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起,互联网的萌芽滋生,到如今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场声势浩大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渗透到了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网络发展的时间不长却势不可挡,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成长,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如今,人们渐渐离不开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掌握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世界中留下痕迹。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进入了網络的新时代 ,与之一起进入人们生活的是新时代的“新言新语”,“新言新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分为网络技术专用语和流行的网络用语,它们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新言新语”;网络用语;信息时代;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20-02
语言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在不停地进步、创新,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必然要紧紧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采猎文明时期,人们创造了“弓”“矢”“网”这样的文字特号;工商文明发展之际,“买”“卖”“贾”这样的文字广泛运用于商品交换之间。从古至今,“新言新语”从未停止出现。如今,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让许多的新词汇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新言新语”走进人们的生活
“纳米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网络技术专用术语走进人们的生活,从陌生到熟悉,这些新的概念曾经人们闻所未闻,如今它们真切地融入了人们的世界,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网络环境的快捷性、虚拟性、休闲性等特征,许多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上创造了新的词语及表达形式,并迅速风靡全网,比如:“口耐”(可爱)、“FS”(粉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络用语,也是另一种重要的“新言新语”的形式。语言的发展不能独立于社会,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对社会发展也有反作用,符合社会需要的语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管身处哪个时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都从未停滞,而人们也在主动或被动地不断学习和接受这些“新言新语”。
如果说语言是一栋高楼,那么语音就是我们一眼望去这栋大楼丹楹刻桷的外表,词汇发展最快、语音其次,语法变化最慢,口语先于书面语产生。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最先露出冰山一角,打开人们对世界新的认识。
词由语素构成,语素又分为词根和词缀、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人们通过组合规则,不停地创造出新的词汇。如“云”和“计算”构成的“云计算”,这两个基本义似乎完全没有联系的词语,通过组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词语,即一种分布式计算方式。
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新的语言现象诞生,人们用“围脖”代称“微博”;缩写的使用在网络上泛滥,比如用“pljj”代替“漂亮姐姐”,“szd”代替“是真的”,并且大受追捧。不得不承认,网络用语、网络上的新型语言形式,大肆侵入了人们的生活。
信息时代,人们永远不能忽视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许多人对于网络用语使用乐此不疲,一个新的网络用语的兴起和爆红可能会掀起全民用词的新潮流,诸如“神马都是浮云”这类的部分网络词汇从云端走到了大街小巷甚至走进了春晚的舞台,出现在了每个年龄段人群脑海中的可用语言词库中。但面对这样的语言现象,人们也会发问,这些“新言新语”是否会对人们语言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对人们现有的成熟的语言词汇体系带来损害和冲击。
二、“新言新语”的局限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并非是必然的,但它也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已为大众所熟知的、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和规范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和标准。
语言符号也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必须遵循它和使用它,不能随意更改。而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多人往往跟不上它更替的速度,这就使它们中很多词语常常达不到约定俗成这样的一个语言符号的固有特点。这也造成了许多网络用语只活跃在某一个和某几个小圈子、或某一个特定的群体中。
年轻人一般对新鲜事物比较敏锐,往往是新词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更乐于尝试、勇于表现,而老年群体对新词的接受总是迟缓的,往往跟不上网络用语更新换代的速度。诸如“我枯了”(我哭了)、“xswl”(笑死我了)这样的新的“网红用语”,爷爷奶奶,甚至是父母这一辈人大都是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同样的,由于新的网络用语创造形式不受任何限制,它们数目庞大,种类复杂,就算是始终活跃在网络第一线的网民也很难全盘消化接收。人们对于新的用词和形式偏好也大不相同,一个新的网络用语也常常褒贬不一,引起争议,很难被所有人接受。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形成新的成分和用法,但是这些并非都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大多都是追求个性化的另类的表达,而忽略了我们固有的语言规范,语法上的随意性很强,这就势必带来大量的错字和语法上结构上的使用错误。”[1]103少年作为网络的最大的使用群体之一,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是非观,也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一些不恰当的网络用语的使用很容易导致青少年混淆语言规范的正确认识,从而不利于他们对语言文字进一步使用和学习。