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后,“核心素养”的概念开始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研究的视域。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17年版)》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出版,“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强化,“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英语课标》)中所凝练的英语学科之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核心素养,对照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英语课标》)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所包含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含总目标和分级目标),可以发现,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颇多交集。《义教英语课标》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可大概对应《高中英语课标》中的语言能力,即“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义教英语课标》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认知策略、监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可大概对应《高中英语课标》中的学习能力,即“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义教英语课标》中的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与《高中英语课标》中的文化意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大体相当。高中课标所提出的“思维品质”学科核心素养,特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可以看成是对《义教英语课标》中“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之思维能力的强化和升华。
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已经来临,基层学校的英语教学正在从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靠拢。笔者深知,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备课。英语教学传统中的“一课一备”,因过分强调一课之中一个个语言知识点的了解、理解、记忆和语言技能的单项训练,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思维,教与学双方的行为不仅碎片化且缺乏意义感。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以上弊端,我校英语学科组提出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改革的主张,并参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遵循“制定单元学习目标—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的备课流程,强化了备课环节的研究过程和研究品质,确保每一个课时教学中体现整体思维,进而确保单元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面笔者以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以下简称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时为例,谈谈单元教学改革视域下的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基本策略。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单元教学改革视域下的课时教学,必须从单元备课、备单元学习目标开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必须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心中已有明确、具体的学生学习目标,而不是基于教师视角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制定单元学习目标,需要教师对课标所规定的学段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认知有精准的把握,要求所定目标具体、可操作、可檢测;对单元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准确指向学生学完该单元课程后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基于《义教英语课标》,寻找单元学习目标的“标准”依据
《义教英语课标》与之前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相互衔接,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设为九个级别,形成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其中的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二级水平为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一级水平和三级水平分别为小学英语学习初始和结束时的过渡级别,依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起始年级的早晚而有一个调整的空间。
我校英语课程始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完成一级目标——“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开始向二级目标过渡——“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简短的叙述”“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结合四下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笔者以为,本单元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英语就“weather”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与家人、朋友交流天气的简单信息,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能从温度的不同表达中感知中美差异。
(二)基于所用教材,梳理单元学习内容,对照课标厘清相关学习要求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时,必须全面通读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并进行认真的梳理,对照《义教英语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厘清单元语言知识点等相关课程目标。 参考《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有关教材分析的表格样式,我校英语学科组把四下第三单元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按照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对照《义教英语课标》中的一、二级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相关知识点学习的具体要求(见表1)。
(三)基于本校本班学情,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1.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往的学情分析,往往为顺利推进单课教学而设,且多数从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学情分析,在全面厘清单元学习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调研精准把握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已有的学习基础。
