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习课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自习课存在纪律难管,学生注意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探索初中自习课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将注意力训练运用在自习课管理上,实践证明,试验班级无论纪律情况还是注意力稳定性情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初中;注意;注意力训练;自习课管理
自习课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自我管理的重要时间,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对自习课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的自习课通常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经过一天的学习,学生的状态已经比较疲劳,常常会出现注意难以集中、扰乱课堂秩序、违纪等问题。多数老师管理自习课基本用“吼”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震慑住学生一会,但往往不到几分钟,窃窃私语声和各种小动作又会轮番登场,这时老师就只能再一次启动“狮吼功”。这样的自习课状态不仅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障,自习课上的老师也累,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反复思考:如果学生在自习课上不能专心学习,学习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保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自习课上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更长和更稳定呢?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自习课管理呢?在注意的相关理论中,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注意力训练,本文将对注意力训练在初中自习课管理中的有效开展进行相关探究。
一、初中自习课的常见情形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初中自习课上学生常出现的情形有以下这几种:①容易被身边事物所吸引或干扰,如课室内外的声响、桌面上的书和文具等东西;②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发呆、打瞌睡;③做事拖沓、磨蹭,耗费大量时间做准备;④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长,如做一会作业,喝一口水,又翻找一下东西;⑤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这类学生常常觉得无事可做,把大量时间花在讲话、看课外书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⑥扰乱课堂秩序,如讲小话、打闹、吃零食,还有手动个不停、东张西望、身子晃来晃去等各种小动作不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擅自离开座位,扰乱其他同学的情况。
二、注意及注意力训练
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集中性和指向性。国内学者李洪曾的研究发现,注意稳定性相比于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产生更大的影响;温义媛等的研究则发现,注意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水平和学习注意的稳定性,也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
查阅已有文献发现,有关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很多,例如注意稳定性训练仪、舒尔特方格法、认知行为训练、游戏化的软件训练等,都已证明对学生的注意品质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上述方法都是脱离现实课堂情景的训练,能否迁移到课堂还需进一步探讨。于是便有研究者尝试将注意力训练迁移到课堂当中,如赵婷的研究表明,先进行机械、无意义的训练,然后进行有意义的训练,再到深入课堂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将良好的注意习惯迁移到日常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张淑芬则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建立良好课堂秩序、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劳逸结合、运用激励性评价等策略提升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
三、巧用注意力训练高效管理初中自习课的方法
将注意力训练运用到自习课管理中是我某天上自习课时忽然冒出来的想法,经过在不同班级的尝试,效果逐渐呈现出来,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各种分心行为明显减少,常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也开始懂得自我约束。具体做法如下(以第一次试验课为例):
(一)准备环节
1.运用“动画/音乐短片”“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集中注意。为了在刚进入课堂的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尽快将注意从课外的嬉戏中回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在课前5分钟开始播放一个有趣的动画或音乐小短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安静下来。上课铃响后,我便给学生呈现以下两项心理学研究成果,因为素材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所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但仅呈现这两项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时还得辅以老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讲解说明。
研究1:研究表明,人如果被动地注意不动的、毫无变化的对象,注意一般只能保持 5 分钟左右;而如果积极地去注意与运用对象,则注意可以稳定 15 分钟以上,并且注意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有关。(见表1)
研究2:“衰减函数”实验。由Mackwort所做的实验表明,一般注意的衰减是在作业开始后20~35 分钟出现,而最初15分钟的注意下降是最后下降水平的50%左右。
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教学中,老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相同的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会不同。准确通俗、生动形象、新鲜有趣的语言,再配上豐富的表情以及多变的语调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例如上述两项研究的解释说明,我是带着好奇的表情和带点兴奋的语调的进行以下表述的:“同学们,今天的自习课老师想让大家尝试一下不一样的自习方式,在开始前我想让大家先看两项心理学研究成果。第一项是关于注意力稳定性的研究,从表格里大家可以看到,人们维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因年龄而有所不同,你们这个年龄段普遍的情况是维持30分钟左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会因人而异,例如我们越感兴趣的任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越长。第二项研究则表明,一般我们的注意开始减退是在任务开始后20~35分钟出现,越往后注意减退得越明显。所以今天老师想让大家做一个挑战,看看你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能否达到同龄人的水平。”
因为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自习课模式,是新颖的、独特的,初中生又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加上老师言语的煽动,很快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斗志。 3.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动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与具体要求,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所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导入结束后,我通过PPT给学生呈现了挑战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等(见表2)。
