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电影的早期形态,无声电影在中国大致存在30年。从1931年到1936年,无声电影则发展到了新变和终结的阶段。同时,电影人对于有声片的探索和追求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声音这一元素被运用于影片中,受到了国人的热切关注和喜爱。由此,在30年代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有声片和无声片共存。30年代是中国电影由无声到有声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影从单纯的视觉媒介发展为较综合的视听媒介。声音的运用不仅能弥补电影画面的缺陷,更能增加电影本身的听觉感染力,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视听艺术。
关键词: 声音 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 作用 发展
1927年到1937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中华民国的经济、政治、基建、文化、教育等皆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最高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从无声的世界步入有声的殿堂。
1926年,美国华纳公司推出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只有音乐片段的《唐璜》。1929年,美国影片《飞行将军》的放映是外国有声电影正式输入中国的开始。随着外國电影大举的进入,中国影人也开始纷纷踏上探索研究有声电影的道路。
一、有声电影发展局势
声音进入电影最初就是争论不休的。支持者看到了商机和电影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反对者则是排斥声音语言,认为无声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查理·卓别林说道:“拍摄现场中有几个人戴着耳机坐在那儿,打扮得像是来自火星的战士;在演员的上方悬挂着几只话筒,犹如钓鱼的鱼钩一般。这种景像是如此地复杂而又令人沮丧。在这堆垃圾的包围中,谁还能有创造力?”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声音的运用确实是进步的。
1.理论背景
当时的无声电影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电影创作者对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时空结构、造型表现力、蒙太奇的运用等不少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视觉表现经验,也为有声电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爱森斯坦在发表于1928年的《有声片的未来》中写到:“只有将声音同蒙太奇的视觉片段加以对位使用,才能为蒙太奇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可能性,使声音的构思表达出艺术家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他追求主题及意义在镜头间的冲突中表达,声音被看作当完成某种“冲突”而被需要时,才具有存在于电影中的艺术价值。左翼电影学家对此表示热情欢呼,1930年3月,《艺术》杂志对有声电影组织了专题讨论,夏衍、郑伯奇等新文艺工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有声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且主张拍摄有声片,广泛影响了中国电影界。
2.技术背景
早期有声电影的技术探索,经过了腊盘发音和片上发音两个阶段。蜡盘发声即是将声音录在特制的蜡盘唱片上,再用一种与放映机同步的唱机为影片配音;而片上发音,则是利用声光转换原理将声音录在胶片右侧的声带上,再通过放映机上的还音装置与画面同时放出。中国有声电影的摄制,最先也是从蜡盘发音入手的。《歌女红牡丹》、《虞美人》是中国最早的两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
这一时期,中国的无声电影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声电影初出茅庐,所以出现了难得的奇观——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并存。在30年代中国电影的有声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另一种有声片的出现即配音片。这种影片不需要同时录音,成本较小,但是相对的声音对画面表现的影响也小。优秀的代表作品有《春蚕》、《渔光曲》、《乡愁》等。其中《乡愁》是这类影片中声音艺术运用的较为成熟的一部片子。
二、有声电影产生的作用
在无声与有声并存的特殊阶段,有声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对电影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有声电影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星公司与百代唱片公司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严格意义上,《歌女红牡丹》还不是全部有声,它只有人物的对话和歌唱,并无自然音响,尽管如此,《歌女红牡丹》一经放映还是获得了轰动性的成果。其次使电影的艺术表现达到新的阶段。利用声音来弥补默片缺乏语言手段的缺陷。电影人利用配音片对电影声音表现的可能性做了大量的探索,并且产生了很多优秀影片,如《春蚕》、《渔光曲》、《大路》等。
这些影片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默片视觉艺术的发展成就和有声电影探索的特有的历史特点和文化景观。应该让有声电影承担起补充某种表情和境地,加强观众印象与感触的重大任务。要把声音放在剧作和表现功能上。有声片初期,其特点比较显著。例如袁牧之的《马路天使》,这部影片是袁牧之世界观和艺术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3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在电影艺术上的贡献更多的体现在声音诸因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更丰富了,它们从不同方面帮助着影片内容的揭示。声音的再现与表现性地运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更熟练了。在这部影片中,对白、音响、音乐和歌曲等声音构成的因素之间已能在较完整的艺术构思统帅下结合成有效的表现手段。