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综合国内以往有关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促进其身心健康發展等方面,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辅导探索策略:激励成功策略;和谐人际关系策略;培养学习兴趣策略;学法指导策略;增强地理实践活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困生;心理辅导
所谓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从心理学层面看,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是非智力型“学困生”,他们因某些非智力因素而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是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教育问题很多,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存在影响着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人生幸福。因此转化学困生,调动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消除妨碍学困生智力正常发挥的客观条件,让每个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综合国内以往有关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辅导探索策略。
(一)激励成功策略
自尊是个体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学困生由于反复体验学业失败的痛苦,往往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下降,最终厌恶、抵制甚至放弃学习。所以,在坚信任何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的前提条件下,我很重视对学困生的成功辅导,积极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学生尝试成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寄予恰如其分的高期望,然后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期望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把老师对他积极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动力,在认识上摆脱反复失败的阴影。对于学困生学业成绩落后的现实,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学生较易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二)和谐人际关系策略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大多数学困生因为成绩落后在班级中易受忽视或排斥,社交和尊重的需要长期受挫,因而容易出现自卑、软弱、孤僻和逃避的倾向;或者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因此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基于此,我引导学困生认识爱与尊重的含义及其相互性,消除紧张的敌对情绪。
(三)培养学习兴趣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如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目标;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四)学法指导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困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按学困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文并茂、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五)增强地理实践活动策略
现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案例探究”。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困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困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困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总而言之,地理学科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学困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困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挖掘学困生的思维,调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学困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实践证明通过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教育,大部分“学困生”能够摆脱“学困”的状态,取得较好的成绩或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
[2]李宏英、陈莺《学习困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心理辅导策略》.
[3]陈栩、雷万胜《20年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困生;心理辅导
所谓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从心理学层面看,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是非智力型“学困生”,他们因某些非智力因素而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是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教育问题很多,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存在影响着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人生幸福。因此转化学困生,调动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消除妨碍学困生智力正常发挥的客观条件,让每个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综合国内以往有关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辅导探索策略。
(一)激励成功策略
自尊是个体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学困生由于反复体验学业失败的痛苦,往往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下降,最终厌恶、抵制甚至放弃学习。所以,在坚信任何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的前提条件下,我很重视对学困生的成功辅导,积极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学生尝试成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寄予恰如其分的高期望,然后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期望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把老师对他积极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动力,在认识上摆脱反复失败的阴影。对于学困生学业成绩落后的现实,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学生较易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二)和谐人际关系策略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大多数学困生因为成绩落后在班级中易受忽视或排斥,社交和尊重的需要长期受挫,因而容易出现自卑、软弱、孤僻和逃避的倾向;或者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因此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基于此,我引导学困生认识爱与尊重的含义及其相互性,消除紧张的敌对情绪。
(三)培养学习兴趣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如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目标;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四)学法指导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困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按学困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学中多运用图文并茂、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五)增强地理实践活动策略
现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案例探究”。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困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困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困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
总而言之,地理学科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学困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困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挖掘学困生的思维,调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学困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实践证明通过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教育,大部分“学困生”能够摆脱“学困”的状态,取得较好的成绩或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
[2]李宏英、陈莺《学习困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心理辅导策略》.
[3]陈栩、雷万胜《20年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