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侵犯行为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一种行为方式之一,从人与人之间的打架斗殴到国与国之间的兵戎相见,都是侵犯行为的范畴。近年来,发生在中小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更是屡见不鲜,有些更是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侵犯行为 心理学分析
对于中小学校园侵犯的原因,不同阶层、不同学派、不同角度的人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笔者将通过不同理论学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侵犯的发生原因进行阐述。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对侵犯行为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其基本观点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固有的行为方式,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来消耗侵犯动力,以控制侵犯行为的发生,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侵犯行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后来,他又提出了死亡本能,认为死亡本能对内时则表现为对自身的摧残和折磨,对外时则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和侵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弗洛伊德认为侵犯行为代表着人类的破坏力量,人类发动战争的深层动机不是寻求毁灭自己,而是避免自身陷入毁灭的困境。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认为动物侵犯行为与人类侵犯行为有可比之处,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还是洛伦兹的动物本能,侵犯行为绝不是单一的理论或者推测能解释的,因此,至于侵犯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有那些,还有其他理论学派的解释。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
个体要对他人实施侵犯行为,习得这种行为则是一个前提条件,这就很明确的要与社会学习理论挂钩,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挫折或者愤怒的富有攻击性的情绪并不一定能引起攻击行为的发生,仅仅是一种对行为的刺激,而习得这种行为方式则是关键,社会学习理论着重探讨了侵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该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他强调人的侵犯行为的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习得的,并且他认为个体要表现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须条件,第一,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在家里,爸爸对哥哥进行处罚,在场的弟弟正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那么弟弟可能会习得这种侵犯行为。第二,这种榜样的示范行为被个体理解为“合理”的,并且得到支持。第三,榜样示范者与观察者处于相同的情景中,例如爸爸在小名在场的情况下因为哥哥打碎了玻璃而处罚他,在学校,同桌折断了小名的铅笔,小名很可能会联想到爸爸处罚哥哥的情景而对其同桌表现出侵犯行为。
在中小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特别是小学生善于模仿学习,其模仿对象和途径也是随处可见范围之广的,高年级的学生欺负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学生之间的打闹及言语侵犯都无意的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榜样,在电视和网络游戏上,暴力镜头和暴力游戏的替代经验让不少学生意识到暴力侵犯可以达到宣泄过盛精力和不满情绪的效果,例如美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校园枪击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部分侵犯者模仿电影或者游戏中的镜头和场面,对在校的,防范暴力侵害能力最弱的师生进行杀伤,由此可见榜样的侵犯行为对人的行为影响是深刻的。
三、挫折—侵犯理论的分析
挫折侵犯行为认为,挫折是一切侵犯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dad)和米勒(N.E.Miller),把挫折和侵犯联系到一起,并在1939年提出,所谓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的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睡午觉,另外一个学生不顾他人的情况,敲击桌椅并且大声喧哗,导致他人的睡眠需求受挫,这种蓄意的无缘无故的损害,必将增加另一学生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的发生。这不难使人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个体的某个需要在实现过程中受阻时,挫折便出现了,个体因此必然会产生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性格暴躁,报复心强,社会意识淡薄的人往往会采取侵犯的行为方式对阻挠自己实现需求的人进行报复。
但是并不是所有挫折都会引起侵犯,这一点已经被许多生活中的例子所证实,对此,1941年,米勒对侵犯—挫折理论做出了修改和补充,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根据研究表明,挫折是够会引起侵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挫折的随意性,即个体对挫折情景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对侵犯行为是否习得,儿童只有在习得侵犯行为的前提下,才会在类似情景中,运用这种行为;侵犯忧虑,即个体在受挫后是否会因为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和自身的自控能力对可能发生的侵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导致侵犯行为发生的刺激性信息。例如,攻击性的语言,具有攻击性的武器,能够煽动侵犯行为发生的情景。尽管个体在受挫后有可能会采取逃避或者放弃侵犯行为的行为方式,但是挫折的确是导致侵犯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校园,中小学生的挫折源主要由以下几个:学业成绩不佳,同伴交往不顺,经常受到老师的处罚并表示不满,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等等。
四、认知心理学的分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产生研究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在人类的侵犯行为上,该理论也做出了一些解释,其中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侵犯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在该模式的解释和分析中,道格(Dodge)的模式最具代表性,他将单一行为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线索译码、线索解释和表征、澄清目标或选择目标、搜寻或构建新反应、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启动行为。在日常情景中,个体对环境信息要做出认知解析,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换言之,个体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信息做出敌意曲解时,就可能发生侵犯行为。就好比,两国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表达不明确或者翻译错误,导致信息的曲解而引发战争。在中小学,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 导致信息误解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有学者指出,攻击型儿童很少会主动搜寻额外信息澄清不明晰的情景,并且倾向于扭曲情境中较有煽动性但不具有攻击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全国13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余晓洁.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1)