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声画蒙太奇段落,用灵活的蒙太奇组接和巧妙的声音处理,展现了一支半中半西的迎亲队伍,不仅叙述了那个片中的主要人物还借此直接讽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和社会的荒唐与丑陋。影片中,歌曲“天涯歌女”前后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情绪和节奏的设置都根据剧情的需要作出了不同的处理,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动人的效果。此外,“天涯歌女”的传奇经典性也不容忽视。那个年代由于技术条件等局限,影片的视觉效果一般,但是歌曲的创作却是称道有佳,比如《色戒》中就引用了“天涯歌女”的调,从这一层面上讲,不能不说声音对影片的叙事表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当然,物极必反是一常道。大概是当时的有声片尝到了一些甜果亦或是纯粹的技术上的不足和不自觉的摸索,有声片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声音搭配不当,声画不一,甚至是声音的存在与影片本身毫无关联等。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得不说声音是电影发展上一个突破性的步伐。每一个突破性的探索都是值得坚持的。现实是一个声画和谐的世界,所以声音进入电影也是理所当然的。声音有其独特的听觉渲染力,独有的听觉感官感受,它能弥补视觉上的不足,画面上的缺陷。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为拍摄本片明星公司历时3年,耗资12万。其号召力远远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全国震动,波及南洋。菲律宾片商以1万8千元的价格购买其拷贝,而无声片卖价最高不过2000元。这也就用实际证明了有声片的优势。 当然,这一时期的探索和尝试为后来的电影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不能夸大声音的作用,比如一开始声音运用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滥用的情况。声音的造型作用是为了情节发展、叙事表达、人物塑造等等服务的。
三、电影元素声音作用的发展
在有声片发展伊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许多影片从不作曲,只是临时挑选几张唱片凑上,常有配得不合适的时候。但是,随着电影创作者对有声片的不断探索,声音元素的作用在影片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春蚕》是较早的一部配音电影,它基本上是按照无声片的创作规律拍摄,在视觉表现上取得较高的成就,但是对声音的作用的認识没有什么发展。影片中的音乐和音响所起到的只是一种声音背景的作用。并没有实际上的突破。而在《渔光曲》中,声音被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目的的加以利用,特别是通过声音(音乐)加强了与情节叙事方面的联系的尝试。《大路》则是以音乐和歌曲作为影片构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表现情绪和推进情节的发展上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歌曲为主的抒情性段落成了影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这部影片中,音响效果的音乐化处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意义。《乡愁》是配音影片中声音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部影片,声音已经能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在叙事和情绪表现的许多方面加以运用。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许多音乐的盲目运用,使之能密切结合影片的整体思想和艺术表达的需要。
声音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初期时的生硬的盲目的作为影片的背景,而是随着对电影艺术规律的深入探求,在影片叙事及人物情绪表现等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对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
声音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产生充分证明当初电影创作者对有声电影的积极不懈的探索的正确性。尽管这是一个在现在看来很平常不过的决定和探索,但是时光回到80年前,资金的局限、技术的缺陷、思想的保守等等都是有声片推广的阻碍。这也就出现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声片与无声片共存达6年之久。当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向前的,电影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向前的,有声片必然会取代无声片。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时代诉求。正是因为当时的电影产业基础薄弱,各个电影公司拍摄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在20世家30年代,有声片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默片的创作和发展也没有停滞不前。从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开始,声片和默片共存的局面持续了共6年,直到1936年后,有声片才逐渐取代默片。
从最初的尝试,到如今的越发成熟。电影声音元素运用的探索可谓是一路颠簸。为什么有声片与无声片能共存6年之久?为什么有声片一开始并未势不可挡的冲击到无声片市场?我想,这些问题是值得人思考的。除却技术、资金、思想等原因,还有有声片的产生并未让无声片停滞不前,无声片的艺术性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虽然每一种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难免被滥用,但中国有声片初期的这种状况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反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愈演愈烈。正如周璇的多数影片中都配有插曲,少则2首,多则10首左右。周璇有着“金嗓子”,人们爱听她唱歌,但是倘若整部影片都是为了出声而出声,那声音作为电影的一个元素的角色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声音的作用不可忽视,30年代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虞吉.中国电影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葛颖.电影阅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少白.影史榷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声音 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 作用 发展
