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于润洋先生的著作《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一书进行了粗浅评论。此书是近年音乐学界对钢琴诗人肖邦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还原给读者一个饱含 “悲情”原素的真实的肖邦。笔者从立足视角,深度分析,以及写作风格上对此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肖邦 于润洋 悲情 评论
《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以下简称《悲情肖邦》)一书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 先生近年来的新作,成书于2007年秋,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于2008年6月出版。现被选入“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系列丛书,同时还是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央音乐学院“211”教材建设项目,上海市第二期终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建设项目(T0701)。本书集中阐释的是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悲情内涵问题,作者首次将此观点拉进对肖邦研究学者的视野,用谱例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论述,用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语言作以分析,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还原给读者一个饱含 “悲情”原素的真实的肖邦。对于这样一本在学术界创造最新成果的力作,笔者仅从一名普通的音乐学专业本科生的角度出发,将在阅读过程中的体悟作以总结,名为评述,实为对自己今后在音乐学方面学习的鞭策。
一、依新视角 寻真特质
《悲情肖邦》全书248页,共四章19讲,章节按照作曲家的四个创作时期划分,对肖邦的24首钢琴作品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阐明“悲情内涵”是肖邦音乐核心的核心,即“肖邦特质” 。《悲情肖邦》虽以讲稿的形式写作,但仍属学术专著。众所周知,我国有“红学”、英国有“莎学”、波兰有“肖学”,对于肖邦这样一位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国内外对他的作品本体及风格特征等都有相当多的分析与研究。但是于润洋先生认为“悲情”这一重要因素始终没能进入学术视野并加以论述,他认为“忧伤、惆怅、孤独、痛苦都属于这个范围”,而这样能使听众产生强烈的不言而喻的情感共鸣的根本原因正是肖邦作品中的“悲剧性”。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悲情内涵”的因素有以下四点:其一,祖国沦亡造成的巨大精神、情感创伤;其二,难以排解的、眺望故土的乡愁;其三,社会境遇和故乡亲人有人的生离死别带来的孤独和忧伤;其四,对于成长和生活在浪漫主义氛围中的艺术家们来说,爱情体验无疑是构成他们整个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们的情感世界,肖邦则更是如此。
不难看出,于先生对于从“悲情”角度出发理解肖邦作品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且有理论依据的,而更难得的是在汗牛充栋的肖邦研究中,从“悲情”视角出发开拓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为广大肖邦研究的学者提供从未提及的思考范畴。从笔者自身的体验来看,每当听到这位波兰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便能不自觉地随着音符的流动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却道不出这种感受是从何而来,又归因于何处,这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感性体验,现在想来,也许正是这种“悲情”的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于先生凭借自己早年在波兰学习以及为此书创作重返波兰故地的特殊经历,对肖邦音乐的认识一定有与众不同的理解,终于在此书中点明“悲情”这一独特的视角,进而研究了肖邦音乐风格中“悲情”的特质。从这个众人忽视的突破口,作者又将肖邦的生平与作品结合起来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实属学术上的一大进步,为广大的音乐学习者对肖邦的认识上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深度分析 内在探究
《悲情肖邦》在音乐学分析方法上秉承了于润洋先生早前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 等著作的写作方法及风格,即将历史(西方音乐史学)与逻辑(音乐美学)相融合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者在每一章节开篇处都有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以及对肖邦周围生活环境的写照,在对每个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也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有足够分量的第一手资料,更能体现作者音乐理论修养的是专业的谱例分析。在2009年11月18、19日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上,于先生指出了当代音乐分析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纯技术性分析;另一种是既强调技术分析又强调历史文化的分析,这是具有辩证历史唯物论意义的。他认为历史和美学的结合是最高的评价标准,两种模式可概括为: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从《悲情肖邦》一书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无论是对史料的理解还是作品的分析,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第三章第一讲中,作者分析了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作品35,1839)。“肖邦音乐中那种充满悲剧—戏剧性精神的热潮,在这部规模宏大的奏鸣曲套曲体裁作品中获得了炉火纯青般的体现。这位心系祖国命运的作曲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心灵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在愤懑中的爆发、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激越的豪放气质、对沦亡的祖国和死难者的悲恸之情、以及难以名状的迷茫、困惑的心境,……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倾注到这部作品中了。