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神奇 编得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象编写出“我会变”的故事,内容具体,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志趣和梦想。
  2.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力求想象合理,有一定的思路顺序,语言通顺,情节连贯且有吸引力。
  
  【教学过程】
  一、我口说我知
  1.联系课文阅读导入:同学们在课文中读到了不少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等,大家都为他们不怕困难、征服自然、战胜邪恶、追求梦想美好的精神而感动!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听。
  2.学生“我口说我知”。启思:大家知道这么多故事,真了不起!故事中的人物也都会变。请问:谁说的让你心动?为什么?你现在也想变一变吗?
  【设计意图:从课内知导入课外知,从说已知的进入说我想变的,让学生进入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对神奇故事的好奇心。启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学生自然思想放得开,情绪会活跃起来。】
  
  二、我口说我变
  导语:大家都想变成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物,去满足人物的心愿,或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就给每个同学一次“变”的机会,围绕“假如我会变”(板书)编一个能实现自己心愿的故事。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也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也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去保护清洁美丽的环境……
  1.同桌互说。要求:一位同学在说的时候,另一位同学边听边笔录要点;或你问我答,记在心里。说清楚“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要变”、“我想怎样变,会克服什么困难”等问题。
  2.小组交流。引导:为了让自己的故事编得更好一些,请大家把“我会变”的故事在6人小组里详细地说一说,好吗?友情提醒:说故事的同学要把过程说清楚,内容说具体,目的说明白。听故事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商量启发。并注意发现小组内,是哪一位同学能想出别人没有想到、变别人没有变过的内容。
  3.班内演说。请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演说自己编的故事,这故事要求有独特创意,是组内其他同学没有想到、没有变过的。每一个演说完以后,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更好的想法的同学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教师注意引导与鼓励学生的新创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我口说我变”,从同桌说到班内说,为的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为下一环节“我手写我口”打下基础。同桌互说与小组交流是让学生人人有说的机会,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变(编)、变(编)什么和如何变(编)的问题。班内演说是以典型带动人人学习创新,把思维引向深入。有了足够的“说”,下一步的“写”就水到渠成了。】
  
  三、我手写我口
  1.学生编写“假如我会变”的故事,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我手写我口”,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注意体现出个性特点,写与众不同的内容。
  2.教师巡视,及时给请求帮助的同学点拨辅导,注意发现佳作。
  【设计意图:除了学生请求辅导外,教师不再作任何指导,旨在不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影响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自由编写“假如我会变”的故事,一气呵成。】
  
  四、我口评我文
  1.教师示范评析一篇佳作和一篇写得不具体的习作。
  2.同桌互读互评自己的习作,读好自己最得意的地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句,在重音、语气、语速上加以强调,以引起同桌注意。
  3.自我推荐习作,在全班朗读并自我评析。全班都参与修改。教师随机指导,励优纠误,允许意见不一致的同学相互争论。自荐者根据师生意见自己再修改。
  4.布置学生将自己修改的习作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说说自己这样写的理由,根据爸妈的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5.自我誊写习作并写上“自我评析”,自愿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更好,然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企图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自读自评自改自己的习作,充分展示其亮点,享受习作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喜欢习作的情感和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总评】
  新课程对三年级的习作,特别要求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本教学预设着眼于说写联系,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创意地表达。下面三点尤为突出:
  1.凸显主体地位。学生变和编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对习作的兴趣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假如我会变”教学预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习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说“我”变、内容自选、“我手写我口”、“我口评我文”,主体地位凸显,习作兴趣浓厚,充分的自主权利让学生如同插上会变、会编的翅膀。
  2.注重合作探究。一人智慧有限,多人智慧无限。为了让学生抓住这次“变”的机会,成功地变出和编出神奇而精彩的故事,既预设让学生自主想象探究,又考虑让学生互相协作探究。如合作探究让人心动的内容,相互交流和评价“假如我会变”的故事,由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到全班合作,既有生生合作,也有师生合作,形式多样。这样注重合作探究的预设必定会生成课堂精彩。
  3.注意个性创意。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是本次习作能否变得神奇、编得精彩的关键。在开启学生习作积累时,注意引导学生选说自己熟知的事物;在学生构想我会变的故事时,注意引导学生编出实现自己独特的心愿和故事;在我手写我口时,注意让学生体现出个性特点,写与众不同的内容;在评析习作时,注意引导学生评析好自己最得意的地方,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展现自己的新创意。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把儿童带进大自然,才能避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也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的天地,是孩子的乐园,他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这个广阔天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资源。    教学目标  1.感知金秋,了
余映潮老师是语文教坛上的一代名师,他的“板块式教学”因其实际操作性上的显见优势,被不少一线教师大力推崇,评课专家亦对之多有赞扬。本文根据观摩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的观课体会,对课堂上“板块式教学”的呈现效果加以分析,并思考这一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具体操作中可能潜藏的问题。这一尝试并非要否定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技艺,或者否认“板块式教学”这一经验结晶的长处和价值,而是觉得无论是余映潮老师本人或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更快,但他们具有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实践,我发现较好的办法是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进入“快乐园”。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识字教学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寓教于乐,可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识字效率也高。我还将竞争与游戏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时常听到有老师感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些许尴尬。可不是吗,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翻新,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但静心审视,可以发现语文课堂有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语文的本体往往会被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所遮蔽,使人越发觉得语文课似乎又失去了它的本真。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
书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  作者:陆俭明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01304983  定价:59元  我国的语言学发展至今已趋向成熟,学者已将研究的重点趋于分解化、具体化。由于语言的掌握离不开对语法的学习,通过深入领悟语法能够使语言学习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语法学研究一直处于当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其始终避免流于纯理论的枯燥探讨
让习作与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整合,撰写示数之文,开阔学生生活视野,彰显习作和数学能力发展魅力,给习作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的一举多得,我们有如下一些教学实践的体验感受和习作数学整合教学的粗浅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一、教学实践    1 引出生活中数学话题  生活事件中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现象表现在学生的自我与家庭生活、班级与学校生活、社区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每一次习作选择关切学生生活的数学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体现在对这个世界的“阅读”中。当孩子们充分地调动五官,学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去感受,再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将所见、所闻与感受描述下来,童眼看世界,
义务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近两年了,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此想和一线教师谈一点体会。  这套教材的确有些新意,但总体看与以往教材并无本质区别,也不应该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语文教材成熟之后,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摇摆过大,那就说明它还不成熟。成熟之后的任务是完善,是提高。目前这套教材是以前几套教材为基础的,集众家智慧,切合时代发展,稳中有进。因此,一线教师必须把握住它的“新”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词作品。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其教学的“路径”到底何在?从名师的经典课堂中,似乎不难寻觅到内中“拾级而上”的“三重门”。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 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
大自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走近自然、探索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谓是古今中外绝大多数文学创作者的日常,其中名人名作不胜枚举。在17世纪的美国,“自然文学”得以自成一派,如梭罗的《瓦尔登湖》、爱默生的《论自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对于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以及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英美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内,其中的自然文学作品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