1927年到1937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中华民国的经济、政治、基建、文化、教育等皆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最高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从无声的世界步入有声的殿堂。
1926年,美国华纳公司推出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只有音乐片段的《唐璜》。1929年,美国影片《飞行将军》的放映是外国有声电影正式输入中国的开始。随着外國电影大举的进入,中国影人也开始纷纷踏上探索研究有声电影的道路。
一、有声电影发展局势
声音进入电影最初就是争论不休的。支持者看到了商机和电影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反对者则是排斥声音语言,认为无声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查理·卓别林说道:“拍摄现场中有几个人戴着耳机坐在那儿,打扮得像是来自火星的战士;在演员的上方悬挂着几只话筒,犹如钓鱼的鱼钩一般。这种景像是如此地复杂而又令人沮丧。在这堆垃圾的包围中,谁还能有创造力?”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声音的运用确实是进步的。
1.理论背景
当时的无声电影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电影创作者对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时空结构、造型表现力、蒙太奇的运用等不少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视觉表现经验,也为有声电影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爱森斯坦在发表于1928年的《有声片的未来》中写到:“只有将声音同蒙太奇的视觉片段加以对位使用,才能为蒙太奇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可能性,使声音的构思表达出艺术家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他追求主题及意义在镜头间的冲突中表达,声音被看作当完成某种“冲突”而被需要时,才具有存在于电影中的艺术价值。左翼电影学家对此表示热情欢呼,1930年3月,《艺术》杂志对有声电影组织了专题讨论,夏衍、郑伯奇等新文艺工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有声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且主张拍摄有声片,广泛影响了中国电影界。
2.技术背景
早期有声电影的技术探索,经过了腊盘发音和片上发音两个阶段。蜡盘发声即是将声音录在特制的蜡盘唱片上,再用一种与放映机同步的唱机为影片配音;而片上发音,则是利用声光转换原理将声音录在胶片右侧的声带上,再通过放映机上的还音装置与画面同时放出。中国有声电影的摄制,最先也是从蜡盘发音入手的。《歌女红牡丹》、《虞美人》是中国最早的两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
这一时期,中国的无声电影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声电影初出茅庐,所以出现了难得的奇观——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并存。在30年代中国电影的有声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另一种有声片的出现即配音片。这种影片不需要同时录音,成本较小,但是相对的声音对画面表现的影响也小。优秀的代表作品有《春蚕》、《渔光曲》、《乡愁》等。其中《乡愁》是这类影片中声音艺术运用的较为成熟的一部片子。
二、有声电影产生的作用
在无声与有声并存的特殊阶段,有声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对电影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有声电影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星公司与百代唱片公司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严格意义上,《歌女红牡丹》还不是全部有声,它只有人物的对话和歌唱,并无自然音响,尽管如此,《歌女红牡丹》一经放映还是获得了轰动性的成果。其次使电影的艺术表现达到新的阶段。利用声音来弥补默片缺乏语言手段的缺陷。电影人利用配音片对电影声音表现的可能性做了大量的探索,并且产生了很多优秀影片,如《春蚕》、《渔光曲》、《大路》等。
这些影片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默片视觉艺术的发展成就和有声电影探索的特有的历史特点和文化景观。应该让有声电影承担起补充某种表情和境地,加强观众印象与感触的重大任务。要把声音放在剧作和表现功能上。有声片初期,其特点比较显著。例如袁牧之的《马路天使》,这部影片是袁牧之世界观和艺术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3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马路天使》在电影艺术上的贡献更多的体现在声音诸因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更丰富了,它们从不同方面帮助着影片内容的揭示。声音的再现与表现性地运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更熟练了。在这部影片中,对白、音响、音乐和歌曲等声音构成的因素之间已能在较完整的艺术构思统帅下结合成有效的表现手段。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声画蒙太奇段落,用灵活的蒙太奇组接和巧妙的声音处理,展现了一支半中半西的迎亲队伍,不仅叙述了那个片中的主要人物还借此直接讽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和社会的荒唐与丑陋。影片中,歌曲“天涯歌女”前后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情绪和节奏的设置都根据剧情的需要作出了不同的处理,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动人的效果。