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要准确到位地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需要找准和抓住最佳切入点,这是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教学策略。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三基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其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是一个量变的繁琐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它揭示了文艺欣赏中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学生也是多样的,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学生的客观差异性;但学生认知文本的初始印象和执教者在初始教学时选择文本的切入点有很大关联,而且最终也还是要回到文本指向上来,这就是学生的主观一致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老师是引导者,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来寻找文本的切入点,以达预期目的。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教师很有必要在寻找教学资源方面下一些功夫。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同时选入高中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这篇文章记叙的事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一个人性极其扭曲的年代,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体现了作者平等互爱的人道主义精神,闪烁着悲天悯人的人性的光芒。它也是反映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自我剖析、良知觉醒的一篇散文。文本对于学生而言,似乎隔了一个世纪,如何能理解得到知识分子的良知认同?如何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不巧妙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来比较一下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三位名师讲《老王》时是如何切入文本的,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应会有一些启示。
一、余映潮老师有的放矢,重在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
余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干什么呢?散文欣赏课,文学欣赏课,学习方法——话题讨论式。老师给话题给你们,我们先来试做一下,热身活动,试一下。话题就是——自选角度欣赏课文第四段。”一开始就定位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学着分析散文,欣赏散文,这一点很有创意,也巧妙地链接高考,是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怎么欣赏呢?余老师给出了裁度的模板,那就是赏析第四段,从“任意”角度。“任意”是要学生乱说话吗?当然不是,高中学生赏析文本的能力是很薄弱的,没有固定方法可循,完全是靠臆测。“任意”其实是在启发学生去大胆发挥,尝试总是要勇气的,这是鼓励,学生马上就进入状态了。
生:我认为第四段里面,它通过写了这几个“荒僻的”还有“破破落落的”“塌败的小屋”这几个形容词来写出了老王当时生活十分贫困。
师:多好!抓住关键的词语对它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
生:当作者问起那是不是他的家,他只是说“住在那儿多年了”,也许对于老王来说早已没有了家的概念,那处破落的屋子也只是个落脚处,是个寄放他同样破落的身体的地方罢了。
师:是的,老王没有正面回答,看来老王还是很聪明的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他的家,他是没有家的啊,就他一个人,所以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分析得多好啊!看出了关键句子的含义。
生:我觉得第四段“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一直到“里面有间塌败的小屋”这句话,我觉得是一种由远到近的写法。还有像“小胡同”、“大院”、“小屋”,前面都有显得生活很艰苦的形容词,后面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我觉得这句话是暗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因为他都住那儿多年了,作者还不知道,却在询问他这件事。
师:嗯,也许作者根本不知道他住那儿,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观察到这生活的一幕。注意,这里不是冷静的描写,她是用自己眼睛的观察把经过写出来。
生:这上边说是他们夫妇无意中散步的时候发现的,还有后边是“闲聊”的时候,问老王那儿是不是他的家,说明老王从来不受人关心,无依无靠,十分孤独。
师:很好,注意这位同学指出了一个词“闲聊”,你们看第一段,“闲聊”是和全文的第一段照应起来的,说明老王和我,和我们一家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闲聊”啊!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吧?一个那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残疾人,一个三轮车夫,作者常常和他“闲聊”,分析得好!
师:我们来看,从居住环境的角度写老王的贫穷。作者写老王是多角度的,居住环境的塌败是其中的一个角度。第二,从侧面写老王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不是直接的叙述,是通过“闲聊”,从侧面的角度写老王的。第三点,这一段话和全文有血肉般的联系,它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和开头遥相呼应。“闲聊”一词,就是呼应的纽带。这一点大家没看出来吧?用两个生活的瞬间,因此这一段是有层次的,层次非常漂亮,用两个生活的瞬间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如果说,像我们第一位同学起来品析的,还要品析它的词语的表达作用,就还有话可以说。
多么自然的切入啊,简简单单,却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会意到老王的社会地位和现状,也学会了从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来赏析散文。也知道了文本是有正面、侧面表述的。不露痕迹的就把学生与文本,以及那个年代融为一体,很巧妙。拦腰剪裁,将大问题分割成小问题,实则将赏析文本的方法不动声色地教会给了学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余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教学的大境界。
二、黄玉峰老师全面统筹,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
黄老师说:“在我们上课之前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老王为什么在临死前支撑着病体送鸡蛋香油给杨绛家?请从书中找根据。第二,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没有?杨绛说她感到‘愧怍’,她愧怍什么,请从书中找根据。第三,看完课文,你读出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从书中生发开去。大家思考一下。思考两分钟。”两分钟?120秒的时间是无论如何学生也办不到的事情。黄老师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很让人费解。 生:就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老王他在临死前感谢杨绛曾经给他的帮助和温暖。
师:第二个问题。
生:我觉得她理解吧。
师:好,杨绛是理解老王的。哪个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她没有理解,因为她结尾说到是“愧怍”。
师:觉得很惭愧吧,愧怍就是心里很难过,很伤心,自己不理解感到“愧怍”,那么她不理解什么呢,她不是说了吗,为什么不理解他?
