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定位于形式,也不能只在内容上探索,而应该在解读文本内容上下功夫。不仅仅需要关注文本的思想感情,更要注重文本语言本身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不足之处
(一)阅读主体错位
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但是在教师指导的课堂上,学生真的是读者吗?课堂上教师以引领者和先知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中,喧宾夺主地代替学生先行解读,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或者主观地臆测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依旧是被牵着鼻子走。根据现代西方解释学理论,文本意义是不断生成的,具有“无穷解”,每一种解读其实质都是“误读”,那么,有什么必要以教师之误替代学生之误呢?主体性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舍此,一切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将无从谈起。
(二)阅读目的不明
文本是作者创作得到的,但是也仅仅是作者某一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的体现,而文本阅读到底是要研究文本,还是揣摩作者呢?在“解读文本”的理念下,我们经常会这样问学生:“你认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是“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面看来,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作者、读者、文本三个要素,将三个因素联合起来思考,似乎形成了“对话”,但细究起来,问题的答案究竟是来源于读者的主观猜测,还是文本字词的依据?作者的感情究竟是作者的,还是读者猜测的?教师根据什么来评判学生的回答?文学文本有其丰富的意义,从语言层到文学形象层再到意蕴层,到底该如何定位呢?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迷失在这言语的丛林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首先解决的就是阅读目的问题,否则,没有目的,又何谈过程与方法呢?
(三)阅读序列不清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缺乏明显的学科知识序列,一篇文章,可以选在小学课本,也可以放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那么,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到底应该教到什么程度?目前,普遍出现小学教了初中内容,初中教了高中内容,高中反过来又补小学的课的情况。这种“鸠占鹊巢”的情形如果不加以解决,语文就会失去它的魅力。教师的教学难度设计没有依据,学生的前后学习也没有梯度,知识的重复凌乱等现象就会出现。文学作品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解读文本”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母语的学习,还需要对文本的文学意味、审美情趣、文化倾向等方面进行解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文本,更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读者应该是阅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是作品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创造者。为了适应这种阅读需求,我们必须确立语文教学的崭新的阅读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以《少年闰土》为例
显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形式,而是需要每位老师按照严格的要求,巧妙地将文本解读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要充分了解作者和社会背景
对作者本人和社会背景的把握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孟子·万章下》就有知人论世的说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生平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同期作品以及前人对此作品的评论,都是我们深入了解文本的钥匙。比如《少年闰土》是鲁迅对童年时代回忆的作品,这之后的文章都是针砭时弊的,语言都很犀利,但是对于童年的回忆还是较为幸福的,尽管对于自己的童年有很多不满之处。这篇文章仅仅是鲁迅对闰土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自己只能看到院子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无奈。教师只有先做到知人论世,细读文本,才会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多元解读,而不至于偏离文本,胡说乱说。
(二)要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内容
作为作者所见所谓的表达,文本把作者的感受、思想传达给读者,希望从中体味到这种感受,这也就是文章的主题内容。主题就是文本的核心,所以迅速把握主题就成了文本解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和读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人生阅历等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解读常常具有多元性。要想在课堂的多元解读中对学生做到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不出现脱离文本的误读、创读等现象,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客观、辩证、历史地把握文本主题。《少年闰土》是鲁迅对自己少年的回忆,并通过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捡贝壳、看跳鱼儿四件事情展开,深入表现闰土的性格特征,从而表现出鲁迅对富家少爷生活的厌倦,及对农村无拘无束的少年生活的向往,这便是文章的主题。
(三)通过分析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是作家用于表现思想感情的载体,不论是记叙文还是小说,作者讲述的人物都有一定的艺术化特征,人物支撑着文本的叙事和主题。语文教师要想深入钻研文本,剖析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少年闰土》中的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他在少年鲁迅眼里甚至是无所不能,而闰土的这些性格特征需要学生对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捡贝壳、看跳鱼儿这四个事情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如瓜地刺猹中闰土说的:“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很明显闰土有着丰厚的“战斗经验”,而且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
(四)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细致分析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它和客观对象密切相关。任何文学作品都要以语言为载体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审美情感改变过了的客观对象,其内在本质和客观对象就有所差距。文学语言具有极大的弹性,它所蕴含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多元解读的空间。所以语文教师要去品读、咀嚼、揣摩、感悟语言,与文中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激起情感的波澜,深入文本。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可进行多元解读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少年闰土》整体语言格调较为轻松,但是如果因为语言轻松,就仅仅认为这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就和文章的主旨背道而驰了,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不足之处
(一)阅读主体错位
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但是在教师指导的课堂上,学生真的是读者吗?课堂上教师以引领者和先知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中,喧宾夺主地代替学生先行解读,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或者主观地臆测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依旧是被牵着鼻子走。根据现代西方解释学理论,文本意义是不断生成的,具有“无穷解”,每一种解读其实质都是“误读”,那么,有什么必要以教师之误替代学生之误呢?主体性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舍此,一切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将无从谈起。
(二)阅读目的不明
文本是作者创作得到的,但是也仅仅是作者某一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的体现,而文本阅读到底是要研究文本,还是揣摩作者呢?在“解读文本”的理念下,我们经常会这样问学生:“你认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是“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面看来,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作者、读者、文本三个要素,将三个因素联合起来思考,似乎形成了“对话”,但细究起来,问题的答案究竟是来源于读者的主观猜测,还是文本字词的依据?作者的感情究竟是作者的,还是读者猜测的?教师根据什么来评判学生的回答?文学文本有其丰富的意义,从语言层到文学形象层再到意蕴层,到底该如何定位呢?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迷失在这言语的丛林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首先解决的就是阅读目的问题,否则,没有目的,又何谈过程与方法呢?
