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又向镜中行 小草清诗取次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词作品。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其教学的“路径”到底何在?从名师的经典课堂中,似乎不难寻觅到内中“拾级而上”的“三重门”。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 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难想见“疏通文句”对于古诗教学有多重要了。窦桂梅老师2006年3月在宁波执教《游园不值》时,大显风行水上、无隙无痕之风采。下面,我们来看她在课始时是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扫通路障”的:
  师:“值”,按课本中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相遇)
  师:那,“不值”就是——(生:不相遇)
  师: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不遇)
  师:雨过天晴,咱们和叶绍翁一起乘兴游园。在“不遇”中又会遇到什么呢?我们先读读诗,然后再来聊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奏读诗)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游园的路上,遇到了什么?
  生:苍苔、柴扉,还有红杏。(学生依次说出,教师让其再把这些词读一下)
  师:你们用一双双慧眼发现了这些景物,能否结合生活谈谈对它们的了解?
  生:“柴扉”就是柴门,是用木棍和树枝编成的一种门。(学生欲落座)
  师:请先别坐。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四扇门,前两种是现代风格的门,后两扇则是柴门。该生判断是后两扇门)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柴扉?
  生:简陋。我觉得这扇门很简单、简朴,再普通不过了。
  师: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简单、朴素!谁再来读这句,感受到这是一扇柴扉。
  生:我知道苍苔是种绿色的植物,“苍”指绿色,“苔”指苔藓。它一般长在石头的缝隙中和潮湿的地方,很滑,人站上去很容易跌倒。
  师:是啊,只要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就会有苍苔。(出示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来了,春天好美啊!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用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轻轻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读得稍快了一些)
  师:呵,我们都还没看够呢,你就读完了。(学生已意会,重读此句)
  生:我说说“红杏”。我知道红杏在春天的时候开花。
  师:具体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清明节。
  师:清明节都晚了。
  生:知道了,是初春。
  师:叶绍翁禁不住赞叹他所见的这枝杏花了。你们看,游园所见的是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春意盎然!
  师:好啊,你用成语来表达。
  ……
  师: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让我们美美地体会春天的美景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古筝响起,师生齐读)
  ……
  
  [探析]
  古诗大多言简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内涵蕴藉。这就决定了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的“翻译”上,最好采用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方式处理。叶绍翁这首诗共28个字,主要以“一片苍苔、一扇柴扉、一枝红杏”串珠、结环而成,撑起了一幅爽心明智、引人遐思的园苑春景图。以窦老师之慧眼,当然不会放过这些“触点”,她机警而适时的穿针引线,让学生由解词而会意,从而自如地达成对诗意的初步感受和索解。
  以上虽只是片断,但我们看到,当学生在“游园路上”与文字“初遇”时,窦老师引导其由诗中“关键词”统领,先重点落实,再以点带面,终至延展意蕴、串联全诗。应该说,这种“为‘课堂’奠基”的方式步步晋阶、自然和谐,确能收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之效。也难怪此课后半程能让全场一千多名师生在“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之途上诗意徜徉并充分享受“一枝花开满庭芳”的景致,真是曼妙丰盈、灵动生辉!
  
  二、精读:研诗眼而品其妙—— 一抹绿意江南春
  
  苏轼曾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辞入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孙双金老师教学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细细地品味揣摩。请看: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用得特别妙,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师:对了,“绿”字用得特别妙。据说作者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来又换成“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一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到江南岸。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好,因为用“到”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夏、秋、冬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
  生:春天来了,江南有颜色的变化,但“到”字体现不出来。
  师:是的,这样太平淡了,没有诗味。那“过”怎么样呢?
  生:不准确。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了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的景色来。
  ……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草发芽了,一片绿色。(生纷纷举手)
  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我还想起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也就成了佳话。
  
  [探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而语言文字之妙,则更须以神会之。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必要的字斟句酌,则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而古诗教学则无疑更应注重咬文嚼字。当然,如何“选点”也是要精心择定的。孙老师锁定“绿”字,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自然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和诗中所蕴旨趣。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细节”,全课才有了“课胆”,孙老师的导引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就这首诗而言,“绿”字作为诗眼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妙在理趣,妙在韵致上。虽然这些妙处或许课文上也有注释,或许课外书上也有赏评,但学生对此却最多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孙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绿”字之妙,让其在潜心涵咏中“直觉天成铸语感”。而这“一抹绿意江南春”的教学场景,也叫人不由得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名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赏读:探诗心而悟其情—— 一唱三叹长相思
  
