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著名评论家陈思和认为,“《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上的精品,艺术上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最优秀的作家。”[1][P58]《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经典作品,是萧红用时最长、寄情最深的作品,标志着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成熟。她的作品之所以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究其原因是她能够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真诚情感出发,并且能够时时怀揣女性意识,关切女性命运。
  鲁迅学生曾在《几乎无事的悲剧》中写到:“人们灭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平常的,或简直近乎咩有事的悲剧却多。”[5]因为平凡,更有普遍性,萧红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重点关照女性,描摹女性的悲剧命运与生活。在萧红看来“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她认为她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的作品《呼兰河传》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她给予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为代表的有着不幸和悲剧命运的女性以深刻同情,并且着重挖掘了造成她们命运悲剧的根源。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死是一个悲剧。小说开始阶段的团圆媳妇是笑呵呵的,在婆家活泼开朗,不害羞,“坐到那儿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然而,在愚昧落后的呼兰河小城“笑呵呵的”被其他人看成是有悖童养媳规矩的,不像“团圆媳妇”,所以没过几天,婆婆开始“调教”她,打起小团圆媳妇来了而且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不管多远都能听得见,开始把她吊在房梁上抽打、用烧红的烙铁来烙脚心、用针刺她的手指尖,结果她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后来没有办法,婆婆就要给她治病,请大神出马、抽贴儿、做替身、到最后竟然相信了巫医的话,将小团圆媳妇放在滚烫的热水缸里洗澡,而在旁边观看的人却忙着按头、忙着浇水,使她昏死在缸里,然后将她抬出来,用凉水浇醒,反反复复最终被折磨死去,然而关于人们对于埋葬团圆媳妇的经过,却先一字未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显而易见的没有生命尊严,女性的地位是十分卑微,就连自己的生死也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在呼兰河小城有些女性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王大姑娘的死同样是个悲剧,由于她擅自做主嫁给了冯歪嘴子,大家对她由刚开始的赞美逐渐演变成讽刺挖苦。一开始赞美她力气大,是兴家立业的好手、长得长得又高又大、膀大腰圆有福相,后来得知她自己做主嫁人后,大家开始贬低她,说她是一身穷骨头、不是个好东西。“杨老太太,周三奶奶,还有同院住的那些粉房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王大姑娘坏的,”[4][P295]大家都来看热闹,给她做论、做传甚至做日记,最后她因难产而死。
  那么到底造成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姑娘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萧红的生活坏境。萧红幼年丧母,父亲暴虐、继母乖张,她经历的凉薄亲情、坎坷爱情、漂泊生活都为她作品中的女性悲劇奠定了基础。萧红一波三折的爱情遭遇更是在萧红的心灵深处涂上浓妆重抹的一笔,一开始与汪恩甲委曲求全地结合,后来遭遇萧军的出轨,她忍住灵魂深处无比的痛苦,一心想用自己的退步来挽回萧军与爱情,然而忍让换来的是萧军的男性法权的无情与暴虐,这使她陷入困境。对于崇尚美好爱情的萧红来说“未来的远景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将孤独忧郁以终生”,萧红漂泊孤苦的一生使她有机会并且能够深切体会到女性的不易,她从自身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出发,用自己的血泪书写女性的悲剧。
  其次是呼兰河人的封建意识、世俗观念的蒂固根深。娘娘庙里的塑泥像男人是凶猛的、女性是温顺的,“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4][P176]就算男人打女人也是天理应该、神鬼其一的,在传统思想观念里,女人是没有地位可言的,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底层妇女几千年以来遭受过和正在忍受不公正待遇。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是束缚着她们的锁链,她们的人性遭受着严酷的摧残和打击。故而小团圆的活泼好动在大家看来是不符常理、有悖民俗的,所以她因受“调教”而被折磨致死,王大姑娘自主选择婚姻的行为被认定为无耻作为,大家的冷嘲热讽无形中造成她心灵的重压,间接造成她的难产离世。
  最后一点则可以归结为鲁迅先生着重关照过的国民的无知、麻木、愚昧的劣根性。在东北地区,原始的萨满教与封建迷信盛行,人们对封建习俗仍然保持愚信,民众的内心是麻痹的,他们往往以一个看客的心态来看待周围人的不幸遭遇。对于小团圆媳妇的死,人们没有真正的怜悯与理解,有的只是狭隘的同情和让人厌憎的麻木冷漠“这小团圆媳妇一昏过去,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可怜得不得了,就是前一刻她还主张着‘用热水浇哇!用热水浇哇!’的人,现在也心痛起来。怎能够不心痛呢,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死了。”[4][P251]这些乡里乡亲对生命的漠视让人唏嘘。在这里萧红以状似无知的孩童视角悄无声息却又一针见血地批判了看客的愚昧麻木,与此同时也表现出对小团圆媳妇这类无辜受害的悲惨女性的同情。