生:她没有在精神上理解。
师:精神上是哪方面的,你具体说。
师:没有在内心,只是在物质上帮助他,物质上是什么?
生:比如金钱方面,付给他车费。
师:车费,他应该拿到的哦!
生:反正我觉得在精神方面帮助他的比较少。
师:精神方面,那么老王需要哪方面的精神帮助?
生:应该是真正的人与人心灵上的一些理解他。
师:理解他什么?如果你是杨绛,你看到老王,你最后应该怎么做,你怎么做才算理解他。
到这我们才知道,黄老师其实在声东击西啊,同学持不同意见的应该还有好多,他不肯定同学的理解,实则是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让学生内心质疑,带着不确定来解读文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黄老师以争议的方式开场,更多的会给学生留下了假如我是杨绛,我该如何去做,我是不是也应该感到“愧怍”这样的问题。以这样的质疑态度来解读文本,必然要带着思考进行的。从题目入手,已达到学生初认知老王,进而走进老王来解读文本,以唤醒同学的潜意识思维。黄老师全面统筹,不强加给学生任何外在的自我意识,以学生的内在探求去完成教学任务,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这和黄老师在《教学生活的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中“意见”不等于“知识”,重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观点是吻合的。黄老师是全国出名的语文教学“叛徒”。他针对中国教育之痼疾,多次在各种讲坛上发问:“‘人’是怎么不见的”;他坚持教学改革、重在育人,凡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去做。本课堂黄老师仍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来解读文本,怎一个妙字了的!
三、程翔老师攻守兼备,旨在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程老师说:“咱们这节课呢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一篇课文。我将班级分成十组,组长的任务是要组织本组的同学好好的交流讨论。如果这个组有同学不交流讨论,是局外人,那就是组长有责任,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咱们这个同学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 很显然,程老师采取的是学生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方法。程老师针对的是八年级学生,思想上相对不够成熟,情感上也不够理性,让他们去理解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良知的觉醒和愧怍,或者是人性之美,可谓难上加难,八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赏析水准。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随着老师的言行而渐行渐远。程老师如何做才能不仅把握好这样的另类课堂,而且又培养孩子的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呢?我是要为程老师捏一把汗的。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二节的第一句加那么多引号。第二个问题是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第三个是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都觉得心上不安。第四个问题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师:你说一说是哪一句?
生: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
师:你读。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噢,就是这句话什么意思,不理解?
生:恩。
师:谁来解决啊?我来解决啊?不行,我不会。谁来解决同学们?
