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感受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2.了解端午节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家乡情和童年趣。
【教学难点】
把握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屈原)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被攻破,抱石投江而死,人们乘船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但屈原的死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今天我们就去汪曾祺的家乡高邮,欣赏《端午的鸭蛋》
【设计意图】 以名言导入,贴合学生现实生活,便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出示目标
1.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2.了解端午节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预习检测
出示下列字词,要求读准,理解词意。
吱 车胤 籍贯 鸭蛋络子 囊萤映雪
【设计意图】 会读并理解这些字词,为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理清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端午的风俗 (2—3)高邮鸭蛋 (4-6)端午鸭蛋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
五、畅谈风俗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六、欣赏鸭蛋
默读2.3段,找找家乡鸭蛋的特点,赏析句子体会作者对鸭蛋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从文中找句子、说特点,读出喜爱自豪之情。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重点品味两个句子: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现鸭蛋!”和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设计意图】 反复品味咀嚼这两个句子,了解高邮咸鸭蛋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来。体会作者那镶嵌在字里行间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七、乐玩鸭蛋
鸭蛋里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谈起对家乡的思念,最难忘的要数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是第四五段了,这两段写了什么?你认为有趣在哪儿?
【设计意图】 重点品味“蠢”“秀气”两个词,感受作者的童年趣。
八、语言风格
一枚小小的鸭蛋我们居然品出了如此多的味道,这源于汪曾祺的语言魅力,汪曾祺的语言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出示有代表性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说特点,并探究创作风格。
例句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1.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设计意图】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是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好理解,我把汪曾祺的语言追求显示在屏幕上,再出示例句,学生读,说特点。这样既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又减小了理解的难度,可谓一举两得。
九、拓展延伸
品完汪曾祺的语言,品完家乡的鸭蛋,夸一夸家乡的鸭蛋——夸耀鸭蛋
带着自豪感夸鸭蛋
冠军组和夸耀鸭蛋的同学上台领奖。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结:汪曾祺老人带我们品味了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汪老先生也用一颗赤诚之心教会我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风俗,同学们享受我们的节日滋味吧,因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感受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2.了解端午节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家乡情和童年趣。
【教学难点】
把握散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屈原)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被攻破,抱石投江而死,人们乘船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但屈原的死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今天我们就去汪曾祺的家乡高邮,欣赏《端午的鸭蛋》
【设计意图】 以名言导入,贴合学生现实生活,便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出示目标
1.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平淡有味的特点。
2.了解端午节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预习检测
出示下列字词,要求读准,理解词意。
吱 车胤 籍贯 鸭蛋络子 囊萤映雪
【设计意图】 会读并理解这些字词,为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理清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端午的风俗 (2—3)高邮鸭蛋 (4-6)端午鸭蛋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
五、畅谈风俗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六、欣赏鸭蛋
默读2.3段,找找家乡鸭蛋的特点,赏析句子体会作者对鸭蛋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从文中找句子、说特点,读出喜爱自豪之情。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重点品味两个句子: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现鸭蛋!”和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设计意图】 反复品味咀嚼这两个句子,了解高邮咸鸭蛋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来。体会作者那镶嵌在字里行间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七、乐玩鸭蛋
鸭蛋里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谈起对家乡的思念,最难忘的要数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是第四五段了,这两段写了什么?你认为有趣在哪儿?
【设计意图】 重点品味“蠢”“秀气”两个词,感受作者的童年趣。
八、语言风格
一枚小小的鸭蛋我们居然品出了如此多的味道,这源于汪曾祺的语言魅力,汪曾祺的语言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出示有代表性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说特点,并探究创作风格。
例句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1.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设计意图】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是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好理解,我把汪曾祺的语言追求显示在屏幕上,再出示例句,学生读,说特点。这样既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又减小了理解的难度,可谓一举两得。
九、拓展延伸
品完汪曾祺的语言,品完家乡的鸭蛋,夸一夸家乡的鸭蛋——夸耀鸭蛋
带着自豪感夸鸭蛋
冠军组和夸耀鸭蛋的同学上台领奖。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结:汪曾祺老人带我们品味了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汪老先生也用一颗赤诚之心教会我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风俗,同学们享受我们的节日滋味吧,因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