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裔性对美国华裔文学接受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三大方面总结阐述了在美国华裔文学的接受上,族裔性对其有何影响,为此领域上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参考。另外,本文选了文献研究法,通过筛选和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内容,并以此内容作为理论支撑,从而展开研究。
  ◆关键词:族裔性;美国华裔文学;接受;影响分析
  国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研究很早就有开始,但是大多是对主流文学而不是非主流文学,因而虽然对美国华裔文学已有研究,但是仍较为缺乏。经过长期的发展,如今国内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接受程度进入了高峰期,这于其族裔性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他可以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接受,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其大范围传播。因而,本文顺应当前的形势,深入的探究了族裔性的实际影响,意义重大。
  一、族裔性:族裔文学接受的双刃剑
  族裔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术语已经深度地进入到了文化、艺术等研究的领域,与这一概念的重要属性密切相关。其为该类群体的独特性格和基础,从本质上说就是“差异”的象征,是后现代批评精神在国内传统文学研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可以推动研究人员重新回顾文学作品的“差异”,但是作为身份建立基础差异却具有两面性。如果忽略了“差异”,就会失去特有的性质,意味着其身份的消亡或丧失,但是如果太过于关注“差异”,就会与这个群体的共同身份所要求建立核心相悖,建立在“解构”基础上的身份就可能会面临被解构的困境。在“差异”的认知方面,理解和认知的不一致已经构成了文化身份认识研究的两种不同观念,一种是观点更加侧重于同质性,将文化的身份确定为“一种共同的文化,一种集体的真我”,可以从中得出一种共同的历史经验,以及族群共有的文化符码,凸显了文化的族群一致性和稳定性。另一种观念则是侧重于异质性,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而是由几个深刻而重要的差异所组成的真我,强调其多元性和不同。前者采取的是一种现代化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而后者主要采用的形式就是解构主义认识理论,这两种思想观点在语言上看似相互对立,实际上却充分地反映了少数文学在其建构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如果凸显了族群内部的差别,则一致的身份就很难建立,但如果忽略了族裔和民俗群体内部的差别,则很有可能就意味着差别这一理论依据的缺失。
  中华民族对于美国华人文学的接纳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其华人群体作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族群之一,华人这个群体也为当时美国的文化建设,尤其重要的是美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时的美国历史上,华人一直都是沉默无声的。1960年代到1970年代间黑人民权和少数学生的运动促进了亚洲少数民族自我意识的认同和觉醒,一群来自亚洲的知识分子首先从文学和社会政治工作两个领域开始引发了抗争,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亚洲著名作家进行挖掘、总结和出版,打破了亚洲美国人对自己身份的刻板印象,重塑了亚洲的历史。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学表现形式,它需要在美国的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所在,凸显这种民族文学特色的少数族群优势,这就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集群体之力、以发出最强、更响亮人民的声音。
  华裔文学的族裔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所描绘的“华裔美国经历”和作者本身的“华裔感性”,凸显了华裔群众的“差异”一致性,成为了华裔文学的判别标准和定义。在华人文学发展初始,对亚洲传统文学艺术的选择和其批判以及对于民族特色化和个人价值观的高度重视,不仅充分激发了这一代群体的自我身份意识,建构了华人同盟,也吸引和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华人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早期的艺术学者为了将其华人文学独特性充分地显现了出来,对“族裔性”各种约束反而对于华人文学的认识和接受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增强和发展,华裔文学也逐渐呈现出各种的特点,不再仅仅是一团,族裔地位和身份也不再仅仅是单数,而是复数。如果太过于凸显民族地位的差别,族裔地位较弱的作品就有可能会被大量地排除在其他华人文学之外。尽管如此似乎有效地保持了中国华人传统文学的纯洁性,但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华人传统文学的丰富和多样性,长时间下来,华人文学将陷入尴尬的“独白”境地,唯有把美国华裔文学的独特性充分融入到美国民间文学的传统当中,华人文学才能真正摆脱其边缘主义地位,走向社会中心,因而美国华人文学在美国的广泛接受,这无疑是一个民族性的建构并不断被美国所超越的历史性过程。
  二、族裔性的超越:华裔文学接受的美国化
  华裔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族裔文学,想要确立自己的身份,是需要通过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个体品格来加以开展的,但是,想要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多读者和社会学术界的认同,却首先必须需要经历美国化的历史过程。大部分人经常把华人民族文学纳入到主流的文学选集当中来作为成熟华人文学的标志,也把其本身看作是华人文学所能够取得的成功,这充分表明了文学性或者艺术性不仅仅是对于主流民族文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我们用来衡量一个华裔文学的重要标准。因此,华裔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也可以认为是“美国化”的过程,作品的特色性体现出来就是一个从强到弱的历史过程,是华人文学和其他主流民族文学的不断融合,也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合力的必然。
