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中化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良好途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开展演示实验教学中要做到:
  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和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往往渴望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和感知神奇。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向学生演示“大仙的魔法”实验。利用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的性质,用酚酞溶液在一个鸡蛋上写上“相信科学,学好化学”,晾干,在开始教学时,向这个鸡蛋上喷洒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鸡蛋上就会立刻出现“相信科学,学好化学”几个红色的字,学生会感到很惊奇,也就产生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趣味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意识地将趣味实验引入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这种兴趣逐渐内化为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增强其探究欲。
  二、改进演示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为依托,适当地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其目的就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观察,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对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解释实验结论。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因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常常会对这个反应疑惑不解,于是可设计如下实验:用较软的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瓶内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用力振荡,一段时间后,瓶子变瘪了。此时学生产生疑问,瓶子为什么会变瘪?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致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外出现压强差,导致瓶子变瘪。可能会有学生又提出疑问:会不会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而并不是跟氢氧化钠反应了所致呢?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出疑问的探索精神。这时可再做一个对比实验:向同样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加入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结果会看到水瓶同样会变瘪,但变瘪程度明显要小得多,由此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确发生了化學反应。可能还会有学生仍存疑惑,会不会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还没有充分溶解的原因呢?再做实验: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果会出现大量的氯化钠固体。有了新物质的生成,则充分证明它们之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设计改进实验,并事先对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做充分的准备,从容应对,合理解释,启迪智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既能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起示范作用,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因此教师应力求做到准备周密,演示有效。实验前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操作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还要要求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做到操作规范、现象明显、表述精准,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例如,在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老师可逐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蜡烛点燃前的颜色、状态、硬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点燃蜡烛观察到什么现象?火焰有何特点?哪层火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刚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为什么能轻易点燃?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思维,养成严谨细致、勤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四、让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在师生互动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台上的学生会做的很认真,台下的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整个演示实验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放手让部分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操作,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进行必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比教师独自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要好的多。在实验教学中,把好度、把好关,适时引导,给予鼓励。
  总之,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教学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动力的需要。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化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充分展现演示实验教学的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演示实验的功效和优势,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属于美育的一个分支,在小学开展语文审美教育不仅是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借助语文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去发现美,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杰出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2011)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审美
期刊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规程》指出“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我们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幼儿学习的财富?  “乡土”
期刊
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是核心人物,带领着学生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性格活泼顽皮,容易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马克思曾经指出,语言即是传播思想的直接现实。这就表明语言能够传播思想,并且阐明一些道理,表达发言人的感情,构建起感情交流的桥梁。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要求班主任必须掌握好语言艺术。  一、班主任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交流、家长沟通时,采用科学艺
期刊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关注了“不同学生的数学需求”,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主发展,首先就要提高教学实效性。  通过互动反馈多媒体教学系统(按按按)这个平台,使用遥控器与授课教师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此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收集、统计和反馈,促进课堂教学
期刊
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又是数学的思维品质,它的实质求异、求新、求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以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为基础,注意引导对知识、经验从思维方法上进行概括,灵活迁移,通过重新组合,找到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和解决方法,拓宽视野,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因此,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应重视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应充分关注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进程。所谓思维进程指的是学习个体的思维轨迹。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就是不断地从一种平衡向高一级的平衡发展的过程,平衡——不平衡——平衡……在数学课堂上,学习个体在时刻经历这种思维动态过程。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才能充分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建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这种思维动态过程
期刊
一、现实的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及体育课  我们搞体育教育工作的应该都知道,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教育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搞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体育教育也无不例外。但在我们现实的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及体育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与真正教育意义的差距。下面我就谈谈我自己认识和思考的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当前体
期刊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自身的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有限  1.农村学校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2.教师缺乏英语基本素养。  3.教师教法上的传统、陈旧。  (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态度较差  1.学生生源素质较差。  2.学生小学英语不过关。  3.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教学设施落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问题  1.对英语
期刊
一、以电媒体为依托渗透艺术教育,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电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因为电媒体同时具有对事物與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媒体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期刊
一、夯基础,重反馈,分层次,再提高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