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育:链接大学与职场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前教育市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解决学生毕业前的焦虑,提高求职的技能,而是在于市场化的运作会从早期改变学生的职业意识。
  金九银十,馬上又到了新一年的求职招聘季。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人在大三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计划毕业后去求职、读研、留学、考公务员甚至创业。选择求职找工作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比如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不知道如何定位第一份职业,比如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过于随心所欲,或者不知道求职的技巧和岗位应聘知识,错失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也有诸如错过求职的黄金时间窗口期等一系列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考研失败了而匆匆走进职场,狼狈不堪。
  可以想象,这些准职场人进入职场后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在建立一个人的思维模型,让其拥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而不是纯粹为了教会一种工作技能而存在。如果说考研、留学甚至创业都需要系统的学习,那么求职找工作,也需要科学的教育辅导。
  在学生求职的焦虑和企业招不到人的沮丧中,催生出一个充满前景而乐观的新市场。专注于帮助毕业生更好求职的“职前教育”成为就业市场中的新蓝海。
  跨越鸿沟
  学校和职场之间存在一条鸿沟,是既成的事实,也是一个个体从发育期到成熟期断层的映射。职场竞争力的差异,并不是在毕业的这个时间点显现,而是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在大学前的阶段便客观存在了。
  目前的高校中,鲜有能够很好指导学生就业的培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并非由有着骄人职场成就的人士担任,这和教授通常由较高学术成就的人士担任有着显著的区别。公立教育中职前教育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一鸿沟的症结起源于市场的供需关系,最好的解决办法恐怕还是要回归市场。
  所谓“职前教育”,是人们在找第一份工作前接受的培训,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职前教育帮助准备就业的学生提前了解并掌握目标岗位知识、行业发展情形、自我定位及应聘技能,并通过一些专业测试来匹配相应目标行业和岗位。
  谈到职前教育的价值,杨同学认为:“就我个人而言,身边确实有很多同学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觉得毕业了得就业赚钱,就随便找个工作,并没有制定详细的规划敦促自己三年内要达到什么水平,五年要怎样提高之类的。所以我觉得职前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需要走进校园,走进当代年轻人中间,让大家都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的意识,这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前教育市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解决学生毕业前的焦虑,提高求职的技能,而是在于市场化的运作会从早期改变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前教育无法保证一个自身背景条件薄弱的学生进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一线企业,但是职前教育可通过提供模拟实习场景,让大学生切身去感受自己适合、想要从事的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岗位培训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水平,让其拥有较好的项目实习经验。帮助求职者超越原来的自己,有真正的能力提升,凭实力去拿到更好的求职结果是职前教育的意义。
  职前教育中的新模式
  “教育是少有能帮助人变得更好的事情”,职前教育机构“入行”创始人杨昊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从事教育行业。在杨昊看来,目前就业市场存在两大痛点。企业的招聘信息无法触达二三线城市的优秀大学生、企业对于实习生的能力要求和学生具备的能力之间存在鸿沟。
  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是否是名校抑或是高校是否在一线城市都是至关重要的求职指标。根据智联招聘的全网监测数据,1000场企业的校园招聘会,落地在普通高校和211、985高校的比例分别为10%和90%,相差悬殊。在近900万应届毕业生中,享受着这种压倒性优势资源的学生数量约为100万人,其中包括专门赶到名校“蹭”招聘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同样的,凭借地区优势,身处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可以迅速了解各大企业的招聘信息。然而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在招聘信息方面仍然存在不及时或无法得知的情况。大学四年忙于专业学习因而缺乏校外工作的实践经验,简历的空白更是求职的一大不利因素。
  基于这些痛点,“入行”推出“云实习”产品,将线下的实习线上化。以“入行”和腾讯合作的电子商务岗位为例,企业端提供岗位后,学生便可以在“入行”平台上边学习如何开网店卖货,边进行实习工作;工作完成后可拿到企业的实习证明。在“云实习”期间,学生需要提交每周的工作任务、周报。
  可以说,“云实习”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帮助企业端完成KPI(关键绩效)。这种针对互联网企业线上业务的“云实习”,还降低了身处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想在寒暑假期间到大企业工作的成本。
  另一家职前教育机构“职问”在今年6月底推出 “职问大学”产品,即把线下教学模式搬到线上,让用户像大学生选课一样“自助式”挑选短期和长期解决方案或课程。“职问大学”横向搭建6个学院:商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互联网学院、管理学院与科学院,覆盖白领类热门求职领域。同时,“职问大学”还纵向推出5大产品体系:职业技能、职业资质、职业咨询、求职加速和全程方案,覆盖不同阶段求职人群的不同量级职业学习课程。
  创始人兼CEO邱兆年介绍,建立职问大学的出发点是将职教服务标准化,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并尝试培养用户续费习惯。他表示,“职问”意欲打造“EIU生态系统”,即连接企业(Enterprise)、学生(Individual)和学校(University),形成闭环系统。除了C端产品,企业希望通过B2B2C的产教融合服务形态接入大型高校端,向下沉市场延伸。目前企业已开始与拥有7所大学、超10万名大学生的中国新高教集团,从学员职业培养、数据模型嫁接和技术系统搭建等维度推进合作项目。
  需要沉淀的市场
  大批职前教育培训机构崛起的背后,是每年数十万级递增的毕业生数量。刚毕业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却对即将面对的一切感到陌生。他们对明确的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培训和面试技巧等都有着极大的需求。
  根据教育部公开数据,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3700万。以现在市场的参培率在15%的水平,职前教育将达到百亿规模。早在2012年,《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提到了要引导传统教育与互联网产业相融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此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等多份文件,也都进一步推动网络教育行业与职前培训赛道的不断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职前教育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20万人,职前教育市场规模约32亿元。这一领域的投融资事件达370起,融资金额达137.98亿元。