不同类型班级会设置不同的挑战时间,纪律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班级第一次挑战的时间15分钟比较合适,纪律和注意力比较好的班级则20分钟比较合适。因为据我前期试验的观察,15分钟(20分钟)后,便有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搞各种小动作,如果持续下去,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课室里安静、专注的氛围就会被打破。
挑战要求学生只能做与学习有关的任务,而且一次只能做一个任务,完成一个再进行下一个。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要用到的学习资料和用品,其他无关的东西全部收进抽屉里,以减少学生分心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我预先将奖励措施告知学生,以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和动力。事实证明,学生非常喜歡这样的奖励方式,因为平时的自习课基本不允许说话,老师管控得很严格,所以会出现有学生憋不住讲小话扰乱课堂秩序的问题。设定3分钟休息时间也是经过验证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充分释放说话的欲望,以及刚开始放松便要结束了;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感,再次回到下一个学习任务上就会比较慢。
以上是第一次试验课准备环节的做法,因为开好头非常关键,所以花费的时间会相对多一些,后续的自习课只需要将上节课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再次强调一下,并通过呈现其他班级的情况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便可让学生快速进入专注学习的状态。
(二)实施环节
这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老师的引导和监督决定了实施的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指令和指引要明确并执行到位
经过课堂教学和自习课的实践证明,明确的指令和果断的执行能够让学生迅速调整自身的行为,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学习任务上。因此,在准备环节结束后,我便立即下达这样的指令:“请大家在两分钟内准备好相关物品,并将所有无关的物品收进抽屉里,需要询问同学相关事宜的也请在2分钟内问完。好!清楚了吗?计时开始!”(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
指令下达后,每隔30秒我会口头提醒一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紧迫感,准备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我还会留意最快全员做好准备的小组,立即给予表扬。及时的表扬不仅激励了被表扬的小组,还激发了其他组的追赶。铃声响起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做好准备,但可能还有学生在说话,这时我会立即给出口头指引:“好,请在5秒钟内停止讨论,5、4、3、2、1,还在讨论的小组是......”(这里停顿几秒),这时为避免被点名,学生基本都可以迅速安静下来,如果有极个别学生还在说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点名提醒,但只会以小组为单位点名,不会点个人名字,这样既给了学生修正自己言行的机会,也起到提醒和约束的作用。
整肃好纪律后,我便下达明确的开始指令:“好,准备好了吗?挑战开始!”(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收到明确的指令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立即开始任务。
2.监督工作要细致、到位
挑战开始后,我不是安心坐等时间到,而是整个过程都站在讲台上观察学生,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尽量减少走动,只是偶尔在讲台左右两侧转换一下观察位置。在观察的过程做好以下记录和提醒:
首先,在刚开始的1分钟,我会观察哪个组最快全员进入学习状态,立即给予表扬,同时明确告知学生第几组还有几个同学还没进入学习状态(不点个人姓名)。因为任何人都不想自己落后于人,所以这样的提醒能让那些有拖延习惯的同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但纪律较差的班级可能还是会有几个常“搞事情”的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不过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扰乱课堂秩序,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尝试,也会在同学的“不理会”和我的“目光”追随下收敛起来。对于他们而言,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其次,我会观察并记录下整个挑战过程。一是记录下90%以上学生都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二是记录分心行为的情况,如发呆和打瞌睡的学生有几个,他们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大概几分钟;不时翻找东西、东张西望、询问同学的学生有几个,他们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又大概几分钟等。例如,下面是两个不同类型班级的第一轮挑战观察记录情况(见表3)。
实践证明,在第一轮挑战的时间里,学生全程都能保持安静,即使课室内外有突然的声响,90%以上的学生都不会被吸引,依然专注在学习任务上;发呆、打瞌睡、东张西望等分心行为发生的频次明显降低,分心人数也明显减少;讲小话、打闹等违纪行为基本没有出现。
(三)休息环节
1.及时反馈、表扬和落实奖励
通过反馈、表扬和奖励对学生的注意行为进行正强化,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注意行为。因此,挑战时间一到,我便立即兑现自己的承诺——休息3分钟。
我的反馈和引导是这样的:“刚才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全程都能保持安静,专注在学习任务上。据我观察,只有1个同学偶尔发呆,他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是12-15分钟;有5个同学出现不时翻找东西、东张西望或询问同学的情况,这部分同学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15-18分钟;其余36个同学,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可以高达到19-20分钟。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休息3分钟,你们可以随意聊天、放松,也可以请教同学问题。但请大家注意,如果有同学选择不休息,想继续学习,请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尽量不要打扰他们。”
我发现,学生都会非常认真地在听反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强化了学生的注意行为,同时明确问题和差距则促使学生在第二轮挑战的时候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一个发现就是,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学习好、注意力比较好的学生会选择不休息,而且他们可以做到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其他同学也能做到尽量不干扰他们。 2.合理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集中注意力是非常消耗能量的,在教學过程中遵照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规律,在学生注意开始减退的时候,通过合适的方式休息一下,能让学生在下一轮的学习注意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更高。除了上述自由休息3分钟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做做放松操,玩玩小游戏和听听歌等方式。
虽然休息只有短短的3分钟,但休息过后,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便得以恢复。休息时间一到,我立即给出明确的指引:“好,休息时间到,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第二轮挑战,看看大家能否突破自己上一轮的挑战记录。现在请大家在10秒内做好准备,10、9、8......,计时开始!”
