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春:自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施行以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改革已经完成了一轮的实验。在近九年的改革实验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众多版本的教材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通行的三大主流教材之一。据您的了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其个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庆:教材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让孩子学会做人。用传统的美德来熏陶学生,比如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勤奋读书等等。教材应该体现主流的价值观,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吸收了传统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强调熟读精思、博览群书,强调通过描红、仿影、临帖,让孩子从小写好字。虽然根据时代发展,某些方面会有变化,会与时俱进,但根子是扎在传统中的。
第二,教材注重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设定为七字诀,即“识、写、读、背、作、说、习”,着重在这几个方面打好基础。将“习惯篇”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并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系列,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前人说,幼学如漆。养成了好的习惯,可以管一辈子。我想举一个在写字方面的例子,低年级教材将每一个生字的笔顺都展示出来,这也是其他教材不多见的。联想到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到成年了,颠倒笔顺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原因何在?主要是小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一二年级将基础夯实了,一千多个常用字的笔顺都没问题,长大了颠倒笔顺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在过去教学中,到了三年级,写字教学就不是重点了,但苏教版教材是一抓到底,坚持描红、仿影,而且要求逐步提高,形成一个序列。低年级从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方面提要求,到了高年级就要求格式、行款和书写速度等等。从人文性看,也是立足于基础的,即教孩子怎样做人。
第三,减法思维。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少、慢、差、费”现象。原因就在于语文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头绪太多,头绪一多,老师也无所适从,什么都去抓,结果是什么都抓不住。因此,从策略方面考虑,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材里有一篇《剪枝的学问》,其实就体现了苏教版的这种理念,“减”是为了“加”。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是这样,突出训练重点。如低年级的练习主要是朗读、背诵、识字、描红、词汇积累。
第四,课文模式上有创新。比较突出的如词串识字,这种形式实际上也是从传统中来、从古典诗词中来的。将要识的字编成押韵的词串,琅琅上口,学生喜欢读。再如转转盘识字、看图会意识字,意在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图、语境歌等等,也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尝试,避免了以往学汉语拼音的枯燥。
刘春:“扎根传统、关注基础、追求简约、重在创新”构成了苏教版小语教材鲜明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学实践者,需要了解教材的这些特色,如明白编排的意图,才能将教材本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价值取向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导向与调控作用。换言之,语文教材是凭借着文化内容得以发展的,而文化也借助语文教材得以宣扬。那么,苏教版小语教材在文化构成上具有哪些特色?
张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文化构成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传统文化。我们有侧重地介绍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比如介绍孙中山,选择了破缠足陋习这个小的角度;介绍陈毅元帅选择了给母亲洗衣裤,于伟人的平凡小事中更见其不平凡。曾有一个低年级老师提出过疑问:“第二册一开始就提出了象形字,是不是早了一些?”我们这样安排主要是想让孩子尽早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激发孩子对汉字的热爱。
第二,我们重视现代意识。教材注重环保意识、创新思维、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这些都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意识。像《最佳路径》《苹果里的五角星》《“你必须放掉这条鱼!”》这些文章,就是在凸现现代意识方面做出的努力。
第三,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将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外国好的东西是嫁接上去的,是为我所用的,从而使孩子在将来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刘春:母语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然后才是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为我所用”。在文选型教材中,无论是传统价值观还是现代理念,都是通过选文来表现的。那么,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承载着文化重任的选文是如何编选出来的?其中经典文和时文,现代文和古诗词的比例又是怎样考虑的呢?
张庆:在编选课文的问题上,我们仍然坚持重基础,要“蹲下来看孩子”,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力求选文的简洁精短,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如《北风和小鱼》《会走路的树》都是清新活泼的童话;即便是说明性文章,也凸现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如《变色龙》《水上飞机》,为孩子喜闻乐见。与同类教材相比,苏教版小语教材篇幅较短,即使到了高年级也只是千字文,便于孩子的阅读、理解、感悟、积累。
现在有一些声音反映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语言过于平实,朱家珑主任最近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守望平实》,我很认同。小学语文不能中学化了,小学更多的是基础。如果回顾解放前,当时小学语文叫国语,到中学是国文,这种分法是有道理的。小孩子的语言机制的发展是怎样的呢?在家里向父母学习,是口头语言、生活语言的学习,到了上学以后,语文学习应该是范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语言本身就应该是规范的现代语言。所以,名家的作品进入课文不改不行,曾经有一位专家建议郑振铎《燕子》一文应该原文引进。我读过原文,里面有很多欧化句式和文白杂糅的句式,还有少数字很生冷,必须要改,否则不适合孩子阅读。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小学国语教材时就从便教利学出发,对许多经典作品作了修改甚至改写。当然,我们既选经典文,也选时文,对于时文也是要文质兼美的,时文又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成经典文。对于过了时的文章我们也会及时调整,如《2008,北京》,随着奥运会开完了,我们又换成了奥运会闭幕式的文章。关于文言文的问题,我们也在酝酿之中,这里涉及到小学与中学的分工问题,希望能选一些浅显的、适宜孩子读的文言文,为进入初中做个铺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刘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对选文的各个方面都兼而顾之、面面俱到,什么都要教,什么都想学,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却不知究竟教了什么和学到什么的现象。苏教版小语教材在编选文章的过程中,是否考虑过不同选文的教学功能?近几年,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博士将课文根据不同的功能分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这四种分类是否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呢?
