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天苗的工作室位于宋庄以东的瞳里村,这里也是她与丈夫、艺术家王功新和儿子的家,这栋已经上过好几本时尚家居杂志的巨大房子,建筑外观与室内装潢皆由夫妇俩共同设计,兼具了工作与居家的双重功能,其中光是林天苗的工作室就有两千多平方米,里面时常有女工在忙碌,有的负责把贴了金箔的袖珍小人和迷你骨骼缝上布面,有的比比划划地试图给从平面延伸出来的立体构造搭建新的部件,更多的则是两人一组地分坐在画框两面你来我往地埋首穿针引线,将一缕缕丝线按照布面上的图样绣制。
和林天苗共事过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自我要求颇高的完美主义者,也是个心直口快的“急性子”。作为目前国内最广为人知的装置艺术家,她认为装置通过既成物实践艺术的方式,把观众带入到边界更宽广和模糊的地带,让艺术施展出更开阔、多元和无限的可能性。
和一般艺术家的成名之路不同,80年代初,林天苗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做了很长时间的纺织设计师,而每周工作之余,她会抽出一两天去看展览,听音乐会,逛书店。美国的这段生活,让林天苗看清了选择做艺术家意味着什么,以及真正的艺术家在美国是怎样生存的。“要成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形成你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自己对世界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而这种方式对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1996 年,为了争取更好的艺术创作环境,林天苗和王功新选择了回国,“当时在国外,首先要应付生活,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要不做老婆、妈妈,要不就舍弃家庭、做艺术家,这样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一个人不具备那么大的力量。”林天苗回忆说。
回国之后的林天苗,开始真正地投身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成为母亲的她,也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
“在我有了我的儿子之后,我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不要再做艺术了。但是对艺术的渴望总是纠缠着我,并不断增长,我想放弃它从而使我的生活和谐,但它却控制着我的生活,控制我的思想和行为。当我的情感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我总是想逃离,可却找不到逃离的路。这就是我开始缠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
她的成名作之一《缠的扩散》,是用棉线缠绕几千件日常用品,冗长的白线神经质地缠绕,让人联想到女性被各种繁琐的家务所累。“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妈妈总是用白棉线做事情,她喜欢让我缠棉线,因此在我年纪不大时,就形成了对这项工作强烈的爱恨情感。”在之后的《辫》中,她把自己的影像做成4 米高,然后高高挂起,一端用白色线绳系在帆布上,一端不规则地拖在地板上,这来自她自己的经历感悟,中年女性,风韵渐退,却增添了很多生活责任。她曾开玩笑说,如果要用其他模特,必须比自己还要胖。
从早期作品《缠的扩散》、《辫》、《妈的!!!》到2013年在“上海迪奥精神群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上亮相的体量较小的作品,她的创作正在变得更加自然和平和。“对材料属性及其变化的新认知、把个人身份身体和年龄的变化逐渐带入新作品,这些都是让我创作发生变化的因素,前几年我做作品比较密集,冲击力比较强,接下来应该会做一些比较平和自由的东西。”林天苗说。
而这些年来,是如何保持这种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呢?她说:“不断地怀疑、否定、质疑自己曾经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一种动力;而给自己不断地提问题,不断修正、补充自己,也是一种激发激情的方式; 另外,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也很重要,我会时常看看大家在玩什么,怎么玩,放下自我、滋养自己。”
作为艺术家,她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日常生活中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常规问题的自由”,而这会“产生有意思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常被评论作品具有“尖锐、敏感、直指人心的女性气质”的林天苗,非常反感被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批评家们给我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女性艺术家的书和目录,想弄明白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从没有想过评判生活,也没有想过要从一个女性身份的角度去描述对生活的见解。而总是从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的体验为出发点创作作品,只不过恰巧的是——我是一个女人。”
她坦言自己个人比较关注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她们做得非常好,甚至超出了男性艺术家的思维范畴”。在她眼里,其实东西方都是男权社会,游戏规则也是由男性来制定的,但是“艺术没有男性艺术、女性艺术,只有女性艺术家、男性艺术家,而艺术也就是艺术本身而已。在艺术的问题上,女性更加直觉,更自我独特,更多元和富于建设性”,她认为“伟大的女艺术家挺多的”。
对于女性艺术家如何发展自身的问题,她也谈到了自己的感想,“女性艺术家,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怎么看待女性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之后就很容易发展出来。而没有解放女性思想的艺术是走不远的,没有想到解放自己的女性是肤浅的女性,所以要做的是走得更深,更远,打破游戏规则。”
说到生活状态,林天苗回答很简单,“就是跟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一样。”“特别会弄家务,有着非常温柔优雅的一面”的林天苗,同样也要照顾儿子上学、写作业,同样也要打点一尘不染的家,只是有时候为了创作,需要安静,会将一些细节的东西交给阿姨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自信”的她,正随着创作的逐渐增多,变得“越来越自信”,只是“对参加自己的展览还比较揪心”,她还是会像涉世不深般怯生生的,“很怕开幕式,手放哪里都别扭”。