参考《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学习基础分析表”的有关选项设计,笔者设计了四下第三单元的学习基础分析表(见表2),并向我班学生发放了有关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己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依据。从收集上来的数据分析:关于ar与al的字母组合发音,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含有这两个字母组合的单词,笔者让学生尝试写出所认识的单词中含有这两个字母组合的词汇,90%的学生写不出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填出几个课外学到的单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应定位为“新知”范畴;有关天气的词汇,在教材中也是首次出现,学生在预习后能够自主认读这些单词的人数为2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依然可定位为“新知”。关于句型“Can I...?/Yes,.../No,...”,三年级上册Unit 5曾经作为重点句型学习过,三年级下册Unit 5再次出现并用于征求他人意见“是否可以吃某物”,到本单元时,80%的学生已经能够使用该句型来征询他人意见,因此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可定位为“熟知”,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本单元出现了一个新语境,用于征求他人意见“是否可以做某事”;关于句型“What’s the weater like in...”,70%的学生通过预习和听英文儿歌能够知道句子的大意,但读音不够规范,“学习基础”可定位为“略知”。
2.挖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点。基于前面的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仔细挖掘单元学习内容中的核心素养点,为设计学科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仔细研读四下第三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内容,可以发现:教材呈现了各种不同语境下的天气话题,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方式,包括收看天气预报、与家人日常对话、与身处不同国家的朋友电话聊天、向朋友或家人写明信片或电子邮件、唱有关雷雨天气的歌曲、阅读有关天气情况的小故事等。这些内容,既指向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包含了交际策略、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如Chen Jie和Mark的电话聊天,便隐含了中西方对于温度的不同表达,需要学生具备跨文化的意识与理解能力;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换衣物,或对是否参加户外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可顺势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养成做事有计划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基础的生活能力。
3.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渗透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必须坚定学生立场,以语言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以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为补充,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单元学习目标的描述,则依照《义教英语课标》所规定的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方式进行描述。
根据以上策略方法,笔者制定了四下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1)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语音方面包括:①能够掌握字母组合ar/al的发音规则,即在单词中发/a/和/??/;②能够读出符合ar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ar/al发音规则的单词。词汇方面包括:①能够准确理解、朗读并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cool、cold、hot、warm、rainy、snowy、cloudy、sunny、windy;②能夠正确使用上述单词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句法方面包括:①能够听、说和认读句型“Can I go outside now?No,you can’t.”“Can I have some soup?Yes,you ca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It’s rainy.Is it cold?No,it isn’t.”;②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Can I go outside now?Yes,you can./ No,you can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询问他人意见和天气情况,并能正确回答;③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t’s...and...”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④能够按照意群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并完成句子仿写活动。语篇方面包括:能结合所学词汇和句型,在天气预报的情境中向他人介绍天气情况,并及时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物,或者向家人、朋友提出出行建议。(2)学习策略。创设真实的生活语境,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整体感知、问题驱动、小组学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等方式推进学习。(3)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了解气温描述中的文化差异,了解华氏温度及摄氏温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将相关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培养关心日常天气变化的习惯,能够用英语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并能及时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服。(4)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在天气的语境中,根据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向他人介绍或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要求语音、语调清晰、准确,内容达意,表达流利。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发展和感悟。比如“学习策略”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肢体动作、配音等方式描述天气情况,帮助学生记忆核心词汇;“文化意识”培养,可以在学生了解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过程中感受异国文化;等等。 二、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厘清单元学习脉络,划分单元课时并确立课时学习目标
《义教英语课标》指出:英语学习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需要逐渐积累。单元中的课时学习目标指的是一个单元中每一个课时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它以单元学习目标为设计依据,并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基于单元整体学习的课时划分与课时学习目标的逻辑建构,体现单元各课时学习目标的关联性、整体性、递进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经过充分的解析之后,可以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首先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厘清单元脉络,然后划分单元课时并确定每个课时的主要话题及课时学习目标,确保整个单元中每一个课时的学习过程都有内在关联,可以形成一个合理的认知发展结构。
