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连,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仍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教学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时期,加上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复杂。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够成熟。从一起起校园欺凌事件中,足可以看出目前一些中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思想容易受繁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认识上容易出现偏差,法治意识也淡薄,假如不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学生将会形成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做出错误的事情。初中实际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最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明确利害关系,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受传统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对于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相关调查显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满足学生的应试需求,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考点分析以及解题技巧训练的工作中,从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同时,在考评机制问题上,多数教师仍旧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从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2.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从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还比较低。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从而导致课堂的单调性较强,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形式相对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限制了课堂良好学习气氛的合理营造。
三、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并包容学生的特性,使得学生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力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转变教师在教学当中的自我中心观念,及时地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和情绪上的变化,积极地与学生交谈,为学生出谋划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涵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只有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进而进行耐心的辅导。同时还应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能够身心放松。在这样的课堂环境当中,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大幅度的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教学当中,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重视起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当中多进行引导,以促进学生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2.开展小组互助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顾及到全体学生,防止个体被忽略。比如,针对现在大家争议的“看见一位老爷爷摔倒在马路上该不该去扶”的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小组,正方阐述扶的原因,反方说明不该扶的道理。正反两方经过讨论,教师针对双方的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教会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与开展现代中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十分密切符合国际信息时代和新技术快速发展教学工作潮流的。并且充分使用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整体过程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师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也能即时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不断提高。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爱国的视频等,比如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看完后老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看完这个纪录片,他们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小组讨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国家的富强可以做些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一切的知识源于实践,最终回归实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秩序与规则》这一框题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维护规则的技巧后,可以给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1、在排队买东西的时候,有一些人出现插队的行为。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為马路上的车辆比较少,有很多行人闯红灯过马路。3、候车室里,一名男子大声地打电话,旁人提醒他要小声点,但他反驳说打电话是他的自由。让学生讨论这样做会产生的后果,然后让学生自行组队,根据自己对以上情境的理解进行情景再现表演,并且模拟剧情的发展。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又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要。我国非常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 肖东海.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7:217.
[2] 王禮敏. 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神州,2017(30):182-182.
关键词:教学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时期,加上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复杂。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够成熟。从一起起校园欺凌事件中,足可以看出目前一些中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思想容易受繁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认识上容易出现偏差,法治意识也淡薄,假如不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学生将会形成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做出错误的事情。初中实际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最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明确利害关系,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受传统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对于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相关调查显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满足学生的应试需求,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考点分析以及解题技巧训练的工作中,从而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同时,在考评机制问题上,多数教师仍旧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从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2.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从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还比较低。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从而导致课堂的单调性较强,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形式相对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限制了课堂良好学习气氛的合理营造。
三、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并包容学生的特性,使得学生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力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转变教师在教学当中的自我中心观念,及时地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和情绪上的变化,积极地与学生交谈,为学生出谋划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涵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只有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进而进行耐心的辅导。同时还应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能够身心放松。在这样的课堂环境当中,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大幅度的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教学当中,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重视起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当中多进行引导,以促进学生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2.开展小组互助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顾及到全体学生,防止个体被忽略。比如,针对现在大家争议的“看见一位老爷爷摔倒在马路上该不该去扶”的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小组,正方阐述扶的原因,反方说明不该扶的道理。正反两方经过讨论,教师针对双方的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教会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与开展现代中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十分密切符合国际信息时代和新技术快速发展教学工作潮流的。并且充分使用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整体过程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师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也能即时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不断提高。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爱国的视频等,比如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看完后老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看完这个纪录片,他们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小组讨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国家的富强可以做些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一切的知识源于实践,最终回归实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秩序与规则》这一框题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维护规则的技巧后,可以给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1、在排队买东西的时候,有一些人出现插队的行为。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為马路上的车辆比较少,有很多行人闯红灯过马路。3、候车室里,一名男子大声地打电话,旁人提醒他要小声点,但他反驳说打电话是他的自由。让学生讨论这样做会产生的后果,然后让学生自行组队,根据自己对以上情境的理解进行情景再现表演,并且模拟剧情的发展。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又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要。我国非常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 肖东海.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7:217.
[2] 王禮敏. 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神州,2017(30):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