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忍者寂寞与俳圣扬名的共生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模仿古人,而要像古人一样探寻。”
  2009年度金藏羚羊诗歌奖得主胡安‘赫尔曼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强调他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徘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这句传世忠告。这已是赫尔曼第三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松尾芭蕉的敬意,而这样的敬意被当代不同国籍的文人所广泛共持。这位生活在江户幕府时代初期的日本诗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在逝世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吸引着全世界重视的目光,并不断成为焦点?除了他留下的堪称日本国粹的千首俳句之外,极富传奇的人生经历亦为其盛名的成就增添了别致光彩。
  
  同性恋俳谐师:身体是早一的梅
  
  松尾芭蕉,幼名金作,后改名宗房,芭蕉是其俳号。宽永21年(公元1644年)出生于伊贺上野的一个低级武士家庭。
  在幕藩制时代的日本,武士虽然属于统治阶级,但是低级武士的生活水准却与农民相差仿佛:挣扎在温饱线上。譬如同样出生于低级武士家庭的“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年轻时就不得不与人做抄写零工来补贴家用。相比于西乡,松尾早年的命运则要幸运得多。宽文2年(公元1662年),18岁(此处为足岁,以下同)的松尾正式成为藤堂藩五千石的藤堂新七郎家嫡子藤堂良忠的伴读。藤堂良忠比松尾大两岁,是一个狂热的俳句爱好者,江湖人称“蝉吟”。
  这时的松尾,生活无忧无虑,每日的任务就是陪伴蝉吟先生吟诗作对。其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技巧还是内容都无限接近当时流行的松永贞德所倡导的贞门俳谐,即以语言游戏来加工古典素材——不严格地说,颇有点类似中国的“曲”在诞生之初的手法和风格。松尾与藤堂一同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并以此“春风秋月等闲度”,打发着舒适的光阴。
  此处用“一同”“而非一样”,有故意的意味。事实上,松尾除了出众的文学才华被蝉吟先生所欣赏,更紧要的是,他美丽的外形也深得藤堂良忠的眷爱。如同我国西汉时著名的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那段断袖之情,藤堂良忠与松尾之间的同性恋情也被世人所广为知晓(在日本江户时代,男男之恋是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他们的感情有多深沉?这在多年后,45岁的松尾于藤堂良忠的忌日写下“自己的身体像是早开的梅”(梅在日本文化中特指美貌少年)这样的俳句以祭奠,似乎可窥一斑。
  藤堂良忠给了松尾最大程度的宠爱,使他能够以下层家仆的身份接触到上层的文学环境,自由出入高级俳谐沙龙,甚至得到当时的俳谐大师北村季吟面对面的指导。毫无疑问,松尾高山深渊一般的文学成就,便是在那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同时,在这位亦主亦友的蝉吟先生全力帮助下,宽文4年(公元1664年),20岁的松尾正式出版了第一本俳谐诗集。开始在俳谐界崭露头角,有了属于自己的名气。
  美好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宽文6年(公元1666年),藤堂良忠暴疾而逝,松尾一方面为失去挚亲挚爱的好友而无限悲痛,另一方面也为丧失主君而感到前途渺茫。万念俱灰的他留下了悼句“孤雁空哀鸣,幽明难相见”,黯然离开主家返回故里。