[3] 甘春华.浅谈校园暴力与学生犯罪[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4] 吴允锋.建立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机制的若干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3)
【关键词】中小学侵犯行为 心理学分析
对于中小学校园侵犯的原因,不同阶层、不同学派、不同角度的人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笔者将通过不同理论学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侵犯的发生原因进行阐述。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对侵犯行为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其基本观点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固有的行为方式,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只有通过替代性的活动来消耗侵犯动力,以控制侵犯行为的发生,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侵犯行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后来,他又提出了死亡本能,认为死亡本能对内时则表现为对自身的摧残和折磨,对外时则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和侵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弗洛伊德认为侵犯行为代表着人类的破坏力量,人类发动战争的深层动机不是寻求毁灭自己,而是避免自身陷入毁灭的困境。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认为动物侵犯行为与人类侵犯行为有可比之处,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还是洛伦兹的动物本能,侵犯行为绝不是单一的理论或者推测能解释的,因此,至于侵犯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有那些,还有其他理论学派的解释。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
个体要对他人实施侵犯行为,习得这种行为则是一个前提条件,这就很明确的要与社会学习理论挂钩,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挫折或者愤怒的富有攻击性的情绪并不一定能引起攻击行为的发生,仅仅是一种对行为的刺激,而习得这种行为方式则是关键,社会学习理论着重探讨了侵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该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他强调人的侵犯行为的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习得的,并且他认为个体要表现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须条件,第一,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在家里,爸爸对哥哥进行处罚,在场的弟弟正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那么弟弟可能会习得这种侵犯行为。第二,这种榜样的示范行为被个体理解为“合理”的,并且得到支持。第三,榜样示范者与观察者处于相同的情景中,例如爸爸在小名在场的情况下因为哥哥打碎了玻璃而处罚他,在学校,同桌折断了小名的铅笔,小名很可能会联想到爸爸处罚哥哥的情景而对其同桌表现出侵犯行为。
在中小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特别是小学生善于模仿学习,其模仿对象和途径也是随处可见范围之广的,高年级的学生欺负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学生之间的打闹及言语侵犯都无意的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榜样,在电视和网络游戏上,暴力镜头和暴力游戏的替代经验让不少学生意识到暴力侵犯可以达到宣泄过盛精力和不满情绪的效果,例如美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校园枪击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部分侵犯者模仿电影或者游戏中的镜头和场面,对在校的,防范暴力侵害能力最弱的师生进行杀伤,由此可见榜样的侵犯行为对人的行为影响是深刻的。
三、挫折—侵犯理论的分析
挫折侵犯行为认为,挫折是一切侵犯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dad)和米勒(N.E.Miller),把挫折和侵犯联系到一起,并在1939年提出,所谓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的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睡午觉,另外一个学生不顾他人的情况,敲击桌椅并且大声喧哗,导致他人的睡眠需求受挫,这种蓄意的无缘无故的损害,必将增加另一学生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的发生。这不难使人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个体的某个需要在实现过程中受阻时,挫折便出现了,个体因此必然会产生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性格暴躁,报复心强,社会意识淡薄的人往往会采取侵犯的行为方式对阻挠自己实现需求的人进行报复。
但是并不是所有挫折都会引起侵犯,这一点已经被许多生活中的例子所证实,对此,1941年,米勒对侵犯—挫折理论做出了修改和补充,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根据研究表明,挫折是够会引起侵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挫折的随意性,即个体对挫折情景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对侵犯行为是否习得,儿童只有在习得侵犯行为的前提下,才会在类似情景中,运用这种行为;侵犯忧虑,即个体在受挫后是否会因为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和自身的自控能力对可能发生的侵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导致侵犯行为发生的刺激性信息。例如,攻击性的语言,具有攻击性的武器,能够煽动侵犯行为发生的情景。尽管个体在受挫后有可能会采取逃避或者放弃侵犯行为的行为方式,但是挫折的确是导致侵犯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校园,中小学生的挫折源主要由以下几个:学业成绩不佳,同伴交往不顺,经常受到老师的处罚并表示不满,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等等。
四、认知心理学的分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产生研究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在人类的侵犯行为上,该理论也做出了一些解释,其中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侵犯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在该模式的解释和分析中,道格(Dodge)的模式最具代表性,他将单一行为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线索译码、线索解释和表征、澄清目标或选择目标、搜寻或构建新反应、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启动行为。在日常情景中,个体对环境信息要做出认知解析,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换言之,个体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信息做出敌意曲解时,就可能发生侵犯行为。就好比,两国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表达不明确或者翻译错误,导致信息的曲解而引发战争。在中小学,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 导致信息误解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有学者指出,攻击型儿童很少会主动搜寻额外信息澄清不明晰的情景,并且倾向于扭曲情境中较有煽动性但不具有攻击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全国13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余晓洁.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1)
[3] 甘春华.浅谈校园暴力与学生犯罪[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4] 吴允锋.建立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机制的若干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