网络用语中少数的轻佻、粗鄙的词汇,也会被习惯性地带到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给青少年的素质提升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顺应语言发展的潮流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语言一点点渗入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提到“菜鸟”,第一反应就是对事物操作不熟悉的人或是刚刚进入某个圈子的人,而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禽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语言符号的出现和使用都是不可逆转的现象。 “我们的语言是具有可塑性的,语言及语言生活形成以后,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用过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使语言向着有利于国家、社会和语言使用者的方向发展的。” [2]19交流产生智慧,碰撞激起火花。时代发展造就了许多新的语言的出现,不能回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网络用语并非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不能为社会容纳和接受,相反的,这也是一种创新和进步。要认识到“新言新语”的价值。“全面屏”“量子计算”这样的新科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也悄然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网络技术专用术语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词汇系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886”“不明觉厉”这些网络词汇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往往具有生动形象、简洁、彰显个性等优点,也提高了人们日常语言使用的趣味性。“网络语言增强了现代语言的表现力,弥补了现代汉语在网络交际中表现力不足的缺陷,使现代汉语更具有活力。”[3]32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语言文字才能健康地发展。
四、结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发展演变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是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4]77“新言新语”是时代下的创新,也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其中的确有些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这时就需要更加全面的语言规范体系,通过确定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词语和用法加以规范化之后再推广使用,而那些阻碍语言发展的、难以调整和规范的,可以妥善处理进行挑选剔除。
语言在发展,语言规范也在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整个社会服务。应该辩证的对待生活中出现“新言新语”,看到其中积极的因素,完善语言规范体系,整合其中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新言新语”的构成更加规范化,使这些新的用法真正普及并服务于现实生活,也应该在规范网络秩序的同时为时代的发展營造创新环境,让网络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构建新时代的“新言新语”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曹进编.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3.
[2]戴庆厦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
[3]余志伟,陈立明编.网络新语漫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2.
[4]贺群.社会语言学纲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7.
作者简介:
王之源,女,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在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新言新语”;网络用语;信息时代;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120-02
语言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在不停地进步、创新,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必然要紧紧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采猎文明时期,人们创造了“弓”“矢”“网”这样的文字特号;工商文明发展之际,“买”“卖”“贾”这样的文字广泛运用于商品交换之间。从古至今,“新言新语”从未停止出现。如今,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让许多的新词汇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新言新语”走进人们的生活
“纳米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网络技术专用术语走进人们的生活,从陌生到熟悉,这些新的概念曾经人们闻所未闻,如今它们真切地融入了人们的世界,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网络环境的快捷性、虚拟性、休闲性等特征,许多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上创造了新的词语及表达形式,并迅速风靡全网,比如:“口耐”(可爱)、“FS”(粉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络用语,也是另一种重要的“新言新语”的形式。语言的发展不能独立于社会,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对社会发展也有反作用,符合社会需要的语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管身处哪个时代,社会发展的脚步都从未停滞,而人们也在主动或被动地不断学习和接受这些“新言新语”。
如果说语言是一栋高楼,那么语音就是我们一眼望去这栋大楼丹楹刻桷的外表,词汇发展最快、语音其次,语法变化最慢,口语先于书面语产生。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最先露出冰山一角,打开人们对世界新的认识。
词由语素构成,语素又分为词根和词缀、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人们通过组合规则,不停地创造出新的词汇。如“云”和“计算”构成的“云计算”,这两个基本义似乎完全没有联系的词语,通过组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词语,即一种分布式计算方式。
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新的语言现象诞生,人们用“围脖”代称“微博”;缩写的使用在网络上泛滥,比如用“pljj”代替“漂亮姐姐”,“szd”代替“是真的”,并且大受追捧。不得不承认,网络用语、网络上的新型语言形式,大肆侵入了人们的生活。
