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数学发展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找位置”一课,要求学生辨认方位,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教师首先从学生的座位开始,从左到右,按几排几列来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出示教室座位图,让每个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最后模拟去电影院看电影,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座位,对号入座。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案例中把这些生活化的问题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契合,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现实存在,然后抽象出来,经过模拟对比、现实联想,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促进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应尽量新颖有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使他们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如教学《周长》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小兔由于骄傲输了。今天,小兔同小猫赛跑,小猫沿着操场A路线跑一圈,小兔沿着操场B路线跑一圈,你们猜猜看,谁会得第一呢?”学生异口同声答:“小兔!”接着播放课件小猫和小兔比赛情境,同学们边看边笑,小猫和小兔跑呀跑呀,结果还是小猫得第一名,同学们很诧异,觉得它们的速度相差不了多少,小猫跑了这么大一圈,而小兔只跑一个小圈,咋会输了呢?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找到失败的根源:只看图形的大小是不对的,其实路程一样长。
在案例中,教师创设了新奇而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巧妙地把猫兔赛跑的故事与周長的认识联系起来,出于对问题的好奇,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寻找小兔失败的原因,从而积极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三、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具体情境问题化,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教学《十几减8》时, 老师说:“猴王在仙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学生说:“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
从表面上看,问题由教师学生提出,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抛砖引玉”式提问,有利于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四、创设有探究性的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拿着一捆作业本问:“这48本作业本要分给我们班4个小组,把这捆作业本的分给第一小组,它的分给第二小组,它的分给第三小组,它的分给第四小组,大家想想,这样分法公平吗?”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大伙儿思考着、计算着,有的还画图比较,各自进入了探究的状态,不一会儿个个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接着说:“是呀!分数不同,为什么结果一样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又迅速进入思考之中,老师又让3个小组分别用线段、圆圈、正方形画图比较分析,另一个小组实际操作——分本子。经过新的引导和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不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导向作用。在教学《认识分数》时,8块月饼、4块月饼、2块月饼分别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学生很快能用掌声表示。如果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块?怎样用掌声表示呢?可能有同学做一下击掌动作,但没发出响声,口头发出声音:“半块。”可能还有学生说:“半块拍不响。”老师说:“半块在数学上该怎样写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吗?”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让学生运用对话的形式表示自己心中的“一半”,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生活化”的数学逐步“数学化”。
一、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找位置”一课,要求学生辨认方位,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教师首先从学生的座位开始,从左到右,按几排几列来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出示教室座位图,让每个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最后模拟去电影院看电影,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座位,对号入座。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案例中把这些生活化的问题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契合,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现实存在,然后抽象出来,经过模拟对比、现实联想,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促进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应尽量新颖有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使他们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如教学《周长》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小兔由于骄傲输了。今天,小兔同小猫赛跑,小猫沿着操场A路线跑一圈,小兔沿着操场B路线跑一圈,你们猜猜看,谁会得第一呢?”学生异口同声答:“小兔!”接着播放课件小猫和小兔比赛情境,同学们边看边笑,小猫和小兔跑呀跑呀,结果还是小猫得第一名,同学们很诧异,觉得它们的速度相差不了多少,小猫跑了这么大一圈,而小兔只跑一个小圈,咋会输了呢?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找到失败的根源:只看图形的大小是不对的,其实路程一样长。
在案例中,教师创设了新奇而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巧妙地把猫兔赛跑的故事与周長的认识联系起来,出于对问题的好奇,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寻找小兔失败的原因,从而积极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三、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具体情境问题化,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教学《十几减8》时, 老师说:“猴王在仙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学生说:“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
从表面上看,问题由教师学生提出,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抛砖引玉”式提问,有利于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四、创设有探究性的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拿着一捆作业本问:“这48本作业本要分给我们班4个小组,把这捆作业本的分给第一小组,它的分给第二小组,它的分给第三小组,它的分给第四小组,大家想想,这样分法公平吗?”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大伙儿思考着、计算着,有的还画图比较,各自进入了探究的状态,不一会儿个个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接着说:“是呀!分数不同,为什么结果一样呢?”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又迅速进入思考之中,老师又让3个小组分别用线段、圆圈、正方形画图比较分析,另一个小组实际操作——分本子。经过新的引导和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不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导向作用。在教学《认识分数》时,8块月饼、4块月饼、2块月饼分别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块?学生很快能用掌声表示。如果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块?怎样用掌声表示呢?可能有同学做一下击掌动作,但没发出响声,口头发出声音:“半块。”可能还有学生说:“半块拍不响。”老师说:“半块在数学上该怎样写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吗?”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让学生运用对话的形式表示自己心中的“一半”,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生活化”的数学逐步“数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