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37-01
胸痛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诱发胸痛的病因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气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这些疾病诱发的胸痛都是足以让患者在短时间内致命的。为了抢救胸痛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提升胸痛的救治疗效,现在临床逐渐开始强调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过程中包含了线上指导、现场急救、急救转运、科室转运等协作机制,通过现场急救措施,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护,从而有效保证转运期间内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有着一定的增加,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急性胸痛症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面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救治,可通过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开启绿色通道,减少急救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最大程度的提供医疗救护服务,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前提,开展抢救。院前急救措施模式是一种依托于信息化网络,借助信息化通讯,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在发生危急重症的情况下的生命安全,通过院前急救措施的实施,对患者的病情动态有着清晰的掌握,并借助于医疗救护车上的儀器、设备对患者病情进行预检,排除与患者胸痛症状无关的病症,缩小引起患者胸痛症状的范围,使得到急诊科以后,能够尽快确诊患者的病症类型,缩短院内急救准备时间,加快对患者实施专科化救治的急救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急救模式中的独立性、程序性等弊端,院前急救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分属不同科室的专科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合作性,将其更好的调节,依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有序的急救与治疗,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常见引起急性胸疾病的急救
(一)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从症状发生到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直接决定了心肌梗死的范围、心肌功能以及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到达现场和快速、安全、稳妥的转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的前提。而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急救措施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肌梗死的日常急救:如果家里人忽然发生心肌梗塞,这个时候不要过于惊慌,应当尽可能快的把患者平放在地面上,或者是床上,一定要记住的是,不可立刻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移动或者挪走。正确处理病人的同时,还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120急救车来之前,家属还可以自己对患者行进行一些相对安全的的措施,例如可以把病人的部头放的相对较低,将其双手微微提高,使患者保持这样的姿势,其头部的供血量就会增大。这时不要给患者吃任何东西,或者是喝水,但要注意给患者保暖。
(二)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因通常呈继发瘤样改变,故将其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年龄;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损伤(如安置主动脉内球囊泵,主动脉内造影剂注射误伤内膜)等。急救措施包括:1、严密控制患者血压、心率;2、必要时合理的镇静、镇痛;3、根据具体分型来决定外科手术治疗或导管介入治疗,以使患者获益最大。
(三)气胸
1、自发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无明显外伤原因而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且症状越来越严重,胸部为刺痛,口唇发紫,应首先想到的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自发性气胸多见于青壮年,常因大笑、屏气、用力过度、剧烈咳嗽而发生,老年人多见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病人。立即让病人取半坐半卧位,不要过多移动,有条件的吸氧。家属和周围人员保持镇静。立即进行胸腔排气,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大针管以胶管连接针头,自锁骨中线外第二肋间上缘刺入1~2厘米抽气,即可解除病人呼吸困难。也可将手指或避孕套紧缚在穿刺针头上,在绞套尾端剪一弓形裂口,吸气时,胸腔里负压,裂口闭合,胶套萎陷,胸腔外空气不得进入。
2、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措施呼气时,胸腔呈正压,胶套膨胀,弓形口裂开,胸腔内空气得已排出。若急救现场无注射器,应争分夺秒送医院救治。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应迅速封闭胸壁的伤口。一般用多层凡士林纱布外加棉垫封闭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张力性气胸急救的关键是尽快排出胸膜腔积气,以减低胸膜腔内压力,可用粗针头在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暂时排气减压。在转送时可于针尾部缚一橡胶指套,顶端剪开1厘米的小口。呼气时,气体经剪开的.小口排出;吸气时指套塌陷,阻止气体进入,以保证转运途中安全。
宜宾市珙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501
胸痛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诱发胸痛的病因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气胸、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这些疾病诱发的胸痛都是足以让患者在短时间内致命的。为了抢救胸痛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提升胸痛的救治疗效,现在临床逐渐开始强调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过程中包含了线上指导、现场急救、急救转运、科室转运等协作机制,通过现场急救措施,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护,从而有效保证转运期间内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有着一定的增加,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急性胸痛症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面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救治,可通过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开启绿色通道,减少急救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最大程度的提供医疗救护服务,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前提,开展抢救。院前急救措施模式是一种依托于信息化网络,借助信息化通讯,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在发生危急重症的情况下的生命安全,通过院前急救措施的实施,对患者的病情动态有着清晰的掌握,并借助于医疗救护车上的儀器、设备对患者病情进行预检,排除与患者胸痛症状无关的病症,缩小引起患者胸痛症状的范围,使得到急诊科以后,能够尽快确诊患者的病症类型,缩短院内急救准备时间,加快对患者实施专科化救治的急救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急救模式中的独立性、程序性等弊端,院前急救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分属不同科室的专科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合作性,将其更好的调节,依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有序的急救与治疗,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常见引起急性胸疾病的急救
(一)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从症状发生到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直接决定了心肌梗死的范围、心肌功能以及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到达现场和快速、安全、稳妥的转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的前提。而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急救措施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肌梗死的日常急救:如果家里人忽然发生心肌梗塞,这个时候不要过于惊慌,应当尽可能快的把患者平放在地面上,或者是床上,一定要记住的是,不可立刻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移动或者挪走。正确处理病人的同时,还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120急救车来之前,家属还可以自己对患者行进行一些相对安全的的措施,例如可以把病人的部头放的相对较低,将其双手微微提高,使患者保持这样的姿势,其头部的供血量就会增大。这时不要给患者吃任何东西,或者是喝水,但要注意给患者保暖。
(二)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因通常呈继发瘤样改变,故将其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年龄;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损伤(如安置主动脉内球囊泵,主动脉内造影剂注射误伤内膜)等。急救措施包括:1、严密控制患者血压、心率;2、必要时合理的镇静、镇痛;3、根据具体分型来决定外科手术治疗或导管介入治疗,以使患者获益最大。
(三)气胸
1、自发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无明显外伤原因而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且症状越来越严重,胸部为刺痛,口唇发紫,应首先想到的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自发性气胸多见于青壮年,常因大笑、屏气、用力过度、剧烈咳嗽而发生,老年人多见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病人。立即让病人取半坐半卧位,不要过多移动,有条件的吸氧。家属和周围人员保持镇静。立即进行胸腔排气,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大针管以胶管连接针头,自锁骨中线外第二肋间上缘刺入1~2厘米抽气,即可解除病人呼吸困难。也可将手指或避孕套紧缚在穿刺针头上,在绞套尾端剪一弓形裂口,吸气时,胸腔里负压,裂口闭合,胶套萎陷,胸腔外空气不得进入。
2、开放性气胸的急救措施呼气时,胸腔呈正压,胶套膨胀,弓形口裂开,胸腔内空气得已排出。若急救现场无注射器,应争分夺秒送医院救治。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应迅速封闭胸壁的伤口。一般用多层凡士林纱布外加棉垫封闭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张力性气胸急救的关键是尽快排出胸膜腔积气,以减低胸膜腔内压力,可用粗针头在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暂时排气减压。在转送时可于针尾部缚一橡胶指套,顶端剪开1厘米的小口。呼气时,气体经剪开的.小口排出;吸气时指套塌陷,阻止气体进入,以保证转运途中安全。
宜宾市珙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