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词作品。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其教学的“路径”到底何在?从名师的经典课堂中,似乎不难寻觅到内中“拾级而上”的“三重门”。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 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难想见“疏通文句”对于古诗教学有多重要了。窦桂梅老师2006年3月在宁波执教《游园不值》时,大显风行水上、无隙无痕之风采。下面,我们来看她在课始时是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扫通路障”的:
师:“值”,按课本中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相遇)
师:那,“不值”就是——(生:不相遇)
师: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不遇)
师:雨过天晴,咱们和叶绍翁一起乘兴游园。在“不遇”中又会遇到什么呢?我们先读读诗,然后再来聊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奏读诗)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游园的路上,遇到了什么?
生:苍苔、柴扉,还有红杏。(学生依次说出,教师让其再把这些词读一下)
师:你们用一双双慧眼发现了这些景物,能否结合生活谈谈对它们的了解?
生:“柴扉”就是柴门,是用木棍和树枝编成的一种门。(学生欲落座)
师:请先别坐。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四扇门,前两种是现代风格的门,后两扇则是柴门。该生判断是后两扇门)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柴扉?
生:简陋。我觉得这扇门很简单、简朴,再普通不过了。
师: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简单、朴素!谁再来读这句,感受到这是一扇柴扉。
生:我知道苍苔是种绿色的植物,“苍”指绿色,“苔”指苔藓。它一般长在石头的缝隙中和潮湿的地方,很滑,人站上去很容易跌倒。
师:是啊,只要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就会有苍苔。(出示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来了,春天好美啊!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用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轻轻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读得稍快了一些)
师:呵,我们都还没看够呢,你就读完了。(学生已意会,重读此句)
生:我说说“红杏”。我知道红杏在春天的时候开花。
师:具体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清明节。
师:清明节都晚了。
生:知道了,是初春。
师:叶绍翁禁不住赞叹他所见的这枝杏花了。你们看,游园所见的是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春意盎然!
师:好啊,你用成语来表达。
……
师: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让我们美美地体会春天的美景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古筝响起,师生齐读)
……
[探析]
古诗大多言简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内涵蕴藉。这就决定了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的“翻译”上,最好采用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方式处理。叶绍翁这首诗共28个字,主要以“一片苍苔、一扇柴扉、一枝红杏”串珠、结环而成,撑起了一幅爽心明智、引人遐思的园苑春景图。以窦老师之慧眼,当然不会放过这些“触点”,她机警而适时的穿针引线,让学生由解词而会意,从而自如地达成对诗意的初步感受和索解。
以上虽只是片断,但我们看到,当学生在“游园路上”与文字“初遇”时,窦老师引导其由诗中“关键词”统领,先重点落实,再以点带面,终至延展意蕴、串联全诗。应该说,这种“为‘课堂’奠基”的方式步步晋阶、自然和谐,确能收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之效。也难怪此课后半程能让全场一千多名师生在“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之途上诗意徜徉并充分享受“一枝花开满庭芳”的景致,真是曼妙丰盈、灵动生辉!
二、精读:研诗眼而品其妙—— 一抹绿意江南春
苏轼曾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辞入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孙双金老师教学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细细地品味揣摩。请看: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用得特别妙,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师:对了,“绿”字用得特别妙。据说作者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来又换成“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一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到江南岸。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好,因为用“到”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夏、秋、冬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
生:春天来了,江南有颜色的变化,但“到”字体现不出来。
师:是的,这样太平淡了,没有诗味。那“过”怎么样呢?
生:不准确。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了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的景色来。
……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草发芽了,一片绿色。(生纷纷举手)
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我还想起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也就成了佳话。
[探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而语言文字之妙,则更须以神会之。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必要的字斟句酌,则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而古诗教学则无疑更应注重咬文嚼字。当然,如何“选点”也是要精心择定的。孙老师锁定“绿”字,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自然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和诗中所蕴旨趣。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细节”,全课才有了“课胆”,孙老师的导引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就这首诗而言,“绿”字作为诗眼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妙在理趣,妙在韵致上。虽然这些妙处或许课文上也有注释,或许课外书上也有赏评,但学生对此却最多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孙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绿”字之妙,让其在潜心涵咏中“直觉天成铸语感”。而这“一抹绿意江南春”的教学场景,也叫人不由得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名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赏读:探诗心而悟其情—— 一唱三叹长相思
诗(词)不但有“眼”,也有“心”,且“诗(词)心”最含情。在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观摩会上(2005·江苏无锡),王崧舟老师执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传世之作《长相思》。课至“中盘”后,王老师借“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而将“煽情”进行到底。请看: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
师: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他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看到的作者的家乡、作者的故园的画面写下来。
(屏幕显示《妇人刺绣图》,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师生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再读。)
[探析]
《长相思》词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老师锁定“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引领学生先感受词人“身在征途”与“心系故园”的矛盾冲突,再在《琵琶语》伴奏衬垫下“追忆逝水年华”。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情的温馨已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唱三叹长相思”的回转反复中,燃烧的激情霎时间云蒸霞蔚、直入云天!
