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的根源,基于思想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布洛赫与莫尔乌托邦思想从产生根源、研究角度和实现方式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本次研究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布洛赫;莫尔;乌托邦
布洛赫与莫尔是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布洛赫是德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而莫尔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者之一。他们根据个人的生活环境从不同方面对乌托邦思想做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成果。其中,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同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一些合理的想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借鉴性,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现实。
一、乌托邦产生根源之不同:政治革命还是经济革命
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个人思想发展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都面临着危机。布洛赫的国家——德国当局以掩盖事实的方式,使众多的德国民众盲目参与战争,并形成自我正义感,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财富积累获得了不断增加,但人们并没有享受到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快乐,它反而遮盖了人的问题,忽视了人的地位、价值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布洛赫认为人类正在走向死亡,需要從思想上找到一条道路——可以拯救人类于水火中的道路,即乌托邦精神。
从个人立场来看,布洛赫生于犹太家庭中,他生活的路德维希港域与隔河相望的曼海姆市有着很大差异,路德维希港域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而曼海姆市则相反,那里环境优美,人文方面比较发达,从而使得布洛赫从少年时就开始“做梦”。此外,尽管布洛赫从未真正加入共产党,但他对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持一种肯定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肯定。之后在二战时,布洛赫也一味地坚持苏联道路,实际上这是对乌托邦的一种坚持与向往。
莫尔的乌托邦思想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根源与个人思想根源。从当时国际上来看,西欧各国开始进行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产生了殖民地国家与区域,拓展商品流通区域,打破了国家间、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从国内来看,对于莫尔的祖国——英国而言,这个国家呈现出相对平静与绝对动荡并存的局面。此时的英国处于原始积累时期,呈现出封建制度瓦解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状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人们拥有一种追求和平与稳定的强烈愿望。然而对于国家统治者而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是他们对于利益和财富的追求,发生了著名的“圈地运动”,各项政策的实施造成农民无路可走,最后使得贫富分化加剧,进而造成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基于改变现状的愿望,莫尔提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即乌托邦社会。
从莫尔个人的思想角度来看,莫尔的家境优越,教育良好,尤其喜欢文学作品,他所研读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乌托邦社会的构想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莫尔还深受基督教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莫尔从一个基督教徒或者说是神职人员的角度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他也发现懒惰与贪婪源于骄纵,认为骄纵是一切危害的根源和并发症。而莫尔在修道院生活的经历,使其能够淡泊名利,要求改变不完满的现实世界,追求心中完满的理想世界。因此,无论是莫尔的学习经历还是生活经历,都促使其形成心中的乌托邦世界。
总之,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具有抽象性,这一点从他以苏联的十月革命为借鉴可以看出,而莫尔的乌托邦思想虽然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但他的思想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如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乌托邦研究角度之不同:哲学还是政治
布洛赫从哲学角度研究了人与社会的发展。乌托邦精神是乌托邦哲学的核心,它驱使着人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批判现实与创造未来。
