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贮茶的那些“秘籍”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四五千年前,茶叶就已经被我国古人所利用,最初是入药和入菜,并非作为饮品,也就没有形成茶叶储藏的概念。到了汉代,四川地区已经普遍饮茶,茶叶开始成为商品。公元前59年,西汉四川人王褒在他买卖家奴的文书《僮约》中有“烹茶尽具”以及“武阳买茶”的记载。由此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茶叶已在市场上买卖,并进入上层人士的日常生活。然而,茶叶是一种很特殊的物品,易潮,易串味,稍不小心,就可惜了一批好茶,尤其是贡品茶,一旦没有妥善保存导致变质,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人们自古就对茶叶的储存给予极大的重视。
  古人十分讲究茶的贮存
  我国自古对茶叶的保存就十分讲究,并有着诸多关于茶叶保存的记载。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叶的保鲜和储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
  据考古研究表明,自唐代起,人们就广泛使用瓷瓶存放茶叶,这种容器也称为茶罂,到了宋代,瓷器的形状有所改进。而明代开始,除了陶瓷制品,大量的宜兴紫砂大陶罂被用于藏茶,人们把陶罂洗净后放在火上烘烤至干,然后把编好的竹叶片若干层置于容器内底,再将烘干的茶叶入罂,上盖竹叶片,最后用宣纸折叠六七层扎于罂口,再盖厚木板。由此可见,古人贮存茶叶已经充分意识到保持茶干燥和隔绝外界空气的重要性。
  一般人家为保存好茶尚且如此细致谨慎,那贡品茶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据宋朝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皆方寸小筠,进御止百筠,护以黄罗软蠡,藉以青箬,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凡数重,此乃雀舌水芽所造,一筠之直四十万,仅可供数瓯之啜耳。”大致说的是,二月上旬,福建开始进贡第一批冲泡后表面漂着蜡油状的方寸茶块,总共也没超过一百块。用黄罗锦缎缝制而成的柔软小盒子包装,盒内先垫上一层青竹叶,茶叶用双层黄罗锦缎包裹,官员亲自将小盒子封口,并在封口处盖上红色官印,外面再用红色小匣盛装,锁上镀金锁,最后放入细竹丝编织的小箱子里。一小块蜡茶要包裹好几重,而就是这么只能泡几盅的一小块,因其为雀舌茶树的芽尖制成,物以稀为贵,价值竟然值四十万两银子。细想去,古代储存贡品茶也颇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与时俱进的茶叶贮藏方式
  从早期的生煎羹饮,到唐煮宋点,再到明清散茶兴盛,随着茶叶的加工方式和饮用方式的变化,茶叶的储藏方式和储藏器具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在汉代,饮茶之风开始在文人及上层贵族之间悄然流行,当时的饮茶方式以煮饮为主,茶类为团饼茶,既是饼茶,其存放必有容器。汉代是我国古代漆器生产制造的繁荣时期,富人生前大量使用漆器,又将漆器随葬,以漆器来储存茶饼是完全有可能的。
  唐代的茶叶饮用继承了汉代的饮法,并在其基础上更加精致。从陆羽《茶经》记载看,唐代的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相应的,储藏方式也有所不同,饼茶常用纸或绢类等细薄的丝织品来包装储藏,这种方式在唐代诗歌中多有体现,当时人们以白纸或白绢包装储藏后,在包装表面题写相关的诗句。而针对茶粉,《茶经·四之器》中提到“罗末以合盖贮之”,意为罗下的茶末须用有盖的盒进行储藏。除了竹制、铜质茶盒外,唐代陶瓷业兴盛,以陶瓷制作的茶盒也较为常见。
  另外,唐代还有一种靠火来储藏茶叶的方法。在《茶经二之具》中有“棚,一日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总体来说,唐代保存茶叶的方式主要以防潮湿为主,对防串味的功能较弱。
  宋人十分注重茶叶的储藏,先用箬叶包裹茶饼,再放入焙茶器具中干燥存放的储藏方式在当时非常流行。当然,现在也依旧有人使用这种储存方法,比如云南一带包裹七子饼茶的材料还是采用当地生产的竹笋壳包装。
  与唐代一样,散茶用瓷器存放,也有用火焙茶,只是用火藏茶的方式有可能将茶饼烤焦,因此宋代改进了这种方法,提出密封藏茶的概念。宋徽宗《大观茶论·藏焙》中提出,将茶饼在保藏前先用火烘焙祛除湿气,再放入已经用过的漆竹器中密封保藏,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烤焦茶饼的风险,而且既可以防潮又可以防止串味。
  两宋时的斗茶之风在明代消失,饼茶为散茶所代替,散茶的出现对茶叶的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代朱权的《茶谱》是现存明代最早的一本茶书,里面记载的饮茶方式继承了唐宋的一些传统方式,(如:同样有用箬叶包裹进行烘焙干燥,或将茶叶密封放入箬叶编织的茶笼中储藏),但又开启了明清的新风气,将茶叶放入紫砂大瓶中贮藏,内衬干燥后的箬叶,密封瓶口,再将茶叶瓶放在通风干燥的房间里,若需使用茶叶,将大瓶内的茶叶分装到小瓶中。
  与唐宋之际不同的是,明代茶笼、纸、盒等储存器具基本不见,紫砂、锡等新型贮藏材料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主要是由于散茶易受潮,而之前的包装物防潮效果较差。
  清代饮茶方式继承明代,以散茶冲泡为主,茶叶的储藏方式与明代类似,但也有所改变,有提出在茶瓶内放入烧红的炭,或将茶叶分装,放入石灰坛中,让石灰起到吸潮的作用,对茶叶的保存非常有效,并且清代保存茶叶已经大量使用瓷罐、紫砂罐和锡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古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
  除此之外,晚晴时期茶叶大量外销,不仅要保证茶叶干燥不走味还要保证茶叶叶片的完整,这对茶叶的储藏、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罐要松紧适宜,装箱的板材宜用老松木或老杉木,才能够长期存放茶叶,不会使其变质。清代的茶叶储藏延续了明代的方式,在储藏器具的材料上更加多变,更加注重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储藏。
  随着茶叶加工方法和品饮方法的改变,历代茶叶储藏方式及器具也相应改变,但不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藏茶欲燥”的宗旨。