例如,四下第三单元的主题为Weather,笔者从本单元学习驱动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出发,基于本单元核心语言知识的学习需要,将教材中的各板块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合并与增减,并围绕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将本单元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课时,明确了各个课时的主要话题,体现了4个课时学习目标的整体性、递进性:第一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activities”,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新授核心语言、奠定表达基础”;第二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发展听说技能,丰富语言表达”;第三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places,different weather”,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整合语言知识,理解文化差异”;第四课时的话题为“weather in my daily life”,作为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回顾,学习目标可简单表述为“解决核心问题,提升语用能力”。
在每一个课时的主要话题中,笔者将有效整合单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学习目标,以有效的语用训练支撑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直至最后学生可以运用核心语言有逻辑地介绍真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且表达内容完整、语法正确、表达流利,体现为学生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谓有效的语用训练,要求教师在推进课时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层层递进的教与学的过程,确保每个课时中的教学活动都能始终指向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另外,教师的课时学习目标叙写也應尽量地详细、具体,使之更具操作性。如针对单元学习目标中提出的“正确朗读”目标,笔者将其细分为“正确认读”“正确拼读”“正确朗读”三个相互关联、逻辑递进的具体目标,逐一落实到前面的3个课时当中,对教师在各个课时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具有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向。
总之,基于单元学习目标设计课时学习目标,单元整体教学的脉络更加清晰,课时学习目标更加具体,课时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更有针对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三、立足单元视角,扎根学生生活,有效设计课时教学
《义教英语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式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基于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设计课时教学,无论是教学流程设计还是课中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师都应始终心怀单元整体,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删,以恰当的次序和恰当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体现前后课时之间的内在关联;课时教学的基本策略是扎根学生现实生活,通过寻找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关联的生活素材,为语言运用创设适合的情境,从“关注学”的角度优化课堂活动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推进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习目标达成。
基于四下第三单元4个课时学习目标的整体性、递进性,笔者将该单元第二课时的话题设定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用以发展学生的听说技能,丰富语言表达。具体学习目标包括:听、说、读、写、认方面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识别和朗读气温词汇,能够运用关于天气的核心词汇及相关句型正确描述某市的天气情况;学习策略方面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方面的重点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气温差异及表达习惯中所使用的不同的温度单位;情感态度方面的重点是关注日常天气预报,主动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服、合理规划出行。
基于单元的各课时教学,因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所以会因课时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而有教学策略的差异。本课接续第一课时的核心词汇学习,将重点放在了核心词汇的运用上,因此,“162”课堂教学范式之“6”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新知”环节,相当于前置到了第一课时,而本课的重点则是第一课时所学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运用、拓展延伸,学习方式是合作探究、互动展示、学习反馈,激趣导入环节则通用于单元教学中的每一个课时教学。
在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中,笔者先后安排了激趣导入、新授操练和语用输出三个教学环节。在激趣导入环节,笔者用Sing a song “How’s the weather”和游戏“Speak loudly”渲染气氛,巩固第一课时所学核心词汇cold、cool、hot、warm,激活旧知,为引入本课话题做铺垫。在新授操练环节,笔者延续第一课时“天气影响出行”的文本话题,慢慢引出本课“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的“出行规划(重点是更换衣服)”话题,用第一课时的核心句型“Can I go outside?”引出新的核心语言知识即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城市天气(教材中的天气预报语境),用多媒体课件增加相应城市天气图片和相关着装图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语境,组织开展“Watch and judge”“watch and say”“Listen and answer”“Listen and imitate”等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本单元核心词汇hot、cold、cool、warm,拓展运用不同天气穿衣建议的词汇,丰富语言材料,为本册第四单元学习服装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规划出行,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着装。在语用输出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四人小组活动“Tips for my friends”,让学生分工合作,尝试根据天气变化给朋友提出有关着装的建议:一名记录员,负责写出城市名和天气词汇,用以检测学生能否正确、规范地书写核心词汇;一名观察员,负责找出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因为渗透了地理知识,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储备;一名汇报员,负责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可重点检测其能否在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流利表达;一名贴心员,可以检测出部分优等生能否在新的语境中习得更多下一阶段将要学习的服饰类词汇——学生如若无法用英语表达,可以借助图片完成任务。
第二课时的活动设计,将任务、情景、话题和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材文本之外,补充了大量的生活图片、服饰图片和家人在平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增加衣物的图片,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体现了真实语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描述天气,提出着装和出行建议,丰富语言词汇,提升思维品质,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历时两年的单元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了我校英语教师教和研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改变了我校小学英语的课貌,提升了我校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品质,让我校英语教师的目标意识逐渐增强,单元整体教学观逐渐确立。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分析和基于学情设计话题语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统整,我校英语教师学会了深入解读教材、研究学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分解课时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课时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碎片化的知识点学习导向了结构化的语用学习,扎扎实实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得以“悦享”生命的智慧成长。
