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跟进式教研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意见》中指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应有的专业行为。”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认识到了观察、解读幼儿行为对幼儿成长与教师自身专业性提升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对观察的方法、解读的实效以及后续的支持,仍然缺乏实际操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为了帮助教师找到科学的方法,助力教师有效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情境,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促使教育策略更加有效,我们以“跟进式”为关键词进行了新模式的教研活动,以团队的形式,探寻运用跟进式主题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儿童行为能力的策略,从而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

一、运用团队力量,开展集体研讨,让教研内容更有深度


  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往往缺少方向性、持续性和深入性。因此,我们建立了教研共同体团队,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并从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现状出发,收集共同的困惑和主题,归纳出专门的教研专题进行共同研讨,通过比较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升研究课题的水平。
  (一)精建“一队伍”,明确教研方向
  为了有序地开展课题教研活动,更好地发挥跟进式教研活动的作用,有效地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我们选配了精兵强将组成教研团队。在组建团队时,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在带班年级上覆盖了每个年龄段,在教师的兴趣与特长上囊括了各个领域的精英,在教研能力和水平上搭配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创新开拓的年轻教师。教研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核心的信念:爱幼儿,更多地关注幼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跟进式教研,努力提高观察的实效性。
  (二)建立“一张网”,确定观察内容
  “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所有活动都是我们研讨的内容。“幼儿行为”主要是指幼儿区角活动、户外游戏、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我们将这四项活动作为观察的主要内容。在区角活动中,提升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促进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在户外游戏中,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开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在集体活动中,探索如何科学地观察、正确地解读幼儿的一言一行,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生活活动中,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探索各个环节中益于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契机,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活动和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联办“一件事”,发挥团队合力
  确定了教研人员和内容后,我们会定期开展相关活动,结合教师在具体观察活动中的困惑、难点,制订相应的专题研讨计划,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运用录像、照片等定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细化、开发各类活动的观察表格,运用教研活动共同分享观察、解读幼儿行为的案例。每两周进行一次大教研 按需小教研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具体的跟进式专题研讨中增强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专业能力,帮助教师寻找观察、解读幼儿的要点和策略。

二、聚焦困惑问题,系统探索方法,让教师的行动更有目标


  虞永平教授指出:“观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观察不是随便看看,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一起聚焦某个区域、某个幼儿、某个场景,形成有针对性的观察工具、观察目标和观察量表等,有效地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中确立方向、提升能力、解决问题,让教研活动的内容更有深度。
  (一)定点立靶,通过调查问卷找准问题
  在课题教研活动开展之初,我们设计了《幼儿园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现状调查表》,了解了教师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专业能力的现状,并分析数据、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设计研讨的内容、形式、重点及难点,让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教师对于“幼儿被观察时状态的真实性”“在人数较多班级中的观察方式”“如何提高解读的正确性”“如何找寻支撑点支持有效观察”等方面存在问题。于是,我们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教师的需求,通过提升幼儿园教科研活动的实效优化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定位追踪,通过聚焦问题探索方法
  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做研究。例如,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行为的观察与解读”教研活动中,教研人员首先梳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将一日生活活动分为来园、餐点、散步、起床、盥洗、饮水、如厕、离园八个生活环节,从组织生活环节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分工,让教师能相对独立地关注每一个生活环节;然后,教研人员向教师收集生活活动中的问题,让教师结合自身日常带班的体验,提出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存在的困惑、问题;最后,教研人员将教师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归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对于活动内容相对较多、时间相对比较零散的生活环节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来园活动、餐后散步、午睡起床后等环节。于是,我们将这些环节列为教师近期跟进式教研观察、解读的重点内容。
  (三)定向切脉,通过跟进教研解决难点
  通过教研活动,我们剖析典型案例,探究焦点问题,讨论如何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的专业能力,共同商定有效的觀察工具、观察目标和观察量表。例如,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与解读”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原有的区域游戏观察记录比较笼统,缺乏区域专业性和现实数据,导致观察后的分析和解读没有抓手,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观察记录。为了让观察记录表更加清晰明了、便于操作,让观察表能与各区域特点相联系,提高观察记录表后续支持的有效性,我们通过研讨,设计、完善了观察记录表,将观察记录表分成了行为核对表、等级量表和轶事记录表三种,让教师能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选择不同的观察记录表格,帮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快速、有效、真实地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为后期的分析、解读提供依据。

