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恩格斯和孟子都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恩格斯是从劳动角度考虑,认为从猿到人的转变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孟子是从道德角度考虑,认为人区别动物在于人的仁德的培养使人能够成为完整的人。对于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恩格斯和孟子两位思想家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划分标准,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恩格斯 孟子 劳动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Comparison between Engels' Thought and Ideas of Mencius
WANG Jiyu[1], JIN Wei[2]
([1] College of Marxism,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Engels and Mencius thought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Engels from the labor point of view,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ape to man is through the work achieved. Mencius, from a moral point of vie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imals that people who train people to become Jen's full of people. F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n and animal, Engels, and Mencius, two thinkers are given their different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Key words Engels; Mencius; labor
1 恩格斯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
在恩格斯思想中,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人类是从动物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类利用劳动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使人类在自然属性基础上提升出社会属性,通过劳动使人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真正的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同动物一样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从而来维系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人在依靠自然界生存过程中,逐渐通过劳动实践,使手得以解放出来,进而产生了语言,最终实现了从猿脑到人脑的过渡和意识的产生,使人能够发展下去。而动物依然维系着它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通过利用自然界来使自身生存下去。
劳动是人类生活中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在达到这个基本条件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即手的解放、语言产生和人脑形成等。首先,劳动解放了手。古代类人猿由于自然界的变化,生活方式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从森林中走向平地来生存与发展。“这种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在攀援时手干着和脚不同的活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平地上行走时也开始摆脱用手来帮忙的习惯,越来越以直立姿势行走。由此就迈出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由于直立行走,手就被解放出来了,使手的功能大大增强。其次,劳动产生了语言。在劳动过程中,人们相互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所增多了,随之产生了人们之间交往思想的需求,进而产生了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一个接一个的清晰地音节。语言是从劳动中产生并同劳动一起发展,这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再次,劳动产生了人脑。“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人脑较比猿脑更要完善得多,是通过劳动和语言的交流作用下,使猿脑改造成为人脑。伴随着人脑的发展,感觉器官也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灵敏,这是其他动物无法超越的。劳动使猿转变成人,使人的手得以解放,使人的语言得以产生,使人的脑得以形成,使人的感觉器官得以发达,进而产生了人的意识,所以意识也是劳动的产物。
人的劳动,使解放的手能够制造真正的工具,进而有了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使清晰的语言能够建构交往的需要,进而形成生产关系的适应和完善;使有意识、有计划的人脑能够改造存在的世界,进而形成科学、道德和宗教的发展。所以,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即动物只是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单纯地通过自身存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而人类通过劳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标所服务,进而统治和控制自然界。
2 孟子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
在孟子思想中,仁德的培养是使人能够成为完整的人的衡量标准。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曾多次使用过“禽兽”一词。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进而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别只有一点点,而这里的差别在于教育的有无问题上。这就说明“人跟禽兽的这一点点差别,要靠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发展。”
孟子思想中的“禽兽”一词包括三方面,即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动物、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非儒家流派的流派的人。首先,禽兽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指出:“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逼)人,……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此处所指称的“草木禽兽”就是生物学意义的动物,这种禽兽就是相对人来说的动物。其次,禽兽是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这里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分为两种,即夷狄禽兽和蒙昧禽兽。一是夷狄禽兽,指处于中原地区四周和还未学习到中原文化的夷狄人,但他们有进一步学习中原文化的可能性。二是蒙昧禽兽,指生活在中原地区,但却不接受中原的文化教育,只知道自我生存和生活,而不顾及他人利益。这种人不受教育、不思进取,终日衣食无忧而不学习仁义道德,这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再次,禽兽是非儒家流派的流派的人。禽兽是指生活在儒家文化熏陶范围或周围下,不认同儒家文化的流派的人。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指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朱自私无爱,是对君主的不忠;墨翟无私大爱,是对父母的不孝;不忠不孝的人就是禽兽。孟子站在儒家思想的平台上,抨击其他异于儒家思想的流派,辱骂非儒家流派的人是禽兽一样。
孟子从两个角度,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了禽兽的不同含义,最终归结于一个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划分人与禽兽(动物)、人与禽兽(人)的区别。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指出:“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小人”只关注衣食住行的事情,而不关注人格、品德的培养和提升;“大人”不只关注衣食住行的事情,而且还要接受教育,提升仁义道德的培养。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也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所以要有社会关系。对于这些社会关系,孟子称其为“人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这些人伦都是根据人的本质所在。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或动物的人只是维持自身生存需要,而真正的人是要追求仁义道德的培养和教育,这才是人的本质所在之处。