……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强度,特别是从它强烈的悲剧—戏剧性上来看,应该说它超越了更晚些时候创作的、在艺术上也许是更加精致的最后那首《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58)。” 这部作品是肖邦巅峰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分析价值,作者首先围绕将肖邦这一时期在生活状态上的愤懑、渴望、迷茫、困惑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突出了“悲剧—戏剧性”的特点,让读者对于整个作品有了整体的认识,即“悲”从何来。接下来,作者又对作品四个乐章进行了分析,在一段谱例之后,对于第一乐章的主题部分,作者写道:“呈示部的这个标志着agitato的主部主题一出现,一瞬间就将音乐推到一个激越,惊慌,不安的情感漩涡之中。好似在不停的急促喘息中展开的旋律在不断被休止符打断的,快速的律动中紧张得几乎使人窒息。……营造展开部的强大戏剧性力量和张力的,除了上述的材料组织和展开,织体特征、力度等因素之外,主要是和声手段。” 作者在作品分析的时候也紧紧扣住“戏剧性”,强调情绪的表现以及“悲情”表现的手段,这样用同一条线索将历史部分与谱例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对于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分析方法及写作手法贯穿全书,实例不胜枚举。于先生在诠释作品内涵时旁征博引,阐精发微,很多精辟的见解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分析谱例的时候又将理论工作者细致、扎实的专业功底彰显之至,这样将史论完美结合的学术思想着实值得引起我们对音乐学写作方法的深度思考,《悲情肖邦》的问世也使笔者更加体会到于先生所提倡的音乐学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应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实践。
三、文字平实、表达深切
《悲情肖邦》一书的语言沿袭了于先生一向行文平实、朴素、清新的文风,没有晦涩难读的句子,更没有刻意制造生硬的新词汇,而是完全采用话语的叙述方式,对肖邦作品的“悲情”内涵作以阐释,可以让各个层面的读者理解作品的本质,可谓通俗易懂。在第二章第三讲的最后,作者写道:“比喻永远是不恰当的,但尽管如此,这首令人新潮澎湃,充满悲情的乐曲仍然是我不禁联想到我国唐代伟大词人李煜的千古名句:文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第三章第五讲的结束处,作者也用了这样的比喻:“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创作的很少的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品的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是天鹅临死前唱出的孤寂,哀怨,但又极其优美的歌声。”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作者对肖邦作品“悲情”风格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恰当明了的比喻,让原本黑白的文字变得色彩斑斓起来,引发了读者在“悲情”这一普遍的共性情感下,对肖邦音乐产生了无限遐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悲情肖邦》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让笔者最为佩服的一点是,于先生在如此平实地文字叙述中,字里行间仍不失学术严谨的文字风格,无论是对历史的描述还是对作品的音乐评论,都做到了准确精炼的专业水准。去除赘述、还原真实,作者试图将肖邦作品中最复杂的情感用最简单的方式向我们表达出来,如此客观,却又如此深切。例如第四章开头,“大多数肖邦研究家们对这种关系破裂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应该受到谴责的乔?治桑,认为是她疏远甚至厌倦了肖邦而导致这个悲剧性的结局。这个看法或许并不是全不无道理,但是公平地讲,问题或许并不是这样简单……。” 再如第三章第五讲,“我的直观感受是,这第三个音乐主题是整首幻想曲中最富于悲怆性的主题。……有的肖邦学家以这段被称之为“凯旋”的音乐段落作为根据,认定整首幻想曲是一首壮丽,充满乐观,胜利情绪的作品,这种论断很难令人苟同。理由是……” 作者将个人观点大胆地提出,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地说明其缘由,在论述过程中将音乐学大家的风范一并彰显,着实让人钦佩。
以上三点是笔者读完《悲情肖邦》一书的点滴感悟,通过阅读,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于润洋先生对于肖邦作品的热爱,甚至是对这种波兰民族音乐的情结,在我院举办的研讨会上(上文提到),于先生也自述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坦陈该书的写作非常辛苦,在书中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即史学方面的论述,及音乐形态分析,美学思考,这三方面的的结合,我们就能感受到此书的创作实属不易。
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中较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仅限于钢琴方面,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人生中,作品“诗意”的语言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曲家,无论是波兰的民族性格还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悲情肖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肖邦的创作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由情上升于理,又回归于情,终究一个“悲”字贯穿其中,让我们看到了肖邦音乐最根本的特质,也是使他的作品能流传至今,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的内在原因,即一种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情感体验,“悲情”性是影响听众对其作品理解的共性感受。“于先生在‘肖邦课题’的研究中对存在主义哲学——美学思想和符号学哲学——美学思想的批判性的吸收与借鉴,已经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家所拥有的理论视野和学术胸怀。” 他已经将这种旷世“悲情”化为绝世之美,当笔者再次翻开这本深蓝色包装的书,发现它是如此厚重,每一句话都是如此值得去推敲,揣摩其中更深一层的含义,相信《悲情肖邦》一定是一本经得起历史沉淀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詹姆斯·胡内克,著.王琣,译.肖邦画传(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苏)A·索洛夫蹉夫,著.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 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4](美)塔德肖尔茨,著.马永波,译.肖邦在巴黎——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生活与时代[M].新星出版社,2006