  在家乡的日子里,松尾就自己的前途命运,今后的仰俯进退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在《幻住庵记》中曾回忆道:“一度曾艳羡仕宦之途,有时又思遁入佛篱祖室之门”。但当时日本正值由比正雪的“庆安事件”之后,浪人(失业的武士)充斥江户等地,就业十分困难。松尾失望之余,只好把目光再次转向文学。宽文12年(1672年)春,松尾带着大量贞门俳谐作品以及“桃青”的笔名(此笔名是为了向我国诗仙李白表示崇敬:青色的桃子对白色的李子)来到江户,开始了职业俳谐师的生涯。
  俳谐师这一职业,与其说是诗人,不如说是艺人更为恰当。其职责在于高涨客人席问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松尾在俳句艺术上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而他所收的弟子如其角、岚雪等人,部是日本桥一带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这帮游手好闲的江户阔少会仰慕于他,说明他不仅有文学的才能,还很擅长俘虏男人的心。这在松尾与一个名叫“万菊丸”的人同行时写下的俳句:“寒时,二人同睡的夜晚,很可靠”中,可窥见到问题的实质。
  
  从师到圣:“寂”从“道”中来
  
  俳谐师的日子一过就是八年,在这期间,松尾尽管成功建立起了明星俳谐师的声望,但随着年事渐长,生活阅历的丰富,松尾对这种纵情于颓废堕落的低廉文艺的生活开始感到厌烦,认为现实社会是“卑劣而又下贱的”。他开始渴望自我性情的修束与抒发。于是在延宝8年(公元1680年),松尾依靠门人的帮助隐退深川,建庐而居,因院内芭蕉繁茂,故名芭蕉庵——这也是芭蕉这一俳号的由来。
  松尾开始将几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李杜苏轼的诗篇以及佛法、孔孟、老庄等等哲学经典的研究中去。在这段徜徉在先贤智慧的日子里,松尾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归栖地,他慢慢认识到之前所创作的俳句何以不能对心灵产生混同一体的抒放和慰藉。如同我国无数知识分子一样,当无法以儒教的工作姿态人世之后,失落之余自然而然会投向佛老这服“镇痛剂”,以浪漫游戏的姿态抚慰灵魂的创伤。松尾在内心最位渴望的仕宦道路上见不到丝毫曙光,偏偏俳谐师的生涯又异常精彩,是故政治的放任主义和伦理的自然主义便在他的意识世界里潜移默化地扎下根来。当这一切杂芜纷乱迷扰六色之后,松尾天生的慧根拯救了他,他毅然决然割断声色转而留情自然,并很快触碰到了自然的脉搏,找到了与自然呼吸的方法。
  这个方法,我国当代著名日本文化研究专家叶渭渠先生总结为三部分内容,即“风雅之诚”、“风雅之寂”、“不易流行”,而三者中,中核是“不易流行”——这也可以看做是松尾后期俳句的特色。譬如他最富盛名的《古池》:“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此俳句译法数十,此处采用的是文字上而非形式上最贴近的一种),着力的焦点在于那声空寂的蛙响,在松尾一元的意识世界中,天地之间只有幽幽古池和这声蛙响真实存在,并带给他宁静和喜悦,以及“生”在当时赋予他的意义:呼吸诚寂之气。难怪川端康成读完此俳句,不免掩卷而叹:千古一蛙声!
  天和2年(公元1682年),芭蕉庵被一场大火所焚毁,紧接着,松尾的母亲于次年逝世。关键时刻,老庄哲学拯救了松尾的心灵,他尽自悲伤,但却能够将这些“劫难”视为上天的不慈,以平常心安然面对,泰然处之。于是,当他的弟子们在为他张罗第二座芭蕉庵的时候,他却选择了长时间的出游。从贞享元年(公元1684年)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公元1694年),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松尾几乎没有停止过远行的脚步。旅途中,松尾一如既往地创作着精妙俳句,并写下了《荒野纪行》《鹿岛纪行》《笈之小文》等优美的游历散文,这其中就包括被普遍视为松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的《奥之细道》。
  这10年的旅行,松尾不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诡异的难解之谜,那就是:松尾究竟是不是为德川幕府 服务的忍者?
