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的灵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教学领域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变改,这就是多媒体电教电教教学方法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手段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电教教学可以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一位甚至几位优秀的指导“教师”,这对于知识水平、特长和理解能力都一般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学生能在10分钟之内掌握课堂上老师用40分钟才能讲解的知识,那么他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学完过去一个星期才能学完的内容。这样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其它难题。这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目前在部分中小学里(尤其是在部分农村中小学里)多媒体电教教学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生搬硬套、形式单一,根本不注意发挥多媒体电教教学的一大优势——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电教以它特有的声、图、文、动的学习环境,完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愉快,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目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通过游戏和娱乐来获取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初步体验人生和社会。因此,几乎所有使用过计算机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软件就充分利用了儿童的这个认知特点,有目标的进行开发和训练,这样就能使孩子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孩子们都喜欢观看从高处下落的小球,但我们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训练,有趣的东西也很快变得平淡无奇。而如果我们能利用下落的小球这个物理现象,仔细设计和深入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重力的概念,并初步接触到万有引力定律,从而更多的了解到一些有用的现象和事实。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是学生喜欢做的,都是他们自觉自愿做的,甚至是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完成的和学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一些事情是学生逼迫做的,或者是不完全自愿做的,那么我们就只有事倍功半,甚至担雪填井——徒劳无益。学生可以在各种计算机娱乐的过程中学到许多其它的东西,有些东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学到甚至根本学不到的。
  美国Broderbond公司出版了一系列多媒体电教儿童读物(Living Book),分别提供有英文、西班牙文和日文等语种的配音。它既可做为普通的电子图书使用,像看动画片一样来进行观赏,又可以作为交互式的语言学习工具。这套软件在国际上之所以屡屡获得大奖,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注意发挥了多媒体电教的最大优势——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现在这家公司生产的这套软件成了多媒体电教教学的经典之作,它所确立的风格及交互式语言工具已经成为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基本结构。
  Broderbond公司出版“Where in Worid is Carmen Sandiego?”(卡门·圣迭哥究竟在哪里?)是模拟类教学的鼻祖之一。它专为6至8岁的儿童设计的,游戏目的是让儿童在世界各地进行查访,利用各种线索捉拿国际大盗卡门·圣迭哥。这个软件通过解决一个十分神秘的案件来学习各种有趣的地理知识,它的制作就注意到了多媒体电教教学的“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为一体,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玩耍,轻松愉快地学习。
  比如,这个游戏一开始,卡门·圣迭哥犯了罪,游戏者的任务就是找到罪犯绳之以法。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你会接到各种各样人的举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例如一个银行职员说:“我最后看见他开车离开,并有红色旗帜”或“你要找的人用里拉兑换了美元”等等。那你就必须利用这些信息来决定罪犯可能在什么位置。假装成侦探使游戏者感到非常新奇愉快,情趣盎然,在侦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可以学到软件中有意安排的许许多多地理知识、图片、民歌和风光景色,游戏十分有趣,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过去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教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辛辛苦苦地学,可到头来的情况又怎么样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教,学生有口无声地一遍一遍地念。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教学方法其效率当然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电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优势,放映一些生动有趣的异国他乡的风景照片或生产、生活照片,配上标准的英语会话,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愉快中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肯定轻松得多,舒服得多。
  火山、地震、星球运行等自然现象人们很难见到,分子、原子和电子的运动人们的肉眼无法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用语言进行描述。无论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无论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有多强,这种仅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涉世不深的孩子们的理解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有了多媒体电教教学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可以通过特有的声音和图像,将一个未知的世界活生生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是多媒体电教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势,也是它在我们教学中大有发展前景的根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这一优势,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这一优势,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这种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善于引导,让学生乐于回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学生是主体不可误解为“放羊式”的教
期刊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雅克·德洛尔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说道,“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课程改革更是如此。新课改要想取得预期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实践。  (一)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  一般来说,“课程实施”指的是教师将规划的课程方案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过程,即将“书面的课程”转化成课堂情景中具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打开中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蕴藏着美的内涵。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阅读,学生才能获得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那么语文阅读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  通过一年多教学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要有一个切入点,我姑且把它称作兴奋点。那么,如何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切入教学,使课堂动起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丰富的音像材料切入教学
期刊
教学中我们发现爱动脑筋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等待,习惯于接纳,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成为思想的懒者,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机械的、被动的和意义不清的,这不是我们期待的教育结果。  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果。所以,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意识应该是基础意识。俗话说:不学不
期刊
现在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融入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才能让学生读出独特的个人体验,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接读,从而真正发挥朗读的功效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读不好的“范读”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新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注意给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我在教学中,探究到一些途径,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会有一些帮助。  一、
期刊
相信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碰到过类似的现象:我们绞尽脑汁、层层铺垫,而学生却始终“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最终只得将答案一字不漏地告诉学生。久而久之,教师逐渐对“启发”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启发”成了虚幻的镜中花、水中月,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我就想能否在我们的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从而能让我们的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呢?我发现,在教学中
期刊
现如今学生了解社会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增多了,接触的内容也增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势必发生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他们的影响也势必增加,所以我们面临的学生相对社会化了。学生管理难度也就加大了,班主任也就面临更多的挑战,这就需要用我们的辛劳和智慧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并不断进取和创新,尽最大可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反思自己的班主任经历,有许多值得回忆和思索的片段。  一、小事情与大道理  我
期刊
今年以来,乳山市教育局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创新完善三项机制,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沟通交流,使教育工作更加顺民心、得民意。  一、完善学习机制,提升整体素质  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学习形式,重点在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讲”“学”“研”活动:“讲”即开展“人人登讲台”活动,以讲促学,以学促能;“学”即组织开展“学习身边的典型”活动,以身边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