信息时代,人们永远不能忽视网络文化带来的影响。许多人对于网络用语使用乐此不疲,一个新的网络用语的兴起和爆红可能会掀起全民用词的新潮流,诸如“神马都是浮云”这类的部分网络词汇从云端走到了大街小巷甚至走进了春晚的舞台,出现在了每个年龄段人群脑海中的可用语言词库中。但面对这样的语言现象,人们也会发问,这些“新言新语”是否会对人们语言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对人们现有的成熟的语言词汇体系带来损害和冲击。
二、“新言新语”的局限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并非是必然的,但它也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已为大众所熟知的、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和规范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和标准。
语言符号也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必须遵循它和使用它,不能随意更改。而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多人往往跟不上它更替的速度,这就使它们中很多词语常常达不到约定俗成这样的一个语言符号的固有特点。这也造成了许多网络用语只活跃在某一个和某几个小圈子、或某一个特定的群体中。
年轻人一般对新鲜事物比较敏锐,往往是新词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更乐于尝试、勇于表现,而老年群体对新词的接受总是迟缓的,往往跟不上网络用语更新换代的速度。诸如“我枯了”(我哭了)、“xswl”(笑死我了)这样的新的“网红用语”,爷爷奶奶,甚至是父母这一辈人大都是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同样的,由于新的网络用语创造形式不受任何限制,它们数目庞大,种类复杂,就算是始终活跃在网络第一线的网民也很难全盘消化接收。人们对于新的用词和形式偏好也大不相同,一个新的网络用语也常常褒贬不一,引起争议,很难被所有人接受。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形成新的成分和用法,但是这些并非都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大多都是追求个性化的另类的表达,而忽略了我们固有的语言规范,语法上的随意性很强,这就势必带来大量的错字和语法上结构上的使用错误。”[1]103少年作为网络的最大的使用群体之一,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是非观,也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一些不恰当的网络用语的使用很容易导致青少年混淆语言规范的正确认识,从而不利于他们对语言文字进一步使用和学习。网络用语中少数的轻佻、粗鄙的词汇,也会被习惯性地带到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给青少年的素质提升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顺应语言发展的潮流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语言一点点渗入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提到“菜鸟”,第一反应就是对事物操作不熟悉的人或是刚刚进入某个圈子的人,而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禽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语言符号的出现和使用都是不可逆转的现象。 “我们的语言是具有可塑性的,语言及语言生活形成以后,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用过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使语言向着有利于国家、社会和语言使用者的方向发展的。” [2]19交流产生智慧,碰撞激起火花。时代发展造就了许多新的语言的出现,不能回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网络用语并非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不能为社会容纳和接受,相反的,这也是一种创新和进步。要认识到“新言新语”的价值。“全面屏”“量子计算”这样的新科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也悄然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网络技术专用术语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词汇系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886”“不明觉厉”这些网络词汇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往往具有生动形象、简洁、彰显个性等优点,也提高了人们日常语言使用的趣味性。“网络语言增强了现代语言的表现力,弥补了现代汉语在网络交际中表现力不足的缺陷,使现代汉语更具有活力。”[3]32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语言文字才能健康地发展。
四、结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发展演变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是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4]77“新言新语”是时代下的创新,也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其中的确有些是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这时就需要更加全面的语言规范体系,通过确定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词语和用法加以规范化之后再推广使用,而那些阻碍语言发展的、难以调整和规范的,可以妥善处理进行挑选剔除。
语言在发展,语言规范也在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整个社会服务。应该辩证的对待生活中出现“新言新语”,看到其中积极的因素,完善语言规范体系,整合其中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新言新语”的构成更加规范化,使这些新的用法真正普及并服务于现实生活,也应该在规范网络秩序的同时为时代的发展營造创新环境,让网络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构建新时代的“新言新语”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曹进编.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3.
[2]戴庆厦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
[3]余志伟,陈立明编.网络新语漫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2.
[4]贺群.社会语言学纲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7.
作者简介:
王之源,女,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在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