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儿童德育养成的重要阵地,在儿童道德养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儿童生活实践,探讨指向“实践智慧”培育的教学策略与路径,加强对儿童德育认知与实践的引领,为儿童真实的生命成长奠基。
关键词:童本课堂;实践智慧;道德与法治
一、聚焦“亲历”,让儿童在体验中感悟实践智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品德教学离不开体验,体验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和提升,引领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获得道德认知,建构新的意义世界,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地内化为道德行为。活动体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亲历活动能够使儿童在主动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借助游戏等方式再现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让儿童亲历过程,引领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感悟体会,形成道德认识,从而内化为道德品质。以二年级下册第5课《爱护课桌椅》为例,看体验式学习带给儿童的真实感受。
教师:下面教师有个一个小任务交给大家。在这张方格纸上默写古诗《登鹳雀楼》,要求是不能坐着,请把你们的小椅子搬到一边。
教师:写完的小朋友请站好,说一说今天默写古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的体会。
学生1:以前是坐着写的,今天站着写,不好写字,字也写得不好看。
学生2:弯着背写字,腰都酸了!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完成一个任务,请把刚才的《登鹳雀楼》再默写一遍,这次既没有椅子,也没有桌子。
学生:表现出吃惊的样子。有同学在自己的手上写字,有同学趴在或跪在地上写字,还有趴在别人身上写……有不少同学纸破了,默写古诗的耗时长了很多。
教师:这次默写,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1:太难写了,我把纸放在手上默,铅笔一写纸就破了。
学生2:我趴在地上写字,比趴在桌子上更难受了。
学生3:我在他背上写,他老是动来动去,字就歪歪扭扭的。
学生4:没有桌子和椅子,没法写作业!
教师:看到你们很喜欢桌子椅子喽!那我们来听听桌子和椅子喜不喜欢你们吧!播放音频“课桌椅的对话”。听到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对课桌椅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有了真实、切身的体会,利用移情作用,让课桌椅诉说学生平时对待公共财物的不恰当行为,由此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并推广到其他的公共财物,达成爱护公物的课时目标,提高爱护公物的责任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儿童的品行在生活实践中形成,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站位儿童立场,满足儿童需求,就必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符合儿童思维方式、认知习惯和情感体验的活动,引导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与正确处理事件的行动能力。因此,围绕主题的体验式学习无疑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适时“补白”,从生活中习得关键能力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媒介,也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多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呈现一个个话题或生活情境,引导儿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动态建构。为了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教材上的图片都是极其简单的画面,文字也是寥寥数字,教材的这种编排和架构就给教师留下了丰富的创造空间,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延展教材的空白,创设教育的契机。
以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道路设施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描绘自己的上学路线,标注主要交通设施,在课堂交流時适时补充相关知识,让课堂与生活密切关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形成实践智慧。如:当孩子乘坐地铁上下学时,即可探讨乘坐地铁等新型交通工具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比如乘坐地铁时,可以根据指示牌的箭头判断行车方向;在地铁站台等车时,应站在屏蔽门前绝缘地板外排队候车,确保安全;上车时要小心列车与站台间隙,在车厢内不得饮食等。同样,在引导学生认识交通设施与标志时,也可以就学生交流涉及的“天桥、隧道”等新事物进行“补白”。
教材延展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果,它必须与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吻合。因此在教材延展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它的呈现方式,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感官参与。如上述课例中交通标志的补充可以让儿童自己去寻找并以实景图片的方式呈现。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绘本,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细节刻画或是心理描写让故事更加丰满,让人物特点更加鲜明,这样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也就更加深刻。教材不是儿童完整的世界,世界才是儿童完整的教材。我们的课堂也不能局限于教教材,应该着眼于用教材教。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提升绝不可能是教师通过“坐而论道”达成的,必须基于儿童的生活实践。本文可以更好地将文本与儿童生活相联系,使教学更聚焦于儿童生活实践,从而保障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三、激活“生成”,让儿童在思辨中塑形美好品德
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知排队的规则——人人都要排队;先到的排前面,后到的排后面。让学生感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也是文明素养的体现。随后,教师又出示了三张图画——小明身体不舒服,能否先接水?叔叔上班快迟到了,能否让他先上车?妈妈让一位手提重物的老大爷排在自己的前面。既然有了规则就该人人遵守,这是法理;当遇到特殊的情况就需要特殊处理,这是情理。那究竟该不该让呢?面对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乎情理和法理的选择,关系到儿童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儿童培养道德判断力、形成实践智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时我们无须统一答案、非得“二选一”,可以允许求同存异,鼓励他们换位思考,根据个人道德判断做出理性选择。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中,将目标指向于实践智慧的培育,其重要意义在引导儿童建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联,引导儿童以积极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行为来处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丰厚“德性”,在“德性”的养成中赋予实践的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共生,形塑儿童品格,从而实现儿童真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继臣.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本真[J].学苑教育,2012(6).