3 恩格斯和孟子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比较
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在东西方文化思想中存在着差异性。从恩格斯思想的角度看待孟子,孟子思想的局限性是超越精神的缺乏,忽视了实践活动对人类外在世界的改造;从孟子思想的角度看待恩格斯,恩格斯思想的局限性是缺乏现实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投入,忽视了仁德培养对人类世界的内在自修。
首先,在思维上有“两个王国”的划分,即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第一,感性王国。孟子思想中“禽兽论”的提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他立足于“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去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但是,孟子没有追溯人类自然性的由来和发展,只是站在当时的社会现状,即礼崩乐坏的大动荡时期的社会现状,用儒家思想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和社会的运行。孟子站在儒家的讲坛上,抨击非儒家的人士,将他们都视为“禽兽”,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没有什么差异。在孟子的思想中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色彩,以感性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君子”与“小人”、“夷狄禽兽”、“草木禽兽” 、“杨墨之流”的差异,认为仁义道德只有真正的人才能独有,缺乏理性思考和深入思考。“草木禽兽”是纯粹的形体变化的动物,而“小人”、“庶民”、“杨墨之流”、“夷狄禽兽”等非儒家的人们同样具有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能过于简单的以仁义道德的感性标准来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第二,理性王国。恩格斯思想中“劳动论”的提出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他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标准去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恩格斯研究了人类自然属性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用人类的有意识或有系统意识的实践活动来区分动物的无意识或浅意识的生存活动,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逻辑的思考。但是,恩格斯思想中明显存在着灵与肉的分离,人的意识作用于人的肢体,支配着肢体去做实践活动;可人的意识的自修却是一种缺乏,缺乏感性聚集,缺乏思想文化的沉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客观判别标准,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判别依据,两者不能分离开来。
其次,在活动上有“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第一,外在世界。恩格斯认为,人类通过劳动进行实践活动来支配和控制自然界,人的意识能够改造人的精神以外的外在世界。第二,内在世界。孟子认为,仁义道德是人类的自我内修的精神成果,是在人类内心中形成的一种约定成熟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只是在人类的内在世界里形成与发展。但是,人类内在世界的仁德是依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等对象性的外在世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世界。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缺乏劳动的外在世界实践经验的基础,只是单纯地在内在世界中构建理想图景,而通过这种内在的理想图景去区分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是不够全面的。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客观基础,内在世界是外在世界的主观反映。人们要通过劳动才能建立起社会交往中的仁德关系,如果没有外在世界的劳动,内在世界的仁德就是空谈,所以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从恩格斯来看孟子思想,可以说孟子缺乏外在的、理性的超越精神;從孟子来看恩格斯思想,可以说恩格斯缺乏内在的、感性的情感精神。对于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东西方思想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即东方的孟子思想在道德方面划分出了仁德标准,西方的恩格斯思想在理性方面划分出了劳动标准。所以,在分析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的解释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西方思想的异同性,理解恩格斯和孟子的思想出发点,同时也反映了恩格斯和孟子的思想的合理性和缺陷性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关键词 恩格斯 孟子 劳动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Comparison between Engels' Thought and Ideas of Mencius
WANG Jiyu[1], JIN Wei[2]
([1] College of Marxism,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Engels and Mencius thought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Engels from the labor point of view,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ape to man is through the work achieved. Mencius, from a moral point of view,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imals that people who train people to become Jen's full of people. F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n and animal, Engels, and Mencius, two thinkers are given their different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Key words Engels; Mencius; labor
1 恩格斯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
在恩格斯思想中,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人类是从动物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类利用劳动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使人类在自然属性基础上提升出社会属性,通过劳动使人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真正的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同动物一样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从而来维系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人在依靠自然界生存过程中,逐渐通过劳动实践,使手得以解放出来,进而产生了语言,最终实现了从猿脑到人脑的过渡和意识的产生,使人能够发展下去。而动物依然维系着它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通过利用自然界来使自身生存下去。
劳动是人类生活中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在达到这个基本条件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即手的解放、语言产生和人脑形成等。首先,劳动解放了手。古代类人猿由于自然界的变化,生活方式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从森林中走向平地来生存与发展。“这种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在攀援时手干着和脚不同的活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平地上行走时也开始摆脱用手来帮忙的习惯,越来越以直立姿势行走。由此就迈出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由于直立行走,手就被解放出来了,使手的功能大大增强。其次,劳动产生了语言。在劳动过程中,人们相互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所增多了,随之产生了人们之间交往思想的需求,进而产生了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一个接一个的清晰地音节。语言是从劳动中产生并同劳动一起发展,这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再次,劳动产生了人脑。“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人脑较比猿脑更要完善得多,是通过劳动和语言的交流作用下,使猿脑改造成为人脑。伴随着人脑的发展,感觉器官也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灵敏,这是其他动物无法超越的。劳动使猿转变成人,使人的手得以解放,使人的语言得以产生,使人的脑得以形成,使人的感觉器官得以发达,进而产生了人的意识,所以意识也是劳动的产物。
