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全省各市在中考命题中都凸显了新课标的要求,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出现了不少好题.其中2012年南京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26题就是一道亮眼的“活动经验”型试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全省各市在中考命题中都凸显了新课标的要求,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出现了不少好题.其中2012年南京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26题就是一道亮眼的“活动经验”型试题.
其他文献
已知运用此变换,明文H译为密文T,则密文QI(启的汉语拼音)的明文是字母是 .
2012年的中考已经落下大幕,自选数求值问题成为今年分式考题的杰出新秀。通过以下的例题介绍自选数求值问题。 1 明确外显自选数,化简后求值
学案导学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能体现课改方向的教学模式,然而直到目前,许多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本文首先简述一下学案导学的基本内容,然后给出一个典型案例,最后论述这种模式的教学价值.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并自觉的研究及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由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于2004年通过初审后,从2006年开始进行实验。自2011年7月教材编写组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送审稿)对七年级上册和下册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订。在2012年1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出版后,编写组随之将修订好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及《整套教材修订方案》上报教育部。20
我们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感受“橡皮筋”法:如图1,将一条橡皮筋在A1、A2两点用图钉固定,将A1、A2之间另一点A3往上拉,形成△A1A2A3. 然后将点A3慢慢放松时,∠A3逐渐变大,∠A1与∠A2变小,恢复到原来位置时,A1、A2、A3成一条直线(即退化的三角形),此时∠A3变成180°,∠A1与∠A2变为0°,所以∠A1+∠A2+∠A3=180°.
1 引言 最近,浙江省象山县贤庠中学数学组举行了一次以“圆(1)”(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为载体的“同课异构”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堂观察发现:尽管不同的教师对这节课的把握有所不同,教法也有差异,但普遍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内容配置散点割裂化——弧、弦概念的引入和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引入有“天上掉下林妹妹”的感觉,并且“过程”(圆概念的形成
在文[1]中,对习题课从习题课在教学中的功能定位到习题课需要关注的要素,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结合PISA观念,意在通过四边形习题课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讨习题课的设置,聊作引玉之砖. 有句话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习题课中题目的设置也是如此,纵然是习题课,也就是说就是“解题”,若一个题目抛出,让学生尝试求解,然后交流,效果可能也不错,但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往往是少了点兴致,久而久之会感到
1. 都是三项式; 系数和都是1; 二次项系数都是正数,一次项系数都是负数;常数项都是正数;都是整式. 注:写出一个给3分,写出两个给6分,写出三个给9分,写出四个以上给10分.
《中学数学杂志》2013年第8期刊登了甘志国和高继勇老师的“正整数平方的一种奇妙性质”[1],阅后深受启发.笔者另辟新径,发现了一类“三个正整数立方和”的一种美妙性质:三个不同的正整数立方和等于另一个较大的正整数的立方,同时给出四元三次不定方程x3+y3+z3=u3的一种简单易懂的初等解法(只用初中知识),供读者参考. 关于正整数立方和问题,人们于近代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三位和四位的“水仙花
2014年3月在教育部组织的学员满意度调查中天津师范大学荣获“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全国第一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顾沛先生在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的2013年“国培”计划——教育部示范性项目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机构班)上,对某教师基于《电话计费问题》组织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该点评深受学员欢迎.《电话计费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内容之一,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