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时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没有阅读时的吸收和积蓄,就谈不上作文时的表达倾吐。有人把作文比做人的一条腿,那另一条腿,就是阅读。只有两条腿协调配合,人才能不断前行。这说明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良好的阅读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因此,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基础上,以教材文本为媒介,让“习作”搭上“阅读”这一快车,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的阅读习作之旅。
一、模仿课文写法,迁移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范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此,我们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写作技巧表情达意。表达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等。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习作水平虽然有限,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仿写是有效的练笔措施。课文中训练学生仿写的“泉眼”相当多,可以对全篇课文进行,也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片断的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方面的仿写。
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学生自然体会到文章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尤其是作者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合理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写作特点值得学生学习。我们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感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再如《落花生》一课,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是紧紧围绕“议花生”来写的。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种、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挖掘花生的“品德”。按照这个思路,作者把重点段写得特别详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然后以《话说西瓜》为题,要求学生仿《落花生》一课的写法,勾画出思路图:买、切西瓜——吃西瓜——议西瓜——挖掘西瓜的“品质”。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议西瓜,即议西瓜的特点、作用——清暑、解渴、治病、营养丰富。挖掘西瓜的“品质”——脚踏实地,紧紧依偎大地,不忘大地养育之恩。由此展开联想,明确做人的道理。又如在学了《第一次跳伞》后,让学生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简短记叙文,学生并不困难地仿照例文,有条理地写出了《第一次逛集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写作文》等短文。
这样指导,开始会有千篇一律的弊端,但对每个学生来说,每次训练都是一次提高,都有收获,他们由厌烦作文到爱写作文,从而产生兴趣,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学生渐渐入门,全班的作文会从千篇一律到大同小异再到百花齐放。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有效地延伸。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情节虽然简单,但人物性格鲜明,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明、聰明机智的品质跃然纸上。针对课文特点,课的结尾,可以安排一次续写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独幕剧的形式,小组合作创编管家回去见大夫时的情景。这样的续写紧扣文本,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蕴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积极地思维,学生在合理想象中创造性地迁移运用了课本语言,延伸了课文主题,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公仪休的可贵品质,丰富了文本意义。展现了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态度。同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话故事。他以生动浅显的语言叙述了小木偶的系列“遭遇”,以此告诉学生面对生活,我们应该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还会发生什么事?进而指导学生模仿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特点,续写童话故事。
二、利用课文空白,设计练笔活动
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不仅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语言形式和写作方法的把握。
在现行的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是“无”的空白之处,有着极其丰富的“有”。如教到《泉水》一课最后一段时,可以这样处理:“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两个词,后面有六个小圆点,这叫‘省略号’,它告诉我们泉水还流过很多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泉水它流过哪儿?遇见了谁?都说了些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形式。
在教材中还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生动有趣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老师要妙用这些插图补白,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我们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图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都仔细地用文字描绘出来,最后还要求学生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这一“补白”练习,学生头脑中的画面灵动起来,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英雄人物的形象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阅读和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两翼。比翼齐飞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将阅读内容和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合教材进行读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弄清楚为何这样写。在讲解时要有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空白,设计练笔活动;随时想到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哪些写作知识和技巧,可进行哪些写作训练等等。这样持之以恒,反复实践,让“习作”真正搭上“阅读”快车,相信学生的习作之旅一定会更加愉快!收获也会更加丰硕!
一、模仿课文写法,迁移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范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此,我们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写作技巧表情达意。表达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等。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习作水平虽然有限,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仿写是有效的练笔措施。课文中训练学生仿写的“泉眼”相当多,可以对全篇课文进行,也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片断的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方面的仿写。
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学生自然体会到文章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尤其是作者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合理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写作特点值得学生学习。我们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感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再如《落花生》一课,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是紧紧围绕“议花生”来写的。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种、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挖掘花生的“品德”。按照这个思路,作者把重点段写得特别详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然后以《话说西瓜》为题,要求学生仿《落花生》一课的写法,勾画出思路图:买、切西瓜——吃西瓜——议西瓜——挖掘西瓜的“品质”。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议西瓜,即议西瓜的特点、作用——清暑、解渴、治病、营养丰富。挖掘西瓜的“品质”——脚踏实地,紧紧依偎大地,不忘大地养育之恩。由此展开联想,明确做人的道理。又如在学了《第一次跳伞》后,让学生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简短记叙文,学生并不困难地仿照例文,有条理地写出了《第一次逛集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写作文》等短文。
这样指导,开始会有千篇一律的弊端,但对每个学生来说,每次训练都是一次提高,都有收获,他们由厌烦作文到爱写作文,从而产生兴趣,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学生渐渐入门,全班的作文会从千篇一律到大同小异再到百花齐放。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有效地延伸。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情节虽然简单,但人物性格鲜明,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明、聰明机智的品质跃然纸上。针对课文特点,课的结尾,可以安排一次续写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独幕剧的形式,小组合作创编管家回去见大夫时的情景。这样的续写紧扣文本,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蕴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积极地思维,学生在合理想象中创造性地迁移运用了课本语言,延伸了课文主题,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公仪休的可贵品质,丰富了文本意义。展现了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态度。同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话故事。他以生动浅显的语言叙述了小木偶的系列“遭遇”,以此告诉学生面对生活,我们应该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还会发生什么事?进而指导学生模仿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特点,续写童话故事。
二、利用课文空白,设计练笔活动
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不仅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语言形式和写作方法的把握。
在现行的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是“无”的空白之处,有着极其丰富的“有”。如教到《泉水》一课最后一段时,可以这样处理:“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两个词,后面有六个小圆点,这叫‘省略号’,它告诉我们泉水还流过很多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泉水它流过哪儿?遇见了谁?都说了些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形式。
在教材中还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生动有趣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老师要妙用这些插图补白,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我们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图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都仔细地用文字描绘出来,最后还要求学生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这一“补白”练习,学生头脑中的画面灵动起来,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英雄人物的形象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阅读和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两翼。比翼齐飞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将阅读内容和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合教材进行读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弄清楚为何这样写。在讲解时要有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空白,设计练笔活动;随时想到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哪些写作知识和技巧,可进行哪些写作训练等等。这样持之以恒,反复实践,让“习作”真正搭上“阅读”快车,相信学生的习作之旅一定会更加愉快!收获也会更加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