  
  “忍者”之谜:没有物证的证据
  
  所谓“忍者”,是指潜入他国视察对方局势、窃取情报,有时候还必需进行散布流言、放火、暗杀等搅乱行为的政治势力特殊雇员,颇为类似我们现在所称的“间谍”。他们有四项必须遵守的基本戒律,即: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条最为根本)。因此,任何一个成功的忍者,除了雇主之外,无人可能知晓他的真实身份。更遑论留名青史了。
  后世学者对松尾芭蕉产生“可能是忍者”的怀疑,一般有如下5个疑点。
  其一,身世。众所周知,忍者的发源地是伊贺上野,那里正是松尾的故乡。松尾在藤堂家服务以及返回故乡的几年,除了偶尔出现在俳谐沙龙,其余时间无人知晓他究竟在做什么。于是就有人提出猜想:松尾很有可能在秘密进行忍者训练,而俳谐师的身份不过是他用以示人的伪装罢了。更重要的是,伊贺上野市的“百地家系谱”中,留有这么一句记录:“百地重左卫门入藤堂新七郎家当养子,改名芭蕉”。百地,正是战国时代伊贺流忍术创始者百地三太夫的宗谱。而松尾生父的姓氏,无人知晓。松尾对于自己的身世与家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的记录。
  其二,经费。松尾自从离开藤堂家后,没有就职于任何藩国。当然也就没有固定收入。那么,他究竟是靠什么过活?生前5次大规模旅游,旅费又到底是谁出的?弟子们的资助总是有限的,这很难保证他过上实际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也就无法排除幕府背后支付他忍者薪水的可能性。
  其三,旅行的速度。松尾在46岁时第二次出行,5个月共行程2400公里,就算每天都在走,那一天平均行程也有16公里——对于一个普通行游者而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据他的纪行内容,曾经一天走了40公里。当时的日本海沿岸山高路陡,若非具有超人的体力与飞快的步伐,怎么可能达到这个速度’而“超人的体力与飞快的步伐”正是忍者的基本能力之一。
  其四,信件。松尾在旅途中非常勤于写信,寄出数不胜数的信件。而替他传信的更是在当时只有幕府官吏、大名(诸侯)、富商才用得起的“町飞脚”信差。这似乎只能解释为忍者在向雇主传递信息。
  其五,死亡。根据门生的记录,松尾是死于呼吸中枢麻痹,即中蘑菇之毒。松尾本人具备深厚的植物学知识,误食的可能性甚微。不是误食,就是被人下毒了。谁会在暗中下毒杀害一个民间俳人呢?而松尾在察觉中毒之后,没有去就医,而是写下“病榻旅途中,梦想飞奔在荒野”这样的俳句后从容就死,也颇似遵守忍者“必须守口如瓶”的戒律。
  综上所述,虽无直接物证证明松尾是忍者,但这许多情况证据似乎颇有说服力。如《物语日本》的作者茂吕美耶所述:松尾的一生,是一团解不开的谜。他甚至没有留下笔迹。所有作品,不是门生代笔,便是由他人誊写。
  的确,连作品都不肯留下笔迹的人,要了解他的真实身份,未免也有点强人所难了。
  《联合报》副刊有一篇韩秀的文章《已知与未知》,里面讲述了美国爆发的一桩间谍案,而间谍的家离作者的家只有两个街区。有天她和一位植物学家老先生搭讪,两人散步走过间谍家,她趁机问老先生有何评论,老先生一开口便对间谍事业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批注:“这一行,只有已知和未知两种……。这一行里的伟人是把秘密带往另一世界的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但无人知道他们,没有片纸只语的纪录。他们永远是未知数,多么有趣啊?!”
  间谍的伟大事业通常都是要没没无闻地走下去的,寂寞正是他们的荣耀。透过老先生的说法,我们发现:本来该寂寞的忍者芭蕉,竟以徘句大扬其名,多么戏剧!?
