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立足于国际视野提出的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国家援建铁路是重要任务之一,援建之后如何能够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地铁路工作人员掌握铁路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又可谓之重中之重,本文论述了在为“一带一路”国家铁路工作人员对外教学培训过程中,从教师、教材、教法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三教改革的探索,进而完善高铁专业对外教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三教改革”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指出要扩大留学生规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2017年至今,我们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接收了来自伊朗、肯尼亚、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哈萨克斯坦等3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76名国际交流学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培训成效获得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广泛赞誉,也为铁道类职业院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一、“一带一路”对外教学过程中“三教改革”探索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目的
1.量身定制一套符合“一带一路”高铁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题负责人是“一带一路”对外教学的专业课主讲教师,课题组成员大多具有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并邀请服务“一带一路”的归国工程师提供合理建议,通过实践课程的实施,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课程内容设立的合理性,并建立适应“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学习的专业相关“案例库”,对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剔除原有的在“一带一路”国家不适用、不常用的实践课程模块,增加使用频率高、与时俱进、符合“一带一路”国家铁道信号实际应用设备的课程模块,做到课程设置更“接地气”、更“适行情”更“有意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解决非洲当前“本地技术人员不成熟,中国工程师撤不了的为难局面”
作为“一带一路”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大多数都会走向铁路的一线岗位,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我国目前大力支持肯尼亚等“一带一路”非洲国家铁路建设,部分铁路线路投入使用后,从众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非洲本地工作人员无法独自对线路设备进行维护及维修,这就导致了这些国家对中国铁路工程师的大量需求与依赖性,从而出现了“本地技术人员不成熟,中国工程师撤不了”的为难局面。帮扶“一带一路”国家修建铁路的最终目的是要打开丝绸之路,经济之路,只有培养出一个国家能够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技术人员,才是我国帮扶“一带一路”等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最终目的
3.培养能够适应“中国速度”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管理者”
通过一线授课教师和服务肯尼亚归国工程师的实战经验和一手资料,针对“一带一路”等非洲国家发展铁路建设的特点,建设适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教学更倾向于“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现有设备,实用性更强。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够使用非洲现有设备,还能够适应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模式及发展速度,了解中国高铁发展方向,能够将中国高铁的运行理念带回学生的祖国,回国后能够自主操作,成为业务骨干,适应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方向。
二、“一带一路”对外教学过程中“三教改革”探索,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所实施的对策
在“一带一路”对外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课程衔接不畅、原有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不牢固、学生专注度及创新能力不强、教师对外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分别从教师、教材、教法等三方面进行了“三教改革”与创新。
1.教师改革-校企雙方共建师资队伍
对于“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还要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及时了解更新对接的“一带一路”国家的铁路当前主流设备及应用技术,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全英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留学生的良好交流能力。建设结构合理,校企合作、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课题组对教师队伍进行了改革,师资队伍中主讲教师包括了具有多次发达国家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以及多年援建“一带一路”国家修建铁路的援建工作者,合理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建设强大师资队伍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言能力提升的培训以及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的及时更新培训,授课教师之间的定期举办座谈会,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教材改革-持续更新符合职业就业需求的教材
“一带一路”留学毕业生面向的就业不同与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他们担负着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任,对外教学期间如何培养留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接收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设置相关的教材。职业教育的授课内容必须持续更新,教材的更新、教学模块的重新整合、全英文教材的编写、剔除原有教材上的不符合当前就业岗位的相关内容,以工作页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材编写,纸质教材向数字化教材资源的过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高铁方向的实践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主要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国家铁路建设特点及“一带一路”留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对外教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库,通过建立《一带一路实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及《一带一路高速铁路实践课程》(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方向)全英文微课及《一带一路高速铁路基础知识》全英文教材的资源库,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能够对非洲当前的铁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还能够在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适应中国的高铁速度及运行模式的应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具有自主学习并使用未来的新设备的能力。
3.教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的教法改革
多数留学生来华学习初期都存在语言不适应、环境不适应、生活不适应等相关问题。部分学生存在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不愿意学习等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的状态,即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但是大部分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教师必须做出“以学生本位”的思考,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鸭子听雷等相关的老式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教学方法,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职业教育面向就业,教师要了解学生未来干什么工作岗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都做什么,选择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布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在结束后总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激励政策,可以很好地提高对外教学质量。
“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探索,在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编写符合实际的教材,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更新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提升对外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各专业“一带一路”对外教学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江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对外汉语教学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1).
[2]檀晶晶.国际化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外交流,2020,27(01).