第二轮挑战,我依然会站在讲台上做好观察和记录。此次,大部分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快的班级用时10秒左右,慢的班级也就30秒左右。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翻找东西、东张西望、询问同学等分心行为大幅减少。最让我意外的则是那些自习课上的“搞事分子”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做作业或看书,虽然多数只维持了5-10分钟,但对他们而言,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四)结束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将习惯延续到下一次的自习课,在课程结束前2分钟,我按照观察情况(见表4)做了细致的反馈。一是对比了两轮挑战的情况,肯定学生进步的地方;二是特别点名表扬纪律和注意力进步明显的学生。
以上就是我将注意力训练运用在自习课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实践证明,试验班级无论纪律情况还是注意力稳定性情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如个别中差生虽然课堂纪律有所改善,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问题依然明显,对这部分学生怎么辅导?还有后续是否可以训练学生专注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更长?以及怎么才能让学生的专注习惯长期稳定下来?这将是下一个需要试验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3):186-193.
[2]李洪曾,王耀明,陈大彦,等,中小学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7,3(06):13-17.
[3]李温义媛,殷骥,常春英,等.注意力训练对改善学业不良学生学业成绩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5(32):24-28.
[4]秦可斌.六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训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05).
[5]赵婷.学业不良儿童注意品质培养[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04).
[6]张淑芬.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专注力的研究及培养策略[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边玉芳等.注意能够持续多久?——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实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2):33-34.
◆关键词:初中;注意;注意力训练;自习课管理
自习课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自我管理的重要时间,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对自习课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的自习课通常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经过一天的学习,学生的状态已经比较疲劳,常常会出现注意难以集中、扰乱课堂秩序、违纪等问题。多数老师管理自习课基本用“吼”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震慑住学生一会,但往往不到几分钟,窃窃私语声和各种小动作又会轮番登场,这时老师就只能再一次启动“狮吼功”。这样的自习课状态不仅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障,自习课上的老师也累,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反复思考:如果学生在自习课上不能专心学习,学习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保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自习课上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更长和更稳定呢?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自习课管理呢?在注意的相关理论中,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注意力训练,本文将对注意力训练在初中自习课管理中的有效开展进行相关探究。
一、初中自习课的常见情形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观察,初中自习课上学生常出现的情形有以下这几种:①容易被身边事物所吸引或干扰,如课室内外的声响、桌面上的书和文具等东西;②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发呆、打瞌睡;③做事拖沓、磨蹭,耗费大量时间做准备;④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长,如做一会作业,喝一口水,又翻找一下东西;⑤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这类学生常常觉得无事可做,把大量时间花在讲话、看课外书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⑥扰乱课堂秩序,如讲小话、打闹、吃零食,还有手动个不停、东张西望、身子晃来晃去等各种小动作不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擅自离开座位,扰乱其他同学的情况。
二、注意及注意力训练
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集中性和指向性。国内学者李洪曾的研究发现,注意稳定性相比于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产生更大的影响;温义媛等的研究则发现,注意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水平和学习注意的稳定性,也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
查阅已有文献发现,有关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很多,例如注意稳定性训练仪、舒尔特方格法、认知行为训练、游戏化的软件训练等,都已证明对学生的注意品质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上述方法都是脱离现实课堂情景的训练,能否迁移到课堂还需进一步探讨。于是便有研究者尝试将注意力训练迁移到课堂当中,如赵婷的研究表明,先进行机械、无意义的训练,然后进行有意义的训练,再到深入课堂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将良好的注意习惯迁移到日常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张淑芬则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建立良好课堂秩序、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劳逸结合、运用激励性评价等策略提升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
三、巧用注意力训练高效管理初中自习课的方法
将注意力训练运用到自习课管理中是我某天上自习课时忽然冒出来的想法,经过在不同班级的尝试,效果逐渐呈现出来,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各种分心行为明显减少,常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也开始懂得自我约束。具体做法如下(以第一次试验课为例):