[5]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中文期刊
[1]《循大家足迹,拓研究视野——“<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评述》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音乐作品“真理”和“澄明”——读<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毕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
[3]《对于肖邦音乐“悲剧——戏剧性”内涵的个人化探索——评于润洋教授新著<悲情肖邦>》刘小龙 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
[4]《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于润洋,音乐研究,1993年一月
[5]《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于润洋,音乐研究,1993年2月
[6]于润洋教授口述材料:悲情肖邦讲座,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
1 于润洋:男,汉族,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2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教学、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拥有大量珍贵学术成果。
2参见《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于润洋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导言。
3 同上。
4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此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刊载于《音乐研究》1993年一月和《音乐研究》1993年2月。
5 参见《循大家足迹,拓研究视野——“<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评述》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
6 引自《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于润洋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P141。
7 同上,P143
8 同上,P90。
9 同上,P212。
10 同上,P205。
11 同上,P192—P194。
12 引自《音乐作品“真理”和“澄明”——读<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毕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
关键词:肖邦 于润洋 悲情 评论
《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以下简称《悲情肖邦》)一书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 先生近年来的新作,成书于2007年秋,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于2008年6月出版。现被选入“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系列丛书,同时还是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央音乐学院“211”教材建设项目,上海市第二期终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建设项目(T0701)。本书集中阐释的是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悲情内涵问题,作者首次将此观点拉进对肖邦研究学者的视野,用谱例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论述,用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语言作以分析,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力图还原给读者一个饱含 “悲情”原素的真实的肖邦。对于这样一本在学术界创造最新成果的力作,笔者仅从一名普通的音乐学专业本科生的角度出发,将在阅读过程中的体悟作以总结,名为评述,实为对自己今后在音乐学方面学习的鞭策。
一、依新视角 寻真特质
《悲情肖邦》全书248页,共四章19讲,章节按照作曲家的四个创作时期划分,对肖邦的24首钢琴作品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阐明“悲情内涵”是肖邦音乐核心的核心,即“肖邦特质” 。《悲情肖邦》虽以讲稿的形式写作,但仍属学术专著。众所周知,我国有“红学”、英国有“莎学”、波兰有“肖学”,对于肖邦这样一位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国内外对他的作品本体及风格特征等都有相当多的分析与研究。但是于润洋先生认为“悲情”这一重要因素始终没能进入学术视野并加以论述,他认为“忧伤、惆怅、孤独、痛苦都属于这个范围”,而这样能使听众产生强烈的不言而喻的情感共鸣的根本原因正是肖邦作品中的“悲剧性”。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悲情内涵”的因素有以下四点:其一,祖国沦亡造成的巨大精神、情感创伤;其二,难以排解的、眺望故土的乡愁;其三,社会境遇和故乡亲人有人的生离死别带来的孤独和忧伤;其四,对于成长和生活在浪漫主义氛围中的艺术家们来说,爱情体验无疑是构成他们整个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们的情感世界,肖邦则更是如此。