[3]刁艳红.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际,2018(23).
[4]郑巧斐."互联网+交际任务"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改革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铁专业对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号:GH20563。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三教改革”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指出要扩大留学生规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2017年至今,我们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接收了来自伊朗、肯尼亚、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哈萨克斯坦等3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76名国际交流学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培训成效获得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广泛赞誉,也为铁道类职业院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一、“一带一路”对外教学过程中“三教改革”探索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目的
1.量身定制一套符合“一带一路”高铁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题负责人是“一带一路”对外教学的专业课主讲教师,课题组成员大多具有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并邀请服务“一带一路”的归国工程师提供合理建议,通过实践课程的实施,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课程内容设立的合理性,并建立适应“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学习的专业相关“案例库”,对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剔除原有的在“一带一路”国家不适用、不常用的实践课程模块,增加使用频率高、与时俱进、符合“一带一路”国家铁道信号实际应用设备的课程模块,做到课程设置更“接地气”、更“适行情”更“有意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解决非洲当前“本地技术人员不成熟,中国工程师撤不了的为难局面”
作为“一带一路”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大多数都会走向铁路的一线岗位,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我国目前大力支持肯尼亚等“一带一路”非洲国家铁路建设,部分铁路线路投入使用后,从众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非洲本地工作人员无法独自对线路设备进行维护及维修,这就导致了这些国家对中国铁路工程师的大量需求与依赖性,从而出现了“本地技术人员不成熟,中国工程师撤不了”的为难局面。帮扶“一带一路”国家修建铁路的最终目的是要打开丝绸之路,经济之路,只有培养出一个国家能够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技术人员,才是我国帮扶“一带一路”等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最终目的
3.培养能够适应“中国速度”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管理者”
通过一线授课教师和服务肯尼亚归国工程师的实战经验和一手资料,针对“一带一路”等非洲国家发展铁路建设的特点,建设适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教学更倾向于“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现有设备,实用性更强。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够使用非洲现有设备,还能够适应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模式及发展速度,了解中国高铁发展方向,能够将中国高铁的运行理念带回学生的祖国,回国后能够自主操作,成为业务骨干,适应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方向。
二、“一带一路”对外教学过程中“三教改革”探索,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所实施的对策
在“一带一路”对外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课程衔接不畅、原有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不牢固、学生专注度及创新能力不强、教师对外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分别从教师、教材、教法等三方面进行了“三教改革”与创新。
1.教师改革-校企雙方共建师资队伍
对于“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还要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及时了解更新对接的“一带一路”国家的铁路当前主流设备及应用技术,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全英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留学生的良好交流能力。建设结构合理,校企合作、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课题组对教师队伍进行了改革,师资队伍中主讲教师包括了具有多次发达国家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以及多年援建“一带一路”国家修建铁路的援建工作者,合理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建设强大师资队伍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言能力提升的培训以及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的及时更新培训,授课教师之间的定期举办座谈会,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教材改革-持续更新符合职业就业需求的教材
“一带一路”留学毕业生面向的就业不同与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他们担负着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任,对外教学期间如何培养留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接收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设置相关的教材。职业教育的授课内容必须持续更新,教材的更新、教学模块的重新整合、全英文教材的编写、剔除原有教材上的不符合当前就业岗位的相关内容,以工作页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材编写,纸质教材向数字化教材资源的过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高铁方向的实践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主要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国家铁路建设特点及“一带一路”留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对外教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库,通过建立《一带一路实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及《一带一路高速铁路实践课程》(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方向)全英文微课及《一带一路高速铁路基础知识》全英文教材的资源库,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能够对非洲当前的铁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还能够在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适应中国的高铁速度及运行模式的应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具有自主学习并使用未来的新设备的能力。
3.教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的教法改革
多数留学生来华学习初期都存在语言不适应、环境不适应、生活不适应等相关问题。部分学生存在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不愿意学习等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的状态,即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但是大部分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教师必须做出“以学生本位”的思考,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鸭子听雷等相关的老式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教学方法,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职业教育面向就业,教师要了解学生未来干什么工作岗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都做什么,选择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布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并在结束后总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激励政策,可以很好地提高对外教学质量。
“一带一路”高铁专业对外教学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探索,在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编写符合实际的教材,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更新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提升对外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各专业“一带一路”对外教学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江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对外汉语教学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1).
[2]檀晶晶.国际化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外交流,2020,27(01).
[3]刁艳红.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际,2018(23).
[4]郑巧斐."互联网+交际任务"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改革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铁专业对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号:GH2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