在个人的形象塑造上,她比较随意,并不看重品牌。“糊涂!瞎选!品牌是为淑女的,我不是那范儿。”她直爽地说。
和林天苗共事过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自我要求颇高的完美主义者,也是个心直口快的“急性子”。作为目前国内最广为人知的装置艺术家,她认为装置通过既成物实践艺术的方式,把观众带入到边界更宽广和模糊的地带,让艺术施展出更开阔、多元和无限的可能性。
和一般艺术家的成名之路不同,80年代初,林天苗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做了很长时间的纺织设计师,而每周工作之余,她会抽出一两天去看展览,听音乐会,逛书店。美国的这段生活,让林天苗看清了选择做艺术家意味着什么,以及真正的艺术家在美国是怎样生存的。“要成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形成你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自己对世界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而这种方式对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1996 年,为了争取更好的艺术创作环境,林天苗和王功新选择了回国,“当时在国外,首先要应付生活,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要不做老婆、妈妈,要不就舍弃家庭、做艺术家,这样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一个人不具备那么大的力量。”林天苗回忆说。
回国之后的林天苗,开始真正地投身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成为母亲的她,也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
“在我有了我的儿子之后,我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不要再做艺术了。但是对艺术的渴望总是纠缠着我,并不断增长,我想放弃它从而使我的生活和谐,但它却控制着我的生活,控制我的思想和行为。当我的情感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我总是想逃离,可却找不到逃离的路。这就是我开始缠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候。”
她的成名作之一《缠的扩散》,是用棉线缠绕几千件日常用品,冗长的白线神经质地缠绕,让人联想到女性被各种繁琐的家务所累。“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妈妈总是用白棉线做事情,她喜欢让我缠棉线,因此在我年纪不大时,就形成了对这项工作强烈的爱恨情感。”在之后的《辫》中,她把自己的影像做成4 米高,然后高高挂起,一端用白色线绳系在帆布上,一端不规则地拖在地板上,这来自她自己的经历感悟,中年女性,风韵渐退,却增添了很多生活责任。她曾开玩笑说,如果要用其他模特,必须比自己还要胖。
从早期作品《缠的扩散》、《辫》、《妈的!!!》到2013年在“上海迪奥精神群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上亮相的体量较小的作品,她的创作正在变得更加自然和平和。“对材料属性及其变化的新认知、把个人身份身体和年龄的变化逐渐带入新作品,这些都是让我创作发生变化的因素,前几年我做作品比较密集,冲击力比较强,接下来应该会做一些比较平和自由的东西。”林天苗说。
而这些年来,是如何保持这种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呢?她说:“不断地怀疑、否定、质疑自己曾经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一种动力;而给自己不断地提问题,不断修正、补充自己,也是一种激发激情的方式; 另外,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也很重要,我会时常看看大家在玩什么,怎么玩,放下自我、滋养自己。”
作为艺术家,她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日常生活中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常规问题的自由”,而这会“产生有意思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常被评论作品具有“尖锐、敏感、直指人心的女性气质”的林天苗,非常反感被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批评家们给我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女性艺术家的书和目录,想弄明白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从没有想过评判生活,也没有想过要从一个女性身份的角度去描述对生活的见解。而总是从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的体验为出发点创作作品,只不过恰巧的是——我是一个女人。”
她坦言自己个人比较关注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她们做得非常好,甚至超出了男性艺术家的思维范畴”。在她眼里,其实东西方都是男权社会,游戏规则也是由男性来制定的,但是“艺术没有男性艺术、女性艺术,只有女性艺术家、男性艺术家,而艺术也就是艺术本身而已。在艺术的问题上,女性更加直觉,更自我独特,更多元和富于建设性”,她认为“伟大的女艺术家挺多的”。
对于女性艺术家如何发展自身的问题,她也谈到了自己的感想,“女性艺术家,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怎么看待女性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之后就很容易发展出来。而没有解放女性思想的艺术是走不远的,没有想到解放自己的女性是肤浅的女性,所以要做的是走得更深,更远,打破游戏规则。”
说到生活状态,林天苗回答很简单,“就是跟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一样。”“特别会弄家务,有着非常温柔优雅的一面”的林天苗,同样也要照顾儿子上学、写作业,同样也要打点一尘不染的家,只是有时候为了创作,需要安静,会将一些细节的东西交给阿姨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自信”的她,正随着创作的逐渐增多,变得“越来越自信”,只是“对参加自己的展览还比较揪心”,她还是会像涉世不深般怯生生的,“很怕开幕式,手放哪里都别扭”。
在个人的形象塑造上,她比较随意,并不看重品牌。“糊涂!瞎选!品牌是为淑女的,我不是那范儿。”她直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