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4”分段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分段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民办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通过对分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形势下,在民办院校实施“3+4”分段人才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
关键词:“3+4”分段人才培养 民办院校 机械制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c)-016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实现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及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铺路搭桥”。首先进行了由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试点。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良的职业学校学生在相关专业学习3年并完成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经转段考试合格,转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学习4年合格后可取得本科文凭。学生经过7年的学习之后,既拥有了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又掌握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3+4“分段人才培养既加强了人才的全面发展,也更好地满足了相关产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3+4”分段人才培养的目标
“3+4”分段培养的目标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实行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的人才更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机械行业的发展需求。经过7年的培养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掌握扎实的机械制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既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岗位工作,也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管理及检验等相关岗位工作,这些学生应该是能够在机械行业的相关复杂岗位都能胜任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 “3+4”分段人才培养体系
“3+4”分段培养的职业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它不是简单地从职业教育升为高等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简单衔接。尤其对于机械制造专业,为了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对于应用型高等院校来说,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建设或调整。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方式、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大量的人力及物力的投入。
2.1 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因此,在进入到本科培养阶段,学生应该在职业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宽与加强,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分段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针对以上要求,在制定“3+4”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注重它的独特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从当地的社会需求出发,要以能力培养和知识培养相结合,相关的教学活动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既需要衔接职业教育阶段相关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还需要从知识的广度上进行更多相关内容的学习,进而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还应从职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操作为主型转变为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验证等创新创业型。其目的在于在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继续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出能够在复杂工作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上进行合理优化设置,同时,还需要对专业基础理论、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进行优化。对于“3+4”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与优化。
2.2 师资队伍
为了实现具有强理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學,经过3年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后,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育环节都必须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基本技能熟练且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需要不定期到相关行业进行实践培训、学习及锻炼,同时,也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中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师到高校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讲学。
2.3 教学方式
由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及课程体系等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育环节上都必须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又要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尤其对于实践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验证、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勾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立一定的“项目”,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组内讨论确定具体的实验步骤、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经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实验效果、交流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文献查阅及使用、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及交流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在理论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自身的科学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科学研究方法。 由于“3+4”分段人才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方法,需要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及建设。比如,对于机械专业,为了满足相关的实验教学,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数控机床等多种实验设备并需要配备相关的教师,这些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及物力。
3 民办院校的办学特点
民办院校是以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举办的学校,它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民办院校也有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办学有它自己的特色。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它在当地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加其生源,民办高校会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的有关方面,比如,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招收规模的调整、师资结构的调整、资金的投入等诸多方面。
通常,民办院校是投资办学或者捐资办学,这决就定了民办大学的自主性和市场性,这也导致了民办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民办院校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2)由于政府的投入相对较少,而投资者本身的资金又不足,为了使整個教学得到正常进行,往往民办院校的学费都很高,这就导致了学生生源的不稳定。(3)虽然民办院校已经在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对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存在怀疑,于是,在同等条件下,更多的学生宁愿选择公办的高等学校进行学习。以上这些因素都限制了“3+4”分段人才培养在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针对以上对“3+4”分段人才培养的分析表明,当前形势下,在民办院校实施“3+4”分段人才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
4 结语
通过对“3+4”分段人才培养的全面分析,结合民办院校自身办学的特点,分析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在民办院校实施“3+4”分段人才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
参考文献
[1] 宋俊苏.建构体系:架起职校生梦圆大学的金色桥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378):50-53.
[2] 沈寿东,茆仁忠.3加4试点项目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淮安中专工艺美术3+4(中职学段)人才培养为例[J].科技资讯,2017(2):177-180.
[3] 魏祥健.“3+4”分段人才培养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设计[J].河北职业教育,2018,2(2):8-11.
[4] 强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价值工程,2016,35(9):149-150.
[5] 庄宏,唐文献.“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船舶行业机械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176-177.
关键词:“3+4”分段人才培养 民办院校 机械制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c)-016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实现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及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铺路搭桥”。首先进行了由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试点。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良的职业学校学生在相关专业学习3年并完成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经转段考试合格,转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学习4年合格后可取得本科文凭。学生经过7年的学习之后,既拥有了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又掌握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3+4“分段人才培养既加强了人才的全面发展,也更好地满足了相关产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3+4”分段人才培养的目标
“3+4”分段培养的目标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实行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的人才更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机械行业的发展需求。经过7年的培养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掌握扎实的机械制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既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岗位工作,也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管理及检验等相关岗位工作,这些学生应该是能够在机械行业的相关复杂岗位都能胜任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 “3+4”分段人才培养体系
“3+4”分段培养的职业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它不是简单地从职业教育升为高等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简单衔接。尤其对于机械制造专业,为了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对于应用型高等院校来说,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建设或调整。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方式、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大量的人力及物力的投入。
2.1 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因此,在进入到本科培养阶段,学生应该在职业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宽与加强,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分段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针对以上要求,在制定“3+4”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注重它的独特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从当地的社会需求出发,要以能力培养和知识培养相结合,相关的教学活动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既需要衔接职业教育阶段相关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还需要从知识的广度上进行更多相关内容的学习,进而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还应从职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操作为主型转变为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验证等创新创业型。其目的在于在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继续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出能够在复杂工作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上进行合理优化设置,同时,还需要对专业基础理论、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进行优化。对于“3+4”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与优化。
2.2 师资队伍
为了实现具有强理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學,经过3年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后,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育环节都必须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基本技能熟练且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需要不定期到相关行业进行实践培训、学习及锻炼,同时,也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中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师到高校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讲学。
2.3 教学方式
由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及课程体系等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育环节上都必须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又要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尤其对于实践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验证、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勾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立一定的“项目”,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组内讨论确定具体的实验步骤、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经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实验效果、交流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文献查阅及使用、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及交流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在理论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自身的科学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科学研究方法。 由于“3+4”分段人才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方法,需要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及建设。比如,对于机械专业,为了满足相关的实验教学,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数控机床等多种实验设备并需要配备相关的教师,这些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及物力。
3 民办院校的办学特点
民办院校是以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举办的学校,它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民办院校也有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办学有它自己的特色。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它在当地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加其生源,民办高校会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的有关方面,比如,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招收规模的调整、师资结构的调整、资金的投入等诸多方面。
通常,民办院校是投资办学或者捐资办学,这决就定了民办大学的自主性和市场性,这也导致了民办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民办院校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2)由于政府的投入相对较少,而投资者本身的资金又不足,为了使整個教学得到正常进行,往往民办院校的学费都很高,这就导致了学生生源的不稳定。(3)虽然民办院校已经在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对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存在怀疑,于是,在同等条件下,更多的学生宁愿选择公办的高等学校进行学习。以上这些因素都限制了“3+4”分段人才培养在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针对以上对“3+4”分段人才培养的分析表明,当前形势下,在民办院校实施“3+4”分段人才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
4 结语
通过对“3+4”分段人才培养的全面分析,结合民办院校自身办学的特点,分析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在民办院校实施“3+4”分段人才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
参考文献
[1] 宋俊苏.建构体系:架起职校生梦圆大学的金色桥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378):50-53.
[2] 沈寿东,茆仁忠.3加4试点项目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淮安中专工艺美术3+4(中职学段)人才培养为例[J].科技资讯,2017(2):177-180.
[3] 魏祥健.“3+4”分段人才培养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设计[J].河北职业教育,2018,2(2):8-11.
[4] 强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价值工程,2016,35(9):149-150.
[5] 庄宏,唐文献.“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船舶行业机械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