三、反思教育行为,持续跟进观察,让幼儿的成长更有实效


  幼儿教师所有的观察、解读都应基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要让教师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学习观察的方法和路径,而是要让教师内化、建构和运用这样的理念。我们采用跟进式的教研,运用研讨出来的方法再循环作用于真实的教育行为中,让教师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和解读评价幼儿的方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让教师从课程的角度反思教育内容、环境材料、组织方式,等等,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更有实效。
  (一)保证“儿童中心”这一观察根本
  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是儿童童年的守护者,要陪伴支持儿童的成长。因此,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以儿童为本位,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解读。如:环境是否适合幼儿活动、材料是否被幼儿喜欢、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幼儿健康茁壮成长。总之,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保证观察记录的真实性,通过数据、幼儿真实的语言说明问题。
  (二)突出“关键经验”这一解读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有效地观察和解读,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制订出适合每个幼儿的发展计划,支持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了让教师在观察和解读中更有抓手,我们梳理了幼儿每个年龄段在每个领域的关键经验,形成了各年龄段区角活动的关键经验和各年龄段生活环节的关键经验,以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的实效。
  (三)用好“曲式回旋”这一教研模式
  我们在教研的过程中采用持续、循环、不断上升的三步曲式的流程,坚持“观察—记录—研讨—反思—再观察”的步骤,每一个环节均按照“计划—行動—反思—再计划”的要求展开,每一次观察、研讨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一定时间内针对一个主题,通过问题、探究、实践、反馈、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动态过程,进行多次连续、逐层调整、持续深入的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观察幼儿行为——分析现象问题——正确解读行为——提出支持策略这样曲式回旋的方式,提升了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课题“运用跟进式教研提升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1101435。)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其他文献
提起妈妈,人们的联想词中总少不了“牺牲”“繁忙”“失去自我”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借助多样化、便捷的互联网工具,这届妈妈可以更智慧地解决生活、工作难题,实现家庭育儿、自我发展等多方面的平衡。当妈来职场、创业新机遇  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妈妈们就面临着每分每秒都需要照顾孩子的现实,有不少妈妈会因此放弃工作,但也有人发现,成为妈妈本身就是一个机遇,借助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率随之提高。患者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由于未能有效愈合,进而出现突向浆膜层凹陷情况。同时还因为会有很多的经血残留于憩室中,有80%以上的患者的阴道内会出现流血情况,对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为您讲解剖宫产切口憩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介绍合理化的微创治疗方法。切口憩室的发病机制  现阶段,切口
前列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指的是前列腺受到致病菌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前列腺炎主要包括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症状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炎的致病原因  辛辣刺激性饮食、酗酒、吸烟、性生活不规律、久坐、衣原体感染均是导致前列腺炎的主要因素。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为细菌感染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承载着开蒙、启智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活,学会与同伴相处、沟通,还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其逐步形成社会性品格。就此,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达成共识,统一教育战线,由此优化幼儿教育。本文将从组织丰富的家长进园活动、定点组织家访活动、构建线上家园合作平台三个角度来谈谈幼儿教师如何推动家园合作活动。  部分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细胞异常,胰岛素分泌缺陷等。长期性的高血糖严重影响心脏、肝脏、血管等器官组织,造成功能性损害。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在心理上会存在一些异常状态,如害怕、消极、悲观等。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介绍糖尿病治疗方式,让患者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推动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促进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是教育界长久以来的热议话题。微信平台的普及为这一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题思路。本文调查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现状,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近年来,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方式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家长的认可。这种即时、全面、可靠的沟通方式让家校沟通的效率大大提升,为实现家校共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幼儿园课程理念倡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发与利用生活周围的课程资源,《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中提出:幼儿园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亲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那么,幼儿园如何利用亲职教育这一重要资源去润泽游戏化的课程建设呢?亲职教育内涵界定  亲职教育是指父母提供教养子女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提升综合素养,以达到亲子关系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与出发点的教育。
谦让是中华传统美德。3~6岁是幼儿道德情感、美德意识和个性倾向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关键阶段。当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立德树人”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美德传承教育成为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谦让教育的现状  谦让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某种利益、愿望和他人发生冲突时,将自己的需要放置一边或退居其次,让对方的需要先得到满足的一种亲社会行为。  目前,尽管许多幼儿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民间游戏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通过其游戏活动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利用游戏中的具体内容增益幼儿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以较高的效率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好地组织幼儿参与到民间游戏的活动实践之中,并提高民间游戏活动开展对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实效性,教师有必要从对民间游戏的开展方针与实践意义入手,进一步深化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  在幼儿园教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幼儿园高质量的后勤工作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保障,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重点阐述了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具体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正常运转,需要幼儿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部分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在园内安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