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言概念、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轻视学生为人品质的提高;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轻视知识来龙去脉的讲解,轻视学生对语言知识运用的体验;重视考试分数,轻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此外还存在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少灵活性与针对性;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强等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作一些分析探讨。
1.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
在现代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根本不可能依靠短暂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的目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将来进入社会后,能从容而及时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还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较好地与原有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应当有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才能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课堂主宰者,而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的学习受阻时,能及时地为学生排除阻碍;当学生的探究偏离预先的方向较远时,能够予以纠正,使之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当学生的提问出现错误或是比较离谱时,没有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哪怕只有一处闪光点,也会予以肯定;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能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的课堂学习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强劲。这样的课堂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所需要的。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在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艺术性地提出一些适当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让学生很快地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提高兴致,同时又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适时、适当地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
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时,教师先抛出问题:“How will your life be different in fifty years?”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都在想象自己50年后可能是什么样子。这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下问题:“Will you be at this school in fifty years?Will you live in the same house in fifty years?Will you have robots in your home then?How will your robots be like?”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热烈地讨论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也就有了破解疑问的渴望。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富有时代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没有用的知识,学习起来是没有长久动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实用性强而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B中的小组练习Clean and Green,是关于绿化、净化环境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解决办法,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How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green?If you see some used paper,plastic bottles and bags on the streets,what will you to do?If you see some people dropping these things,what will you to do?”学生对这些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热烈讨论,学生意识到绿化、净化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和增强了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还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与我们的现实相关的,是有用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3)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似乎成了教师的“专利”。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提问中,除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或学生向学生提问。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上,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所学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提出有关的问题。
以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9When was he born?为例。在讲授新课前,笔者向学生提出:“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Now it is a good chance for you.”学生立即情绪高涨,想方设法用已学或未学的知识(部分同学在词汇表中查起了新单词)向教师提问,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S1: When were you born?S2: When did you come here?S3: How long did you stay in our school?S4: How do you like teaching?S5: When did you get married?...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加强,因而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学完这节课后,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词汇、句型。
总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等,在备课时预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玉林市玉州区南江第一中学,广西 玉林,537000)
1.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
在现代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根本不可能依靠短暂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的目的,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将来进入社会后,能从容而及时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还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较好地与原有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应当有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才能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课堂主宰者,而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的学习受阻时,能及时地为学生排除阻碍;当学生的探究偏离预先的方向较远时,能够予以纠正,使之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当学生的提问出现错误或是比较离谱时,没有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哪怕只有一处闪光点,也会予以肯定;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能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的课堂学习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强劲。这样的课堂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所需要的。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在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艺术性地提出一些适当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让学生很快地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提高兴致,同时又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适时、适当地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
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时,教师先抛出问题:“How will your life be different in fifty years?”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都在想象自己50年后可能是什么样子。这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下问题:“Will you be at this school in fifty years?Will you live in the same house in fifty years?Will you have robots in your home then?How will your robots be like?”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热烈地讨论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也就有了破解疑问的渴望。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富有时代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没有用的知识,学习起来是没有长久动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实用性强而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B中的小组练习Clean and Green,是关于绿化、净化环境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出解决办法,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How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green?If you see some used paper,plastic bottles and bags on the streets,what will you to do?If you see some people dropping these things,what will you to do?”学生对这些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热烈讨论,学生意识到绿化、净化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和增强了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还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与我们的现实相关的,是有用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3)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似乎成了教师的“专利”。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提问中,除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或学生向学生提问。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上,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所学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提出有关的问题。
以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9When was he born?为例。在讲授新课前,笔者向学生提出:“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Now it is a good chance for you.”学生立即情绪高涨,想方设法用已学或未学的知识(部分同学在词汇表中查起了新单词)向教师提问,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S1: When were you born?S2: When did you come here?S3: How long did you stay in our school?S4: How do you like teaching?S5: When did you get married?...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加强,因而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学完这节课后,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词汇、句型。
总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等,在备课时预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玉林市玉州区南江第一中学,广西 玉林,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