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图》的意境表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ret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郭熙的《早春图》是诗一般的语言,这首诗是充满哲理的,它是对传统写实绘画语言的提炼,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法”的极致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践的范本,而其追求的“林泉之心”即寄情于山水,遵循自然规律及用宁静的心态面对正是现代设计语言中所需要的部分。通过对《早春图》意境表达的分析,从而对中式建筑设计的“自然式”与表现内容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早春图;意境;自然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53-02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涌现出一批批“模式化”的高楼大厦,他们不是高耸入云,就是形态分外理性,高效,快速的节奏让中式建筑一时很难在新时代的设计氛围下有更多的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重要,生态建筑与尊重自然法则让我们开始看向建筑的初衷,而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拥有“道法自然”等思想指导一切绘画及建筑设计。《早春图》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法超越了直白的表达,通过自然式的视差营造出的意境对现代建筑设计有许多的启示。
  一、“林泉之心”的意境在《早春图》中的体现
  老子认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他非常提倡道“道法自然”,崇尚返璞归真,追求人性中最自然的本源。在《林泉高致·序》中提道:“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室无学画,盖天性得之。”[1]郭熙从小就学习道家思想,深受道家“师法自然”的熏陶,尊重客观的自然,心态平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画《早春图》的时候,以林泉之心创作,观察晨曦中的山川、林泉的自然变化,在自然中寻找绘画灵感。
  《早春图》中螺旋状盘桓曲折的线条所包围的空间深邃,给人一种深邃,悠远且无限延伸的空间感。这里的树石熟悉却又陌生,有种“巴洛克”风格的意味,但是它并非只是形式上的乖张,石像树,树像石,他们的形态又充满生命力,如果没有道家思想的支撑,那么这幅画便失去了色彩。某种意义上,人便是那山,那石,那水,只有有生命力的物体才会是长久的,耐人寻味的,几何的平面语言很难表达出思想上的高度,中式的设计语言更多的是通过“奇山怪石”所表达,因为山林更能体现我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中式建筑的生命力便可以从这里挖掘。
  尊重自然,寻求平和,不张扬便是其意境所在。
  二、《早春图》的意境表现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一)遵循自然法则的生态建筑设计
  对中国人而言,“情趣”因师法自然而其,“自然”显现着比社会更高的价值,人要以各种方式努力修习才可以接近“自然”的要求,并因程度差异而分出“人格”[2]不同于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国人更尊重自然与规律,不会因为过分追求自我而去做越格的事情,总有一把尺子在衡量着我们的行动。正因为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中国人才有更多的自由,几千年来也从未有过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如此大的环境污染或生态问题。因为没办法将生活用统一的模式将其归纳,归纳后按照所谓的定理做出的建筑总是和生活距离遥远,太过高大的尺度让人有些窒息,为了生存而生存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建筑沦落为一种居住机器,这便是违背了自然法则,因为自然的山川形态影响着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
  山有无数种形态,春天烟霭云气连绵充满生机,夏天繁密茂盛人也坦荡舒展,秋天落叶纷飞清爽明快,冬天白雪皑皑人也落寞寂寥。这是山水画的意趣,因此在考虑营造建筑时也要考虑不同时节建筑对人的影响,它可以是山一般的绵延,成为场地空间的主体,也可以如同《容膝斋图》里的茅屋,小到只能容下自己的膝盖,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玻璃等这种没有生命的材料所灌制的容器。
  皴是描绘自然山石肌理结构的对应符号,是还原山石肌理结构的绘画符号,皴法从描绘自然山水中提炼出山的本质特征,是人文精神的内在表现,体现着个体与自然、宇宙的完整的生命对接。皴法的反复堆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的描摹,因此其最终形成的皴法样式会有肌理之美的特征。这启示现代建筑提倡的光滑与完整性往往违背自然规律,人类总想看到光滑、整洁的材质,可是那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或是废弃的、残破的材料更能体现、表达出建筑的属性与存在意义,建筑本就是生活的延续,它可以是黄土的一角,也可以是山体的分支,总归它一定归于自然,形式上并没有欧几里得般的几何语言,它是无形却又有生命力的表达,我們要研究的不是非人工的线条语言,而是要到山野中去,到树石世界去,在这些坚硬的自然景观中寻找表达语言,做到师法自然,尊重亦会获得自由。如《东南园墅》开篇中说道“这么大的人怎么能住在那么小的洞中?”[3]那里便是一个世界,在那里,山石与人物等价,尺度自由转换,如果建筑学就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一种虚构,这种虚构就是山石枯木一起虚构的,它们共享一种互通的“自然形态”,并不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作为基础,即建筑不必非方即圆。
  (二)建造诗意的中国式建筑
  郭熙的《早春图》让人看不出山与树的尺度,在这幅画中,山与树以同样的扭曲度交织在一起,这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模块化的程式,有的只是意趣与诗意。这告诉大家不要被建筑和专业束缚。如同绘画一般,建筑是另一种形式的绘画语言,孤单、直立没有任何皴法或是角度的建筑只是框架,它是无法成形留存的草稿,有了树的配合与人的参与以及不同视角的意趣,建筑才富有的生命力,不单单是建筑本身的形式语言,更是与自然的合一。
  和山水画语言一样,以小观大也是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如苏州园林的翠玲珑,这座建筑单层非常小,四周翠竹掩映,外表的窗格没有暴露出内部的任何内容,走进去却是另一番天地。内部结构十分清楚,二次曲折,实际上是三间房子在角部衔接,接下来连整体空间形式都瓦解了,目光被分散到每一面墙上,每面白墙上窗格差别有很小的不同,竹子贴外墙很近,幽暗的光线让每一面墙有着不同的感觉,因为曲折,人在其中要不断变换方位,每一次面对一个绝对平面的“正观”,并不被物理尺度大小决定,家具摆放决定了人面对每个空间正观的姿态,但曲折空间使一个空间望向另一个空间形成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展开,但实际上内部空间很小,人在建筑中会把建筑忘掉,这也是古典园林中的“曲折尽致”。翠玲珑旁的看山楼是垂直向的翠玲珑,看山楼两层,下层为石洞,但更像一间石屋有很多不规则小孔透入光线,从底层上二层就是一次曲折,登楼远望是二次曲折,与翠玲珑的水平曲折相呼应。
  中式的建筑语言如同《早春图》一般是曲折婉转富有情趣的,并非是现代的仿古建筑那样只有技法缺少了精神意味,南北方的建筑在规格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意境传达上是相似的,自然式是中式的诗意语言,它不是简单的对几何形态的折叠,而是更多的考虑大到周围山石,小到植物都要有联系,形式的对仗,色彩的呼应,不会因为尺度限制了建筑表达,因此它很难在图纸上展示,一定要亲自去场地,去建筑中感受它的以小观大的世界观,从而明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师法自然。或许一颗树的位置变动改变了光线,也改变了建筑内部的关注点,建筑是诗,是生活的心态,只有向自然学习才可以生长。因此人工制造的室内光线永远无法有通过空洞照进的自然光来的精彩,高楼大厦的震撼没有小尺度空间的耐人寻味,曲折的假山永远比直线盒子来的灵动,大与小,多与少,藏与露,高与低等等,对比的东西总会给人有异想的空间。