人的劳动,使解放的手能够制造真正的工具,进而有了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使清晰的语言能够建构交往的需要,进而形成生产关系的适应和完善;使有意识、有计划的人脑能够改造存在的世界,进而形成科学、道德和宗教的发展。所以,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即动物只是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单纯地通过自身存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而人类通过劳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标所服务,进而统治和控制自然界。
2 孟子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
在孟子思想中,仁德的培养是使人能够成为完整的人的衡量标准。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曾多次使用过“禽兽”一词。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进而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别只有一点点,而这里的差别在于教育的有无问题上。这就说明“人跟禽兽的这一点点差别,要靠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发展。”
孟子思想中的“禽兽”一词包括三方面,即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动物、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非儒家流派的流派的人。首先,禽兽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指出:“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逼)人,……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此处所指称的“草木禽兽”就是生物学意义的动物,这种禽兽就是相对人来说的动物。其次,禽兽是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这里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分为两种,即夷狄禽兽和蒙昧禽兽。一是夷狄禽兽,指处于中原地区四周和还未学习到中原文化的夷狄人,但他们有进一步学习中原文化的可能性。二是蒙昧禽兽,指生活在中原地区,但却不接受中原的文化教育,只知道自我生存和生活,而不顾及他人利益。这种人不受教育、不思进取,终日衣食无忧而不学习仁义道德,这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再次,禽兽是非儒家流派的流派的人。禽兽是指生活在儒家文化熏陶范围或周围下,不认同儒家文化的流派的人。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指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朱自私无爱,是对君主的不忠;墨翟无私大爱,是对父母的不孝;不忠不孝的人就是禽兽。孟子站在儒家思想的平台上,抨击其他异于儒家思想的流派,辱骂非儒家流派的人是禽兽一样。
孟子从两个角度,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了禽兽的不同含义,最终归结于一个仁义道德的标准来划分人与禽兽(动物)、人与禽兽(人)的区别。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指出:“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小人”只关注衣食住行的事情,而不关注人格、品德的培养和提升;“大人”不只关注衣食住行的事情,而且还要接受教育,提升仁义道德的培养。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也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所以要有社会关系。对于这些社会关系,孟子称其为“人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这些人伦都是根据人的本质所在。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或动物的人只是维持自身生存需要,而真正的人是要追求仁义道德的培养和教育,这才是人的本质所在之处。
3 恩格斯和孟子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思想比较
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在东西方文化思想中存在着差异性。从恩格斯思想的角度看待孟子,孟子思想的局限性是超越精神的缺乏,忽视了实践活动对人类外在世界的改造;从孟子思想的角度看待恩格斯,恩格斯思想的局限性是缺乏现实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投入,忽视了仁德培养对人类世界的内在自修。
首先,在思维上有“两个王国”的划分,即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第一,感性王国。孟子思想中“禽兽论”的提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他立足于“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去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但是,孟子没有追溯人类自然性的由来和发展,只是站在当时的社会现状,即礼崩乐坏的大动荡时期的社会现状,用儒家思想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和社会的运行。孟子站在儒家的讲坛上,抨击非儒家的人士,将他们都视为“禽兽”,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没有什么差异。在孟子的思想中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色彩,以感性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君子”与“小人”、“夷狄禽兽”、“草木禽兽” 、“杨墨之流”的差异,认为仁义道德只有真正的人才能独有,缺乏理性思考和深入思考。“草木禽兽”是纯粹的形体变化的动物,而“小人”、“庶民”、“杨墨之流”、“夷狄禽兽”等非儒家的人们同样具有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能过于简单的以仁义道德的感性标准来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第二,理性王国。恩格斯思想中“劳动论”的提出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他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标准去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恩格斯研究了人类自然属性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用人类的有意识或有系统意识的实践活动来区分动物的无意识或浅意识的生存活动,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逻辑的思考。但是,恩格斯思想中明显存在着灵与肉的分离,人的意识作用于人的肢体,支配着肢体去做实践活动;可人的意识的自修却是一种缺乏,缺乏感性聚集,缺乏思想文化的沉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客观判别标准,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判别依据,两者不能分离开来。
其次,在活动上有“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第一,外在世界。恩格斯认为,人类通过劳动进行实践活动来支配和控制自然界,人的意识能够改造人的精神以外的外在世界。第二,内在世界。孟子认为,仁义道德是人类的自我内修的精神成果,是在人类内心中形成的一种约定成熟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只是在人类的内在世界里形成与发展。但是,人类内在世界的仁德是依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等对象性的外在世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世界。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缺乏劳动的外在世界实践经验的基础,只是单纯地在内在世界中构建理想图景,而通过这种内在的理想图景去区分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是不够全面的。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客观基础,内在世界是外在世界的主观反映。人们要通过劳动才能建立起社会交往中的仁德关系,如果没有外在世界的劳动,内在世界的仁德就是空谈,所以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从恩格斯来看孟子思想,可以说孟子缺乏外在的、理性的超越精神;從孟子来看恩格斯思想,可以说恩格斯缺乏内在的、感性的情感精神。对于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东西方思想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即东方的孟子思想在道德方面划分出了仁德标准,西方的恩格斯思想在理性方面划分出了劳动标准。所以,在分析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的解释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西方思想的异同性,理解恩格斯和孟子的思想出发点,同时也反映了恩格斯和孟子的思想的合理性和缺陷性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