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感冒发热患儿100例,将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
  结果:采取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采取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2例出现轻度的便稀,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采取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短时间退热、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退热栓 小儿感冒发热 临床疗效 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6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45-02
  小儿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感冒引起的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杜宇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临床治疗,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小儿的体质较为较弱,面对众多的退烧药物,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就成为了临床面临的首要问题 [1]。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多数药物的使用研究,发现小儿退热栓是一种安全性和疗效俱佳的小儿退烧药。我院采用小儿退热栓对小儿感冒发热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以下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感冒发热患儿100例,男55例,女45例,患儿的年龄为2.8—4.5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4岁。经临床诊断所有患儿均为感冒发热患者,将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感冒情况、发热程度以及发病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法。对照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1—3岁的患儿,双黄连口服液10ml/次,3次/天;4—6岁的患儿,双黄连口服液15ml/次,3次/天。观察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1—3岁的患儿,复方小儿退热栓1粒/次,1次/天;4—6岁的患儿,复方小儿退热栓1粒/次,2次/天 [2]。
  1.3 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中患儿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治愈:患儿用药24—48小时时间内,体温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各项异常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用药24—48小时时间内,体温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各项异常生化指标趋近于正常水平。有效:患儿用药48—72小时时间内,体温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部分异常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用药后,体温和护腰临床症状均未得到缓减 [3]。
  1.4 统计学方法。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采取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采取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临床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临床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儿治疗安全性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2例出现轻度的便稀,停止用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双黄连口服液和复方小儿退热栓都是临床常用的小儿感冒发热治疗药物,两种药物在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显著优于双黄连口服液。复方小儿退热栓是一种中药制剂,该药物具有镇痛解热,解毒利咽、定惊祛痰的主要功效。该制剂特别适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惊悸不安,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4]。
  综上所述,采取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短时间退热、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凤.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感冒发热症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3):181-182
  [2] 沈熙.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感冒发热症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5(7):31-32
  [3] 陈晓培,张耕.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感冒发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12(12):46-47
  [4] 华能,刘昌玉,玉琦,等.小儿退热贴退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医药导报,2012,21(9):503-5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NICU肠道外营养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方法:我科在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需24小时持续输入静脉营养(GS浓度低于12.5% [1])的体重低于2500g早产儿共178例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者作为观察组共96例,未穿刺成功新生儿进行肘正中静脉或大隐静脉穿刺作为对照组共8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97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与术前超声检查所得结果对比分析。  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查全腹,重点右下腹,分析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典型声像改变及其超声所伴发的间接征象。  结果:97例中,均行手术治疗后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的26例,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5例,阑尾周围脓肿20例,有1例误诊,5例漏诊。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及急性穿孔化脓性化疽性阑尾
期刊
摘要: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传统血液透析过程中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成本高、交叉感染率高、患者不满意的状况,经过我科室近几年的应用,其优点日益明显,使血液透析的护理更加安全和规范,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血液透析工作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血液透析上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应用  Doi:10.3969/j.issn.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在使用兰索拉唑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人。排除特殊病症,两组患者在研究条件尚具有可比性。  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对照组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周期4周后,观察组症状消失者47例,对照组症状消失者32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期刊
摘要:胎儿娩出的通道为产道。骨骼组成的称骨产道,由纤维和肌肉组成的称软产道。软产道包括会阴、阴道、子宫等器官。分娩过程中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损伤。如软产道异常。可阻碍分娩,甚至危机母婴安全,或产后留下各种病变,如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尿失禁及泌尿生殖道瘘等。因此,应当加强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必要时采取手术措施,恰当地处理软产道性难产,以提高接产质量。  关键词:常见软产道难产 诊断 处理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预防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  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对使用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例数进行调查。  结果: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对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预防作用。  结论: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拔针后立即使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有降低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 留置针 静脉炎  Doi:10.3969/j.issn.1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进行无抽蓄电休克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接受同样的药物治疗,但实验组在进行治疗的全过程中均由责任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患者入组前焦虑状况评分得分为13.12±8.78,治疗后得分为4.78±2.78;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得分为13.78±8.12,治疗后得分为8.13±3.13,2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局部封闭(鸡尾酒疗法)在“掀盖式髂骨取骨自体骨移植术中的应用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采用鸡尾酒疗法术中注射髂骨松质骨“掀盖式取骨”供自体植骨的22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22例平均手术之间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大约45ML,术后72小时内20例疼痛评分<2分(为轻度疼痛),2例疼痛评分<4分,术后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3—12个月随访。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康复状况。  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感冒次数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住院次数都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结论:采取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合欣母沛在阴道分娩后预防产后出血中效果。  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16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82例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后出血效果。  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2h、24h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