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读出的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实践证明,根据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朗读方式有机地融入教学环节中,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朗读方式——“重复朗读”,虽不常见,却别有精彩,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品味语言文字之妙,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有较大的作用。这里的“重复朗读”,就是朗读时对课文部分内容“不一样”的重复,就像音乐上不同声部的配合演奏,是对课文内容二次开发的朗读方式,形式独特,有较高的朗读价值。请看几则案例:
  案例1:营造表现内容的情境——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
  原文: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重奏朗读:荆江告急!(一女生读)荆江告急!(小组读)
  武汉告急!(一男生读)武汉告急!(小组读)
  九江告急!(小组读)九江告急!(全体读)……
  把原文的每句话用不同安排连续朗读两遍,发挥“重奏”朗读的功能,如不同地方告急的消息接踵传来,充分营造出长江危机四伏的情境。
  案例2:把感情推向高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
  师述:同学们,大江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课文最后一段话连读3遍。第一遍女生读,第二遍男生读,第三遍全体朗读。“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学生在“重奏” 的朗读中,随着人数的变化增多,声音越来越洪亮,感情的波涛变得越加汹涌起来,升华了心中人民子弟兵的形象。
  案例3:深化理解课文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当心脏带回祖国》
  原文: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师:一位如此深爱祖国的音乐家,一个被悲愤充盈的波兰人,在时间的维度上忘我地奔跑着……39岁,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作为一位才华卓绝的音乐家,他还会创造出多少名曲,为人类做出多少贡献,但他却再也没法创作了。作为一名爱国的音乐家,他多么希望看到祖国的和平与统一,但他再也看不见了……同学们,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的内心感到非常遗憾与惋惜。
  师:请你用这样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学生朗读节奏较慢,声音略低沉)
  生:我的内心感到非常愤恨。肖邦肯定死不瞑目!
  师:对,我们要控诉俄国强盗的罪行。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把课文最后一段朗读一遍。(学生的朗读节奏较快,重读了“亡国之恨”“39岁”等)
  課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并根据不同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充分挖掘了文字内容所蕴含的的情感与思想。
  案例4:多元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示儿》
  师: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再让我们走到8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想想子聿是个怎样的孩子,陆游的内心是怎样的?该怎样告诫他的小儿子呢?
  A.子聿是陆游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孩子。也许他很贪玩,不好好念书,于是陆游语重心长地告诫他:
  指名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也许子聿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可是他很容易骄傲自满。于是做父亲的不无怜爱地提醒他:
  指名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C.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温暖的灯光,一位慈祥的父亲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自己的孩子:
  指名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未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他的聿儿:
  指名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朗读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情感思想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文异读,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享受朗读的乐趣,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丰富立体,学生朗读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朗读,是使用语音表现内容,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一种创造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重复朗读”,虽有“形式主义”的痕迹,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引领的创造。如何使用“重复朗读”,教师要细读文本,根据需要,寻求朗读的最佳方式,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让课堂朗读呈现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花荡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 我园课程中“民俗节日活动和社会重大活动”的开展  1、中国-新加坡积极技术合作开发区的背景:我园地处苏州工业园区,这是一个新移民城市,新移民对苏州文化、民俗风情等抱有极大的兴趣,从2000年我园创建以来“民俗节日活动和社会重大活动”的开展始终渗透贯穿于我园课程中 。  2、“民俗节日活动和社会重大活动”的含义及在我园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我园的“民俗节日活动和社会重大活动”主要指特别的庆祝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是的,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他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如何上好实验教学课,形式之多,方法多样,贵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是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或是课堂秩序井然,根据我近几年来科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当实验中研究的问题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寻求别人的合作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整体的实验教学水平。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学习的材料,课中展示。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改中众人注目的亮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学生对比较朗读有较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了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投入当中。现代音乐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低年级学生存在注意力分散、自制力差的问题,每遇到这种时候,教师不可等闲视之,听之任之,要采取措施。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兴趣。  1、运用多媒体手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