(责编 白聪敏)
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英语课标》)中所凝练的英语学科之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核心素养,对照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英语课标》)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所包含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含总目标和分级目标),可以发现,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颇多交集。《义教英语课标》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可大概对应《高中英语课标》中的语言能力,即“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义教英语课标》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认知策略、监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可大概对应《高中英语课标》中的学习能力,即“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义教英语课标》中的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与《高中英语课标》中的文化意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大体相当。高中课标所提出的“思维品质”学科核心素养,特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可以看成是对《义教英语课标》中“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之思维能力的强化和升华。
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已经来临,基层学校的英语教学正在从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靠拢。笔者深知,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备课。英语教学传统中的“一课一备”,因过分强调一课之中一个个语言知识点的了解、理解、记忆和语言技能的单项训练,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思维,教与学双方的行为不仅碎片化且缺乏意义感。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以上弊端,我校英语学科组提出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改革的主张,并参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遵循“制定单元学习目标—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的备课流程,强化了备课环节的研究过程和研究品质,确保每一个课时教学中体现整体思维,进而确保单元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面笔者以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以下简称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时为例,谈谈单元教学改革视域下的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基本策略。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单元教学改革视域下的课时教学,必须从单元备课、备单元学习目标开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必须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心中已有明确、具体的学生学习目标,而不是基于教师视角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制定单元学习目标,需要教师对课标所规定的学段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认知有精准的把握,要求所定目标具体、可操作、可檢测;对单元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准确指向学生学完该单元课程后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基于《义教英语课标》,寻找单元学习目标的“标准”依据
《义教英语课标》与之前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相互衔接,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设为九个级别,形成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其中的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二级水平为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一级水平和三级水平分别为小学英语学习初始和结束时的过渡级别,依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起始年级的早晚而有一个调整的空间。
我校英语课程始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完成一级目标——“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开始向二级目标过渡——“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简短的叙述”“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结合四下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笔者以为,本单元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英语就“weather”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与家人、朋友交流天气的简单信息,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能从温度的不同表达中感知中美差异。
(二)基于所用教材,梳理单元学习内容,对照课标厘清相关学习要求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时,必须全面通读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并进行认真的梳理,对照《义教英语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厘清单元语言知识点等相关课程目标。 参考《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有关教材分析的表格样式,我校英语学科组把四下第三单元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按照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对照《义教英语课标》中的一、二级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相关知识点学习的具体要求(见表1)。
(三)基于本校本班学情,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1.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往的学情分析,往往为顺利推进单课教学而设,且多数从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学情分析,在全面厘清单元学习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调研精准把握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已有的学习基础。