张庆:王博士的分法应该更多的是针对中学语文教材,或者说是过去纯文选型的中学语文教材,现在像洪宗礼先生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已经不再是纯粹文选型的了,教材的构成有了很大变化。不过这四种类型的功能要素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都能找到。如定篇应该是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章,如名著的节选、一些名家的作品、古诗等。我们的习作教材中,每一课作文中出现的范例就可以作为样本。不过,王博士的“例文”和我们以前所说的“例文”概念不一样,我们所说的例文是习作中的范例,王博士的例文是否大概相当于《要学会查无字词典》那样的文章,教给你如何理解词语。还有“文包诗”,应该说是典型的例文,因为这种课文是教孩子怎么阅读古诗的,可否不要老师讲,就能通过阅读文本走进诗歌的境界。王博士的“用件”有点类似于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文功能来讲,选文的功能定位是非常清楚的,关键在于教者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如作文前的小学生例文就是样本,不会有人再像课文一样教;再比如,对于定篇,不仅要朗读,还要背诵。当然,对于课文来说,教学任务往往是复合的,不能机械地来划分,所以课文的复合型功能是不容忽视的,要一专多能,不能单打一。王博士的这种分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启发,其突出了课文教学的主要功能,让目标更集中。但我认为不能绝对化,至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这样。
我们在编教材时一直在考虑老师怎么教的问题,如成语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中的插图就是课文《小鹰学飞》中的插图,就是提示教者要放在《小鹰学飞》那篇课文的情境中去学习这些成语,只要求在情境中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下来就可以了。现在有的老师让学生查成语词典,背诵成语解释,就南辕北辙了。编者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关键是老师要能理解编者的意图,认识其功能定位,才不至于出现南辕北辙那样的问题。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张庆:教材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让孩子学会做人。用传统的美德来熏陶学生,比如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勤奋读书等等。教材应该体现主流的价值观,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吸收了传统蒙学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强调熟读精思、博览群书,强调通过描红、仿影、临帖,让孩子从小写好字。虽然根据时代发展,某些方面会有变化,会与时俱进,但根子是扎在传统中的。
第二,教材注重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设定为七字诀,即“识、写、读、背、作、说、习”,着重在这几个方面打好基础。将“习惯篇”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并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系列,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前人说,幼学如漆。养成了好的习惯,可以管一辈子。我想举一个在写字方面的例子,低年级教材将每一个生字的笔顺都展示出来,这也是其他教材不多见的。联想到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到成年了,颠倒笔顺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原因何在?主要是小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一二年级将基础夯实了,一千多个常用字的笔顺都没问题,长大了颠倒笔顺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在过去教学中,到了三年级,写字教学就不是重点了,但苏教版教材是一抓到底,坚持描红、仿影,而且要求逐步提高,形成一个序列。低年级从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方面提要求,到了高年级就要求格式、行款和书写速度等等。从人文性看,也是立足于基础的,即教孩子怎样做人。
第三,减法思维。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少、慢、差、费”现象。原因就在于语文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头绪太多,头绪一多,老师也无所适从,什么都去抓,结果是什么都抓不住。因此,从策略方面考虑,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材里有一篇《剪枝的学问》,其实就体现了苏教版的这种理念,“减”是为了“加”。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是这样,突出训练重点。如低年级的练习主要是朗读、背诵、识字、描红、词汇积累。
第四,课文模式上有创新。比较突出的如词串识字,这种形式实际上也是从传统中来、从古典诗词中来的。将要识的字编成押韵的词串,琅琅上口,学生喜欢读。再如转转盘识字、看图会意识字,意在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图、语境歌等等,也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尝试,避免了以往学汉语拼音的枯燥。
刘春:“扎根传统、关注基础、追求简约、重在创新”构成了苏教版小语教材鲜明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学实践者,需要了解教材的这些特色,如明白编排的意图,才能将教材本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价值取向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导向与调控作用。换言之,语文教材是凭借着文化内容得以发展的,而文化也借助语文教材得以宣扬。那么,苏教版小语教材在文化构成上具有哪些特色?
