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已经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自己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背,被动的接受知识,使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效率低下。教师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
关键词:主体意识高效课堂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107-01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共鸣,增加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1.1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例如,在分析河流的补给时,教师先以学生们身边非常熟悉的长江为例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思考长江为什么说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水从哪里来?什么情况下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什么情况下河流水补给湖泊水?这些问题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又能体现出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身边,从而对学习地理产生一种需要感。
1.2 创设直观化的情境
有些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觉得枯燥、乏味,许多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学生也无法亲身感觉与经历,缺少感性认识。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往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更谈不上让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一个形象直观的背景下,发挥想象,积极思考,解决疑问。
例如,在讲解水循环的过程时,我利用多媒体,将动态的水循环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同学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住了,待同学们观察后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长江水是怎么循环运动的?学生很轻松、准确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又如,在分析水循环的意义时,利用多媒体将黄河流域的两幅景观图投影出来,一幅植被丰茂,另一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趁势设疑引导学生思考:(1)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2)不断增大的黄河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3)这两幅景观图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同学们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一针见血,很顺利的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方面携带了物质,通过径流向海洋输送物质,输送泥沙,并且还输送了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另一方面,塑造了地表形态。有了多媒体教学,这些都无需我多费口舌,只需稍加引导、点拨即顺利完成。
1.3 创设悬念式的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从内因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平时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作深入全面的研究。挖掘能制造悬念、制造矛盾的问题。
例如,在分析相互联系的水体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悬念:位居全国第三的阿尔山天池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有效设问,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节课的好坏,直接源于教师是否做到了有效设问。
2.1 寻找“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有利于新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状态,使其思维始终保持兴奋,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学完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对于高一的学生,还没能深入理解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难以回答,课堂气氛霎时陷入僵局。于是我又重新设计问题:“从这种现象得到启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洪?”问题明确,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湖泊的调蓄作用,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效果良好。
2.2 铺设知识台阶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应事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缺陷程度,给学生铺设好思维活动的知识台阶,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过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过难的问题,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逐级而上,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向高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长江水在不断的循环运动,通过这一循环,使长江水不断得以更新和再生,所以长江能不断给我们提供水资源。接下来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的,那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这个问题是这一小节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从分析20世纪80、90年代的黄河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入手,分析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身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分析: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的,那为什么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积极。
3 形式多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根据课堂的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野外考察、生活调研、学生绘图等各种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使学生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水在自然界的三种形式”和“地球水体的类型”等内容时,因内容简单,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分析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采用分小组辩论的形式,既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探索,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理;探究黄河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时,采用分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总而言之,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实现地理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主体意识高效课堂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107-01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共鸣,增加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1.1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例如,在分析河流的补给时,教师先以学生们身边非常熟悉的长江为例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思考长江为什么说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水从哪里来?什么情况下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什么情况下河流水补给湖泊水?这些问题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又能体现出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身边,从而对学习地理产生一种需要感。
1.2 创设直观化的情境
有些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觉得枯燥、乏味,许多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学生也无法亲身感觉与经历,缺少感性认识。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往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更谈不上让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一个形象直观的背景下,发挥想象,积极思考,解决疑问。
例如,在讲解水循环的过程时,我利用多媒体,将动态的水循环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同学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住了,待同学们观察后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长江水是怎么循环运动的?学生很轻松、准确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又如,在分析水循环的意义时,利用多媒体将黄河流域的两幅景观图投影出来,一幅植被丰茂,另一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趁势设疑引导学生思考:(1)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2)不断增大的黄河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3)这两幅景观图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同学们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一针见血,很顺利的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方面携带了物质,通过径流向海洋输送物质,输送泥沙,并且还输送了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另一方面,塑造了地表形态。有了多媒体教学,这些都无需我多费口舌,只需稍加引导、点拨即顺利完成。
1.3 创设悬念式的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从内因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平时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作深入全面的研究。挖掘能制造悬念、制造矛盾的问题。
例如,在分析相互联系的水体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悬念:位居全国第三的阿尔山天池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有效设问,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节课的好坏,直接源于教师是否做到了有效设问。
2.1 寻找“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有利于新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状态,使其思维始终保持兴奋,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学完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对于高一的学生,还没能深入理解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难以回答,课堂气氛霎时陷入僵局。于是我又重新设计问题:“从这种现象得到启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洪?”问题明确,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湖泊的调蓄作用,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效果良好。
2.2 铺设知识台阶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应事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缺陷程度,给学生铺设好思维活动的知识台阶,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过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过难的问题,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逐级而上,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向高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长江水在不断的循环运动,通过这一循环,使长江水不断得以更新和再生,所以长江能不断给我们提供水资源。接下来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的,那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这个问题是这一小节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从分析20世纪80、90年代的黄河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入手,分析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身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分析: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的,那为什么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积极。
3 形式多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根据课堂的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野外考察、生活调研、学生绘图等各种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使学生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水在自然界的三种形式”和“地球水体的类型”等内容时,因内容简单,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分析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采用分小组辩论的形式,既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探索,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理;探究黄河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时,采用分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总而言之,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实现地理教学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