  三、总结
  通过对《早春图》的意境分析了解到中国山水画的自然形式与师法自然的精神从而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所启示,遵循自然便是最好的答案。只有真正在生活里,在自然中才能体会到我们的传统,因此也只有更加深入的学习中国山水画,了解传统建筑手法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中式建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王澍.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3]童寯.东南园墅[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杨丰铭,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2018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唐代的诗序中就诗歌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描述与总结,唐代是诗歌极其繁荣的时期,诗序中独特的文学观念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极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唐代诗序就诗歌的价值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对诗歌题材的演变进行细致描写,对历史中诗歌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诗歌的未来进行想象与憧憬。这就造成唐朝非常独特的艺术现象——诗史,这些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唐代诗序;文学理论;影响研究  【中图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异化理论出发,阐释《天黑前的夏天》里的主人公凯特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双重压迫下产生的种种异化现象。多年来机械服从和奉献的家庭主妇生活,让凯特迷失了自我。自我的异化,与他人关系的异化,让凯特苦苦思索和探寻。她在迷途中苦苦探寻的艰辛过程也激励着处于困境的女性,寻找自我救赎之路。  【关键词】 《天黑前的夏天》;异化;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起,互联网的萌芽滋生,到如今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场声势浩大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渗透到了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网络发展的时间不长却势不可挡,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成长,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如今,人们渐渐离不开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掌握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世界中留下痕迹。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进入了網络的
期刊
【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对身份与种族,个体与群體有着敏感书写的小说。阿米尔经历了三次空间变化,使得他的种族意识和个体认同也发生了变迁。从阿米尔的童年到中年,正是他迷失自我身份到最终确定身份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种族,且与他美籍阿富汗裔身份和解的过程。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空间流转;种族意识;个体认同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重视舞蹈教育。深入理解和把握唐代舞蹈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更好的传承乐舞文化,本文通过对白居易乐府诗《胡旋女》的分析来看唐朝舞蹈教育特点,主要从《胡旋女》这部作品出现的社会大背景、《胡旋女》中的乐舞元素来进行论述。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唐代的舞蹈教育,从而为当今的舞蹈教育提供更好的参考,最后,纵观全局,总结唐代舞蹈教育的特点,促进舞蹈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语言景观是当前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关注公共空间语言标牌的呈现方式和意义。旅游语言景观是旅行途中游客视觉消费的重要资源,是提升景区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精品旅游的重要方面。本文着眼于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官方多语标牌,提出了需要思考和探究的方向,从如何促成历史氛围与现代服务的融合等角度给出了官方多语标识构建策略。本文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规划,为扬州城市语言景观的建设提
期刊
【摘要】 哈罗德布鲁姆创立了“诗的误读”理论,表明前辈诗人的影响变成后辈诗人的“焦虑”。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后辈诗人“误读”前辈诗人的作品,实现诗歌的突破与升华。“误读”视角下意象“神龟”的新阐释,创新了《龟虽寿》诗歌的思想,表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前辈诗歌相抗衡的创作方法,为中国诗歌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焦虑;《龟虽寿》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期刊
【摘要】 约翰·阿什贝利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广受赞誉。他的许多作品富有哲思,语言抽象,常被诟病为 “晦涩难懂”,他也因此被称为“智性诗人”。阿斯贝利早期的短诗《织锦》是一首简洁隽永、意味深长的读画诗,也是书写人类共同的审美体验的典范之作,然而受到关注较少。本文尝试在互文性和图像学的视角下全息地解读、剖析其内涵,从而丰富阿什贝利研究成果。  【关键词】 约翰·阿什贝利;《织锦》;读画诗;
期刊
【摘要】 《雍正王朝》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以诗化的“国家主义”政治观重新对雍正皇帝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再阐释,让观众意识到雍正是一个仁慈大度的理想主义者,由于其行为被残酷的宫廷斗争“异化”,为了推行改革,面对反对势力的强大阻挠,他不得不采取激烈的反击措施。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前改革的现实语境,从而使历史故事与现实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并使“雍正”这一艺术形象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和理解。  【
期刊
【摘要】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所特有的,数千年来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泛,为中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当下艺术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古诗词和艺术歌曲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加多元艺术的组合,丰富了声乐艺术的种类,逐步形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所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