不难看出,于先生对于从“悲情”角度出发理解肖邦作品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且有理论依据的,而更难得的是在汗牛充栋的肖邦研究中,从“悲情”视角出发开拓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为广大肖邦研究的学者提供从未提及的思考范畴。从笔者自身的体验来看,每当听到这位波兰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便能不自觉地随着音符的流动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却道不出这种感受是从何而来,又归因于何处,这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感性体验,现在想来,也许正是这种“悲情”的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于先生凭借自己早年在波兰学习以及为此书创作重返波兰故地的特殊经历,对肖邦音乐的认识一定有与众不同的理解,终于在此书中点明“悲情”这一独特的视角,进而研究了肖邦音乐风格中“悲情”的特质。从这个众人忽视的突破口,作者又将肖邦的生平与作品结合起来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实属学术上的一大进步,为广大的音乐学习者对肖邦的认识上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深度分析 内在探究
《悲情肖邦》在音乐学分析方法上秉承了于润洋先生早前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 等著作的写作方法及风格,即将历史(西方音乐史学)与逻辑(音乐美学)相融合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者在每一章节开篇处都有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以及对肖邦周围生活环境的写照,在对每个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也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有足够分量的第一手资料,更能体现作者音乐理论修养的是专业的谱例分析。在2009年11月18、19日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上,于先生指出了当代音乐分析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纯技术性分析;另一种是既强调技术分析又强调历史文化的分析,这是具有辩证历史唯物论意义的。他认为历史和美学的结合是最高的评价标准,两种模式可概括为: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从《悲情肖邦》一书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无论是对史料的理解还是作品的分析,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第三章第一讲中,作者分析了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作品35,1839)。“肖邦音乐中那种充满悲剧—戏剧性精神的热潮,在这部规模宏大的奏鸣曲套曲体裁作品中获得了炉火纯青般的体现。这位心系祖国命运的作曲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心灵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在愤懑中的爆发、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激越的豪放气质、对沦亡的祖国和死难者的悲恸之情、以及难以名状的迷茫、困惑的心境,……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倾注到这部作品中了。……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强度,特别是从它强烈的悲剧—戏剧性上来看,应该说它超越了更晚些时候创作的、在艺术上也许是更加精致的最后那首《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58)。” 这部作品是肖邦巅峰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分析价值,作者首先围绕将肖邦这一时期在生活状态上的愤懑、渴望、迷茫、困惑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突出了“悲剧—戏剧性”的特点,让读者对于整个作品有了整体的认识,即“悲”从何来。接下来,作者又对作品四个乐章进行了分析,在一段谱例之后,对于第一乐章的主题部分,作者写道:“呈示部的这个标志着agitato的主部主题一出现,一瞬间就将音乐推到一个激越,惊慌,不安的情感漩涡之中。好似在不停的急促喘息中展开的旋律在不断被休止符打断的,快速的律动中紧张得几乎使人窒息。……营造展开部的强大戏剧性力量和张力的,除了上述的材料组织和展开,织体特征、力度等因素之外,主要是和声手段。” 作者在作品分析的时候也紧紧扣住“戏剧性”,强调情绪的表现以及“悲情”表现的手段,这样用同一条线索将历史部分与谱例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对于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分析方法及写作手法贯穿全书,实例不胜枚举。于先生在诠释作品内涵时旁征博引,阐精发微,很多精辟的见解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分析谱例的时候又将理论工作者细致、扎实的专业功底彰显之至,这样将史论完美结合的学术思想着实值得引起我们对音乐学写作方法的深度思考,《悲情肖邦》的问世也使笔者更加体会到于先生所提倡的音乐学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应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实践。
三、文字平实、表达深切
《悲情肖邦》一书的语言沿袭了于先生一向行文平实、朴素、清新的文风,没有晦涩难读的句子,更没有刻意制造生硬的新词汇,而是完全采用话语的叙述方式,对肖邦作品的“悲情”内涵作以阐释,可以让各个层面的读者理解作品的本质,可谓通俗易懂。在第二章第三讲的最后,作者写道:“比喻永远是不恰当的,但尽管如此,这首令人新潮澎湃,充满悲情的乐曲仍然是我不禁联想到我国唐代伟大词人李煜的千古名句:文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第三章第五讲的结束处,作者也用了这样的比喻:“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创作的很少的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品的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是天鹅临死前唱出的孤寂,哀怨,但又极其优美的歌声。”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作者对肖邦作品“悲情”风格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恰当明了的比喻,让原本黑白的文字变得色彩斑斓起来,引发了读者在“悲情”这一普遍的共性情感下,对肖邦音乐产生了无限遐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悲情肖邦》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让笔者最为佩服的一点是,于先生在如此平实地文字叙述中,字里行间仍不失学术严谨的文字风格,无论是对历史的描述还是对作品的音乐评论,都做到了准确精炼的专业水准。去除赘述、还原真实,作者试图将肖邦作品中最复杂的情感用最简单的方式向我们表达出来,如此客观,却又如此深切。例如第四章开头,“大多数肖邦研究家们对这种关系破裂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应该受到谴责的乔?治桑,认为是她疏远甚至厌倦了肖邦而导致这个悲剧性的结局。这个看法或许并不是全不无道理,但是公平地讲,问题或许并不是这样简单……。” 再如第三章第五讲,“我的直观感受是,这第三个音乐主题是整首幻想曲中最富于悲怆性的主题。……有的肖邦学家以这段被称之为“凯旋”的音乐段落作为根据,认定整首幻想曲是一首壮丽,充满乐观,胜利情绪的作品,这种论断很难令人苟同。理由是……” 作者将个人观点大胆地提出,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地说明其缘由,在论述过程中将音乐学大家的风范一并彰显,着实让人钦佩。