(一)准备环节
1.运用“动画/音乐短片”“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集中注意。为了在刚进入课堂的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尽快将注意从课外的嬉戏中回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在课前5分钟开始播放一个有趣的动画或音乐小短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安静下来。上课铃响后,我便给学生呈现以下两项心理学研究成果,因为素材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所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但仅呈现这两项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时还得辅以老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讲解说明。
研究1:研究表明,人如果被动地注意不动的、毫无变化的对象,注意一般只能保持 5 分钟左右;而如果积极地去注意与运用对象,则注意可以稳定 15 分钟以上,并且注意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有关。(见表1)
研究2:“衰减函数”实验。由Mackwort所做的实验表明,一般注意的衰减是在作业开始后20~35 分钟出现,而最初15分钟的注意下降是最后下降水平的50%左右。
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教学中,老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相同的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会不同。准确通俗、生动形象、新鲜有趣的语言,再配上豐富的表情以及多变的语调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例如上述两项研究的解释说明,我是带着好奇的表情和带点兴奋的语调的进行以下表述的:“同学们,今天的自习课老师想让大家尝试一下不一样的自习方式,在开始前我想让大家先看两项心理学研究成果。第一项是关于注意力稳定性的研究,从表格里大家可以看到,人们维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因年龄而有所不同,你们这个年龄段普遍的情况是维持30分钟左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会因人而异,例如我们越感兴趣的任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越长。第二项研究则表明,一般我们的注意开始减退是在任务开始后20~35分钟出现,越往后注意减退得越明显。所以今天老师想让大家做一个挑战,看看你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能否达到同龄人的水平。”
因为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自习课模式,是新颖的、独特的,初中生又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加上老师言语的煽动,很快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斗志。 3.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动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与具体要求,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所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导入结束后,我通过PPT给学生呈现了挑战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等(见表2)。
不同类型班级会设置不同的挑战时间,纪律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班级第一次挑战的时间15分钟比较合适,纪律和注意力比较好的班级则20分钟比较合适。因为据我前期试验的观察,15分钟(20分钟)后,便有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搞各种小动作,如果持续下去,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课室里安静、专注的氛围就会被打破。
挑战要求学生只能做与学习有关的任务,而且一次只能做一个任务,完成一个再进行下一个。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要用到的学习资料和用品,其他无关的东西全部收进抽屉里,以减少学生分心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我预先将奖励措施告知学生,以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和动力。事实证明,学生非常喜歡这样的奖励方式,因为平时的自习课基本不允许说话,老师管控得很严格,所以会出现有学生憋不住讲小话扰乱课堂秩序的问题。设定3分钟休息时间也是经过验证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充分释放说话的欲望,以及刚开始放松便要结束了;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感,再次回到下一个学习任务上就会比较慢。
以上是第一次试验课准备环节的做法,因为开好头非常关键,所以花费的时间会相对多一些,后续的自习课只需要将上节课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再次强调一下,并通过呈现其他班级的情况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便可让学生快速进入专注学习的状态。
(二)实施环节
这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老师的引导和监督决定了实施的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指令和指引要明确并执行到位
经过课堂教学和自习课的实践证明,明确的指令和果断的执行能够让学生迅速调整自身的行为,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学习任务上。因此,在准备环节结束后,我便立即下达这样的指令:“请大家在两分钟内准备好相关物品,并将所有无关的物品收进抽屉里,需要询问同学相关事宜的也请在2分钟内问完。好!清楚了吗?计时开始!”(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
指令下达后,每隔30秒我会口头提醒一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紧迫感,准备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我还会留意最快全员做好准备的小组,立即给予表扬。及时的表扬不仅激励了被表扬的小组,还激发了其他组的追赶。铃声响起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做好准备,但可能还有学生在说话,这时我会立即给出口头指引:“好,请在5秒钟内停止讨论,5、4、3、2、1,还在讨论的小组是......”(这里停顿几秒),这时为避免被点名,学生基本都可以迅速安静下来,如果有极个别学生还在说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点名提醒,但只会以小组为单位点名,不会点个人名字,这样既给了学生修正自己言行的机会,也起到提醒和约束的作用。
整肃好纪律后,我便下达明确的开始指令:“好,准备好了吗?挑战开始!”(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收到明确的指令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立即开始任务。