(三)阅读序列不清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缺乏明显的学科知识序列,一篇文章,可以选在小学课本,也可以放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那么,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到底应该教到什么程度?目前,普遍出现小学教了初中内容,初中教了高中内容,高中反过来又补小学的课的情况。这种“鸠占鹊巢”的情形如果不加以解决,语文就会失去它的魅力。教师的教学难度设计没有依据,学生的前后学习也没有梯度,知识的重复凌乱等现象就会出现。文学作品的阅读,仅仅停留在“解读文本”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母语的学习,还需要对文本的文学意味、审美情趣、文化倾向等方面进行解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文本,更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读者应该是阅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是作品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创造者。为了适应这种阅读需求,我们必须确立语文教学的崭新的阅读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以《少年闰土》为例
显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形式,而是需要每位老师按照严格的要求,巧妙地将文本解读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要充分了解作者和社会背景
对作者本人和社会背景的把握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孟子·万章下》就有知人论世的说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生平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同期作品以及前人对此作品的评论,都是我们深入了解文本的钥匙。比如《少年闰土》是鲁迅对童年时代回忆的作品,这之后的文章都是针砭时弊的,语言都很犀利,但是对于童年的回忆还是较为幸福的,尽管对于自己的童年有很多不满之处。这篇文章仅仅是鲁迅对闰土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自己只能看到院子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无奈。教师只有先做到知人论世,细读文本,才会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多元解读,而不至于偏离文本,胡说乱说。
(二)要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内容
作为作者所见所谓的表达,文本把作者的感受、思想传达给读者,希望从中体味到这种感受,这也就是文章的主题内容。主题就是文本的核心,所以迅速把握主题就成了文本解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和读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人生阅历等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解读常常具有多元性。要想在课堂的多元解读中对学生做到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不出现脱离文本的误读、创读等现象,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客观、辩证、历史地把握文本主题。《少年闰土》是鲁迅对自己少年的回忆,并通过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捡贝壳、看跳鱼儿四件事情展开,深入表现闰土的性格特征,从而表现出鲁迅对富家少爷生活的厌倦,及对农村无拘无束的少年生活的向往,这便是文章的主题。
(三)通过分析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是作家用于表现思想感情的载体,不论是记叙文还是小说,作者讲述的人物都有一定的艺术化特征,人物支撑着文本的叙事和主题。语文教师要想深入钻研文本,剖析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少年闰土》中的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他在少年鲁迅眼里甚至是无所不能,而闰土的这些性格特征需要学生对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捡贝壳、看跳鱼儿这四个事情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如瓜地刺猹中闰土说的:“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很明显闰土有着丰厚的“战斗经验”,而且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
(四)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细致分析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它和客观对象密切相关。任何文学作品都要以语言为载体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审美情感改变过了的客观对象,其内在本质和客观对象就有所差距。文学语言具有极大的弹性,它所蕴含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多元解读的空间。所以语文教师要去品读、咀嚼、揣摩、感悟语言,与文中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激起情感的波澜,深入文本。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可进行多元解读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少年闰土》整体语言格调较为轻松,但是如果因为语言轻松,就仅仅认为这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就和文章的主旨背道而驰了,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