(责编 吴娟)
关键词:童本课堂;实践智慧;道德与法治
一、聚焦“亲历”,让儿童在体验中感悟实践智慧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品德教学离不开体验,体验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和提升,引领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获得道德认知,建构新的意义世界,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地内化为道德行为。活动体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亲历活动能够使儿童在主动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借助游戏等方式再现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让儿童亲历过程,引领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感悟体会,形成道德认识,从而内化为道德品质。以二年级下册第5课《爱护课桌椅》为例,看体验式学习带给儿童的真实感受。
教师:下面教师有个一个小任务交给大家。在这张方格纸上默写古诗《登鹳雀楼》,要求是不能坐着,请把你们的小椅子搬到一边。
教师:写完的小朋友请站好,说一说今天默写古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的体会。
学生1:以前是坐着写的,今天站着写,不好写字,字也写得不好看。
学生2:弯着背写字,腰都酸了!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完成一个任务,请把刚才的《登鹳雀楼》再默写一遍,这次既没有椅子,也没有桌子。
学生:表现出吃惊的样子。有同学在自己的手上写字,有同学趴在或跪在地上写字,还有趴在别人身上写……有不少同学纸破了,默写古诗的耗时长了很多。
教师:这次默写,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1:太难写了,我把纸放在手上默,铅笔一写纸就破了。
学生2:我趴在地上写字,比趴在桌子上更难受了。
学生3:我在他背上写,他老是动来动去,字就歪歪扭扭的。
学生4:没有桌子和椅子,没法写作业!
教师:看到你们很喜欢桌子椅子喽!那我们来听听桌子和椅子喜不喜欢你们吧!播放音频“课桌椅的对话”。听到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对课桌椅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有了真实、切身的体会,利用移情作用,让课桌椅诉说学生平时对待公共财物的不恰当行为,由此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并推广到其他的公共财物,达成爱护公物的课时目标,提高爱护公物的责任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儿童的品行在生活实践中形成,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站位儿童立场,满足儿童需求,就必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符合儿童思维方式、认知习惯和情感体验的活动,引导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与正确处理事件的行动能力。因此,围绕主题的体验式学习无疑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适时“补白”,从生活中习得关键能力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媒介,也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多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呈现一个个话题或生活情境,引导儿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动态建构。为了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教材上的图片都是极其简单的画面,文字也是寥寥数字,教材的这种编排和架构就给教师留下了丰富的创造空间,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延展教材的空白,创设教育的契机。
以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道路设施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描绘自己的上学路线,标注主要交通设施,在课堂交流時适时补充相关知识,让课堂与生活密切关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形成实践智慧。如:当孩子乘坐地铁上下学时,即可探讨乘坐地铁等新型交通工具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比如乘坐地铁时,可以根据指示牌的箭头判断行车方向;在地铁站台等车时,应站在屏蔽门前绝缘地板外排队候车,确保安全;上车时要小心列车与站台间隙,在车厢内不得饮食等。同样,在引导学生认识交通设施与标志时,也可以就学生交流涉及的“天桥、隧道”等新事物进行“补白”。
教材延展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果,它必须与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吻合。因此在教材延展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它的呈现方式,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感官参与。如上述课例中交通标志的补充可以让儿童自己去寻找并以实景图片的方式呈现。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绘本,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细节刻画或是心理描写让故事更加丰满,让人物特点更加鲜明,这样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也就更加深刻。教材不是儿童完整的世界,世界才是儿童完整的教材。我们的课堂也不能局限于教教材,应该着眼于用教材教。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提升绝不可能是教师通过“坐而论道”达成的,必须基于儿童的生活实践。本文可以更好地将文本与儿童生活相联系,使教学更聚焦于儿童生活实践,从而保障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三、激活“生成”,让儿童在思辨中塑形美好品德
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知排队的规则——人人都要排队;先到的排前面,后到的排后面。让学生感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也是文明素养的体现。随后,教师又出示了三张图画——小明身体不舒服,能否先接水?叔叔上班快迟到了,能否让他先上车?妈妈让一位手提重物的老大爷排在自己的前面。既然有了规则就该人人遵守,这是法理;当遇到特殊的情况就需要特殊处理,这是情理。那究竟该不该让呢?面对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乎情理和法理的选择,关系到儿童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儿童培养道德判断力、形成实践智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时我们无须统一答案、非得“二选一”,可以允许求同存异,鼓励他们换位思考,根据个人道德判断做出理性选择。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施中,将目标指向于实践智慧的培育,其重要意义在引导儿童建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联,引导儿童以积极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行为来处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丰厚“德性”,在“德性”的养成中赋予实践的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共生,形塑儿童品格,从而实现儿童真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继臣.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本真[J].学苑教育,2012(6).
(责编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