草,字迹难辨,应坚决杜绝错别字,要让学生乐见。如在总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时,我没有给学生书写太多的板书,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了“加倍、均分、复原。”六个字来总结概括该知识点。结果学生普遍反应他们记笔记既省时,又轻松,而且记忆深刻。
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知识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教有法,教无常法。”。例如讲授“人体心脏的结构”这一知识,我以往多采用结合教材图示进行口头描述的方法,但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后来我加强了直观教学,将心脏解剖结构模型和简笔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结果教学效果就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掌握该知识点。又如在“人类的性别遗传”教学中,关于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一知识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概率知识,教师若只是单一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模拟实验教学的方法,用红、绿两色同样的纽扣分别模拟人类的Y和X两种性染色体,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模拟实验来体会事物出现的概率大小,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科学道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再如讲授人体血管的知识时,我感受到按教材编排顺序讲授后,学生极容易将人体三种血管的知识相混淆,而采用并列对比教学法,同时向学生讲授人体三种血管的知识,并将三种血管的名称,功能,结构特点,血流特点等知识归纳总结为一个对照比较表呈现给学生,其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总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好处。
四、精选练习,巩固知识并形成技能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必要环节,练习题必须精心组织和选择,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切忌习题繁、难、滥,力求做到通过课堂练习,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又能给学生减负。如在讲授“花的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我既没有让学生做填空题,也没有让学生做简答题,而是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依次画出一朵两性花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练习,让花的结构深深地刻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以后当学生面对这一知识点的检测时,无论是填空题,简答题,还是识图作答题等等,学生都能迎刃而解,做到知识真正过手,以不变应万变。为节省课堂出题时间,争取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效而迅捷地呈现出课堂练习题,以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能及时进行和完成必要的课堂练习,尽量不将问题延伸至课后,以免丧失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良机。
五、精简总结,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在我国的评书艺术中,说书人总要在每次说书结束时巧设悬念,以掉听书人的胃口,吸引其关切之心。我认为教师应该将这种艺术手段有效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课堂总结,除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外,还应该多设悬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尤其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拓展知识,主动去探究新知,预习新课。这样既可以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啻为解决当前生物课课时极少,教学任务又很重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备课不仅是常规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是教师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备课应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对每堂课都作出优化设计,并将自己的课堂设计融会于心,铭记于脑,让自己不仅是每一堂课的“演员”,更是每一堂课的“导演”。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成竹在胸,上课时才会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实施教学也才有可能。
二、精彩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欲将学生之心从课间松散的休息状态中拉回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导课组织好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重的特点,创设精彩情景激趣,让精彩情景成为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的磁石。如一次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我发现了一位长着一头卷发的彝族男生,我灵机一动,就请他到讲台上与我并肩站立着,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俩头发的卷曲程度。一阵哄堂大笑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俩头发的卷曲程度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在一阵七嘴八舌的回答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我俩身体内控制头发卷曲程度这一性状的基因不同所致。那么什么是性状,性状与基因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吧。”。这时,学生的眼神已经传达给我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已进入学习状态,正迫不及待地等着听我说下文。由此可见,精彩的导课能有效减少组织教学的时间消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授知识,突显教学核心
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堂课的核心任务。笔者认为教师授课的语言要精练,科学,准确,言简意赅,生动幽默;语调要抑扬顿挫,节奏明快,要让学生喜闻。
教师授课的板书应该规范优美,简洁适用,切忌书写潦草,字迹难辨,应坚决杜绝错别字,要让学生乐见。如在总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时,我没有给学生书写太多的板书,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了“加倍、均分、复原。”六个字来总结概括该知识点。结果学生普遍反应他们记笔记既省时,又轻松,而且记忆深刻。
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知识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教有法,教无常法。”。例如讲授“人体心脏的结构”这一知识,我以往多采用结合教材图示进行口头描述的方法,但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后来我加强了直观教学,将心脏解剖结构模型和简笔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结果教学效果就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掌握该知识点。又如在“人类的性别遗传”教学中,关于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一知识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概率知识,教师若只是单一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模拟实验教学的方法,用红、绿两色同样的纽扣分别模拟人类的Y和X两种性染色体,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模拟实验来体会事物出现的概率大小,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科学道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再如讲授人体血管的知识时,我感受到按教材编排顺序讲授后,学生极容易将人体三种血管的知识相混淆,而采用并列对比教学法,同时向学生讲授人体三种血管的知识,并将三种血管的名称,功能,结构特点,血流特点等知识归纳总结为一个对照比较表呈现给学生,其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总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好处。
四、精选练习,巩固知识并形成技能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必要环节,练习题必须精心组织和选择,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切忌习题繁、难、滥,力求做到通过课堂练习,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又能给学生减负。如在讲授“花的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我既没有让学生做填空题,也没有让学生做简答题,而是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依次画出一朵两性花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练习,让花的结构深深地刻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以后当学生面对这一知识点的检测时,无论是填空题,简答题,还是识图作答题等等,学生都能迎刃而解,做到知识真正过手,以不变应万变。为节省课堂出题时间,争取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效而迅捷地呈现出课堂练习题,以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能及时进行和完成必要的课堂练习,尽量不将问题延伸至课后,以免丧失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良机。
五、精简总结,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在我国的评书艺术中,说书人总要在每次说书结束时巧设悬念,以掉听书人的胃口,吸引其关切之心。我认为教师应该将这种艺术手段有效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课堂总结,除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外,还应该多设悬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尤其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拓展知识,主动去探究新知,预习新课。这样既可以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啻为解决当前生物课课时极少,教学任务又很重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