2.监督工作要细致、到位
挑战开始后,我不是安心坐等时间到,而是整个过程都站在讲台上观察学生,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尽量减少走动,只是偶尔在讲台左右两侧转换一下观察位置。在观察的过程做好以下记录和提醒:
首先,在刚开始的1分钟,我会观察哪个组最快全员进入学习状态,立即给予表扬,同时明确告知学生第几组还有几个同学还没进入学习状态(不点个人姓名)。因为任何人都不想自己落后于人,所以这样的提醒能让那些有拖延习惯的同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但纪律较差的班级可能还是会有几个常“搞事情”的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不过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扰乱课堂秩序,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尝试,也会在同学的“不理会”和我的“目光”追随下收敛起来。对于他们而言,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其次,我会观察并记录下整个挑战过程。一是记录下90%以上学生都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二是记录分心行为的情况,如发呆和打瞌睡的学生有几个,他们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大概几分钟;不时翻找东西、东张西望、询问同学的学生有几个,他们花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又大概几分钟等。例如,下面是两个不同类型班级的第一轮挑战观察记录情况(见表3)。
实践证明,在第一轮挑战的时间里,学生全程都能保持安静,即使课室内外有突然的声响,90%以上的学生都不会被吸引,依然专注在学习任务上;发呆、打瞌睡、东张西望等分心行为发生的频次明显降低,分心人数也明显减少;讲小话、打闹等违纪行为基本没有出现。
(三)休息环节
1.及时反馈、表扬和落实奖励
通过反馈、表扬和奖励对学生的注意行为进行正强化,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注意行为。因此,挑战时间一到,我便立即兑现自己的承诺——休息3分钟。
我的反馈和引导是这样的:“刚才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全程都能保持安静,专注在学习任务上。据我观察,只有1个同学偶尔发呆,他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是12-15分钟;有5个同学出现不时翻找东西、东张西望或询问同学的情况,这部分同学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15-18分钟;其余36个同学,专注在学习上的时间可以高达到19-20分钟。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休息3分钟,你们可以随意聊天、放松,也可以请教同学问题。但请大家注意,如果有同学选择不休息,想继续学习,请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尽量不要打扰他们。”
我发现,学生都会非常认真地在听反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强化了学生的注意行为,同时明确问题和差距则促使学生在第二轮挑战的时候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一个发现就是,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学习好、注意力比较好的学生会选择不休息,而且他们可以做到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其他同学也能做到尽量不干扰他们。 2.合理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集中注意力是非常消耗能量的,在教學过程中遵照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规律,在学生注意开始减退的时候,通过合适的方式休息一下,能让学生在下一轮的学习注意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更高。除了上述自由休息3分钟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做做放松操,玩玩小游戏和听听歌等方式。
虽然休息只有短短的3分钟,但休息过后,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便得以恢复。休息时间一到,我立即给出明确的指引:“好,休息时间到,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第二轮挑战,看看大家能否突破自己上一轮的挑战记录。现在请大家在10秒内做好准备,10、9、8......,计时开始!”
第二轮挑战,我依然会站在讲台上做好观察和记录。此次,大部分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快的班级用时10秒左右,慢的班级也就30秒左右。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翻找东西、东张西望、询问同学等分心行为大幅减少。最让我意外的则是那些自习课上的“搞事分子”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做作业或看书,虽然多数只维持了5-10分钟,但对他们而言,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四)结束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将习惯延续到下一次的自习课,在课程结束前2分钟,我按照观察情况(见表4)做了细致的反馈。一是对比了两轮挑战的情况,肯定学生进步的地方;二是特别点名表扬纪律和注意力进步明显的学生。
以上就是我将注意力训练运用在自习课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实践证明,试验班级无论纪律情况还是注意力稳定性情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如个别中差生虽然课堂纪律有所改善,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问题依然明显,对这部分学生怎么辅导?还有后续是否可以训练学生专注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更长?以及怎么才能让学生的专注习惯长期稳定下来?这将是下一个需要试验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3):186-193.
[2]李洪曾,王耀明,陈大彦,等,中小学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7,3(06):13-17.
[3]李温义媛,殷骥,常春英,等.注意力训练对改善学业不良学生学业成绩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5(32):24-28.
[4]秦可斌.六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训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05).
[5]赵婷.学业不良儿童注意品质培养[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04).
[6]张淑芬.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专注力的研究及培养策略[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边玉芳等.注意能够持续多久?——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实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