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白鹿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片土地,纠葛,疼痛,生生不息,它,就是白鹿原,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
  一进入沟壑起伏的白鹿原,就让我们涌动着一股激情,只见肥硕的野兔在田野间窜动,“长儿巴丁”(也叫青鸟)在苹果树间飞舞,我们把车停放在公路边,就在野地里与小动物们追逐,结果一无所获,却把自己迷乱了方向,找不到了停放的小车。我们的身上积满了黄土灰尘,在干枯的芦苇丛里寻找道路,辨别方向,头顶的太阳在冬天里也有威力,把我们的身子照得暖暖的。我跟王伦说:“这白鹿原真是好地方,茫茫原野,一望无际,前几天在骊山上受了风寒,我感冒咳嗽,在白鹿原就没有了病的踪影。”王伦说:“哥,你把后天回程的机票退了,找个村子住上几天。”
  说话间,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了这片苹果林,又过一片长出小麦芽的田地,一个小村出现在眼前。我们灰土灰脸地走近小村,村口的牌坊上刻着“南枝村”三个字。王伦说:“哥,这应该就是你寻找的村庄,陈忠实《白鹿原》的故事应该就发生在这里。”我忙问路边的村民,果然就是《白鹿原》故事中的村落。
  南枝村同白鹿原上的其他村落一样,村里古韵依存,村民生活朴素,而陈忠实的《白鹿原》,过于丰富的内容和表述,国民党势力、共产党力量、土匪武装、团体争斗、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纠缠、情欲角逐,相互交织着,就发生在这个村子里,一个如此丰满的民族历史发展与变迁,就曾经在这个村子里进行着。经过简单的访问,村民们都知道《白鹿原》,也都知道陈忠实,说起作品和作家,他们都有自己的意见,只是我听不大懂他们的许多方言,依靠了王伦的翻译。村民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小说有太多虚构的情节,这村上有两大姓氏,一个是“白”姓,与小说上相同,一个是“魏”姓,并非小说里的“鹿”姓,而两姓为争夺村里的统治地位,发生过一幕幕颇为惊心的争斗。我知道陈忠实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面对乡村的现实生活层面,有深刻与独到的理解,他热爱这一片土地,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应该都有原型,甚至每一个字应该都有依据。
  此时已是中午,见村民端着大碗蹲在门口的太阳底下美美地吃着biangbiang面,我从包里摸干粮,摸出一个温州带过来的橘子,递给一个妇女怀里的小孩儿,小孩儿接去了橘子,妇女见孩子收了礼物,忙让孩子说谢谢,还要留我们吃饭。这正合我的意,我们不客气地进了她的家门。这是两间砖木结构的大瓦房,算是小洋楼了,门口叠放着玉米棒子,过冬用的。妇女叫年轻的媳妇给我们做biangbiang面,媳妇从楼上下来,脸色红润,有着丰腴的肩膀和胸脯。我想,这村里的年轻姑娘和少妇们,都应该像这媳妇一样,也像《白鹿原》电影里的田小娥,行止、语言、内心和心理表现得真实自然,充满着温暖诱人的女性美。可惜的是,她们也大都外出打工了。
  biangbiang面冒著腾腾的热气上来了,我们都是一大碗。这是白鹿原最普通的面食,香滑柔韧,我要求那年轻媳妇不放辣椒,但我们的吃劲却比“黑娃”还要猛。记得那天看了《白鹿原》电影后,我在电影院周边转了一圈,找到一家兰州拉面店,点一碗刀削面猛劲吃。电影里黑娃端着个大粗碗呼呼吃着油泼面,真惹人的眼和胃口,温州没有油泼面,只得借这刀削面过点瘾。而这一次来陕西,我三次点了biangbiang面,两次点了油泼面,也像黑娃端着个大碗“哧哈、哧哈”地吃。这媳妇的手艺也有田小娥那般精巧,自然做的面比前几次都好吃。我们都吃了一大碗的biangbiang面,我让王伦给50元,王伦舍不得,给了妇女20元,妇女还不好意思接去,年轻媳妇站在一边满脸笑靥。
  王伦要去找车开来接我,我就一个人在村里慢慢地转悠,见到了许多老房子,是泥抹的墙,应该是用麦草秸和泥抹的吧?抹得如此平整,又洋溢着可贵的纯朴。我不知道哪一栋是“白嘉轩”的房子,也不知道让“白嘉轩”引以自豪的七房女人,当初都是怎么在这村落生活的。我转到了村外,村外是一片片的麦田,麦苗刚刚萌出了土,我想,下一次来白鹿原,一定要在麦浪滚滚的时候,那一片片金黄麦地,没有边际,该是多么的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王伦的车到了,我们离开南枝村,驱车寻找蒋村,寻找陈忠实的老家。不到半个小时,作家在蒋村的老房子就找到了,房子的铁门上锈迹斑斑,上了锁,门口落满了枫叶,而门旁的竹子依然青翠。陈忠实在这房子里写出了《白鹿原》,整整写了六年。我本来还想找个老伯好好聊聊陈忠实,只是天黑得早,五点还没过,太阳就被西坡的平顶压住了,暮云四合,天就冷了起来。
  还没有离开这一片土地,我就开始期待下次再来白鹿原了。