在谈及人与社会的发展时,布洛赫首先提出了“尚未”范畴。何为“尚未”?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尚未意识,即对于人的本质的未完成性和对尚未存在的一种意识;或者理解为尚未存在,即作为人真正生存的状态尚未形成和目前还没有形成但有形成潜力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尚未”表达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事物,它可以是一种理念,也可以是一种现实。其次,布洛赫以批判自然科学的方式,强调了人的地位与作用。布洛赫认为,自然科学以静止的方式来看待人与社会,记录的仅仅是我们的过去,忽视了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布洛赫提出了“无——尚未——有”的发展模式,认为人或者事物都会在尚未意识的推动下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己不断向上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尚未”生存模式中蕴含着一种精神动力,即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渴望,它使人们心中充满希望,激励着我们敢于超越现有的生存结构,实现尚未存在到存在的转变。同时,从尚未存在到存在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结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因而开启了人与社会发展的众多可能性空间。
莫尔则从政治角度研究了人与社会的发展。莫尔的乌托邦是围绕权力展开的、人文主义性质,以公平和正义为标准、坚持理性原则的理想社会。但我们要清楚,虽然莫尔的乌托邦是他所构想的一个理想社会,但这种理想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产生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紧密相关,也是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之所以把它称之为乌托邦,考茨基在《莫尔及其乌托邦》中写道:“我们管它叫空想的或乌托邦社会主义,倒不是因为目的不能实现,而是在于他所拥有的或想加以利用以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充分。”①(264)即只是由于达到目的的手段缺失而已。
14到16世纪,欧洲经历了史称“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受这场运动的影响,许多的思想家都开始考虑人与神的关系,希望从人的角度出发去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因而形成了许多乌托邦性质的思想,莫尔的《乌托邦》也是其中之一。在这本书中,莫尔首先抨击了私有制,“我觉得,哪里还存在着私有制,哪里的人们便会把金币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准绳。……由这些人构成的国家,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正义和繁荣。”②(29)莫尔举出“羊吃人”的实例,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次,莫尔抨击了君主专制,提出了一幅理想国的画卷,主张建立一个消除剥削、人人劳动、共同发展的一个理想社会。 总之,布洛赫从哲学视角设想了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无——尚未——有”的发展模式,而莫尔从政治视角设想了人与社会发展方向,批判了私有制与君主专制,突出了人的价值与地位。
三、乌托邦实现方式之不同:宏观还是微观
从《乌托邦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洛赫对“我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我们的黑暗”,进而找到希望哲学之路,最后用“惊奇”来破除“黑暗”,到达新生活的起点,实现乌托邦社会。而要想真正实现乌托邦社会,就必须坚持内在道路与外在道路的统一。
从理论角度而言,所谓内在道路与外在道路的统一,就是实现人的“自我相遇”与“我们相遇”的统一。那么,人是如何进入自我,实现人的自我内化,并最后外化于世界的呢?布洛赫指出,首先,爱是我们内化的路径之一,我们可以在爱中提升自我,實现自我灵魂的解放。其次,艺术是我们实现“自我相遇,我们相遇”的路径之一。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向我们传达艺术家在制作这个艺术品时自身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我们与时俱进式的评价,去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乌托邦性质,不断传递着它的文化剩余或乌托邦剩余,最终构建起我们的文化遗产,完成自我与现实的结合。最后,乌托邦精神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还是抽象的文化形态,我们都可以发现乌托邦的身影。
从革命角度而言,布洛赫坚持具体的乌托邦道路,他的乌托邦哲学也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布洛赫认为在乌托邦精神由内在向外在转变时,整个社会不可能呈现出完全乌托邦的局面,乌托邦始终处于不断批判与进步当中,始终包含新的、未知的东西。
莫尔在《乌托邦》的第二部分,从管理国家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陈述,构造了一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所不同的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在经济上,莫尔坚持实行公有制来保证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莫尔所构建的乌托邦社会中,“乌托邦人认为自己是大地的耕耘者,而不是拥有者”③(38)另外,食物、河流、房屋等等也都是社会公有的,可以共同享有,相互交替。其次,在政治上,莫尔坚持用民主方式来管理国家。此外,官员们不可任意讨论公事,所提出的建议必须经过慎重考虑方可提出,否则容易导致忽视国家利益的现象发生。在教育上,莫尔认为男女具有平等获得教育的权利,坚持广泛的学科与多样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德育与美育,实行终身教育。最后,莫尔还对交通、军纪、婚姻制度、奴隶制度、宗教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保证了整个乌托邦社会的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布洛赫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对如何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作出了描述,而莫尔的实现方式虽然未能真正实现从理论转化为现实,但他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参考文献:
[1]考茨基,《莫尔及其乌托邦》[M],三联书店,1963年版.
[2]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3]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4]张双利,《乌托邦与我们——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2004.4.1.