以上三点是笔者读完《悲情肖邦》一书的点滴感悟,通过阅读,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于润洋先生对于肖邦作品的热爱,甚至是对这种波兰民族音乐的情结,在我院举办的研讨会上(上文提到),于先生也自述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坦陈该书的写作非常辛苦,在书中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即史学方面的论述,及音乐形态分析,美学思考,这三方面的的结合,我们就能感受到此书的创作实属不易。
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中较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创作仅限于钢琴方面,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人生中,作品“诗意”的语言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曲家,无论是波兰的民族性格还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发挥的淋漓尽致。《悲情肖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肖邦的创作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由情上升于理,又回归于情,终究一个“悲”字贯穿其中,让我们看到了肖邦音乐最根本的特质,也是使他的作品能流传至今,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的内在原因,即一种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情感体验,“悲情”性是影响听众对其作品理解的共性感受。“于先生在‘肖邦课题’的研究中对存在主义哲学——美学思想和符号学哲学——美学思想的批判性的吸收与借鉴,已经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家所拥有的理论视野和学术胸怀。” 他已经将这种旷世“悲情”化为绝世之美,当笔者再次翻开这本深蓝色包装的书,发现它是如此厚重,每一句话都是如此值得去推敲,揣摩其中更深一层的含义,相信《悲情肖邦》一定是一本经得起历史沉淀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詹姆斯·胡内克,著.王琣,译.肖邦画传(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苏)A·索洛夫蹉夫,著.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 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4](美)塔德肖尔茨,著.马永波,译.肖邦在巴黎——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生活与时代[M].新星出版社,2006
[5]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中文期刊
[1]《循大家足迹,拓研究视野——“<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评述》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音乐作品“真理”和“澄明”——读<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毕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
[3]《对于肖邦音乐“悲剧——戏剧性”内涵的个人化探索——评于润洋教授新著<悲情肖邦>》刘小龙 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
[4]《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于润洋,音乐研究,1993年一月
[5]《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于润洋,音乐研究,1993年2月
[6]于润洋教授口述材料:悲情肖邦讲座,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
1 于润洋:男,汉族,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2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教学、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拥有大量珍贵学术成果。
2参见《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于润洋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导言。
3 同上。
4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此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刊载于《音乐研究》1993年一月和《音乐研究》1993年2月。
5 参见《循大家足迹,拓研究视野——“<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评述》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
6 引自《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于润洋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P141。
7 同上,P143
8 同上,P90。
9 同上,P212。
10 同上,P205。
11 同上,P192—P194。
12 引自《音乐作品“真理”和“澄明”——读<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毕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