  华人文学民俗性的强弱会对其接受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其接受度所能够承载的力量也会受到读者所期望的限制。《女勇士》的成功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藝术家作品被广泛地收录到列入许多主流的文学选集,将华人的文学带进了家家户户,象征着当时华人文学接受的第一个鼎盛时期的正式出现,这与当时的接受文学语境密切地息息相关。1960年代到1970年代间,美国各种大众传播媒体都在向美国和欧洲各国的人民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特别是在电影中人民群众对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的诠释,引起了许多美国人和欧洲读者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但他们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却非常有限。在取词大背景下,汤亭亭的《女勇士》出版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工学交替”的学生刚从学校还没完全走上社会,对社会感到既新奇,又彷徨,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知道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容易把自身一些不良的品质不加修饰地暴露在社会面前,产生不好的影响,故中等职业学校“工学交替”的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自身修养的锤炼,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  ◆关键词:工学交替;学生;自身修养;社会实践;锤炼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实训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通话类主题阅读的开展过程中,为深入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更好地夯实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必要科学探索以及建构“1+X”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充分明确主题阅读的内容,积极把握主题阅读的优势,切实采用高效化的主题阅读措施,以此来更好地夯实以及提升小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进一步夯实以及优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全方位促进广大小学生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类;1+X主题阅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地位的教学理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多去倾听学生提出的教学反馈,在教学当中应当多去做教学反思,根据班级的实际学习情况去针对性的改变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学反思  下面我就来反思一下“倍数与因数”这节复习课,成功之处是能够以一个自然数“10”,引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地回顾:学生纷纷说出
期刊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绍兴人,号阳明子,世人称阳明先生。以其为代表的心学思想,称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内容结构包括:“心即理”的本体论;“良知”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致良知”的超越论。阳明心学使儒家文化又一次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整理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生存智慧,强大内心、完善人格,也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发挥作用。  一、立
期刊
◆摘 要:人文题材的纪录片是一种题材性质蕴含人类普遍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的纪录式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由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特点,人们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1世纪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致力于研究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策略新指向,并适当分析其拍摄要点,为本领域的发展提
期刊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大大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敏感的政治高度攻坚克难、举旗定向,创新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向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共同体思想为学理基础,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为思想源泉;以历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的核心内核为实践逻辑。通过深入践行和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在全球治理中發光发热、贡献智慧。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价值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
期刊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么说来,我和三班的孩子们还真是缘分不浅啊!五年前,我当了他们三天的班主任便去了初中部任教,五年后,我又重新接回了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初三到小学,我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刚好六年级的孩子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和初一的孩子也差不多,我感觉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对新的工作岗位充满了期待。  可是开学才几天时间,我就发现一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孩子
期刊
◆摘 要:介绍了我校护理专业在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老年照护(初级)技能证书考评内容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方法以及在融入后课程的教学实施、技能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老年照护;护理;课程融合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我校是首批申报1+X试点的高等职业院校之
期刊
◆摘 要: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等诸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把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劳动的价值,建立完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协同育人,教育引导广
期刊
◆摘 要:川渝高竹新区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率先启动建设的新区,根据规划常住人口达28万,目前的医疗队伍远远不能满足规划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川渝高竹新区进行调研,科学真实进行资料分析,了解川渝高竹新区卫生的现状,对当地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出对策。  ◆关键词:卫生队伍;现状;对策  一、背景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區双城经济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