张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文化构成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传统文化。我们有侧重地介绍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比如介绍孙中山,选择了破缠足陋习这个小的角度;介绍陈毅元帅选择了给母亲洗衣裤,于伟人的平凡小事中更见其不平凡。曾有一个低年级老师提出过疑问:“第二册一开始就提出了象形字,是不是早了一些?”我们这样安排主要是想让孩子尽早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激发孩子对汉字的热爱。
第二,我们重视现代意识。教材注重环保意识、创新思维、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这些都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意识。像《最佳路径》《苹果里的五角星》《“你必须放掉这条鱼!”》这些文章,就是在凸现现代意识方面做出的努力。
第三,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方面我们特别注意将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外国好的东西是嫁接上去的,是为我所用的,从而使孩子在将来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刘春:母语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然后才是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为我所用”。在文选型教材中,无论是传统价值观还是现代理念,都是通过选文来表现的。那么,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承载着文化重任的选文是如何编选出来的?其中经典文和时文,现代文和古诗词的比例又是怎样考虑的呢?
张庆:在编选课文的问题上,我们仍然坚持重基础,要“蹲下来看孩子”,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力求选文的简洁精短,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如《北风和小鱼》《会走路的树》都是清新活泼的童话;即便是说明性文章,也凸现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如《变色龙》《水上飞机》,为孩子喜闻乐见。与同类教材相比,苏教版小语教材篇幅较短,即使到了高年级也只是千字文,便于孩子的阅读、理解、感悟、积累。
现在有一些声音反映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语言过于平实,朱家珑主任最近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守望平实》,我很认同。小学语文不能中学化了,小学更多的是基础。如果回顾解放前,当时小学语文叫国语,到中学是国文,这种分法是有道理的。小孩子的语言机制的发展是怎样的呢?在家里向父母学习,是口头语言、生活语言的学习,到了上学以后,语文学习应该是范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语言本身就应该是规范的现代语言。所以,名家的作品进入课文不改不行,曾经有一位专家建议郑振铎《燕子》一文应该原文引进。我读过原文,里面有很多欧化句式和文白杂糅的句式,还有少数字很生冷,必须要改,否则不适合孩子阅读。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小学国语教材时就从便教利学出发,对许多经典作品作了修改甚至改写。当然,我们既选经典文,也选时文,对于时文也是要文质兼美的,时文又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成经典文。对于过了时的文章我们也会及时调整,如《2008,北京》,随着奥运会开完了,我们又换成了奥运会闭幕式的文章。关于文言文的问题,我们也在酝酿之中,这里涉及到小学与中学的分工问题,希望能选一些浅显的、适宜孩子读的文言文,为进入初中做个铺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刘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对选文的各个方面都兼而顾之、面面俱到,什么都要教,什么都想学,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却不知究竟教了什么和学到什么的现象。苏教版小语教材在编选文章的过程中,是否考虑过不同选文的教学功能?近几年,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博士将课文根据不同的功能分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这四种分类是否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呢?
张庆:王博士的分法应该更多的是针对中学语文教材,或者说是过去纯文选型的中学语文教材,现在像洪宗礼先生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已经不再是纯粹文选型的了,教材的构成有了很大变化。不过这四种类型的功能要素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都能找到。如定篇应该是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章,如名著的节选、一些名家的作品、古诗等。我们的习作教材中,每一课作文中出现的范例就可以作为样本。不过,王博士的“例文”和我们以前所说的“例文”概念不一样,我们所说的例文是习作中的范例,王博士的例文是否大概相当于《要学会查无字词典》那样的文章,教给你如何理解词语。还有“文包诗”,应该说是典型的例文,因为这种课文是教孩子怎么阅读古诗的,可否不要老师讲,就能通过阅读文本走进诗歌的境界。王博士的“用件”有点类似于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文功能来讲,选文的功能定位是非常清楚的,关键在于教者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如作文前的小学生例文就是样本,不会有人再像课文一样教;再比如,对于定篇,不仅要朗读,还要背诵。当然,对于课文来说,教学任务往往是复合的,不能机械地来划分,所以课文的复合型功能是不容忽视的,要一专多能,不能单打一。王博士的这种分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启发,其突出了课文教学的主要功能,让目标更集中。但我认为不能绝对化,至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这样。
我们在编教材时一直在考虑老师怎么教的问题,如成语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中的插图就是课文《小鹰学飞》中的插图,就是提示教者要放在《小鹰学飞》那篇课文的情境中去学习这些成语,只要求在情境中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下来就可以了。现在有的老师让学生查成语词典,背诵成语解释,就南辕北辙了。编者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关键是老师要能理解编者的意图,认识其功能定位,才不至于出现南辕北辙那样的问题。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