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作为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班主任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69-02
1.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德育教育的地位偏低。现如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虚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因此成绩仍旧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相较而言,德育教育只是可有可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十分不理想,
(2)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我国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严重缺乏关注,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成绩上。与此同时,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采取的都是简单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德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3)过于形式化。目前很多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说教,一味的讲述大道理,在口头上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无法付诸于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德育教育通常会产生疏离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意。而且很多思想品德课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完全失去了课程教学的意义。
2.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研究
(1)注重日常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持续化。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味地的讲空话、说套话,而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对教育条例进行完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环境,对班级管理条例进行改进完善,对小学生起到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其次,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做到言行有致、举止得体,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则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树立德育榜样,制作德育黑板板等,构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施加持续的影响。例如,有的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失落情绪中无法自拔,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选择一些学生可能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等,让孩子们在班会上尽情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此过程中融入一些真人真事,如张海迪顽强不屈、努力进取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借鉴。
(2)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应该秉持新理念、采用新方法,如此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首先,对传统德育阵地进行巩固,保障其德育功能的持续发挥。如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以及主题班会都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班主任应借助这些机会,渗透优秀思想道德。不过应在形式上做出创新,如在思想道德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和中国传统节日有机结合起来,如借中秋节进行亲情教育,借端午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剧、少儿歌曲等形式将思想内核展现出来,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3)充分挖掘德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德育活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風俗文化迥异,这些都可作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优秀素材。因此广大班主任应将德育实践活动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对文化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这样可以推动德育工作和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强化其感染力。而在打造特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则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实践理念,从“中国梦”“美丽中国”等概念入手,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活力。如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校内演讲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例如,在进行感恩教育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以引导,讲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将好吃的留给孩子、每年都为孩子置办新衣服。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们认识到感恩的深层含义。如借教师节、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机会,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为父母们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给父母写一副感谢信等,将感恩之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4)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必须保障学生心理素养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建立心理健康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想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首先,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虽然有部分小学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但远远满足不了广阔的需求,很难实现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基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职能,通过在职培训教育的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使其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其理论水平,与工作实践相互印证。而广大班主任也要形成自主积极性,努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融合,做好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其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发挥出对德育工作的促进效果。具体措施有二,一是对心理教育体系进行健全,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制定明确的计划、目标以及方案,针对小学生的性格和行为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整合路径,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的德育元素,予以拓展,促进二者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共同提升。
(5)建构立体化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合力的形成。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多方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具体路径如下:
首先,加强家校互动。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可以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良好的条件,将德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对于班主任而言,一方面要提升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基于微信、QQ等新媒体渠道搭建家校互动的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家访或是电话访问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相互共享学生在校园以及家中的表现情况。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广大家长的德育素质,在家长群中不定期的分享一些德育教育的理论或是经验,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德育方法。其次,加强社区互动。利用社区所具有的德育实践资源,带领小学生们走出校门,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德育体验,例如到养老院探望、踏春郊游亲近自然等。
3.结语
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工作的效果,广大班主任应积极承担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宁.试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32
[2]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5):83-84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169-02
1.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德育教育的地位偏低。现如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虚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因此成绩仍旧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相较而言,德育教育只是可有可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十分不理想,
(2)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我国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严重缺乏关注,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成绩上。与此同时,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采取的都是简单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德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3)过于形式化。目前很多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说教,一味的讲述大道理,在口头上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无法付诸于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德育教育通常会产生疏离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意。而且很多思想品德课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完全失去了课程教学的意义。
2.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研究
(1)注重日常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持续化。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味地的讲空话、说套话,而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对教育条例进行完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环境,对班级管理条例进行改进完善,对小学生起到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其次,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做到言行有致、举止得体,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则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树立德育榜样,制作德育黑板板等,构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施加持续的影响。例如,有的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失落情绪中无法自拔,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选择一些学生可能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等,让孩子们在班会上尽情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此过程中融入一些真人真事,如张海迪顽强不屈、努力进取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借鉴。
(2)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应该秉持新理念、采用新方法,如此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首先,对传统德育阵地进行巩固,保障其德育功能的持续发挥。如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以及主题班会都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班主任应借助这些机会,渗透优秀思想道德。不过应在形式上做出创新,如在思想道德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和中国传统节日有机结合起来,如借中秋节进行亲情教育,借端午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剧、少儿歌曲等形式将思想内核展现出来,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3)充分挖掘德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德育活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風俗文化迥异,这些都可作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优秀素材。因此广大班主任应将德育实践活动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对文化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这样可以推动德育工作和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强化其感染力。而在打造特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则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实践理念,从“中国梦”“美丽中国”等概念入手,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活力。如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校内演讲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例如,在进行感恩教育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以引导,讲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将好吃的留给孩子、每年都为孩子置办新衣服。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们认识到感恩的深层含义。如借教师节、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机会,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为父母们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给父母写一副感谢信等,将感恩之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4)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必须保障学生心理素养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建立心理健康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想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首先,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虽然有部分小学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但远远满足不了广阔的需求,很难实现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基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职能,通过在职培训教育的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使其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其理论水平,与工作实践相互印证。而广大班主任也要形成自主积极性,努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融合,做好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其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发挥出对德育工作的促进效果。具体措施有二,一是对心理教育体系进行健全,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制定明确的计划、目标以及方案,针对小学生的性格和行为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整合路径,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的德育元素,予以拓展,促进二者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共同提升。
(5)建构立体化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合力的形成。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多方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具体路径如下:
首先,加强家校互动。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可以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良好的条件,将德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对于班主任而言,一方面要提升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基于微信、QQ等新媒体渠道搭建家校互动的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家访或是电话访问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相互共享学生在校园以及家中的表现情况。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广大家长的德育素质,在家长群中不定期的分享一些德育教育的理论或是经验,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德育方法。其次,加强社区互动。利用社区所具有的德育实践资源,带领小学生们走出校门,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德育体验,例如到养老院探望、踏春郊游亲近自然等。
3.结语
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工作的效果,广大班主任应积极承担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宁.试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32
[2]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