  责任编辑:崔家妹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叫“金沙”的渡口。  与信江河边的许多渡口一样,一个水泥斜坡,几块红石台阶,一艘船,一个撑船的汉子,构成一段静水流转的光阴。此处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江水清澈,像一大块在风中鼓动的绿绸,顺势飘向远方。远方看不到尽头,是村里人永远向往的地方。河滩上长着马鞭草,以低微的身姿紧贴着地面,一节一节向前爬行。每一节都会长出新的根须浅浅地伸进泥沙中,你若捏住末端,轻轻地往上提,就能拉出一根长长的草鞭,这
期刊
开春时,父亲说要在城郊找一块菜园,废弃的或未开工的工地也好,跟老乡租地也行。理由是,有个菜园子,吃菜总是便宜些。  我以为父亲口中的便宜,便是指价格了。于是,兄弟几个中,我首先带头反对:“伙食费不够花,我们弟兄几个再增加就是了,好不容易要您来城里生活,就是要脱离农业劳动的!”  父亲沉默不语,弟弟们也不好反驳我说的话,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没想到,两周后,父亲告诉我,他已经找到了一块菜园,是城边
期刊
我的家乡在乌裕尔河的下游,父亲是生产队打鱼的,我小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到河套湿地里去打鱼。  有一次,父亲领着我到通天泡子去遛花篮(用竹皮子编制的捕鱼工具)。我坐在船头,父亲站在船尾,手握桅杆撑船。小船晃晃悠悠地往前行,走过一段河道,就到了通往通天泡子的进水口了,河水泛着波纹,顺着口子乖乖地往通天泡子里流淌,船顺着水流前行。盛夏时节,苇子已经长到一人多高,船把苇子压倒在水里,它们像在水里洗个澡似的
期刊
鸟太多,伤害鸟,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到了冬天,大地一片荒凉。这时,树上也很难寻找到果子。人是富足了,鸟却到了饥荒季节。当然,只要鸟勤快,总能找到虫子充饥,不至于饿死。好些鸟警惕性特别高,一眼就能识破人的可恨。但有些鸟类,在寻觅食物时,容易上人的当。看,我们用竹篾编一种支鸟的竹器,这种简单的捕鸟的工具,已经流传多年了。我们只消在苞谷地,随便挖翻一小片新鲜的土,使点技巧,支好竹器,竹器上压块石
期刊
不知何时家门口的枇杷开花了,花儿最初还只是一个个粉黄粉黄、毛茸茸的花骨朵儿,慢慢地,花骨朵儿中间露出一个小白点,这小白点越长越大,玉白色的花儿就慢慢绽放了。近看,这一串串外层粉黄、里层玉白色的枇杷花,好像儿时用玉米打的一篮子爆米花,香气四溢;远看,这高不过一丈,但嵌满花儿的枇杷树,则像少妇夏天撑着的一把绿底碎花遮阳伞,清新脱俗。  小雪节气后,天气反常,持续一段时间高温,仿佛春天提前到来了似的。午
期刊
上世纪60至80年代,粮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票證,如果需要买米面,必须出示粮票才成,后来甚至有人把粮票形容为“吃饭的护照”。粮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  1974年深秋,在中学执教的我,背个黄挎包,奉命去大山深处的金舟螃支农。临行前,我持介绍信和国家粮供应本,到粮店换了10斤湖南省粮票,这是我10天的口粮。那天,天灰蒙蒙的,与土墙灰瓦的村子构成一幅
期刊
我们村有个大龙潭,过去滁河流域发大水,破圩时由洪水冲击形成,有百十亩大,底部呈锅底式,深不可测。紧挨潭的,是一片墓地,“鬼神”故事时有发生。  一物降一物。“黄鳝精”的克星,姓鲁名大彪,上有一对父母,下有两个兄弟。我与大彪平辈,他比我大一轮还拐弯。他们家有一个奇特的景象,个个都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尤其大彪,站哪儿都像一堵墙。  刚上学那阵,我喜欢与班里几个熊孩子擒拿格斗,结果几乎都是以我鼻青脸
期刊
我常常觉得,艺术之于人类的关怀,绝对不逊色于一次人类科技变革。  2020年新年之夜,我们一家人驱车来到阿什河畔的伏尔加庄园,端坐在彼得洛夫艺术官的金色大厅里,轻啜红酒,品尝点心,欣赏美妙的音乐和曼妙的舞姿,感受高贵的艺术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之美。在这样的节奏和气氛熏染下,我感到自己耳聪目明起来,仿佛身轻如燕,飞腾于金色的屋脊,寻觅自己的栖息之地。我愿化作一个音符,在激荡的《雪花圆舞曲》奏鸣中,飞入无
期刊
香港的春天,每一缕风都是香的。  香港之所以名冠香港,是因為香江的每一滴水里都是香的。知道香江之香的源头吗?早在马坝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蹲在天然的甘溪边,蘸着香溪水,反反复复地磨着石器骨针,熬着日落月升,陪着溪畔的花儿春开冬眠,花香水汽,涓流成江,渔民们每天荡舟捕捞,“香江,香江”在唇边念念不忘,自然就叫开了。  还有一种说法: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香港湾的登陆贸易,五洲四海的香料船熙熙攘攘汇聚于此
期刊
天下美食说来实在是多,我就愛这大豆腐,真是没的说。四四方方、又白又嫩吃不够,清香的味道,营养还特别的多。  千年沧桑一生都经历过,风风雨雨还保持纯洁的本色。有棱有角、宽厚朴素又实在,三九严寒呦不改响当当的我。  大豆腐平凡待不了客,可它却离不开老百姓的饭桌。平平淡淡陪咱一起过,这份情意让人一辈子舍不得。  大豆腐低调也有性格,从不与那高贵去论你我。是好是坏人心最有数,清清白白留在咱百姓的心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