参考《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学习基础分析表”的有关选项设计,笔者设计了四下第三单元的学习基础分析表(见表2),并向我班学生发放了有关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己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依据。从收集上来的数据分析:关于ar与al的字母组合发音,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含有这两个字母组合的单词,笔者让学生尝试写出所认识的单词中含有这两个字母组合的词汇,90%的学生写不出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填出几个课外学到的单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应定位为“新知”范畴;有关天气的词汇,在教材中也是首次出现,学生在预习后能够自主认读这些单词的人数为2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依然可定位为“新知”。关于句型“Can I...?/Yes,.../No,...”,三年级上册Unit 5曾经作为重点句型学习过,三年级下册Unit 5再次出现并用于征求他人意见“是否可以吃某物”,到本单元时,80%的学生已经能够使用该句型来征询他人意见,因此该知识点的“学习基础”可定位为“熟知”,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本单元出现了一个新语境,用于征求他人意见“是否可以做某事”;关于句型“What’s the weater like in...”,70%的学生通过预习和听英文儿歌能够知道句子的大意,但读音不够规范,“学习基础”可定位为“略知”。
2.挖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点。基于前面的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仔细挖掘单元学习内容中的核心素养点,为设计学科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仔细研读四下第三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内容,可以发现:教材呈现了各种不同语境下的天气话题,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方式,包括收看天气预报、与家人日常对话、与身处不同国家的朋友电话聊天、向朋友或家人写明信片或电子邮件、唱有关雷雨天气的歌曲、阅读有关天气情况的小故事等。这些内容,既指向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包含了交际策略、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如Chen Jie和Mark的电话聊天,便隐含了中西方对于温度的不同表达,需要学生具备跨文化的意识与理解能力;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换衣物,或对是否参加户外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可顺势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养成做事有计划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基础的生活能力。
3.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精准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渗透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必须坚定学生立场,以语言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以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为补充,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单元学习目标的描述,则依照《义教英语课标》所规定的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方式进行描述。
根据以上策略方法,笔者制定了四下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1)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语音方面包括:①能够掌握字母组合ar/al的发音规则,即在单词中发/a/和/??/;②能够读出符合ar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ar/al发音规则的单词。词汇方面包括:①能够准确理解、朗读并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cool、cold、hot、warm、rainy、snowy、cloudy、sunny、windy;②能夠正确使用上述单词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句法方面包括:①能够听、说和认读句型“Can I go outside now?No,you can’t.”“Can I have some soup?Yes,you ca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It’s rainy.Is it cold?No,it isn’t.”;②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Can I go outside now?Yes,you can./ No,you can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询问他人意见和天气情况,并能正确回答;③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t’s...and...”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④能够按照意群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并完成句子仿写活动。语篇方面包括:能结合所学词汇和句型,在天气预报的情境中向他人介绍天气情况,并及时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物,或者向家人、朋友提出出行建议。(2)学习策略。创设真实的生活语境,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整体感知、问题驱动、小组学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等方式推进学习。(3)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了解气温描述中的文化差异,了解华氏温度及摄氏温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将相关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培养关心日常天气变化的习惯,能够用英语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并能及时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服。(4)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在天气的语境中,根据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向他人介绍或描述气候特征和天气情况,要求语音、语调清晰、准确,内容达意,表达流利。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发展和感悟。比如“学习策略”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肢体动作、配音等方式描述天气情况,帮助学生记忆核心词汇;“文化意识”培养,可以在学生了解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过程中感受异国文化;等等。 二、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厘清单元学习脉络,划分单元课时并确立课时学习目标
《义教英语课标》指出:英语学习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需要逐渐积累。单元中的课时学习目标指的是一个单元中每一个课时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它以单元学习目标为设计依据,并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基于单元整体学习的课时划分与课时学习目标的逻辑建构,体现单元各课时学习目标的关联性、整体性、递进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经过充分的解析之后,可以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首先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厘清单元脉络,然后划分单元课时并确定每个课时的主要话题及课时学习目标,确保整个单元中每一个课时的学习过程都有内在关联,可以形成一个合理的认知发展结构。
例如,四下第三单元的主题为Weather,笔者从本单元学习驱动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出发,基于本单元核心语言知识的学习需要,将教材中的各板块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合并与增减,并围绕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将本单元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课时,明确了各个课时的主要话题,体现了4个课时学习目标的整体性、递进性:第一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activities”,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新授核心语言、奠定表达基础”;第二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发展听说技能,丰富语言表达”;第三课时的话题为“Different places,different weather”,学习目标简单表述为“整合语言知识,理解文化差异”;第四课时的话题为“weather in my daily life”,作为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回顾,学习目标可简单表述为“解决核心问题,提升语用能力”。