  一片蓝海的职前教育自然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局,众多玩家入局和资本扶持下的职前教育仍处于早期阶段,同质化严重、水平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民众的职业规划意识并不强烈,对该行业的了解和接受程度都比较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前教育市场还需要沉淀。但挑战背后亦是机遇:一方面,职前教育的用户可以进一步下沉,做大蛋糕,将职前教育化作大众服务;另一方面,市场小意味着专心建立壁垒、抬高天花板的机会更多。职前教育服务在没有明确求职结果的导向下,如何保障学习积极性和培训结果的外显性,提高培训老师资质,将定制化服务变为标准化产品……解决这些显性问题非常关键。
其他文献
《墨子·亲士》中记载:“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道出了用人与治国关系的真谛。没有人才,没有贤士,就没有能够共谋国之大事的人。同样,放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凝聚人才,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更稳。  人才是企业共同的诉求,人才的获取与培养是企业家们一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企业面临着人才短
期刊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构建恰当的企业文化,还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其目的均是为人才创造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  7月初,在家居行业创业两年多的丁海(化名)和他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吃了“散伙饭”,他的心情五味杂陈。  2018年3月份,丁海创立了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的企业。在创业之初,这位干将便来到了公司,几乎是陪着丁海一路打拼。这位干将不是南京本地人,丁海为了让他专心呆在公司,开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但今
期刊
人才是企业共同的诉求,人才的获取与培养是企业家们一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人才是一切的核心,是企业的驱动力。人才的困局,往往是企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一般来说,企业的人才困境主要体现在“三难”,即招人难、用人难和留人难。这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构建人才培育机制,提升求职者的整体素质,让人才的總量跟着水涨船高。企业自身也需苦练内功,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系统,包括
期刊
江苏省目前迫切需要加紧、加强对新经济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突出新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  如今的招聘市场,一边是各种急需员工的企业,甚至出了只需要介紹合格的应聘者,就有奖励的广告;另一边却又挤满了苦苦寻觅工作的人。如此矛盾的场景也引出了企业人才招引难的话题。造成企业人才招引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人才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又对就业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此,《青商》记者专访了江苏省社
期刊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商战即人才之战。  在商战中,企业能否争得市场一席之地,保持胜者的地位,人才已成了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商战即人才之战。  破除门第观  驰名全球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拔山下俊彦为总经理是个慧眼识人才的生动故事。山下俊彦原是一个普通的雇员,他被擢升为松下分公司部长时只有39岁,后来又历任要职并当了公司的董事。他的经营管理成绩卓著,具
期刊
企业运行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个是经营客户,另一个是经营人才。所有的企业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上。那么,企业应当如何经营客户?又如何经营人才呢?  经营客户最核心的逻辑在于经营人。我们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背后是人,是人力资源的效能,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企业的人才机制、人才制度、人才系统。从这个角度我们提出,在所谓共享经济和产业互联网
期刊
夫妻之间应持续进行坦诚沟通,本着夫妻关系可持续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不断调整;反之,则可能造成夫妻关系、企业经营多输的局面,岂不可惜?  2020年7月7日,李国庆带人到公司,拿走资料。其后,“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发文称:“大家不要抹黑夫妻创业,不要抹黑有股东争议的公司。”此前的4月,李国庆带人取走当当网的公章,“自封”董事长,解除俞渝的职务;前者对后者有诸多指责。夫妻争斗包括2019年开始的离婚
期刊
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果组织不愿共同学习、不愿一起改变,将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个知识革命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坚持改变、学会创新,才能创造未来。  大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了。大部分失败的企业,所出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差。  组织学习能力不佳有其来由,
期刊
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可信任的雇主名声。  企业需要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理性控制制度很昂贵,而且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涵盖员工的工作行为,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尤其如此,所以需要企业文化这个塑造人的行为方式的软性工具。  企业文化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往往在其社会性维度:解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好(一般人说企业文化时指的就是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难的是如何建
期刊
创业至今,南哲用互联网改造口腔行业,在不断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隐形牙齿矫正的创新之路。  7月3日,微适美对外宣布,其已于今年年初完成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从北大毕业,到做口腔急诊医生,再到开诊所,进行运营管理工作……微适美创始人、CEO南哲从焦虑走向从容。创业至今,他用互联网改造口腔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隐形牙齿矫正的创新之路。  探索线上口腔诊疗平台  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