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发生奇妙变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l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和六年级学生上科学课《微生物技术》了,让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利用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一内容看似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但其实学生非常缺乏这方面生活经验,如果单纯用讲授或看图文资料的方法,学生对微生物发酵还会觉很陌生,也无法感受到微生物技术的神奇和有趣。我决定让学生亲自动手发面,这样既能学习发酵方法又能观察发酵的全过程。
  在家我精心烤了一个特大号的面包带到学校,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每人一小块面包,请他们品尝。学生吃的小脸乐开了花,他们不住地夸奖:“老师哪买的这么大的面包?真好吃!”我告诉学生:“这个面包不是买的,是我自己烤的。”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老师您烤的面包跟买的一样好吃!”“老师用什么材料做面包呀?”“怎么做出这么好吃的面包呀?您教教我们。”看得出他们对
  老师怎么做出这么好吃的面包来了兴趣。
  我把制作面包所用的面粉以及一些辅料展示出来,故弄玄虚的问学生:“要想让这普普通通的面粉变成这么蓬松暄软又有独特香味的面包还要用一种神秘材料,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转着眼珠使劲寻找答案,有些学生想到了。这时我亮出神秘材料——干酵母,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干酵母的样子。学生看着眼前一颗颗淡黄色的又干又硬的小颗粒,怎么也想象不到它与面粉、水的结合将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接下来我给学生演示了如何使用干酵母以及如何和面。我告诉学生:“酵母菌和细菌一样,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才能存活、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0到30度。一斤面粉一般放5克的酵母菌就够了,可以把干酵母直接放到面粉里再倒入水把面揉成面团,今天为了加快发酵速度我们先用温水化开干酵母,因为温度越高酵母菌繁殖速度越快,但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过高,超过54度会使酵母菌失去活性,在厨房做饭时我们把手指放在水里感觉,水不烫手就说明温度差不多。”
  学生开始活动了,他们为了得到合适的温水,往小塑料杯里倒一点冷水又倒一点热水,并小心翼翼的把一个手指头放到水里感受水温,唯恐水温太高烫死酵母菌。他们认为水温合适后,就放入一小勺干酵母,一个个淡黄色的小颗粒漂浮在水面上,一会儿功夫干酵母化开了,变成了一片片泡沫,不少学生发出惊奇地叫声。这可是他们第一次使用干酵母发面,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他们用有酵母菌的水把面粉揉成面团,由于是第一次和面,要么水倒多了面稀了,要么水倒少了干面粉沾不上去,他们经过一番反复加面、加水的尝试,终于面团和好了。我让大家把面团用保鲜袋包起来,等待面团的变化。每隔5分钟学生观察一次,在等待期间我让学生了解人们还有哪些利用发酵的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惊奇的看到面团就好像吹了气的皮球,个头不知不觉的变大,从“瓷实的小白球球”变成“松松软软的大白胖子”。我让学生用手指扒开面团,学生发现面团不仅表面在变大,连里面也一同变化,一开始出现了许多“小孔”,后来变成许多“大洞”,“难怪面团变大了那么多!原来里面都是空气。”“每次打开袋子别忘了闻闻面团的味道。”在我的提醒下,学生把头扎在袋口使劲地闻。“酵母菌让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一种物质把面团撑的满是孔洞,一种物质让面团产生酒味,你们知道面团发酵产生了什么新的物质?”通过阅读资料,学生知道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蒸煮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于是面食就变得暄软了,同时还具有了独特的香味。一节“有滋有味”的科学课就要结束了,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发面蒸馒头或烤面包的作业。
  过了几天再上科学课,一个男孩子给我和全班同学带来惊喜,他拿来自己烤的蛋糕与大家分享。十几位学生回家都完成了发面蒸馒头的作业,有了这次体验,他们也争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情况。一个学生发现室温20度左右发酵30分钟,面团不能完全发起来,蒸出的馒头很硬实一点也不好吃,当他再次发面找到理想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另一个学生告诉他把面团放在暖气旁,大约发面30到40分钟就可以了。还有一位学生介绍自己按照奶奶的方法加了小苏打后,发面的效果出奇的好。一个女孩告诉大家烤面包时面粉里加一些糖也能起到辅助发酵的作用。通过课后蒸馒头、烤面包、做蛋糕、酿米酒,学生发现发酵的方法不只是课上学到的一种,糖、小苏打、老面肥、干酵母都能发酵;学生还体验到温度、时间对发酵的效果影响很大,因此發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当学生对发酵方法和发酵现象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后,我问学生:“人们为什么要把面粉发酵呢?为什么人们要制作这么多发酵食品?”学生开始思考发酵食品带给人们的好处,营养、美味、易消化。这时我给学生出示一份酵母营养资料,学生读资料才知道:酵母是运用高科技生物技术生产的纯生物制品,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微生物。有实验证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因此,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蛋白质增加近2倍,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大家对微生物对人的有益之处有了切身的体验,同时也认识到人类是怎样利用微生物改变生活、服务生活的。这时那个酿酒的学生问我:“面粉发酵用干酵母,酿酒用酒曲,泡菜用乳酸菌,为什么制作不同的食品要用不同的细菌呢?”看来发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新的疑问和好奇心,我和学生们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学习微生物技术不以讲授、灌输为教学方法,我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潜移默化的为儿童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观察、体验、探究、发现。