此外,“天涯歌女”的传奇经典性也不容忽视。那个年代由于技术条件等局限,影片的视觉效果一般,但是歌曲的创作却是称道有佳,比如《色戒》中就引用了“天涯歌女”的调,从这一层面上讲,不能不说声音对影片的叙事表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当然,物极必反是一常道。大概是当时的有声片尝到了一些甜果亦或是纯粹的技术上的不足和不自觉的摸索,有声片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声音搭配不当,声画不一,甚至是声音的存在与影片本身毫无关联等。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得不说声音是电影发展上一个突破性的步伐。每一个突破性的探索都是值得坚持的。现实是一个声画和谐的世界,所以声音进入电影也是理所当然的。声音有其独特的听觉渲染力,独有的听觉感官感受,它能弥补视觉上的不足,画面上的缺陷。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为拍摄本片明星公司历时3年,耗资12万。其号召力远远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全国震动,波及南洋。菲律宾片商以1万8千元的价格购买其拷贝,而无声片卖价最高不过2000元。这也就用实际证明了有声片的优势。 当然,这一时期的探索和尝试为后来的电影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不能夸大声音的作用,比如一开始声音运用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滥用的情况。声音的造型作用是为了情节发展、叙事表达、人物塑造等等服务的。
三、电影元素声音作用的发展
在有声片发展伊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许多影片从不作曲,只是临时挑选几张唱片凑上,常有配得不合适的时候。但是,随着电影创作者对有声片的不断探索,声音元素的作用在影片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春蚕》是较早的一部配音电影,它基本上是按照无声片的创作规律拍摄,在视觉表现上取得较高的成就,但是对声音的作用的認识没有什么发展。影片中的音乐和音响所起到的只是一种声音背景的作用。并没有实际上的突破。而在《渔光曲》中,声音被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目的的加以利用,特别是通过声音(音乐)加强了与情节叙事方面的联系的尝试。《大路》则是以音乐和歌曲作为影片构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表现情绪和推进情节的发展上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歌曲为主的抒情性段落成了影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这部影片中,音响效果的音乐化处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意义。《乡愁》是配音影片中声音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部影片,声音已经能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在叙事和情绪表现的许多方面加以运用。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许多音乐的盲目运用,使之能密切结合影片的整体思想和艺术表达的需要。
声音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初期时的生硬的盲目的作为影片的背景,而是随着对电影艺术规律的深入探求,在影片叙事及人物情绪表现等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对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
声音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产生充分证明当初电影创作者对有声电影的积极不懈的探索的正确性。尽管这是一个在现在看来很平常不过的决定和探索,但是时光回到80年前,资金的局限、技术的缺陷、思想的保守等等都是有声片推广的阻碍。这也就出现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声片与无声片共存达6年之久。当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向前的,电影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向前的,有声片必然会取代无声片。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时代诉求。正是因为当时的电影产业基础薄弱,各个电影公司拍摄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在20世家30年代,有声片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默片的创作和发展也没有停滞不前。从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开始,声片和默片共存的局面持续了共6年,直到1936年后,有声片才逐渐取代默片。
从最初的尝试,到如今的越发成熟。电影声音元素运用的探索可谓是一路颠簸。为什么有声片与无声片能共存6年之久?为什么有声片一开始并未势不可挡的冲击到无声片市场?我想,这些问题是值得人思考的。除却技术、资金、思想等原因,还有有声片的产生并未让无声片停滞不前,无声片的艺术性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虽然每一种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难免被滥用,但中国有声片初期的这种状况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反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愈演愈烈。正如周璇的多数影片中都配有插曲,少则2首,多则10首左右。周璇有着“金嗓子”,人们爱听她唱歌,但是倘若整部影片都是为了出声而出声,那声音作为电影的一个元素的角色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声音的作用不可忽视,30年代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虞吉.中国电影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葛颖.电影阅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少白.影史榷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