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高中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和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造成文言文令人担忧现状的原因。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意义;现状
文言文的教学力度尽管在“五四”时期和“文革”时期有所削减,但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力度明显加大。突出的表现在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之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推荐的两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40%,其中高中语文〈试验本〉每一册均有三个单元为文言文,即使是高中语文〈必修本〉也有两个单元为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所占比例之大。另外,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综上不难看出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是空前的。
有种观点认为文言文选多了,会削弱教材的时代性。“我们认为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就要尽可能多读古代文学作品。”我十分赞同后一种观点。著名导演凌子风说过让人听后感慨颇多的一句话,他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有生命的。”文言文教学也正如此,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取得了辉煌灿烂、令人瞩目的的成就,但现在的高中生如果想要了解涵盖方方面面的古代文化,只能借助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字”来阅读数以万计的古籍。所以学习文言文的首要意义就在于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所说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可借鉴的东西。
学习文言文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它对学生将来从事古代政治、历史、经济、科学技术、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一切的研究工作都是站在古人肩膀上来进行的,割断了历史,就难以有新的发展。就如李政道博士所言:“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
第三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好现代汉语,尤其是对于提高现代文写作能力方面。因为古今汉语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其书写形式大体一致、词序与语法方面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读音方面有较大差异。学好文言文可以扩增词汇量,并且熟知大量的成语、警句、格言、诗词名句以及文言文的那种简洁隽永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这样一来不想提高写作水平恐怕都难了。
第四,“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如是说,可见文言文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精品,“有的抒发其炽烈的爱国热情,有的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鞭挞和暴露旧时代的黑暗和丑恶,有的则展现出古代人民生活斗争的壮阔图景。这些作品中的爱祖国、爱人民以及坚持真理、追求自由、敢于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都能给我们以深刻教育,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针对文言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状况,我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有四点:
一是教学观念上很多教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认为即便是高中生连一篇较为浅易的文言文也理解不好。于是乎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感到很累,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
二是对于文言文的教学目的还没有搞清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在语言积累、语言资源的开发以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是继承文化遗产,与古人对话,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经典名著,从而陶冶情操、培铸精神、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
三是教学方法的原因“填鸭式”“满堂灌式”的解经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原有的对于中国古典文化魅力的吸引与崇拜丧失殆尽,成了学习的机器。
四是教师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17条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手段,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现状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无关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既博又专的知识素质,尤其在古代文化、文学方面。有的教师储备的古文化常识仅局限与教材和教参上的,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点儿知识的扩展,这样的语文教师能教好文言文吗?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毕竟使学生们机械地掌握了不少文言实词和虚词。这种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应试教育下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而已。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意义;现状
文言文的教学力度尽管在“五四”时期和“文革”时期有所削减,但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力度明显加大。突出的表现在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之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推荐的两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40%,其中高中语文〈试验本〉每一册均有三个单元为文言文,即使是高中语文〈必修本〉也有两个单元为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所占比例之大。另外,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综上不难看出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是空前的。
有种观点认为文言文选多了,会削弱教材的时代性。“我们认为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就要尽可能多读古代文学作品。”我十分赞同后一种观点。著名导演凌子风说过让人听后感慨颇多的一句话,他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有生命的。”文言文教学也正如此,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取得了辉煌灿烂、令人瞩目的的成就,但现在的高中生如果想要了解涵盖方方面面的古代文化,只能借助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字”来阅读数以万计的古籍。所以学习文言文的首要意义就在于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所说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可借鉴的东西。
学习文言文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它对学生将来从事古代政治、历史、经济、科学技术、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一切的研究工作都是站在古人肩膀上来进行的,割断了历史,就难以有新的发展。就如李政道博士所言:“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
第三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好现代汉语,尤其是对于提高现代文写作能力方面。因为古今汉语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其书写形式大体一致、词序与语法方面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读音方面有较大差异。学好文言文可以扩增词汇量,并且熟知大量的成语、警句、格言、诗词名句以及文言文的那种简洁隽永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这样一来不想提高写作水平恐怕都难了。
第四,“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如是说,可见文言文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精品,“有的抒发其炽烈的爱国热情,有的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鞭挞和暴露旧时代的黑暗和丑恶,有的则展现出古代人民生活斗争的壮阔图景。这些作品中的爱祖国、爱人民以及坚持真理、追求自由、敢于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都能给我们以深刻教育,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针对文言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状况,我认为造成现状的原因有四点:
一是教学观念上很多教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认为即便是高中生连一篇较为浅易的文言文也理解不好。于是乎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感到很累,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
二是对于文言文的教学目的还没有搞清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在语言积累、语言资源的开发以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是继承文化遗产,与古人对话,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经典名著,从而陶冶情操、培铸精神、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
三是教学方法的原因“填鸭式”“满堂灌式”的解经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原有的对于中国古典文化魅力的吸引与崇拜丧失殆尽,成了学习的机器。
四是教师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17条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手段,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现状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无关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既博又专的知识素质,尤其在古代文化、文学方面。有的教师储备的古文化常识仅局限与教材和教参上的,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点儿知识的扩展,这样的语文教师能教好文言文吗?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毕竟使学生们机械地掌握了不少文言实词和虚词。这种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应试教育下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