古诗词教学如果没有激活情感的阀门,也便没有了魂魄。王老师让学生观画听音,探词心而悟其情,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情表达。我们可以揣测到,在纳兰性德的妻子心中,定有深情的呼唤:“寻你寻你,千呼万唤;念你念你,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都化作云潮汹涌,化作云潮汹涌!”而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身置此境,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曲不能共谱?哪有心潮不能涌动?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尽管“教无定法”,但是一般而言,“解诗意”、“研诗眼”、“探诗心”应是读解古诗词时所必经的“三重门”。唯此,学生才能“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从而快乐地云中漫步,自如地盘桓徜徉,诗意地滑翔凌空,幸福地展翅成长!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 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难想见“疏通文句”对于古诗教学有多重要了。窦桂梅老师2006年3月在宁波执教《游园不值》时,大显风行水上、无隙无痕之风采。下面,我们来看她在课始时是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扫通路障”的:
师:“值”,按课本中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相遇)
师:那,“不值”就是——(生:不相遇)
师: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不遇)
师:雨过天晴,咱们和叶绍翁一起乘兴游园。在“不遇”中又会遇到什么呢?我们先读读诗,然后再来聊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奏读诗)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游园的路上,遇到了什么?
生:苍苔、柴扉,还有红杏。(学生依次说出,教师让其再把这些词读一下)
师:你们用一双双慧眼发现了这些景物,能否结合生活谈谈对它们的了解?
生:“柴扉”就是柴门,是用木棍和树枝编成的一种门。(学生欲落座)
师:请先别坐。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四扇门,前两种是现代风格的门,后两扇则是柴门。该生判断是后两扇门)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柴扉?
生:简陋。我觉得这扇门很简单、简朴,再普通不过了。
师: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简单、朴素!谁再来读这句,感受到这是一扇柴扉。
生:我知道苍苔是种绿色的植物,“苍”指绿色,“苔”指苔藓。它一般长在石头的缝隙中和潮湿的地方,很滑,人站上去很容易跌倒。
师:是啊,只要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就会有苍苔。(出示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来了,春天好美啊!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用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轻轻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读得稍快了一些)
师:呵,我们都还没看够呢,你就读完了。(学生已意会,重读此句)
生:我说说“红杏”。我知道红杏在春天的时候开花。
师:具体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清明节。
师:清明节都晚了。
生:知道了,是初春。
师:叶绍翁禁不住赞叹他所见的这枝杏花了。你们看,游园所见的是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春意盎然!
师:好啊,你用成语来表达。
……
师: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让我们美美地体会春天的美景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古筝响起,师生齐读)
……
[探析]
古诗大多言简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内涵蕴藉。这就决定了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的“翻译”上,最好采用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方式处理。叶绍翁这首诗共28个字,主要以“一片苍苔、一扇柴扉、一枝红杏”串珠、结环而成,撑起了一幅爽心明智、引人遐思的园苑春景图。以窦老师之慧眼,当然不会放过这些“触点”,她机警而适时的穿针引线,让学生由解词而会意,从而自如地达成对诗意的初步感受和索解。
以上虽只是片断,但我们看到,当学生在“游园路上”与文字“初遇”时,窦老师引导其由诗中“关键词”统领,先重点落实,再以点带面,终至延展意蕴、串联全诗。应该说,这种“为‘课堂’奠基”的方式步步晋阶、自然和谐,确能收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之效。也难怪此课后半程能让全场一千多名师生在“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之途上诗意徜徉并充分享受“一枝花开满庭芳”的景致,真是曼妙丰盈、灵动生辉!
二、精读:研诗眼而品其妙—— 一抹绿意江南春
苏轼曾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辞入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孙双金老师教学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细细地品味揣摩。请看: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用得特别妙,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师:对了,“绿”字用得特别妙。据说作者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来又换成“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一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到江南岸。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好,因为用“到”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夏、秋、冬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
生:春天来了,江南有颜色的变化,但“到”字体现不出来。
师:是的,这样太平淡了,没有诗味。那“过”怎么样呢?
生:不准确。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了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的景色来。
……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草发芽了,一片绿色。(生纷纷举手)
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我还想起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也就成了佳话。
[探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而语言文字之妙,则更须以神会之。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必要的字斟句酌,则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而古诗教学则无疑更应注重咬文嚼字。当然,如何“选点”也是要精心择定的。孙老师锁定“绿”字,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自然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和诗中所蕴旨趣。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细节”,全课才有了“课胆”,孙老师的导引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就这首诗而言,“绿”字作为诗眼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妙在理趣,妙在韵致上。虽然这些妙处或许课文上也有注释,或许课外书上也有赏评,但学生对此却最多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孙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绿”字之妙,让其在潜心涵咏中“直觉天成铸语感”。而这“一抹绿意江南春”的教学场景,也叫人不由得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名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赏读:探诗心而悟其情—— 一唱三叹长相思
诗(词)不但有“眼”,也有“心”,且“诗(词)心”最含情。在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观摩会上(2005·江苏无锡),王崧舟老师执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传世之作《长相思》。课至“中盘”后,王老师借“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而将“煽情”进行到底。请看: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
师: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他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看到的作者的家乡、作者的故园的画面写下来。
(屏幕显示《妇人刺绣图》,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师生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再读。)
[探析]
《长相思》词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老师锁定“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引领学生先感受词人“身在征途”与“心系故园”的矛盾冲突,再在《琵琶语》伴奏衬垫下“追忆逝水年华”。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情的温馨已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唱三叹长相思”的回转反复中,燃烧的激情霎时间云蒸霞蔚、直入云天!
古诗词教学如果没有激活情感的阀门,也便没有了魂魄。王老师让学生观画听音,探词心而悟其情,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情表达。我们可以揣测到,在纳兰性德的妻子心中,定有深情的呼唤:“寻你寻你,千呼万唤;念你念你,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都化作云潮汹涌,化作云潮汹涌!”而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身置此境,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曲不能共谱?哪有心潮不能涌动?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尽管“教无定法”,但是一般而言,“解诗意”、“研诗眼”、“探诗心”应是读解古诗词时所必经的“三重门”。唯此,学生才能“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从而快乐地云中漫步,自如地盘桓徜徉,诗意地滑翔凌空,幸福地展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