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情怀,人性光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导入
  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是这篇小说关注的对象。
  二、整体感知
  教师: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致写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说1、2两段交待主人公和环境。主人公是老人和“我”,“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在尘土中踯躅的农夫”暗示了社会环境:战争即将来临。第3段到第35段,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我”和老人的对话。最后一段交待故事的结局,老人没有走。
  三、研读文本
  (一)品对话
  教师:下面我们来赏析小说的主体部分,品读“我”和老人的对话,揣摩老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主旨。“我”和老人的对话基本上是“我”问老人答。“我”主要问了老人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齐):问故乡,问政治态度,问动物。
  师:嗯。问政治态度包含在问动物里面,所以总体上可以视为两个问题:问故乡和问动物。下面我们就逐一梳理吧。
  1.问故乡
  师:老人提到故乡后“高兴、微笑”,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最后一个离开”说明了什么?
  生1:老人提到故乡便不由自主地“微笑”了,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可见,老人是多么热爱他的故乡,故乡是老人最温暖的回忆。
  师:老人呆在那儿照料动物,是最后一个离开故乡圣卡洛斯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他对故乡十分眷恋!战争来临,他“只得撇下”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动物,他心中很舍不得,不愿意离开。
  师:让动物被炮火摧残,老人的内心又是多么苦涩,多么悲哀!(板书:眷恋故乡)
  2.问动物
  师:除了对故乡的眷念,我们还能读出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6段至第35段,从中找出老人唠叨动物的句子。从这些句子里你能读出些什么?请大家讨论探究。(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
  生3:我找到了第17段中的“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从这个句子中,我读出了老人的孤苦无依。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凄凉,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与他相依为命,小动物就是他的亲人。
  生4:我找到的是第28段的“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我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战争迫使老人离开他的家园,他的命运很悲惨。
  师:战争让孤独的老人离开他视为亲人的动物,连最后这点温情也要剥夺。
  生5:我注意到老人四次唠叨动物的话,这些句子分别是:“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嗯,(鸽子)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这些句子里几乎都有“可是”“它们怎么办呢”这样的句子。足以看出老人对动物的命运忧心忡忡,他的心中充满焦虑,可见老人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嗯,你找得很全,而且善于比较分析。除了可以读出老人的善良,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呢?
  生6:战争来临,大家都只顾自己逃命,谁还会顾及动物的生死存亡呢?动物在战争中是最无辜,最无助的,它们为战争买单,可是对人类的仇恨却一无所知。战争的双方,谁会关注生命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但是老人却觉得这是世界的价值所在,可以看出老人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生鼓掌)
  师:非常精彩的解读!也就是说除了鞭撻战争,我们还读到了老人关爱弱小的悲悯情怀,老人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板书:鞭挞战争 悲悯情怀 人性光辉)
  师:此时我想,老人不关心政治也就不奇怪了吧。“政治跟我不相干”这句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7:用厌恶的语气吧。
  师:好,那你给我们读一读看吧。(生7读)这种语气表达了老人怎样的情感?
  生7:厌恶战争。
  师:不错。这句话还可以用其他的语气来读吗?
  生8:应该用平淡漠视的语气读吧。(生8读)
  师:你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读呢?
  生8:他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动物,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不管以怎样一种语气读,作者意在说明政治离一个古稀老人太遥远,他只想跟动物一起过安静和平的生活,他要稳稳的幸福!这是老人内心最卑微的渴望。(板书:渴望和平)
  师:那么,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几次劝老人离开,他为什么懒得动弹、不欲离开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生9:文中说到“他太累了,走不动了”“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一方面是他年老体弱,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走不动了。另外到巴塞罗那老人也“没有熟人”,不如在故乡生活自由亲切。
  师:对,老人此刻已经没有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找不到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走或不走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他的未来一片“茫然”,他的脸上全是“木然”。老人不想离开,“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说了两句话:“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强调的是哪一个词?
  生10:强调的词语是“只是”。
  师:谁能跟我们说一说这个词蕴含着老人什么情感呢?
  生11:我觉得老人打心眼里怨恨战争,谴责战争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二)悟结局
  师:下面我们来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除了写老人没走,这一段还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复活节”在此有更深层的含义吗?
  生12:还写了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再次点明环境,呼应开头。
  生13:“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烘托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因为“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加上“猫会照顾自己”,这些成为老人“仅有的幸运”。
  师:但飞机起飞只是时间的问题,战争爆发不可阻挡。老人和动物最终的结局还是死亡,“幸运”一词透着“浓黑的悲凉”。此刻我们再来看“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除了点明时间,“复活节”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吗?