  作为科学教师,不仅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还是抓住课堂教学生成,把课堂生成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源和生长点,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深入探究,让教学内容随学生需要生成,让课堂教学真正开放起来,让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形体语言是指通过运用除语言交际外,依据身体肢体而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建立在肢体语言表达基础上的,能夠丰富师生之间交往,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这说明形体语言有时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形体语言是教学中重要的传输手段,是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 形体语言在教学中拥
期刊
责任,大家都熟悉的两个字。可责任到底是什么?我下不了定义。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都用自己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诠释了责任的内涵。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是担当,是付出。一个人自出生的时候起,责任就作为一份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自己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教师在职业道德、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素养、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及教师专业素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社会和国家。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要和平崛起,毫无疑问要把教育作为出发点、根本点,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尤为重要。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重要时期,给教师赋予了更多责任,寄予了更新的希望。创设
期刊
伴随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离婚成为人们选择自由的有效途径,同时各种生产交通事故的增加、以及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出国劳务等,导致离婚、因丧偶、重组等特殊家庭的数量不断上升,近年来,农村的特殊家庭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随着这些特殊家庭的出现,大量的单亲学生也随之产生。我们叫这些单亲学生为单翼天使。所谓单翼天使:单亲家庭,父母离婚了,只由妈妈或者爸
期刊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只有用思维才能唤起思维,只有用聪明才智才能造就聪明才智。”一个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活动设计的时候,在设计前要多思考,在实施的时候要多观察,在结束后要多反思,及时把活动设计中的不合理和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地方做出调整和修改,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才能最终呈现。你面对的孩子也最终能最大化的学到活动中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我以自己的一个活动设计的经历为例,说一说多思考和多观察、以及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活中,合作与竞争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紧密相连。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它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还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合作与竞争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紧密相连,已成为时代的基本精神,作为育德树人的教师,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一、让队员在竞争、合作中成长  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
期刊
信仰与法治,一软一硬地引导与规范着一个人的言行,而最终导引与制约着国家,民族乃至人类。  信仰与法治,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中国未来的命运,其实正是从一人到人人,最终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真正制约人生价值观的是品德、品格。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我愿从工作的每个细节做起,以爱培养爱,以爱纠错,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有信仰、法制健
期刊
时间过得飞快,本人连续担任高三班主任工作也已11个年头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而在学习上厌学,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睡觉,学习没有动力,而在纪律上比较松弛。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老师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学校德育越来越难搞
期刊
借钱、表白,这显然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势必遇到的、迟早遇到的社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各人有各人的处理办法,但肯定有人为怎样处理、怎么拒绝而困惑、烦恼过。我想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借鉴李密婉拒他人的艺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除了拒绝借钱、拒绝表白,现实生活中,还有太多难题。人人都有情不得已的时候,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拒绝别人。拒绝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接受他人不容易,
期刊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我们的生活为基础的。美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经常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感悟美,才能让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美术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取观察、感悟和表现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