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间的亲密关系与小组合作成效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学员间亲密关系与小组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用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中的固定组前后测设计,用自编的一份反映合作学习成效的5个指标来测定。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通过专项训练后合作成效提高幅度较大。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促成亲密关系与提高小组合作成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关键词】专项训练;小组合作;亲密关系;合作成效
  
  1.研究目的意义
  
  尽管心理学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儿童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更富成效地学习,但这一教学技巧却未在小学教学取得广泛成功。学员间形成和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培养合作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员间关系密切合作时成效相对较好,反之则相对差些。那么学员间的亲密关系与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它们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这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之所在。
  
  2.研究假设
  
  学生间的亲密关系与合作学习成效无关。
  
  3.研究变量
  
  3.1自变量——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促进亲密关系。具体操作为将样本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实验组学员进行旨在培养其社会交往技能,以促成亲密关系的专项训练,这些专项训练的内容是由发展社会关系论课程提供的,其在这方面的功能已在研究中得到初步证实。这些专项训练的内容分别是培养敏感和信任的蒙眼走路活动课和培养交流沟通能力的说三件事练习课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一起摆字母(用身体摆成字母形状)训练课。每周三课时,连续进行六周,以促成亲密关系。
  3.2因变量——用合作学习成效的后测平均分减去前测平均分即为合作学习成效的得分情况(实验组30名的合作成效)。
  3.3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名老师进行教学。其它无关变量例如历史、成熟等通过设对照组进行控制、平衡、抵消。
  
  4.文献综述
  
  我们见到很多关于小学课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重要性的文章。可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很少发现学生积极的合作,有研究表明儿童以小组形式就座并不能增强彼此间的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有关考察运用小组学习影响课堂效果问题是什么?我们常见到的回答是:学习任务必须有合作性;小组成员构成要科学安排,如学员做到好、中、差结合、男女学员搭配合理等,这些因素固然也有很大关联,但有关涉及学员间亲密关系与合作学习成效间关系的研究却见之甚少。故本研究能为小组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一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毕竟合作学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间积极有效的合作。
  
  5.研究方法与设计
  
  5.1研究对象三年级学生。样本——小学三年级学生60名。取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
  5.2实验设计:用准实验设计中的固定组前后测设计。
  5.3实验工具:用自编的一份反映合作学习成效的表。其中包含5个单项指标:A积极参与程度;B、合理分工情况;C、协调配合程度;D、有效交流情况;E、快速完成任务情况。指标权重比例为1∶1∶1∶1∶1,即各占20%,各项指标用5分等级制来评估。
  5.4实验步骤:①将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进行两节相同内容的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记录下反映合作成效的5个指标的具体得分情况,并求出平均分作为其各自的前测成绩(五分制)。②对实验组进行每周3课时,连续六周的以促成亲密关系的专项训练课。③六周后(训练六周)对实验组、对照组再进行两节相同内容的合作学习形式教学,同样取得其各自的后测平均成绩(五分制)。
  
  6.研究结果
  
  6.1如下表:附表
  


  6.2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合作成效提高幅度较大,平均提高0.78分,而对照组仅平均提高0.38分,从衡量合作成效的5个单项指标的提高幅度来看,实验组学生在合作时各单项指标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学生由于进行了连续6周、每周三课时的旨在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促成亲密关系的专项训练,即自变量,导致因变量小组合作成效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为在实验中我们用的是准实验设计中的固定组前后测设计,其它无关变量例历史、成熟等因素我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真实、有效。
  
  7.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知道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促成亲密关系,是提高小组合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激发学生在合作中“积极参与”、“有效交流”和“快速完成任务”方面具有更突出作用。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强,学生间关系亲密的则合作成效较好,反之则差些。总之一句话,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促成亲密关系与提高小组合作成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英国怀特布雷斯.《小学教学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2]陈静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3]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收稿日期:2008-09-08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表明了朗读的重要性。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①初读课文;②仔细阅读课文;③品读与评读结合;④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关键词】语文;语言教学;朗读训练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本身的特点出发,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既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又充满着数学的魅力。那么,在实际课堂上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①导课新颖,激发兴趣;②创设情景,诱发兴趣;③利用生活,引起兴趣;④动手操作,促进兴
期刊
我在小学语言教学和教育科研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本质观、过程观、目标观做了初步地探索,并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做了尝试和研究,构建了合作学习模式,加强文学语言实践活动,找到了一条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小学阶段,要使学生掌握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的书写应用;故识字教学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
期刊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的基本教育思想的今天,所有教师都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地研究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了以下的方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课堂游戏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并有着
期刊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由数学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数学教材较其它学科有精确严密的特点,因此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着重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②从具体抽象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③通过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
期刊
【摘要】学校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教师培训体系,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教研的深入发展。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校本培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①认清形势,积极参与;②真抓实干,持之以恒;③方法创新,注重实践;④内外结合,共促发展。  【关键词】校本培训;强化;教研;发展    所谓校本培训,就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由学校领导组织教师紧密
期刊
【摘要】作为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的参与活动。让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活动;活动形式;师生关系    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已经正式的进入实验阶段,作为一线的老师也从实质上理解了新课标的内涵和外延,但在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感到困惑和迷茫。尤其是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活动,现通过我设计的“对数函数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创设交流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并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交流的成功感,以保持与人交流的热情和愿望。  【关键词】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言语训练    在教学中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忽视。新理念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又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所以,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这是客观必然存在的事实,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和提倡的。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曲解了“多元解读文本”的现象,变成了学生主流,随心所欲,造成了“非但不能很好地领会,甚至歪曲了文本所蕴涵的人文价值”的后果。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同时,应注意对教学内容价值
期刊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框架”已初具规模,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精心的修饰这个“基本框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主渠道仍在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尽力创设最佳的教学境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