[5]金寿铁,《人是来自自然的乌托邦生物——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人类学思想》[J],社会科学,2008.12.10
作者简介:杜佳,1993年8月,女,山西省临汾市,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关键词】布洛赫;莫尔;乌托邦
布洛赫与莫尔是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布洛赫是德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而莫尔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者之一。他们根据个人的生活环境从不同方面对乌托邦思想做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成果。其中,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同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一些合理的想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借鉴性,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现实。
一、乌托邦产生根源之不同:政治革命还是经济革命
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个人思想发展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都面临着危机。布洛赫的国家——德国当局以掩盖事实的方式,使众多的德国民众盲目参与战争,并形成自我正义感,同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财富积累获得了不断增加,但人们并没有享受到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快乐,它反而遮盖了人的问题,忽视了人的地位、价值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布洛赫认为人类正在走向死亡,需要從思想上找到一条道路——可以拯救人类于水火中的道路,即乌托邦精神。
从个人立场来看,布洛赫生于犹太家庭中,他生活的路德维希港域与隔河相望的曼海姆市有着很大差异,路德维希港域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而曼海姆市则相反,那里环境优美,人文方面比较发达,从而使得布洛赫从少年时就开始“做梦”。此外,尽管布洛赫从未真正加入共产党,但他对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持一种肯定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肯定。之后在二战时,布洛赫也一味地坚持苏联道路,实际上这是对乌托邦的一种坚持与向往。
莫尔的乌托邦思想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根源与个人思想根源。从当时国际上来看,西欧各国开始进行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产生了殖民地国家与区域,拓展商品流通区域,打破了国家间、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从国内来看,对于莫尔的祖国——英国而言,这个国家呈现出相对平静与绝对动荡并存的局面。此时的英国处于原始积累时期,呈现出封建制度瓦解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状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人们拥有一种追求和平与稳定的强烈愿望。然而对于国家统治者而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是他们对于利益和财富的追求,发生了著名的“圈地运动”,各项政策的实施造成农民无路可走,最后使得贫富分化加剧,进而造成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基于改变现状的愿望,莫尔提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即乌托邦社会。
从莫尔个人的思想角度来看,莫尔的家境优越,教育良好,尤其喜欢文学作品,他所研读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乌托邦社会的构想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莫尔还深受基督教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莫尔从一个基督教徒或者说是神职人员的角度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他也发现懒惰与贪婪源于骄纵,认为骄纵是一切危害的根源和并发症。而莫尔在修道院生活的经历,使其能够淡泊名利,要求改变不完满的现实世界,追求心中完满的理想世界。因此,无论是莫尔的学习经历还是生活经历,都促使其形成心中的乌托邦世界。
总之,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具有抽象性,这一点从他以苏联的十月革命为借鉴可以看出,而莫尔的乌托邦思想虽然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但他的思想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如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乌托邦研究角度之不同:哲学还是政治
布洛赫从哲学角度研究了人与社会的发展。乌托邦精神是乌托邦哲学的核心,它驱使着人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批判现实与创造未来。
在谈及人与社会的发展时,布洛赫首先提出了“尚未”范畴。何为“尚未”?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尚未意识,即对于人的本质的未完成性和对尚未存在的一种意识;或者理解为尚未存在,即作为人真正生存的状态尚未形成和目前还没有形成但有形成潜力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尚未”表达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事物,它可以是一种理念,也可以是一种现实。其次,布洛赫以批判自然科学的方式,强调了人的地位与作用。布洛赫认为,自然科学以静止的方式来看待人与社会,记录的仅仅是我们的过去,忽视了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布洛赫提出了“无——尚未——有”的发展模式,认为人或者事物都会在尚未意识的推动下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己不断向上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尚未”生存模式中蕴含着一种精神动力,即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渴望,它使人们心中充满希望,激励着我们敢于超越现有的生存结构,实现尚未存在到存在的转变。同时,从尚未存在到存在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结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因而开启了人与社会发展的众多可能性空间。