在每一个课时的主要话题中,笔者将有效整合单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学习目标,以有效的语用训练支撑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直至最后学生可以运用核心语言有逻辑地介绍真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且表达内容完整、语法正确、表达流利,体现为学生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谓有效的语用训练,要求教师在推进课时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层层递进的教与学的过程,确保每个课时中的教学活动都能始终指向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另外,教师的课时学习目标叙写也應尽量地详细、具体,使之更具操作性。如针对单元学习目标中提出的“正确朗读”目标,笔者将其细分为“正确认读”“正确拼读”“正确朗读”三个相互关联、逻辑递进的具体目标,逐一落实到前面的3个课时当中,对教师在各个课时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具有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向。
总之,基于单元学习目标设计课时学习目标,单元整体教学的脉络更加清晰,课时学习目标更加具体,课时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更有针对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三、立足单元视角,扎根学生生活,有效设计课时教学
《义教英语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式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基于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设计课时教学,无论是教学流程设计还是课中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师都应始终心怀单元整体,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删,以恰当的次序和恰当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体现前后课时之间的内在关联;课时教学的基本策略是扎根学生现实生活,通过寻找与学生知识结构相关联的生活素材,为语言运用创设适合的情境,从“关注学”的角度优化课堂活动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推进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习目标达成。
基于四下第三单元4个课时学习目标的整体性、递进性,笔者将该单元第二课时的话题设定为“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用以发展学生的听说技能,丰富语言表达。具体学习目标包括:听、说、读、写、认方面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识别和朗读气温词汇,能够运用关于天气的核心词汇及相关句型正确描述某市的天气情况;学习策略方面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方面的重点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气温差异及表达习惯中所使用的不同的温度单位;情感态度方面的重点是关注日常天气预报,主动提醒家人、朋友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服、合理规划出行。
基于单元的各课时教学,因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所以会因课时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而有教学策略的差异。本课接续第一课时的核心词汇学习,将重点放在了核心词汇的运用上,因此,“162”课堂教学范式之“6”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新知”环节,相当于前置到了第一课时,而本课的重点则是第一课时所学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运用、拓展延伸,学习方式是合作探究、互动展示、学习反馈,激趣导入环节则通用于单元教学中的每一个课时教学。
在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中,笔者先后安排了激趣导入、新授操练和语用输出三个教学环节。在激趣导入环节,笔者用Sing a song “How’s the weather”和游戏“Speak loudly”渲染气氛,巩固第一课时所学核心词汇cold、cool、hot、warm,激活旧知,为引入本课话题做铺垫。在新授操练环节,笔者延续第一课时“天气影响出行”的文本话题,慢慢引出本课“Different weather,different clothes”的“出行规划(重点是更换衣服)”话题,用第一课时的核心句型“Can I go outside?”引出新的核心语言知识即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城市天气(教材中的天气预报语境),用多媒体课件增加相应城市天气图片和相关着装图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语境,组织开展“Watch and judge”“watch and say”“Listen and answer”“Listen and imitate”等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本单元核心词汇hot、cold、cool、warm,拓展运用不同天气穿衣建议的词汇,丰富语言材料,为本册第四单元学习服装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规划出行,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着装。在语用输出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四人小组活动“Tips for my friends”,让学生分工合作,尝试根据天气变化给朋友提出有关着装的建议:一名记录员,负责写出城市名和天气词汇,用以检测学生能否正确、规范地书写核心词汇;一名观察员,负责找出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因为渗透了地理知识,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储备;一名汇报员,负责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可重点检测其能否在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流利表达;一名贴心员,可以检测出部分优等生能否在新的语境中习得更多下一阶段将要学习的服饰类词汇——学生如若无法用英语表达,可以借助图片完成任务。
第二课时的活动设计,将任务、情景、话题和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材文本之外,补充了大量的生活图片、服饰图片和家人在平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增加衣物的图片,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体现了真实语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描述天气,提出着装和出行建议,丰富语言词汇,提升思维品质,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历时两年的单元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了我校英语教师教和研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改变了我校小学英语的课貌,提升了我校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品质,让我校英语教师的目标意识逐渐增强,单元整体教学观逐渐确立。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分析和基于学情设计话题语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统整,我校英语教师学会了深入解读教材、研究学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分解课时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课时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碎片化的知识点学习导向了结构化的语用学习,扎扎实实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得以“悦享”生命的智慧成长。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