直到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程老师发挥了教师这根神奇的魔术棒的魔法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将自主课堂抛洒得如此巧妙!切入点在内容上应该是“牵动全身的发”,在形式上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学生主要问题很快就集中到了第三和第四个,程老师就狠抓这两个问题来切入文本。至此,切入点初见端倪。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和“乐学”。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之教师的硬性强加,程老师选择的切入点是学生共同智慧的结晶,要好接受得多。此举大智若愚,以简单的对话形式深入主题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启动和引导课堂。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之风,立竿见影。
教师讲散文,都要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于是老师拼命抓所谓的神韵,有时候抓了一节课,也未必起到效果,于是散文课上成了“散打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于切入点的寻找没有认真对待。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文本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这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著。这样的语文课堂相信是学生所期待的。以上三位老师讲《老王》,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巧妙地寻找文本的切入点。没有平白无故的“巧妙”,是教师深思熟虑的体现,我们在教学时就往往缺少这样研读文本和思考的精神。我们要善于总结,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礼记·学记》上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语文老师真的有所感悟的话,教学的同时勤于思考,能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提高学生技能,用不了多长时间,老师和学生都会成为擅长于解文的“庖丁”。
[作者通联: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组]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同时选入高中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这篇文章记叙的事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一个人性极其扭曲的年代,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体现了作者平等互爱的人道主义精神,闪烁着悲天悯人的人性的光芒。它也是反映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自我剖析、良知觉醒的一篇散文。文本对于学生而言,似乎隔了一个世纪,如何能理解得到知识分子的良知认同?如何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不巧妙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来比较一下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三位名师讲《老王》时是如何切入文本的,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应会有一些启示。
一、余映潮老师有的放矢,重在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
余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干什么呢?散文欣赏课,文学欣赏课,学习方法——话题讨论式。老师给话题给你们,我们先来试做一下,热身活动,试一下。话题就是——自选角度欣赏课文第四段。”一开始就定位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学着分析散文,欣赏散文,这一点很有创意,也巧妙地链接高考,是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怎么欣赏呢?余老师给出了裁度的模板,那就是赏析第四段,从“任意”角度。“任意”是要学生乱说话吗?当然不是,高中学生赏析文本的能力是很薄弱的,没有固定方法可循,完全是靠臆测。“任意”其实是在启发学生去大胆发挥,尝试总是要勇气的,这是鼓励,学生马上就进入状态了。
生:我认为第四段里面,它通过写了这几个“荒僻的”还有“破破落落的”“塌败的小屋”这几个形容词来写出了老王当时生活十分贫困。
师:多好!抓住关键的词语对它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
生:当作者问起那是不是他的家,他只是说“住在那儿多年了”,也许对于老王来说早已没有了家的概念,那处破落的屋子也只是个落脚处,是个寄放他同样破落的身体的地方罢了。
师:是的,老王没有正面回答,看来老王还是很聪明的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他的家,他是没有家的啊,就他一个人,所以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分析得多好啊!看出了关键句子的含义。
生:我觉得第四段“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一直到“里面有间塌败的小屋”这句话,我觉得是一种由远到近的写法。还有像“小胡同”、“大院”、“小屋”,前面都有显得生活很艰苦的形容词,后面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我觉得这句话是暗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因为他都住那儿多年了,作者还不知道,却在询问他这件事。
师:嗯,也许作者根本不知道他住那儿,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观察到这生活的一幕。注意,这里不是冷静的描写,她是用自己眼睛的观察把经过写出来。
生:这上边说是他们夫妇无意中散步的时候发现的,还有后边是“闲聊”的时候,问老王那儿是不是他的家,说明老王从来不受人关心,无依无靠,十分孤独。
师:很好,注意这位同学指出了一个词“闲聊”,你们看第一段,“闲聊”是和全文的第一段照应起来的,说明老王和我,和我们一家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闲聊”啊!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吧?一个那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残疾人,一个三轮车夫,作者常常和他“闲聊”,分析得好!
师:我们来看,从居住环境的角度写老王的贫穷。作者写老王是多角度的,居住环境的塌败是其中的一个角度。第二,从侧面写老王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不是直接的叙述,是通过“闲聊”,从侧面的角度写老王的。第三点,这一段话和全文有血肉般的联系,它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和开头遥相呼应。“闲聊”一词,就是呼应的纽带。这一点大家没看出来吧?用两个生活的瞬间,因此这一段是有层次的,层次非常漂亮,用两个生活的瞬间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如果说,像我们第一位同学起来品析的,还要品析它的词语的表达作用,就还有话可以说。
多么自然的切入啊,简简单单,却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会意到老王的社会地位和现状,也学会了从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来赏析散文。也知道了文本是有正面、侧面表述的。不露痕迹的就把学生与文本,以及那个年代融为一体,很巧妙。拦腰剪裁,将大问题分割成小问题,实则将赏析文本的方法不动声色地教会给了学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余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教学的大境界。
二、黄玉峰老师全面统筹,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
黄老师说:“在我们上课之前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老王为什么在临死前支撑着病体送鸡蛋香油给杨绛家?请从书中找根据。第二,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没有?杨绛说她感到‘愧怍’,她愧怍什么,请从书中找根据。第三,看完课文,你读出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从书中生发开去。大家思考一下。思考两分钟。”两分钟?120秒的时间是无论如何学生也办不到的事情。黄老师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很让人费解。 生:就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老王他在临死前感谢杨绛曾经给他的帮助和温暖。
师:第二个问题。
生:我觉得她理解吧。
师:好,杨绛是理解老王的。哪个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她没有理解,因为她结尾说到是“愧怍”。
师:觉得很惭愧吧,愧怍就是心里很难过,很伤心,自己不理解感到“愧怍”,那么她不理解什么呢,她不是说了吗,为什么不理解他?