其他文献
摘 要 利用酶解蛋白质原理,采用单因子试验,固定稳定剂用量和消化温度,考察不同酶用量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减震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降低,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呈增大趋势,其老化后性能保持率稍有下降。蛋白质含量对天然橡胶热稳定的影响作用较小,随着蛋白质含量降低,天然橡胶的减震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蛋白酶;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减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 S794
期刊
杨修的死成全了这个词语。人们找到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生活状态再生动不过的形象比喻,这就是鸡肋。  而对于“鸡肋”本身而言,用逻辑学来解释“性质的表象因感觉的差异而不同”,那么,“鸡肋”现象投射在不同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必然也会呈现出各色各异的样态。  “鸡肋”在宏观意义上的绝对性,并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层面的相对性。  李银河说:“‘鸡肋’不是一个客观真理,彼人之肉,他人之毒。”这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期刊
曾经在书上看到一位香港女作家写的一段话:“我们是不是已处在一个鸡肋世纪?生活上有着太多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人情与事物。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都可能是鸡肋。”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一种不见血肉的折磨。  平庸生活是一场沙尘暴,足以让每个人的脸都蒙上一层厌世的黄斑。虽然上至CEO,下至车间小工,从性感美丽的中产少妇到除了青春一无所有的女大学生,他们总
期刊
如果说北方丝绸之路是由沙漠之舟——骆驼开拓的,那么南方丝绸之路则是由山地之舟——马帮走通的。  南丝路驿道上城镇的民居建筑、人们的穿戴服饰、饮食卫生、语言特点、思想观念等等,无个与马帮文化有缘。马帮影响所及还带来村镇及城市的繁荣。    20世纪30年代曾与约瑟夫·洛克一起在云南旅行过的埃德加,斯诺有过这样的感慨:“马帮,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字眼,这蕴藏着神秘,蕴藏着不可知的推动力。”在当今社会,至
期刊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亦有不少人认为,鸡肋之无味,恰是无上之味——无味与美味,相对而辩证。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无论如何,鸡肋只是一种客观状态,若要真正认识它,必须先跳出它的维度,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  我们心体与客体本身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大则如宇宙浩瀚无限,小则几近仿佛。而个中关键,全乎一心。  对于心性阙然的人,鸡肋无疑是一首悲怆的交响乐;  对于心性怡然的人,
期刊
摘 要 橡胶树死皮(Tapping Panel Dryness,TPD)是天然橡胶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给中国橡胶种植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利用RT-PCR技术分析14个产排胶相关基因在死皮和健康橡胶树树皮中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有8个基因在健康橡胶树树皮中上调表达,其分别是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小橡胶粒子蛋白、橡胶素、蔗糖转运蛋白5、橡胶延伸因子、几丁质酶、HMG辅酶A还原酶和HMG辅酶A
期刊
《热道》:生活中许多如鸡肋的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我们将就着不愿放弃也不愿梦醒,几位对“鸡肋世纪”的说法或现象有什么看法?  李银河:如果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大家对鸡肋的原意上来。简而言之,那就是鸡肋本身的意思:一种让人觉得可有可无的东西。准确地说,鸡肋并没有时代特征。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都广泛存在的。我们说件东西是鸡肋,那是一个个体的人对某件事物的主观看法。鸡肋代表了一种选择,而
期刊
吴木生是个“怪老头”,能把各种弃具拼装成“机器人”。从铅笔、碳菁笔素描到压克力、油画、竹比画,无一不是吴木生创作的媒材,这些“破铜烂铁”经过他的巧思,再次获得重生,“变废为宝”让吴木生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    “怪老子就是我的正字标记”,吴木生指着这个用收音机、洗衣机排水管、汽车避震器与平底锅拼装而成的机器人这么说。年届八十岁的他,日前两只腿的膝盖才动完人工关节手术,换了一副人工关节的他,如今体
期刊
陆昕是个将纯粹个人爱好发展成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收藏家,一个用中国古典文化来诠释西方高奢品牌价值的儒商,一个敢尝试鸡腿懂得适时舍弃鸡肋的智者。在尝试鸡腿的路上,他快乐的享受着“快感”。    5岁那年,文革期间,他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物理学家外祖父母一起挤在一间12平米的房间里,听着老人们叙述那些烟云旧事;15岁那年,面对文革抄家退回的一箱古钱币,他由好奇进而迷恋,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种
期刊
一面小自旗    1940年年底,我生于四川绵竹一个农村小学教员家庭,排行老二,家中还有姐妹各一。父母见我从小聪明,于是3岁入学发蒙,9岁那年正好四川解放,进入绵竹县中。年纪太小,约束力太差,所以到了县城里就玩开了心,不小心留了级,到13岁(1954年)才考入当时川西北唯一的重点高中绵阳高中(即如今著名的绵阳市南山中学)。  1957年是建国以后第一次缩减高考录取人数,全国所有大学招生人数是1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