  在作品《呼兰河传》中,萧红能够保持特有的女性意识,时刻关注女性生存状态,描绘她们的悲剧命运以及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使她的作品散发着永久的人性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萧红.《萧红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5]转引一九三五年八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二号文学论坛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巨然”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探讨了此概念的知识生成问题。随着南方山水画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明代晚期南北宗理论的确立,“巨然”最终成为“南宗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关键词】:巨然;董源;米芾;江南画;董其昌;南北宗  引言  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流传甚广的诸多文献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与巨然相关的一些信息。巨然是五代时期著名的山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创作生涯开始于英国历史剧。《理查二世》讲述了软弱无能、骄奢淫逸的理查二世受到深虑、稳健的波林勃洛克的威逼,“自愿的”将王位让与波林勃洛克并被其杀害的悲剧故事。本文将从历史与艺术、人物塑造两个方面探析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二世》灿烂的艺术风格,展现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理查二世》;历史与艺术;人物塑造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其历史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是一名新闻记者。作品以评书《白眉大侠》为例,从三个方面剖析了评书在描写人物外貌、衣着、性格特征等方面独特的“开脸儿”艺术。并通过列举实例的方法说明了评书“开脸儿”与人物通讯在描写人物、承接上下文以及评论人物等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说明了“开脸儿”艺术手法可以很好地借鉴到新闻写作中去,在新闻写作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关键词】:“开脸儿”;人物通讯;描写;白眉大侠  正文: 
期刊
【摘要】:《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在主角的身份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上面都是十分相似的,这两个故事的结局也都是以悲剧告终,但是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舆论走向,这种相反的舆论既与作者本人有关系,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莺莺传》;《霍小玉传》;比较;舆论走向  唐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富有魅力的文化宝藏,其中讲述缠绵悱恻的爱情篇章尤受人关注,例如《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期刊
【摘要】:随着近代东西方文化、艺术、思想的不断碰撞,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也对东方当代书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力扩大到中国、日本、韩国等,从此便产生了一种新的书法形式“意象书法”,也被称为“墨象书法”。此类书法形式的出现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书法史上的一大变革,一时间在整个东方书法界泛起层层波澜。然而如何去把握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平衡点也随之成了书法艺术界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着重介绍西方抽象
期刊
【摘要】:《砖巷》是英国孟加拉裔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该作品聚焦于1985到2002这十七年中,以纳兹奈恩在伦敦的生活为主线展开叙述。本文试图分析作品中的流散现象,解读流散问题,以及小说中主要人物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寻和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消解,从而说明坚持自我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砖巷》;流散;文化身份  1.引言  莫妮卡·阿里的代表作《砖巷》是将主人公个体的流散经验置于异国他乡所
期刊
【摘要】:我国的室内设计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装修风格与内部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家居装修结构也从最初的以解决实用性问题为主,逐步转型向以装饰性、艺术性为主。一种优秀的设计方案会令使用者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双重方面獲得满足的效果,而水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正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工作环境复杂要求的重要节点。  【关键词】:现代;空间;水元素;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
期刊
【摘要】: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青蛇》以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蓝本,将这一古老题材进行了现代化的“故事新编”,本文从“谎言与背叛”、“欲望与爱情”、“理智与情感”三个角度出发,揭示了人性欲望膨胀的阴暗面。  【关键词】:李碧华;《青蛇》;主题研究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的故事讲述了青白两蛇幻化为美女游戏人间,后来与许仙邂逅于西湖,因为雨中借伞白许结缘,结为夫妻后法海和尚以人妖殊
期刊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出生在新西兰的女作家,创作时间不长,产量不高,却因其作品的非凡艺术魅力而蜚聲于世。其短篇小说《花园茶会》讲述了一个单纯而执拗的富家女子萝拉,在经过“成人礼”一般的茶会之后,勇敢地接近外面的世界,接触贫穷、直面死亡,进而引发了她对人生的思考。本文旨在从淡化情节、场景对比、多样象征三个方面探讨曼斯菲尔德在《花园茶会》中所表现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花园茶会》;淡化情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度剖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关键词】:西游记;文艺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并赋予文艺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的艺术理论。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