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见证海丝”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49764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5日上午,由政协福州市委员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名家新闻网、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春伦集团承办的“有福之州·见证海丝”——走进茉莉花茶文化、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魅力,暨《茉莉韵》新书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相关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福州茉莉花茶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1972年,毛泽东主席在书房会见美国尼克松总统,请他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同时,福州茉莉花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见证。茉莉花源于西方,茶原产中国。两千年前,茉莉随印度商船传入福州扎根于此,茉莉与茶在福州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结合,成为有着“中国春天的气息”之美誉的福州茉莉花茶。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船政文化的传播,茉莉花完成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中国制造,成为代表东方魅力的文化。
  《茉莉韵》一书的出版,将这段历史完整地记述。据该书主编吴建成介绍,该书详细记录了福州茉莉花茶历史传承、遗迹与佳茗、茉莉花品种与栽培、加工技艺,茉莉花茶品鉴方法、保健功效,福州茉莉花茶在“一带一路”中的对外贸易,福州茉莉花茶的知名茶企茶人,以及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申遗之路等。
  去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 “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多样性农业特点突出。”福州作为中国唯——个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省会大城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将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福建自贸区建设等新的机遇,深度开发茉莉花茶新产品、新功能、新文化,继续发展壮大茉莉花茶产业与茶文化。
  《茉莉韵》由福州市政协组编、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书名,中国茶界唯一的院士陈宗懋作序。会上,相关出版单位向全国政协文史馆、中央有关文博单位赠送《茉莉韵》一书,并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福建春伦集团“茉莉花茶功能开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本次活动由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吴依殿主持。
  链接:2014年4月,福州茉莉花与荼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月,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评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23.26亿元,被评为最具经营力品牌。
其他文献
夏云峰,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加拿大籍印第安人。他学习中文,是为了茶;他来中国,是为了茶;他作文写书,说的还是茶。这是一个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爱茶的老外。圈子里的朋友们喜欢叫他老夏,他自己也喜欢,觉得这样的称呼才更亲切、更有有中国味。  在夏云峰的客厅里,有一组传统且老旧的木制沙发,紧挨着沙发的靠背,有一幅字挂在墙上,上书“人间茶味”四个大字。这幅字很显眼,我们一进门就注意到了。没办法啊,如果换你看到一副
期刊
新年伊始,有幸得沪上作家楼耀福先生赐新作《吃茶笔记》,欣喜之余,一读为快。  灯下展卷,80余篇散淡温馨的随笔,读来如与楼先生把盏清饮,闲话家常。但是,细细咀嚼,就会发现,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有着似曾相识之感。  这样熟悉的感觉来自他的创作风格。从书名,就可窥见一斑。  笔记,有“随笔记录”之意,属稗官野史的文学体裁。它源于魏晋,历唐宋的充实发展,在明清达到了一个无限风光的顶峰。也恰恰亦是在明清,小
期刊
最近,笔者随朋友林振华一行,武夷山景区自东而西完成了一次穿越。本来是一次自发的走山,却无意间成全了我一次不期而遇的访茶,这条路线从北次路口附近的宝树堂进,经青狮岩、状元岭、刘官寨、斑竹窠和碧石岩,从黄柏出,行程11.3公里,遍布古道沿线的幽谷深坑里的茶园,让我啧啧称奇,想到被闻名遐迩的“三坑两涧”所埋没的诸山场,不禁心下为之大鸣不平。  宝树屯往青狮岩进发的路上,地势开阔,听说青狮岩半山处有处岩洞
期刊
根据《崇安县志》记载:武夷茶市嘉庆以前在下梅,嘉庆以后在赤石。明末清初,下梅村是武夷岩茶外销的集散地,特别是在乾隆、嘉庆年间非常繁盛。当时的下梅,单是邹氏大夫第这样庞大的建筑就有一百多栋,甚至还有人工开凿的当溪用于茶叶贩售,涌现出许多经营茶叶的大户,像邹茂章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邹氏祖籍江西,大约在康熙间年徙入福建,来到当时的崇安县,也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定居。雍正年间,西客来到福建经营武夷岩茶
期刊
在加拿大,我爱收集道家之书等中国古籍,例如《易经》、《道德经》、《庄子》、《列子》等,对中国“道”文化很熟悉,但是让我一直很好奇心的是唐朝的《封氏闻见记》和刘贞亮在《饮茶十德》提出的“茶道”跟以上的书到底有什么关系。  茶道对茶界的人来说是很熟悉的词,而对一般的人来说,都认为指日本茶道,非中国文化。我自己都感觉很困扰,所以才发现,必须先了解茶然后了解道。虽然道家之书没有含一个“荼”、“茶”、“茗”
期刊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卓越贡献之一,它与“四大发明”、传统哲学、古典文学、科举制度、瓷器文化一起,对古代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茶,仅文字可考的历史即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的西汉时期。世界公认,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将其逐步传播至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到今天,饮茶已成为世界的风尚,中国茶叶行销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超过
期刊
沈学政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专任教师,浙江大学茶学系课程教授。国家职业技能茶艺师考评员,国家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裁判员。  毋庸置疑,茶的世界正在迎来一股强大的浪潮。  自从80年代台湾茶文化兴起并开始影响大陆,到如今大陆茶文化全面复兴。各类不同机构策划的联盟体、复兴计划之类的组织,越来越多。而各种茶文化的培训班、茶会雅集、茶事博览,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我观察这股浪潮涌现的表征
期刊
品茗空间是泡茶喝茶的专属所在地,专属的意思是这个空间有范围的制约,不一定要将上下四周用材料围拢起来,但泡茶喝茶者都知道它有多大。大小只够泡茶喝茶就好,不要有空间留给其他东西、艺术或摆置。  空间形状不拘,可四方、圆形或三角等,但它务必是独立的,它不用来社交、演讲、用餐及其他活动,存在目的只为了制作茶汤与品茗,此空间所包含的功能只有:准备、茶汤创作、品茗、整理。  准备:茶汤会前,茶叶、水、茶器的收
期刊
对于福建茶产业而言,2014年是尤为不平静的一年。众多闽茶企业感受颇多,对今后的发展之路既有想法也有困惑。鉴于此,由电视台、纸媒、互联网全方位媒体携手重磅打造的“2014福建茶业经济发展年会”于2015年1月16日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年会旨在为茶企搭建对话平台,总结过往,谋划未来。  201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整的影响,整体茶行业都面临着残酷的挑战,特别是一直作为中国茶业领军者的闽茶军团,
期刊
有喝老茶传统的地方在国内并不是很多,计划经济年代更不用说了,那时候温饱才刚刚解决。大抵有一些喝老茶的地方比如福鼎或者安溪,广东潮汕与揭阳等地,也只是小区域内的一种习惯。  但在最近十年之内,人们喝茶的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广州老茶市场  广州是中国茶业的集散地,也是方向标。广州的老茶在茶叶城里并不多见(芳村附近大大小小的“茶业城”众多,哪怕用一天的时间,也未必逛得完),它们多散落于各个茶城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