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是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却比较随意。英语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更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前中职英语作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优化中职英语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 作业设计与评价 优化策略
作业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自身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英语的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作业形式单一,作业设计比较随意等问题。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面对这样千篇一律的作业,更是毫无兴趣,大都是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作业完成的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巩固。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就必须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将完成作业变成一种自觉性性行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一、优化中职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意义
1.培养学习兴趣与信心,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很多教师认为作业的功能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除了这一功能,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课后作业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完一般将来时这一语法时,教师要摒弃机械性的习题练习,让学生记录自己最近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自己的学习计划,出行安排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一般将来时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促进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学生作业完成之后,往往都是由教师单独进行批改,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但是却占用了教师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且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而如果我们对作业评价的方式进行优化,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批改和学生之间互改,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从而及时、自觉的进行改正,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中职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优化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是作业设置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等,对于英语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分层作业。首先,对作业量进行分层。在对作业量进行分层之前,教师要准确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根据教学内容,英语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完全掌握,因此可以少留或者不留作业,而针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巩固性作业,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其次,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跳一跳”便能够完成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置一些能够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的作业;对于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则重视其基础知识的夯实,并能够独立完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习题;而对于英语学习成绩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重点加强其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此外,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也要分层次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信息,保持对于英语作业的持续热情。
2.设计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提高职场竞争力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一毕业就要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作为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以学生的职业为导向进行作业设计,将学生的英语作业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习之用。在增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的教学目标。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旅游专业的特点,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减少书面作业,增加一些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中职英语很多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对景物的描写,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们便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游客与导游,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场景设计和口语交流。如此,学生在对场景内容和交际内容进行设计时,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了专业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適用性。
总之,英语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英语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对英语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优化,并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将机械性的英语练习转变为有趣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赛平.中职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8(04):14-15.
[2]沈子玲.浅谈如何给中职生布置英语作业[J].亚太教育,2016(34):141-142.
[3]刘丽娃.中职英语作业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9):52-54.
关键词:中职英语 作业设计与评价 优化策略
作业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自身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英语的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作业形式单一,作业设计比较随意等问题。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面对这样千篇一律的作业,更是毫无兴趣,大都是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作业完成的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巩固。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就必须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将完成作业变成一种自觉性性行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一、优化中职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意义
1.培养学习兴趣与信心,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很多教师认为作业的功能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除了这一功能,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课后作业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完一般将来时这一语法时,教师要摒弃机械性的习题练习,让学生记录自己最近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自己的学习计划,出行安排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一般将来时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促进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学生作业完成之后,往往都是由教师单独进行批改,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但是却占用了教师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且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而如果我们对作业评价的方式进行优化,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批改和学生之间互改,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从而及时、自觉的进行改正,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中职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优化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是作业设置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等,对于英语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分层作业。首先,对作业量进行分层。在对作业量进行分层之前,教师要准确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根据教学内容,英语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完全掌握,因此可以少留或者不留作业,而针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巩固性作业,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其次,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跳一跳”便能够完成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置一些能够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的作业;对于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则重视其基础知识的夯实,并能够独立完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习题;而对于英语学习成绩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重点加强其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此外,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也要分层次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信息,保持对于英语作业的持续热情。
2.设计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提高职场竞争力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一毕业就要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作为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以学生的职业为导向进行作业设计,将学生的英语作业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习之用。在增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的教学目标。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旅游专业的特点,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减少书面作业,增加一些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中职英语很多教学内容都涉及到对景物的描写,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们便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游客与导游,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场景设计和口语交流。如此,学生在对场景内容和交际内容进行设计时,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了专业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適用性。
总之,英语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英语能力的关键环节。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对英语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优化,并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将机械性的英语练习转变为有趣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赛平.中职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8(04):14-15.
[2]沈子玲.浅谈如何给中职生布置英语作业[J].亚太教育,2016(34):141-142.
[3]刘丽娃.中职英语作业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