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通过教学告诉学生结果。在对二年级学生体会反问句语气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重视朗读体验,加强朗读示范,而不是孤立地训练句式,简单地告诉学生相关知识。
  关键词:“反问句”教学;现象;诊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55-1
  一、现象描述
  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一课,该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的语气更强烈时,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教师先出示两个句子:(1)“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2)“亲爱的狼先生,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老师让学生自由读,想想哪句话的语气更强烈?读完后,学生认为是第二句。于是,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再指名学生回答哪句语气更强烈,然而连续三位学生回答都是第二句,只有第四位学生才说出第一句语气比较强烈。这时,老师马上给予肯定评价:“嗯,第一句中有个反问号,读时语气更重,语气更强烈。”在现场听课的我明显地感觉到第四位学生是个会猜度老师心思的孩子,因为他觉察到老师不认可前三位同学的回答。课后的访谈也证实了我当时的猜测:我问这个孩子,为什么你当时觉得是第一句?这位学生说:“我也觉得是第二句,但见前面三位学生的回答老师没有肯定,于是我要举手回答是第一句。”接着我再就这两句话哪句话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让全班同学如实表态并进行了统计,结果是:全班共有50人,45人认为是第一句语气比较强烈;3人认为还是第二句语气比较强烈;还有2人犹豫不定。
  二、问题诊断
  为什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课后的访谈又说明什么呢?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问题设计简单化。老师出示两个句子问学生:“哪句话的语气更强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反问句的“语气强烈”这一表达特点的理解是有难度。反问句的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反问句的意思,感受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强烈,而不是只求告知,不求甚解。
  2.学生朗读体验的时间不够。由于二年级学生刚接触反问句,对语意的理解缺少体验和经验,课堂上老师没有给学生朗读自悟的时间,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3.教师的朗读没有示范作用。课上老师点名的四位学生中前三位学生回答偏离教学目标,这与当时课堂上老师的示范朗读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在读反问句时没有让学生感觉到语气的强烈。
  4.在访谈时,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达到全班的90%。显然这主要是教师通过教学告知的结果,但学生的自我体悟还是不够,对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强烈还是比较模糊的。
  三、教学对策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1.把握学生学情。
  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预设,不能直接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同时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只是表达的句式不同。而不能仅凭教师自身的经验,把两个句子出示后,让学生朗读比较那个句子的语气强烈。
  2.重新设计问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用书》“注意事项”中着重指出:在词句训练中,也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感知,反复熏陶,逐步实现迁移。不要孤立地训练某个词语、某种句式,而要结合词语形态的变化、句式的变化来训练。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重新设计:由问号入手,巧埋伏笔,利用简笔画,联系上下文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再将反问句和陈述句出示,进行对比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调,感情更强烈。如:读到反问句时,教师可引起学生注意句末用的是问号,这问号是表示小羊心中有疑问要问狼么?联系上文:“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利用简笔画分清“上游”和“下游”,搞清楚了“狼”和“小羊”的位置,再组织学生朗读:“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小羊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这样小羊心里明明知道它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为什么还要反问狼呢?这样对比着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哪句话回击狼更有力度。学生就能體会到:“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回击狼更有力度,语气更强调一些。
  3.重视朗读体验。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语言内涵,学生才能读懂。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在这里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出示这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而在精心设计问题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感受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不在于告知这个“反问句”的相关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体悟到。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把句子置身于课文中,上下连贯起来朗读体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语感的形成。
  4.合理巧妙地理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即时作出合理巧妙的理答。理答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也影响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特别是在学生回答不明确或出现偏差时,更需要教师智慧的理答。
  5.加强朗读示范。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育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在这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示范。可以适当地用夸张的语气、动作,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更好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或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学生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人云:“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直接动力。笔者采取“以人写事 以事带史”的教学方法,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人物和事件的讲述,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激发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62-1  历史
摘要:开展学生自主性评价活动,在于唤醒每个生命的自觉,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自持责任担当,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塑就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为学生自携永不枯竭的“燃剂”,在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强劲地远航。  关键词:唤醒;启迪;激扬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05-2  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教育质量的
摘 要:随着课程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所以,教师要想将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应用主体性教学法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中职生作文水平不高,有诸多原因。通过对中职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生并非是惧怕作文,而是遇到了切实的困难,如果教师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相信中职生也会爱上作文。  关键词:中职生;作文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124-1  中职生也有作文的愿望和表达的需求。中国作协会员、河
摘 要:本案例属于《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八课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内容。通过教学,学生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关系”、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在课堂上,教师要选择和运用观看新闻视频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思品教学;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摘要:教研转型就是打磨主题。主题的选择应具有关键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关联性。主题的研究过程完整,一般可以包括:课后说课、观点呈现、交互议课、分享收获、总结评述五个环节。主题的提升应产生效应。  关键词:主题的选择;主题的研究过程;主题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77-2  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是研究活动的主线。没有主题,就没有灵魂
摘 要:新时代的关键词是“创新”,我们知道,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支撑,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高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也已经不是单纯的停留在“段落式”学习和一味的复制作者或者教师的想法,而是更加深入的探索新的天地,将学生的质疑与新的想法融入阅读的过程,更加充分的挖掘文章中值得学习的方方面面,大胆质疑,努力寻求解决新问题的途径。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英语;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交流互动中创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问题活动和活力。  关键词:交流提问;时代性;关键性;灵活性;层次性;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
摘要: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通过唤醒学生的需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有效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等方式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需求;学习方法;有效思考;动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62-1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流畅,也很热闹,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摘要:现代幼儿教育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从孩子的生活入手,从孩子身边的生活汲取营养,无疑是课程生活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教育需顺应“生活教育”理念,给幼儿园课程更多创造;教育需尊重“生活教育”理念,给幼儿园课程更多自由;教育需追随“生活教育”理念,给幼儿园课程更多自主。  关键词:顺应;尊重;追随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