莫尔则从政治角度研究了人与社会的发展。莫尔的乌托邦是围绕权力展开的、人文主义性质,以公平和正义为标准、坚持理性原则的理想社会。但我们要清楚,虽然莫尔的乌托邦是他所构想的一个理想社会,但这种理想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产生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紧密相关,也是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之所以把它称之为乌托邦,考茨基在《莫尔及其乌托邦》中写道:“我们管它叫空想的或乌托邦社会主义,倒不是因为目的不能实现,而是在于他所拥有的或想加以利用以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充分。”①(264)即只是由于达到目的的手段缺失而已。
14到16世纪,欧洲经历了史称“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受这场运动的影响,许多的思想家都开始考虑人与神的关系,希望从人的角度出发去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因而形成了许多乌托邦性质的思想,莫尔的《乌托邦》也是其中之一。在这本书中,莫尔首先抨击了私有制,“我觉得,哪里还存在着私有制,哪里的人们便会把金币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准绳。……由这些人构成的国家,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正义和繁荣。”②(29)莫尔举出“羊吃人”的实例,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次,莫尔抨击了君主专制,提出了一幅理想国的画卷,主张建立一个消除剥削、人人劳动、共同发展的一个理想社会。 总之,布洛赫从哲学视角设想了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无——尚未——有”的发展模式,而莫尔从政治视角设想了人与社会发展方向,批判了私有制与君主专制,突出了人的价值与地位。
三、乌托邦实现方式之不同:宏观还是微观
从《乌托邦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洛赫对“我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我们的黑暗”,进而找到希望哲学之路,最后用“惊奇”来破除“黑暗”,到达新生活的起点,实现乌托邦社会。而要想真正实现乌托邦社会,就必须坚持内在道路与外在道路的统一。
从理论角度而言,所谓内在道路与外在道路的统一,就是实现人的“自我相遇”与“我们相遇”的统一。那么,人是如何进入自我,实现人的自我内化,并最后外化于世界的呢?布洛赫指出,首先,爱是我们内化的路径之一,我们可以在爱中提升自我,實现自我灵魂的解放。其次,艺术是我们实现“自我相遇,我们相遇”的路径之一。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向我们传达艺术家在制作这个艺术品时自身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我们与时俱进式的评价,去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乌托邦性质,不断传递着它的文化剩余或乌托邦剩余,最终构建起我们的文化遗产,完成自我与现实的结合。最后,乌托邦精神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还是抽象的文化形态,我们都可以发现乌托邦的身影。
从革命角度而言,布洛赫坚持具体的乌托邦道路,他的乌托邦哲学也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布洛赫认为在乌托邦精神由内在向外在转变时,整个社会不可能呈现出完全乌托邦的局面,乌托邦始终处于不断批判与进步当中,始终包含新的、未知的东西。
莫尔在《乌托邦》的第二部分,从管理国家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陈述,构造了一个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所不同的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在经济上,莫尔坚持实行公有制来保证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莫尔所构建的乌托邦社会中,“乌托邦人认为自己是大地的耕耘者,而不是拥有者”③(38)另外,食物、河流、房屋等等也都是社会公有的,可以共同享有,相互交替。其次,在政治上,莫尔坚持用民主方式来管理国家。此外,官员们不可任意讨论公事,所提出的建议必须经过慎重考虑方可提出,否则容易导致忽视国家利益的现象发生。在教育上,莫尔认为男女具有平等获得教育的权利,坚持广泛的学科与多样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德育与美育,实行终身教育。最后,莫尔还对交通、军纪、婚姻制度、奴隶制度、宗教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保证了整个乌托邦社会的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布洛赫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对如何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作出了描述,而莫尔的实现方式虽然未能真正实现从理论转化为现实,但他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参考文献:
[1]考茨基,《莫尔及其乌托邦》[M],三联书店,1963年版.
[2]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3]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4]张双利,《乌托邦与我们——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2004.4.1.
[5]金寿铁,《人是来自自然的乌托邦生物——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人类学思想》[J],社会科学,2008.12.10
作者简介:杜佳,1993年8月,女,山西省临汾市,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