  诗(词)不但有“眼”,也有“心”,且“诗(词)心”最含情。在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观摩会上(2005·江苏无锡),王崧舟老师执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传世之作《长相思》。课至“中盘”后,王老师借“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而将“煽情”进行到底。请看: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
  师: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他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看到的作者的家乡、作者的故园的画面写下来。
  (屏幕显示《妇人刺绣图》,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师生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再读。)
  
  [探析]
  《长相思》词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老师锁定“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词心,引领学生先感受词人“身在征途”与“心系故园”的矛盾冲突,再在《琵琶语》伴奏衬垫下“追忆逝水年华”。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情的温馨已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唱三叹长相思”的回转反复中,燃烧的激情霎时间云蒸霞蔚、直入云天!
  古诗词教学如果没有激活情感的阀门,也便没有了魂魄。王老师让学生观画听音,探词心而悟其情,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情表达。我们可以揣测到,在纳兰性德的妻子心中,定有深情的呼唤:“寻你寻你,千呼万唤;念你念你,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都化作云潮汹涌,化作云潮汹涌!”而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身置此境,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曲不能共谱?哪有心潮不能涌动?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尽管“教无定法”,但是一般而言,“解诗意”、“研诗眼”、“探诗心”应是读解古诗词时所必经的“三重门”。唯此,学生才能“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从而快乐地云中漫步,自如地盘桓徜徉,诗意地滑翔凌空,幸福地展翅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一些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进入我们的课堂,给课堂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开放式作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行为,也是语文新课标带给作文教学的最显著突破。它不仅指作文题目的开放,文体的开放,还包括写作时间、空间的开放,写作形式的多样化,作文批改的多元化等。实践证明,开放式作文教学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不
[教学要求]    1.探究重点词句,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了解云雾的特点,感受云雾的景色美。  3.反复吟诵,进入角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范读(激发情兴)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清代一位学者对庐山云雾赞叹道——(师生其诵)“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  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读。(教师作示范读)  [评:吟
设计理念  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把儿童带进大自然,才能避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也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的天地,是孩子的乐园,他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大自然这个广阔天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资源。    教学目标  1.感知金秋,了
余映潮老师是语文教坛上的一代名师,他的“板块式教学”因其实际操作性上的显见优势,被不少一线教师大力推崇,评课专家亦对之多有赞扬。本文根据观摩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的观课体会,对课堂上“板块式教学”的呈现效果加以分析,并思考这一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具体操作中可能潜藏的问题。这一尝试并非要否定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技艺,或者否认“板块式教学”这一经验结晶的长处和价值,而是觉得无论是余映潮老师本人或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更快,但他们具有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实践,我发现较好的办法是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进入“快乐园”。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识字教学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寓教于乐,可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识字效率也高。我还将竞争与游戏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时常听到有老师感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些许尴尬。可不是吗,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翻新,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但静心审视,可以发现语文课堂有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语文的本体往往会被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所遮蔽,使人越发觉得语文课似乎又失去了它的本真。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
书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  作者:陆俭明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01304983  定价:59元  我国的语言学发展至今已趋向成熟,学者已将研究的重点趋于分解化、具体化。由于语言的掌握离不开对语法的学习,通过深入领悟语法能够使语言学习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语法学研究一直处于当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其始终避免流于纯理论的枯燥探讨
让习作与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整合,撰写示数之文,开阔学生生活视野,彰显习作和数学能力发展魅力,给习作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的一举多得,我们有如下一些教学实践的体验感受和习作数学整合教学的粗浅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一、教学实践    1 引出生活中数学话题  生活事件中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现象表现在学生的自我与家庭生活、班级与学校生活、社区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每一次习作选择关切学生生活的数学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体现在对这个世界的“阅读”中。当孩子们充分地调动五官,学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去感受,再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将所见、所闻与感受描述下来,童眼看世界,
义务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近两年了,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此想和一线教师谈一点体会。  这套教材的确有些新意,但总体看与以往教材并无本质区别,也不应该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语文教材成熟之后,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摇摆过大,那就说明它还不成熟。成熟之后的任务是完善,是提高。目前这套教材是以前几套教材为基础的,集众家智慧,切合时代发展,稳中有进。因此,一线教师必须把握住它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