  生(讨论后明确):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象征重生、拯救、希望。但是复活节与战争、死亡构成了巨大反差。
  师:战争让一位耄耋老人漂泊异乡,让动物不得安生,让希望与和平成为泡影,强化了作者鞭挞战争残忍罪恶的感情。如果政客能够摒弃自己的私欲,放下手中的屠刀;如果我们都能像老人一样关爱弱小,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唤醒心中善良的人性,也许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获得重生和希望。可见,作者赋予“复活节”象征意义,强化了鞭挞战争的情感,讴歌了老人的悲悯情怀和人性光辉,表达了渴望和平的主题。
  四、总结全文
  小说《桥边的老人》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老人的悲悯情怀和人性光辉,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孙绍振教授曾提出作品解读应把文化哲学层面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和“比较”的方法。那么,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使用还原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体味词语的妙用,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呢?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先看《白鹅》教学片段:  师:文章当中作者是如何称呼白鹅的呢?  生:我们这位“鹅老爷”。  师:老爷是什么人?  生:当官的。  生:地主。  生:主人。  师:恩
一、小说教学现状  新课标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非常明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盛行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方式呈现作品,一味追求考试标准则会将语文的工具性放置在过于突出的地位,弱化了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因此导致小说教学在较低层面徘徊。  1.教师缺乏文本意识  通过调查可知,小说教学中侧重点多在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而小说叙事
摘 要 《故都的秋》中,“悲凉”是一个关键词语,郁达夫在全文中以一连串的词语链强调“悲凉”,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欣赏,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富有雅趣,极其独特,是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正因为如此,这是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难以替代的教学资源。鉴于此,笔者的教学设计有意淡化了其他内容,紧紧围绕“品味悲凉之美”这条主线展开,以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
《拿来主义》一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重点课文,不仅因为它具有破立有致的结构思路,入木三分的讽刺语言,而且因为它具有我国对待国外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基本态度。从一课只能教学生掌握一个高级规则(再积累一点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出发,纠正与调整发表在某中学语文杂志上的《拿来主义》的教学目标(见该杂志2018年05期《〈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来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有目标:
摘 要 郑桂华老师的《说“木葉”》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内容丰厚,并表现出鲜明的个人化特色。本文对该课例的设计思维进行深入的归纳概括:一是思维的流畅性,由浅入深渐次推进;二是思维的丰富性,横向拓展课堂内容;三是思维的独特性,课堂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关键词 教学实录;流畅性;丰富性;独特性  一、《说木叶》与《说“木叶”》的区别?   师:大家看到你们的文章题目,跟我投影上文章的题目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人们习惯把它当成一首别离诗,认为诗人再次重游康桥,对康桥充满了眷恋和离别的不舍。人教版教师用书也沿用了这种主流解读,“《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①  可问题是,徐志摩重游康桥不只一次,他曾三
【教学设想】   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字词落实、语句翻译与精彩片段的背诵,这都是对的,也是重要的。但对文中某些重点句,我们在落實字词理解、语句翻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勾连上下文,作整体的分析挖掘,或作内容要点的归纳,或作行文思路的梳理,或作构思技巧的分析,或作文本意蕴的开掘,或作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的透视,或作传统文化的揭示传承,这样在恰当的延伸拓展中可以升华学生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
摘 要 文章常常要求以“情”感人。“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依然是如今作文常用的两种技法。“情”,通常认为是“情感”。其实,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情感”“情境”“情景”“情事”,四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它们四者有机結合,才会产生杰出的作品。   关键词 情感;情境;情景;情事  “情”,通常认为是“情感”,即写作时要先设置情感。其实“情”,除了情感,更应是我们写作前所创造的“情境”,从中生发情景,叙
从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今天新修订语文课标围绕四项核心素养而建构的“18项任务群”,都在力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始终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相比使用文选式教材时单篇独章、逐段逐句的讲授,整本书阅读在理论上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经验的建构、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成果的形成,为学生建立深度阅读领域,养成终身阅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但高中生作文中却普遍缺少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高中生作文进行“生活化”研究,就是试图解决高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写作时能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而写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具体说来,“生活化作文”有这样的基本途径。  一、引擎:以观察生活为发端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写作是情感的一种表达需要,也是情感表露的一种形式。情感从何而来?从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