其他文献
在加拿大,我爱收集道家之书等中国古籍,例如《易经》、《道德经》、《庄子》、《列子》等,对中国“道”文化很熟悉,但是让我一直很好奇心的是唐朝的《封氏闻见记》和刘贞亮在《饮茶十德》提出的“茶道”跟以上的书到底有什么关系。  茶道对茶界的人来说是很熟悉的词,而对一般的人来说,都认为指日本茶道,非中国文化。我自己都感觉很困扰,所以才发现,必须先了解茶然后了解道。虽然道家之书没有含一个“荼”、“茶”、“茗”
期刊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卓越贡献之一,它与“四大发明”、传统哲学、古典文学、科举制度、瓷器文化一起,对古代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茶,仅文字可考的历史即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的西汉时期。世界公认,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将其逐步传播至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到今天,饮茶已成为世界的风尚,中国茶叶行销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超过
期刊
沈学政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专任教师,浙江大学茶学系课程教授。国家职业技能茶艺师考评员,国家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裁判员。  毋庸置疑,茶的世界正在迎来一股强大的浪潮。  自从80年代台湾茶文化兴起并开始影响大陆,到如今大陆茶文化全面复兴。各类不同机构策划的联盟体、复兴计划之类的组织,越来越多。而各种茶文化的培训班、茶会雅集、茶事博览,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我观察这股浪潮涌现的表征
期刊
品茗空间是泡茶喝茶的专属所在地,专属的意思是这个空间有范围的制约,不一定要将上下四周用材料围拢起来,但泡茶喝茶者都知道它有多大。大小只够泡茶喝茶就好,不要有空间留给其他东西、艺术或摆置。  空间形状不拘,可四方、圆形或三角等,但它务必是独立的,它不用来社交、演讲、用餐及其他活动,存在目的只为了制作茶汤与品茗,此空间所包含的功能只有:准备、茶汤创作、品茗、整理。  准备:茶汤会前,茶叶、水、茶器的收
期刊
对于福建茶产业而言,2014年是尤为不平静的一年。众多闽茶企业感受颇多,对今后的发展之路既有想法也有困惑。鉴于此,由电视台、纸媒、互联网全方位媒体携手重磅打造的“2014福建茶业经济发展年会”于2015年1月16日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年会旨在为茶企搭建对话平台,总结过往,谋划未来。  201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整的影响,整体茶行业都面临着残酷的挑战,特别是一直作为中国茶业领军者的闽茶军团,
期刊
有喝老茶传统的地方在国内并不是很多,计划经济年代更不用说了,那时候温饱才刚刚解决。大抵有一些喝老茶的地方比如福鼎或者安溪,广东潮汕与揭阳等地,也只是小区域内的一种习惯。  但在最近十年之内,人们喝茶的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广州老茶市场  广州是中国茶业的集散地,也是方向标。广州的老茶在茶叶城里并不多见(芳村附近大大小小的“茶业城”众多,哪怕用一天的时间,也未必逛得完),它们多散落于各个茶城当中
期刊
2015年1月5日上午,由政协福州市委员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名家新闻网、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春伦集团承办的“有福之州·见证海丝”——走进茉莉花茶文化、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魅力,暨《茉莉韵》新书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相关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福州茉莉花茶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19
期刊
◆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56亿元  4月15日,在浙江省新昌县举行的2014中国茶叶大会,向公众发布了“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2014年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56.16亿元。同时,根据品牌强度数据,安溪铁观音品牌当选为最具传播力品牌。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月12日,农业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
期刊
2014年安溪全县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13家发展到18家,认证面积从原来的34128亩增加到38358亩,新增4230亩,其中有机茶叶认证面积为全国产茶县第一位。  近年来,安溪县政府大力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在茶园中大力推行茶园中耕除草、种植绿肥、梯壁留草种草、茶园草生栽培、施用农家肥、有机肥等茶园管理技术,并实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率先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
期刊
楔子  接到电话,说是去晨禾野茶的王新海那儿试试冰岛和昔归,虽然明白这是早就约好的事,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兴奋。毕竟,说起临沧地区的普洱,昔归和冰岛是难以越过的两个名字,许多人将它们称为“临沧之王”与“临沧之后”。而我,更喜欢将它们视作两位武林中的绝世剑客:他们同样外表高傲,他们同样内心冷冽,它们同样沉默寡言,他们同样只用剑一茶汤一证明自己。  现在,内心已然开始幻想一场惊世的决战……  云南临沧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