生:她没有在精神上理解。
师:精神上是哪方面的,你具体说。
师:没有在内心,只是在物质上帮助他,物质上是什么?
生:比如金钱方面,付给他车费。
师:车费,他应该拿到的哦!
生:反正我觉得在精神方面帮助他的比较少。
师:精神方面,那么老王需要哪方面的精神帮助?
生:应该是真正的人与人心灵上的一些理解他。
师:理解他什么?如果你是杨绛,你看到老王,你最后应该怎么做,你怎么做才算理解他。
到这我们才知道,黄老师其实在声东击西啊,同学持不同意见的应该还有好多,他不肯定同学的理解,实则是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让学生内心质疑,带着不确定来解读文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黄老师以争议的方式开场,更多的会给学生留下了假如我是杨绛,我该如何去做,我是不是也应该感到“愧怍”这样的问题。以这样的质疑态度来解读文本,必然要带着思考进行的。从题目入手,已达到学生初认知老王,进而走进老王来解读文本,以唤醒同学的潜意识思维。黄老师全面统筹,不强加给学生任何外在的自我意识,以学生的内在探求去完成教学任务,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这和黄老师在《教学生活的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中“意见”不等于“知识”,重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观点是吻合的。黄老师是全国出名的语文教学“叛徒”。他针对中国教育之痼疾,多次在各种讲坛上发问:“‘人’是怎么不见的”;他坚持教学改革、重在育人,凡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去做。本课堂黄老师仍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来解读文本,怎一个妙字了的!
三、程翔老师攻守兼备,旨在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程老师说:“咱们这节课呢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一篇课文。我将班级分成十组,组长的任务是要组织本组的同学好好的交流讨论。如果这个组有同学不交流讨论,是局外人,那就是组长有责任,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咱们这个同学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 很显然,程老师采取的是学生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方法。程老师针对的是八年级学生,思想上相对不够成熟,情感上也不够理性,让他们去理解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良知的觉醒和愧怍,或者是人性之美,可谓难上加难,八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赏析水准。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随着老师的言行而渐行渐远。程老师如何做才能不仅把握好这样的另类课堂,而且又培养孩子的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呢?我是要为程老师捏一把汗的。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二节的第一句加那么多引号。第二个问题是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第三个是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都觉得心上不安。第四个问题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师:你说一说是哪一句?
生: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
师:你读。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噢,就是这句话什么意思,不理解?
生:恩。
师:谁来解决啊?我来解决啊?不行,我不会。谁来解决同学们?
直到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程老师发挥了教师这根神奇的魔术棒的魔法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将自主课堂抛洒得如此巧妙!切入点在内容上应该是“牵动全身的发”,在形式上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学生主要问题很快就集中到了第三和第四个,程老师就狠抓这两个问题来切入文本。至此,切入点初见端倪。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和“乐学”。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之教师的硬性强加,程老师选择的切入点是学生共同智慧的结晶,要好接受得多。此举大智若愚,以简单的对话形式深入主题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启动和引导课堂。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之风,立竿见影。
教师讲散文,都要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于是老师拼命抓所谓的神韵,有时候抓了一节课,也未必起到效果,于是散文课上成了“散打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于切入点的寻找没有认真对待。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文本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这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著。这样的语文课堂相信是学生所期待的。以上三位老师讲《老王》,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巧妙地寻找文本的切入点。没有平白无故的“巧妙”,是教师深思熟虑的体现,我们在教学时就往往缺少这样研读文本和思考的精神。我们要善于总结,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礼记·学记》上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语文老师真的有所感悟的话,教学的同时勤于思考,能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提高学生技能,用不了多长时间,老师和学生都会成为擅长于解文的“庖丁”。
[作者通联: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